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去不得生忿恨。貨到無本,不得生貪圖。貨壞廉售,須明示,不得遮蔽。不放賬不負債,心地自然清淨。不蔽僞,不欺哄,性天亦極明顯。果能如此,雖經商亦不爲貪。
【務農第十二】
居士務農,不勞心思,正好依佛而行。惟當細心鋤挖,不得傷蟲蟻。若偶有誤傷,當即念佛念往生咒,助其往生。回家後,當于晚間向佛前忏悔,免其再誤。
凡下種時,應念偈雲:
「種無情物,當願衆生,種諸善根,萌菩提芽。」
凡芟草時,應念偈雲:
「芟諸亂草,當願衆生,除諸煩惱,證淨法身。」芟:音ㄕㄢ,剪除雜草。
凡鋤草時,應念偈雲:
「吾今鋤草除惡業,一切衆生自回護,若于鋤下喪其形,願汝即時生淨土。唵‧逸帝律尼,莎诃。叁遍」
凡收獲時,應念偈雲:
「收此稻粱,當願衆生,福慧兩足,受淨法樂。」
若逢幹旱,宜于家中誦《請雨經》或《華嚴經》。若植森林,載諸荊棘,應念偈雲:
「植此森林,當願衆生,除瞋恚心,長菩提樹。」
凡催耕牛,不得打罵,應教雲發菩提心。家有子侄,應常教誡,不得打魚撈蝦,自亦不得遊獵,不得放火焚燒山林同前。
【司工第十叁】
居士司工,工赀既定,無他希望,正好依佛行持。惟身手皆宜勤作,心地恒應光明。凡念佛持咒,參禅作觀,于勞動中正好用功,蓋身手已成習慣。如縫織等,雖不注意于事,亦不失手傷物。惟有一種須用意者如配藥、裁割等,則不能如是,斯可于曉夕行之。觀夫世之易于專心者,莫過于司工人,蓋無多深慮也。司工:職掌工作。曉夕:早晚。
凡聚衆工作時,如采茶、采菱、卷棉等,皆可于中言談佛法及念佛等。若工司甚群,最好結社念佛,聯絡感情。久之,主人見其忠良,亦心因之而受感化。余在杭州,見杭之婦女同堂工作,皆同聲念佛,聞之敬佩不已。常見他鄉風俗,往往以淫詞歌唱爲樂,殊非仁俗,望各處同仁,在在提倡,如杭之所行,則雖惡鄉,亦必化爲仁裏矣!工司甚群:此指工人很多。
【作務第十四】
凡沙門、居士作務,不得衆勞我逸,不得人難我易,不得人多我少。不得人前我後,故意延挨。不得人重我輕,除力不及。不得遲早失時。不得糊垢汙穢。
凡物當珍重,不得隨意棄擲。凡洗菜,當叁易水。凡汲水,須先淨手。凡用水,須谛視有蟲無蟲,以密羅濾過方用。若嚴冬,不得早濾水,須待日出。凡燒竈,不得燃腐薪。凡作食,不得帶爪甲垢。
凡棄惡水,不得高手當道揚潑,當離地四五寸,徐徐棄之。凡掃地,不得迎風掃,不得聚灰土置門扇後。洗內衣,當拾去蚤虱方洗。夏月用水盆已,須覆,蓋仰則生蟲。不得熱湯潑地上。一切米、面、蔬菜等,不得狼籍,須加珍惜。凡洗手及諸務,皆當默念偈雲如左:
洗手偈:「以水盥掌,當願衆生,得清淨手,受持佛法。唵‧主迦啰耶‧莎诃。叁遍」
洗面偈:「以水洗面,當願衆生,得淨法門,永無垢染。唵‧[口*藍]‧莎诃。二十一遍」
漱口偈:「漱口連心淨,吻水百花香,叁業恒清淨,同佛往西方。唵‧憨。唵‧罕‧莎诃。叁遍」
洗腳偈:「若洗足時,當願衆生,具神足力,所行無礙。唵‧[口*藍]‧莎诃。叁遍」
嚼楊枝偈:「嚼楊枝時,當願衆生,其心調淨,噬諸煩惱。唵‧阿暮伽,彌摩隸,爾[口*縛]迦啰,僧輸馱你,缽頭摩,俱摩啰,爾[口*縛]僧輸馱耶,陀啰陀啰,素彌麼犁‧莎[口*縛]诃。叁遍」今人用牙粉,不若用楊枝其利益尤大。
浴佛偈:「我今灌浴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衆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上各務,皆不得以湯水濺鄰人。
【禮誦第十五】
凡沙門、居士念誦,須一字一字連連接繼,一版同音,不得每句間歇,不得高低失中,皆須梵音,不得怪音異韻。其中法則,須預先向諸大德前久久習學,不得羞慢不問。若唱梵呗,更須精習,不得臨時失儀。蓋若不習學,致同誦者動念也。凡鳴法器,不得輕重失音,不得亂鳴法器。凡念誦,不得東西顧視。凡經行,不得前後遠隔近擠,不得左右偏曲,不得沿路涕唾,須預先以巾安袖內,以便拭涕藏涎。凡禮拜,須齊起齊落,不得先後。凡問訊,須曲腰至半,不得過與不及。凡合掌,不得十指參差,不得中虛,須平胸高低得所,不得將指簽鼻。禮誦畢,須次第魚貫而出,不得先後。簽:插入。魚貫:前後有序。
【坐禅第十六】
凡沙門、居士坐禅,先須松去衣帶襪帶,肅清衣服,以軟物爲坐[衣*敦](ㄉㄨㄟ)。坐定,默念偈雲:「正身端坐,當願衆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唵‧[口*縛]則啰,阿尼缽羅尼,邑多耶,莎诃。叁遍」然後以左足安右腿上,複以右足安左腿上名跏趺坐,或安下名半趺坐。次以右掌安左掌上,仰掌向上,以兩拇指面相接。坐時腰須直豎,脊背如壁,頭少俯,令領與頸觸爲度。唇齒相著,兩目微開,觀心下視,正身端坐。不得偏斜,不得移動,不得靠背,不得鼾鼻。坐定後,或數息或持咒,或念佛或作觀,或習定或參話頭,由各人自擇,其法甚多,不在此列。
