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靈岩甘露第二集 參、力行培福▪P3

  ..續本文上一頁嗎?大家要是能用智慧,處處都是修福的地方;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貧窮要小布施,不施舍如何離貧窮?富有要大布施,不施舍怎保下世再富貴﹖當然,好人難做,善事多魔障,但不可畏懼,不怕多難,要勇敢!

  

  ◎無量福德布施來

  

  懂得布施的好處,還怕錢財被他人奪去嗎?有東西要布施給人,還惟恐他人不要呢!若對方要,連頭目髓腦都願意施舍,這就是佛菩薩有無量福德的原因!我們先從小施下手做吧!水滴雖微,漸盈大器;泰山高大是微塵積聚的。

  

  ◎輾轉利生無限福

  

  無限的福報是從利益衆生而來,輾轉無窮;好象做生意一本萬利,一個錢能賺萬個錢嗎?不是!是利上滾利。那些大企業家幾十億、幾百億,還不是從小處做起的!我們人好象平常一點用處都沒有,一發起心來,用大得很!這道理要明白,好好跳出凡夫窠臼,要發大心,你就有大用。

  

  ◎布施愛語結人緣

  

  人人都能行布施:好比與人相見,給人一個微笑、說句柔和的話贊美人,這都是布施。要給人感覺你很慈祥、很自在、好安然、好快樂;不要冷冰冰的,好象人家要求你什麼,喊了你都還不理睬,這樣怎麼會有人緣?沒有人緣,有了苦難,誰來同情你?到你有事時想求人,除了菩薩,誰來幫你忙?那時再倒回頭想想,是什麼滋味?苦味!

  

  ◎布施得福感謝人

  

  布施不但不要人家感謝你,反過來要感謝人。要知道,他人苦你布施才有福報;如果沒有這個苦的人,你向誰布施呢?怎麼成就你的大悲心?沒有大悲心怎麼有福報?你若有智慧,不但不要人感謝,還要感謝對方給你機緣呢!

  

  ◎化緣善財培福報

  

  我們向人家化緣時,不要認爲這是向人家要錢,這種想法是凡夫心,沒有智慧。我們是慈悲他,令他施舍善財于叁寶門中,這樣就是把福給他,不是向他要錢。道理明白了,你存這種心去做事就是行菩薩道,也教他人行菩薩道。

  

  ◎處處利人轉佛念

  

  把功德回向衆生才有大福報,處處幫人做才有大福報;幫自己做有什麼福?千萬不要說:「我拜得這麼辛苦,功德還要回向給人,那我幹嘛這麼辛苦?」那是凡情,我們完全要轉成佛念--佛的觀念,佛的觀念是大慈大悲。你有苦要想有貴人搭救,那你先要搭救人,自己才有福。

  

  ◎請僧開示要選擇

  

  供養僧寶主要是在求福,所以不用去分別;假如你是要請開示求智慧,當然就要請問過來人,有修行、有正知正見的人。不好的就敬而遠之,因爲他既無慧,行爲又不好,若跟著他,會學壞的。清淨僧多的是,但看如何請求耳。

  

  ◎平等供僧功德大

  

  供養僧寶若能無分別心:「修不修行是他的事,我一律平等供養!」能平等供養福德是很大的。佛陀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無相而布施,功德和供養佛是一樣的,所以你們要會平等供養。不平等就有是非心,這如何攝受感化人?

  

  ◎轉凡成聖菩薩心

  

  我們把自己所有的功德都回向一切衆生同等得到,這就叫做菩薩心、菩薩行。一切要打盡我們的凡情,要發菩提心,這叫做轉凡而成聖。你將小凡心除掉,有大心就快樂。

  

  ◎拔苦予樂福慧尊

  

  每尊佛一定要在因地修菩薩行,把福慧都修得圓滿,不圓滿不能成佛。福慧在那裏修?要在利益衆生身上求;舍了衆生,佛陀還是無法修福修慧。千萬衆生愚癡沒智慧,就開他的智慧,講道理給他聽,這是修慧因;無量衆生苦惱無福,就施舍來解他的苦、令他樂,這是修福的因。所謂「世尊」,佛陀有什麼值得被世人尊敬?他的福、慧都圓滿了,而且不是自己享受,是爲一切衆生而成就的,因此爲一切世間所尊重。我們若能做到,世人也稱我們世尊。

  

  ◎利人害人分聖凡

  

  從凡夫地到如來地,如來的福慧怎樣成的?一切都是在利益衆生身上求。不要像凡夫俗子,不但不利益人還要害人,那怎不朝叁塗裏跑?現在要急回頭向西方跑拜見彌陀。

  

  ◎大心凡夫福慧大

  

  什麼叫做大心凡夫?往昔多生多劫都廣修福慧,于諸佛前廣修供養。雖然他生死沒有了,但聞的法多、供的佛多,這樣累積了功德,就有力量來斷惡、有福慧來修善;等他善業圓滿、惡業障清淨,當然也能夠圓滿菩提廣度衆生。

  

  ◎平靜求福莫急促

  

  做事要平靜求福報,不是求快。求快,心一急就慌,事情就做不好;如此得不到福報,反而有過失。當然能做得又快又圓滿是最好的福慧,有大福慧才有永久的安樂福報。

  

  ◎但事耕耘必收獲

  

  現在好多人學佛的心態都操之過急。諸位要知道:「欲速則不達」,要「但事耕耘,不問收獲」;其實有耕耘必有收獲,但需等待一點時間。用功不能相應,要想法子精進努力用功,不要懈怠!最怕走路的時候,你走慢了、停止了,甚至走到岔路去,不順這條路走;這就是功夫用不好,還懈懈怠怠地把修行功課都忘了,到世間爭名奪利去了。如此反道而行,怎不身心苦惱!何日方安甯?

