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灵岩甘露第二集 参、力行培福▪P3

  ..续本文上一页吗?大家要是能用智慧,处处都是修福的地方;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贫穷要小布施,不施舍如何离贫穷?富有要大布施,不施舍怎保下世再富贵﹖当然,好人难做,善事多魔障,但不可畏惧,不怕多难,要勇敢!

  

  ◎无量福德布施来

  

  懂得布施的好处,还怕钱财被他人夺去吗?有东西要布施给人,还惟恐他人不要呢!若对方要,连头目髓脑都愿意施舍,这就是佛菩萨有无量福德的原因!我们先从小施下手做吧!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泰山高大是微尘积聚的。

  

  ◎辗转利生无限福

  

  无限的福报是从利益众生而来,辗转无穷;好象做生意一本万利,一个钱能赚万个钱吗?不是!是利上滚利。那些大企业家几十亿、几百亿,还不是从小处做起的!我们人好象平常一点用处都没有,一发起心来,用大得很!这道理要明白,好好跳出凡夫窠臼,要发大心,你就有大用。

  

  ◎布施爱语结人缘

  

  人人都能行布施:好比与人相见,给人一个微笑、说句柔和的话赞美人,这都是布施。要给人感觉你很慈祥、很自在、好安然、好快乐;不要冷冰冰的,好象人家要求你什么,喊了你都还不理睬,这样怎么会有人缘?没有人缘,有了苦难,谁来同情你?到你有事时想求人,除了菩萨,谁来帮你忙?那时再倒回头想想,是什么滋味?苦味!

  

  ◎布施得福感谢人

  

  布施不但不要人家感谢你,反过来要感谢人。要知道,他人苦你布施才有福报;如果没有这个苦的人,你向谁布施呢?怎么成就你的大悲心?没有大悲心怎么有福报?你若有智慧,不但不要人感谢,还要感谢对方给你机缘呢!

  

  ◎化缘善财培福报

  

  我们向人家化缘时,不要认为这是向人家要钱,这种想法是凡夫心,没有智慧。我们是慈悲他,令他施舍善财于三宝门中,这样就是把福给他,不是向他要钱。道理明白了,你存这种心去做事就是行菩萨道,也教他人行菩萨道。

  

  ◎处处利人转佛念

  

  把功德回向众生才有大福报,处处帮人做才有大福报;帮自己做有什么福?千万不要说:「我拜得这么辛苦,功德还要回向给人,那我干嘛这么辛苦?」那是凡情,我们完全要转成佛念--佛的观念,佛的观念是大慈大悲。你有苦要想有贵人搭救,那你先要搭救人,自己才有福。

  

  ◎请僧开示要选择

  

  供养僧宝主要是在求福,所以不用去分别;假如你是要请开示求智慧,当然就要请问过来人,有修行、有正知正见的人。不好的就敬而远之,因为他既无慧,行为又不好,若跟着他,会学坏的。清净僧多的是,但看如何请求耳。

  

  ◎平等供僧功德大

  

  供养僧宝若能无分别心:「修不修行是他的事,我一律平等供养!」能平等供养福德是很大的。佛陀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无相而布施,功德和供养佛是一样的,所以你们要会平等供养。不平等就有是非心,这如何摄受感化人?

  

  ◎转凡成圣菩萨心

  

  我们把自己所有的功德都回向一切众生同等得到,这就叫做菩萨心、菩萨行。一切要打尽我们的凡情,要发菩提心,这叫做转凡而成圣。你将小凡心除掉,有大心就快乐。

  

  ◎拔苦予乐福慧尊

  

  每尊佛一定要在因地修菩萨行,把福慧都修得圆满,不圆满不能成佛。福慧在那里修?要在利益众生身上求;舍了众生,佛陀还是无法修福修慧。千万众生愚痴没智慧,就开他的智慧,讲道理给他听,这是修慧因;无量众生苦恼无福,就施舍来解他的苦、令他乐,这是修福的因。所谓「世尊」,佛陀有什么值得被世人尊敬?他的福、慧都圆满了,而且不是自己享受,是为一切众生而成就的,因此为一切世间所尊重。我们若能做到,世人也称我们世尊。

  

  ◎利人害人分圣凡

  

  从凡夫地到如来地,如来的福慧怎样成的?一切都是在利益众生身上求。不要像凡夫俗子,不但不利益人还要害人,那怎不朝三涂里跑?现在要急回头向西方跑拜见弥陀。

  

  ◎大心凡夫福慧大

  

  什么叫做大心凡夫?往昔多生多劫都广修福慧,于诸佛前广修供养。虽然他生死没有了,但闻的法多、供的佛多,这样累积了功德,就有力量来断恶、有福慧来修善;等他善业圆满、恶业障清净,当然也能够圆满菩提广度众生。

  

  ◎平静求福莫急促

  

  做事要平静求福报,不是求快。求快,心一急就慌,事情就做不好;如此得不到福报,反而有过失。当然能做得又快又圆满是最好的福慧,有大福慧才有永久的安乐福报。

  

  ◎但事耕耘必收获

  

  现在好多人学佛的心态都操之过急。诸位要知道:「欲速则不达」,要「但事耕耘,不问收获」;其实有耕耘必有收获,但需等待一点时间。用功不能相应,要想法子精进努力用功,不要懈怠!最怕走路的时候,你走慢了、停止了,甚至走到岔路去,不顺这条路走;这就是功夫用不好,还懈懈怠怠地把修行功课都忘了,到世间争名夺利去了。如此反道而行,怎不身心苦恼!何日方安宁?