下坐時,須先開目,以手掌摩擦面門數下,次將身體略略移動,然後將足放下,起立將衣肅清,又平坐少刻,方起立而行。若與衆同坐,非鳴磬,不得先開目。坐中咳嗽呵欠,皆須以袖掩口。
【受食第十七】
凡沙門、居士受食,須先合掌,作五種觀想:「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叁、防心離過,貪等爲宗。四、正事良藥,爲療形枯。五、爲成道業,應受此食。」食時不得語言,若有客在坐,但應諾而已,食後再說明。不得笑,不得太緩太速,不得身伏桌上,不得跋足。不得蹲坐,須端身正坐。
不得以食與鄰人及摘與狗。不得皺眉厭惡食。不得彈爪頭層物觸鄰人。不得噴食觸鄰人。不得嚼食有聲。不得使碗筷羹等有聲。食中有蟲蟻,宜密掩藏之,勿使鄰人見。如挑牙,當以袖掩口。不得見美味生貪心恣口腹。食中有谷,去殼食之。不得食五辛。不得大抟食。不得大張口待食。不得抟食遙擲口中。不得遺落飯食。不得頰食,不得[口*翕]食。不得以舌舐食。不得手把散飯食。不得汙手持食器。桌上不得碗筷狼籍,須排列齊整,不得使湯菜蔓筵。食訖,不得以指刮碗缽食。不得含食語而起行。非在齋堂隨衆食,須自添食,不得令人接碗,除自系尊長或老病,作客亦然。抟:以手捏食物成團狀。頰食:吃飯兩頰鼓起。
上但專指尋常桌上受食而言,若在叢林齋堂隨衆食,則當依威儀門第五章習行,此不重述。
【睡眠第十八】
凡沙門、居士睡臥,不得仰臥、覆臥、及左[月*脅]臥。當以右掌枕頭,左掌搭膝,右[月*脅]而臥,名吉祥臥。又宜獨榻,不得與人同榻,雖居士自己夫婦亦不應恒。臨睡時,不得多用思想,想則睡不能眠。當先靜坐一小時,默念如下偈文,坐疲方睡。不得脫裏衣睡。不得笑語高聲,宜默念如下偈文。若夢遺有偶,斯系持戒心未堅所致,故持戒念應堅也。天未曉,宜早覺,起而靜坐一小時,方下榻出舍。其中所曆,皆須默念如下偈文,以防散亂,增長菩提。凡攜溺器,不得從聖像前法堂前經過。
床座偈:若敷床座,當願衆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
寢息偈:以時寢息,當願衆生,身得安隱,心無動亂。觀阿字二十一遍
早覺偈:睡眠始寤,當願衆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聞鍾偈:聞鍾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衆生。唵‧伽啰帝耶‧莎诃。叁遍
著衣偈:若著上衣,當願衆生,獲勝善根,至法彼岸。著下裙時,當願衆生,服諸善根,具足慚愧。
束帶偈:整衣束帶,當願衆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
下榻偈: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衆生自回護,若于足下喪其形,願汝即時生淨土。唵‧逸帝律尼‧莎诃。叁遍
舉足偈:若舉于足,當願衆生,出生死海,具衆善法。唵‧地利日利‧莎诃。叁遍
出舍偈:從舍出時,當願衆生,深入佛智,永出叁界。
【入衆第十九】
凡沙門、居士,入大衆中同住同行,不得爭坐位。衆中有失儀者,當隱惡揚善,不得昧他人之勞,顯己之功。凡睡不得在人前,起不得在人後。
凡洗面,不得多用水。擦牙吐水,須低頭引水下,不得噴水濺人。不得高聲鼻涕嘔吐。不得于殿塔、淨地、淨水中涕吐,當于僻處。手中有物,不得只手作合掌式揖人。不得多笑,若大笑及呵欠,當以袖掩口。不得急行。不得將佛燈私就己用。若燃燈,當以玻璃或紙覆罩,勿令飛蟲投入。不得聞呼不應,凡呼俱宜以念佛應之,不得雲[口*頁]、雲啊。
自身衣服,不得異彩特色,須青、灰、木蘭。著長挂短衫,須雙手垂下。著方袍,須兩手合于胸下。不得扛腰行立,不得扣背合手行立。凡行住坐,皆不得倚靠。不得以缽挂杖頭,置肩上行。不得攜手在道行。須當束縛褲襪,不得放意自便。不得閑走,不得多言。不得拖鞋有聲。木蘭:木蘭樹皮所染色,赤多黑少也。
不得私取叁寶常住物自用。不得談非佛法事。不得因小事爭執,若大事難忍者,須心平氣和與之論辯,不依,則他行。動氣發粗,非佛子矣。凡見他人禮佛,不得向彼頭前經過。人看經,不得向彼案前經行。
凡聽講,宜早至。整理衣服,兩手捧經,平視直進,坐必端嚴。不得大咳嗽,咳嗽須以衣袖掩口。聞法,須聞而思,思而修,不得專記名言,以資談柄。不應入耳出口,若有疑問,須于講畢後,捧經至法臺上案邊,向上問訊,然後方申疑問。問答畢,又問訊而下。
凡圍爐,不得彈垢膩入火中,不得烘焙…
《學佛行儀(善因法師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