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有分第一集 妙蓮老和尚
主禮龍善寺佛七第二天晚上開示
修戒恭錄
(七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叁日晚)
昨天晚上已告訴諸位拜佛的方法以及拜佛的功德,今天要告訴大家念佛的方法。念佛要如何念?爲什麼要念佛?希望大家提起精神來聽念佛的道理。
一、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昨晚提到,禮佛的方法是每拜一拜佛,稱念十聲阿彌陀佛,以此記數法才能止妄想;因爲心無二用,一記數就不能打妄想,所以要止妄想決定要記數。我們念佛也要記數才能念得好,如何記法?
初上來,先記叁句阿彌陀佛,這「1、2、3」叁句佛號,每念一句就記一句,要口念得朗朗爽爽,耳聽得清清楚楚,心記得明明白白。經過一段時間,這叁句佛號你能記得很平穩、心不亂了,再加「4、5、6」叁句佛號,六聲一記。等到每一句都能記好、清清楚楚、不錯亂了,再加「7、8、9」叁句,使佛號累加到九聲一記。等你九句也能念得好,記得清爽了,最後再加一句,到十聲一記就行了,不要再多記。
我們拜佛是彎身時念叁句阿彌陀佛,翻掌時念叁句,起身時念叁句,最後合掌再念一句,總共一拜佛是十聲阿彌陀佛。念佛也是一樣,初開始是念叁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再念叁聲、叁聲、一聲,總共是「叁、叁、叁、一」,一次記十聲阿彌陀佛。
你可以用念珠念,也可以用按手指來記。若用念珠就每念叁聲佛號撥一粒念珠,你不要念一句撥一粒,這樣一粒粒撥過去很容易打妄想。我們用功念佛一定要用心念,用功這「功」字一定要工上加「力」才行;要發至誠心、起慚愧心,記得好好的。照這樣叁聲撥一粒,再慢慢增到十念一記,用此方法就能對治妄想了。
這記數法是依教理所言,不是隨便亂說的。在佛經裏提到:「多散衆生數息觀」,散亂心重的人可以數呼吸來對治,只數出不數入;即每呼一口氣數一,吸氣時則不記,如此由一數到十爲一記,用這種方法可對治散亂、除妄想。這是小乘修法,只能止妄念;而我們現在念佛,以十念法來記數,不但能止散亂,還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大乘的念佛法最穩妥最殊勝,我們應該選好的來做。
二、離念佛心即造叁塗
念佛時偶爾也會有妄念起來,但這小妄念沒有關系;就好象在海中行駛的船只,難免會起小風浪,卻不妨礙行船。尤其現在船有馬達,以前都是用篙、槳、帆來劃行;我們現在念佛,仗阿彌陀佛的功德就如有馬達一樣有力,偶爾有小風浪也沒有關系,仍能使我們安然到彼岸。
但如果船遇到大風浪如臺風、飓風,那就危險了,勉強航行是會翻船的;如同你起了很大的貪瞋癡叁毒,那就要想方法對治了。遇到大風浪時,就要趕快將指南針扶正,把船頭轉正;你惡念一起,就要趕快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念頭轉過來,否則佛道之路就走錯了。記住!只要路線一走錯,掌舵的要趕快轉過來,要掌穩,一歪就再轉;你以此方法來念佛,就可到達目的地。
我們要如何避免遇到大風浪?亦即起了貪瞋癡叁毒之念要怎麼對治?比如貪欲一起趕快從床上跳起來,動一動,馬上起大慚愧心,向佛陀磕頭禮拜,想想自己爲何業障如此深重?好的不會想,就想這些惡念呢?這都是前生惡業太重、染習太深了。也想想自己究竟有何了不起?凡夫衆生總以爲自己了不起,總認爲別人都對不起你;自己有多大功勞,別人都沒報答你,所以才做個苦惱衆生。你若想將凡情斬除,那只有好好的念佛。
古德有言:「須臾離念佛之心,剎那即叁塗業因。」地藏經也提到:南閻浮提衆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所謂「萬法唯心」,你心想佛,你心即是佛;你心想殺盜淫,你就造叁塗地獄之因。身爲佛弟子就應該好好念佛,要把心掌握住,隨時提起佛號。
諸位初學佛的,如同小孩子不能完全上軌道,這還情有可原;但久修的,如同大人一樣就一定要守規則,甚至小妄想也不任它起,能這樣做,功夫一相應,道業那有不成就的?總是要慢慢一步步學好。
叁、末法持名念佛最爲穩妥
本來念佛有四種方法:實相、觀想、觀像及持名念佛,現在前叁種都不說,因爲現在是末法時期,一般人做不到。所以我們不但拜佛不要觀像、觀想,念佛也不必觀想,只要至誠心持佛名號就好,持名念佛也是印光祖師所倡導的。執持名號就是口執持阿彌陀佛聖號,念念在口,耳朵聽得清清楚楚,心裏記數記得清清楚楚,如是百千萬念無間斷。用功夫,你走這條路,依此方法以畢命爲期,不耍其它花樣,這樣道業那有不成就的?
你若要觀想念佛,除非你有福慧對教理非常明白純熟,否則那種微細的境界,根本無法觀想到。經中告訴我們要觀佛的叁十二相、八十種好,你知道佛的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究竟是什麼樣子嗎?你不知道,如何去觀呢?還有佛的「無見頂相」也很微細,經中也說有「千丈如來」。又阿彌陀佛「绀目澄清四大海」,但是因爲人的智慧淺薄,根本無法理解,又如何去想呢?