  

  ◎能干谦和有福慧

  

  愈是聪明能干愈要谦和,才是有大智慧;好事愈做得多,愈觉做得不够,才是有大福德。不要做了一件小事就觉得了不起,有这种心福德就少了。经云:以无我无人修一切善法,即得成佛。所以要破我执,同时还要破法执,才不会执理争是非、执事争得失,如此则万事成。

  

  ◎动中修行心平静

  

  动中用功要保持平静,我们身忙、手脚忙,甚至口忙、眼忙,六根都忙,但是心绝对要保持平静,否则还不是和不懂佛法的人一样?佛弟子做一切事情要身忙心不忙,这样身就不会感觉到辛苦。如果你人一忙,心也跟着忙,那不是事情把你累得疲劳,是你心里忙得辛苦了。

  

  ◎静中用心入佛心

  

  我们在静中用功,身静心不要静喔!心不要静是叫你打妄想吗?不是!打妄想是生死根、是凡夫造业障。我们静中用心,心要投入佛陀大心之中,应该想:自利事情太小了,我们要怎样行菩萨道、怎样度众生成就!

  

  ◎高高在上如世尊

  

  你不是时常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一切都比人高吗?但你有什么比人高?不要造恶业高,那下地狱就更深一层!要修善业高,像我们本师释迦世尊--无上尊,这样才是真正高高在上。请努力向上冲!佛陀很希望你也是无上尊。

  

  ◎难行能行福报大

  

  难做的事情你能发心做,这个功行力量才大;没人做的好事情你来做,福报才大。所谓见义勇为、当仁不让嘛!

  

  ◎洗心革面做完人

  

  要想人家对你恭敬礼拜,决定要有慈悲心,要与人和合,不能找人的是非、找人的麻烦!学佛就是要改革这些,要洗心革面做个完美的人,替父母争光、替佛教争光!那你就是人间一座灯塔放大光明。哈!我是人间光明灯塔,我要好好的放光明照耀黑暗,给人民智慧认识邪路修正道。

  

  ◎做人本分不恼人

  

  人家有苦要帮他解脱,解脱以后要给他快乐,这就是慈悲。但我们无福无慧,没有威德、势力,不但不能给人乐,也不能拔人苦,那就退而求其次--不要增加他人的苦,这是最低限度的要求,也是做人最低的本分。大处着眼,小处立足;从本分做好,有了根底,以后将无往而不利。

  

  ◎不求自得解脱福

  

  真正的求福求慧,要找苦的事情做、没人知道的事情做,真正以无我无人、不求名利的心来做。你不求,不求而自得;你求,凡情知见求,所得到的又有什么?也不过是凡情的果报。无求无得,这才是出世圣贤的解脱大福报;有求有得,只是人间的有限福报。有限就有了结,怎么办?

  

  ◎惜福培福永有福

  

  享福真的就好吗?其实享福就是损福,而且会把身体享坏了。像从前大皇帝,一出门就是八人、十六人抬轿,真是威风了得!可是坐在轿子里的滋味不好受喔!像冬天那种冷,风吹到轿子里,会冻死人的;抬轿子的人倒不会冻死,身上还流汗呢!步步出力嘛!有福也要惜福,更要多劳动培福身体才会好。什么是快乐?在劳动中寻快乐,那才是福乐。懒惰的人怕劳动,身体怎会好?那有福报?

  

  ◎发心修福莫享福

  

  来参加法会的大居士、青年同学们!不要认为学佛难就害怕了。学佛真的是难吗?你若发心就不难,不发心确实是难。优婆塞、优婆夷到了寺院里,一切的苦行都应该要做,不要到了这儿像是作客,还要师父来服侍你。有些人甚至认为:到了寺里,师父没招待好,下次不来了!这样想是颠倒,没修福就要享福,那太折福了!快改进。

  

  ◎苦行培福结人缘

  

  出家学佛道修苦行,就是要做人所不喜欢做的事:清理厕所、担柴运水、烧茶煮饭等等,先广结人缘。这些事情不做、不培福,想安坐在佛堂念佛亦坐不住。所以万行不论大小,都是要做的;不可懈怠懒惰,反招苦果害自己!

  

  ◎觉悟勇敢无难事

  

  不怕念起,但怕觉迟。一觉悟,勇敢站起来,就世间无难事,什么赴汤蹈火的大行都能做。只有那些没勇气的人,事事都怕、件件都难--怕得一事无成,难到空过一世!

  

  ◎觉悟智慧做苦行

  

  学佛的人是大丈夫,什么事都要能做。只要你觉悟了,开了智慧,一切苦行你就会做得好欢喜。千万不可醉生梦死,错以为学佛应当图快乐、贪清闲,那就太可怜了啊!

  

  ◎心甘情愿服众劳

  

  初修行要修苦行,为大众服劳;离开了为众生服务,你自己怎能生存?明白了这个道理,会认为做一切苦劳是应该的。心甘情愿,做起事才快乐、自在;自取其乐勿找苦!

  

  ◎无福烧菜也无味

  

  愚笨没福慧的人做事,怎么会把事情做好?比如烧个饭菜给人吃,没有…

《灵岩甘露第二集 参、力行培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