  

  ◎能幹謙和有福慧

  

  愈是聰明能幹愈要謙和,才是有大智慧;好事愈做得多,愈覺做得不夠,才是有大福德。不要做了一件小事就覺得了不起,有這種心福德就少了。經雲:以無我無人修一切善法,即得成佛。所以要破我執,同時還要破法執,才不會執理爭是非、執事爭得失,如此則萬事成。

  

  ◎動中修行心平靜

  

  動中用功要保持平靜,我們身忙、手腳忙,甚至口忙、眼忙,六根都忙,但是心絕對要保持平靜,否則還不是和不懂佛法的人一樣?佛弟子做一切事情要身忙心不忙,這樣身就不會感覺到辛苦。如果你人一忙,心也跟著忙,那不是事情把你累得疲勞,是你心裏忙得辛苦了。

  

  ◎靜中用心入佛心

  

  我們在靜中用功,身靜心不要靜喔!心不要靜是叫你打妄想嗎?不是!打妄想是生死根、是凡夫造業障。我們靜中用心,心要投入佛陀大心之中,應該想:自利事情太小了,我們要怎樣行菩薩道、怎樣度衆生成就!

  

  ◎高高在上如世尊

  

  你不是時常都認爲自己很了不起、一切都比人高嗎?但你有什麼比人高?不要造惡業高,那下地獄就更深一層!要修善業高,像我們本師釋迦世尊--無上尊,這樣才是真正高高在上。請努力向上沖!佛陀很希望你也是無上尊。

  

  ◎難行能行福報大

  

  難做的事情你能發心做,這個功行力量才大;沒人做的好事情你來做,福報才大。所謂見義勇爲、當仁不讓嘛!

  

  ◎洗心革面做完人

  

  要想人家對你恭敬禮拜,決定要有慈悲心,要與人和合,不能找人的是非、找人的麻煩!學佛就是要改革這些,要洗心革面做個完美的人,替父母爭光、替佛教爭光!那你就是人間一座燈塔放大光明。哈!我是人間光明燈塔,我要好好的放光明照耀黑暗,給人民智慧認識邪路修正道。

  

  ◎做人本分不惱人

  

  人家有苦要幫他解脫,解脫以後要給他快樂,這就是慈悲。但我們無福無慧,沒有威德、勢力,不但不能給人樂,也不能拔人苦,那就退而求其次--不要增加他人的苦,這是最低限度的要求,也是做人最低的本分。大處著眼,小處立足;從本分做好,有了根底,以後將無往而不利。

  

  ◎不求自得解脫福

  

  真正的求福求慧,要找苦的事情做、沒人知道的事情做,真正以無我無人、不求名利的心來做。你不求,不求而自得;你求,凡情知見求,所得到的又有什麼?也不過是凡情的果報。無求無得,這才是出世聖賢的解脫大福報;有求有得,只是人間的有限福報。有限就有了結,怎麼辦?

  

  ◎惜福培福永有福

  

  享福真的就好嗎?其實享福就是損福,而且會把身體享壞了。像從前大皇帝,一出門就是八人、十六人擡轎,真是威風了得!可是坐在轎子裏的滋味不好受喔!像冬天那種冷,風吹到轎子裏,會凍死人的;擡轎子的人倒不會凍死,身上還流汗呢!步步出力嘛!有福也要惜福,更要多勞動培福身體才會好。什麼是快樂?在勞動中尋快樂,那才是福樂。懶惰的人怕勞動,身體怎會好?那有福報?

  

  ◎發心修福莫享福

  

  來參加法會的大居士、青年同學們!不要認爲學佛難就害怕了。學佛真的是難嗎?你若發心就不難,不發心確實是難。優婆塞、優婆夷到了寺院裏,一切的苦行都應該要做,不要到了這兒像是作客,還要師父來服侍你。有些人甚至認爲:到了寺裏,師父沒招待好,下次不來了!這樣想是顛倒,沒修福就要享福,那太折福了!快改進。

  

  ◎苦行培福結人緣

  

  出家學佛道修苦行,就是要做人所不喜歡做的事:清理廁所、擔柴運水、燒茶煮飯等等,先廣結人緣。這些事情不做、不培福,想安坐在佛堂念佛亦坐不住。所以萬行不論大小,都是要做的;不可懈怠懶惰,反招苦果害自己!

  

  ◎覺悟勇敢無難事

  

  不怕念起,但怕覺遲。一覺悟,勇敢站起來,就世間無難事,什麼赴湯蹈火的大行都能做。只有那些沒勇氣的人,事事都怕、件件都難--怕得一事無成,難到空過一世!

  

  ◎覺悟智慧做苦行

  

  學佛的人是大丈夫,什麼事都要能做。只要你覺悟了,開了智慧,一切苦行你就會做得好歡喜。千萬不可醉生夢死,錯以爲學佛應當圖快樂、貪清閑,那就太可憐了啊!

  

  ◎心甘情願服衆勞

  

  初修行要修苦行,爲大衆服勞;離開了爲衆生服務,你自己怎能生存?明白了這個道理,會認爲做一切苦勞是應該的。心甘情願,做起事才快樂、自在;自取其樂勿找苦!

  

  ◎無福燒菜也無味

  

  愚笨沒福慧的人做事,怎麼會把事情做好?比如燒個飯菜給人吃,沒有…

《靈岩甘露第二集 參、力行培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