而且如果你的業障較重,觀想時所見的可能不是佛,而是魔,諸位能了解嗎?這點一定要注意。你以爲你見到佛了,難道真的見到佛嗎?如果你的業障輕還有可能,若業障重,所見的可能是魔啊!那到底所見的是佛還是魔?在這裏,我們要將指南針放正,不可有偏。
有一點很重要,諸位若見到佛時,感覺身心很安然、寂靜、清淨吉祥,這就對了;如果見到佛,身心無法安靜,感覺不定、汙濁混亂得很,則所見的不是佛而是魔。你平時念佛或作夢時感到心不亂、心在定中才能見佛;如一盆清水才能映天月,若是渾水,怎麼能映天月?所以一定要內心清淨才能見佛,這道理諸位應該要明白、記牢。
觀想有一種最直接的方法,如現在這裏有七如來像,你眼睛看了像,拜下去再觀想這個像,這是最直接方便的觀想。但最重要的,我們還是以執持名號爲主,所以觀想、觀像等方法就不必用了。
四、是心想佛心即佛
方才提到要內心清淨才能見佛,怎樣叫清淨?所謂清淨,就是不爲財色名食睡這些五欲所染汙。說到一般人,心所想無非貪瞋癡,身所造無非殺盜淫,這樣如何談得上清淨?如何往生西方?不可能的。
我們這個心非常重要,決定要好好把握、掌穩。就好象小孩子在捏泥團,將它捏成什麼相,它就變成什麼樣。你將它捏成佛像,它就造出一尊佛陀,將它捏成羅剎、老虎、毒蛇,那麼它就變羅剎、老虎、毒蛇的相。我們現在在這裏念佛,就是要將凡情轉爲佛念,所以心要想佛,你心想佛,你心即是佛;所以說:「心想佛時,是心即是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我們心想佛,我們心就是佛,念佛就成佛;如果你心想貪瞋癡,你心就是叁塗地獄,道理就是如此,你以爲深奧嗎?一點不深!只是你無上進之心啊!
所以佛法教我們要往好的方面想,千萬不要想壞的。你若隨著壞的妄想一直想下去,這些壞事就會成就;相反的,往好的事情想,那些功德就會成就。世間就有爲財、色而發瘋的人,這都是心所想成的;想財想瘋了,在路上見石子、瓦礫都看成是金子、銀子;想色的念頭想到發狂了,見到異性就想抱。衆生的心真是可憐!就想不到好的,盡想壞的,夫複何言!
身爲佛弟子就要好好念佛,這個念就是想念;我們要想清淨的,佛就是最清淨、最至高無上的,所以要想佛。如果你想的都很汙濁邋遢,你就會感那些惡果;我們要想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功德無量,希望現在好好念佛,將來大家都同生西方極樂世界,此生決定生西方,絕對不要在這苦海中,你能發這個心、立這個志,就對了。你能向對的方面發心立志嗎?
念佛也要像孤兒想念死去的父母親一樣,因爲我們現在生在佛前佛後的末法時代,正如同孤兒一樣,只有阿彌陀佛現在說法,現在住世。所以我們想阿彌陀佛如想慈父一般,你一直想念他,一直想去阿彌陀佛的國土,你這個心就對了,如此才能生西方。你千萬不要還想在娑婆世界,還想做什麼有地位的人,那你太顛倒了。大家一定要好好將凡情轉過來,轉爲佛念才能成佛啊!
你不要認爲你是罪障凡夫,哪有可能成佛?所謂「心即佛,佛即心」,我們念佛是念什麼佛?就是念心,我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心。我們人人都有心,誰沒有心?有心者都能成佛,只要我們念佛念成就了,也是同佛一樣。雖然你是罪障凡夫,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有過就要忏悔,罪障只要忏悔就好了,等于衣服髒了,你再洗幹淨就好了。怕的是懶惰,不忏不洗,請你精進啊!
五、我肉他肉同一體
我們念佛,阿彌陀佛有大慈大悲,所謂「佛心者,大慈悲心是也。」大慈悲心即是佛種子,諸佛皆以大慈悲爲心。你不要只是口念阿彌陀佛,卻一點仁慈心也沒有,這樣念佛怎能與佛相應?怎能成佛?佛陀有大慈大悲,我們至少也要做到小慈小悲,我們不能救度衆生,起碼也不能惱害衆生;放生之事做不到,但也不能殘忍到吃衆生肉!這點基本應該做到,這也是爲了自己安樂啊!
有些人身體不好,生了病,中、西醫都看不好,若由外在感的病,吃藥還會好,假病還要假藥醫;但業障病就是華佗再來也束手無策,即使你爸爸是醫生也沒辦法。有業障病,那就要自己生大慚愧,要拜佛還要吃素,從此戒口不再吃葷造惡業,業障自漸消,福慧日漸增。
尤其身爲佛教徒還吃葷,多殘忍!我們常說老虎、毒蛇毒,會吃人,但山上的老虎究竟吃過幾個人?倒是人會吃老虎;蛇只有不小心踏到它時才咬人,反倒是人常吃蛇肉、喝蛇血。…
《往生有分 第一集 主禮龍善寺佛七第二天晚上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