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入門▪P34

  ..續本文上一頁僧人即代表僧團,分頭教化有緣的大衆。因此,佛是佛法的源頭,法是佛教的根本,僧是佛教的重心,叁者缺一不可;叁者和合,才成爲全體的佛教。

  (五)宗教的層次

  佛有現在、過去、未來,以及此界、他方的不同,合稱即是十方叁世的一切諸佛。法的基點包含著殺、盜、邪、淫、妄語、飲酒的「五戒」,以及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绮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鎮、不疑等「十善」,這些便是人倫道德的人天善法。更進一步,則爲解脫生死的出世善法;更有已得解脫而仍入世住世的菩薩善法。其中第一階層的人天善法,通用于世間的一切宗教,也就是世人所指「一切宗教都是勸人爲善」的層次。至于第二階層的出世善法,是超越于人天,並且超越了欲、色、無色之叁界的生死輪回,進入了解脫境界,那就是小乘的聖人,稱爲阿羅漢的層次。第叁階層的世出世法,既能不受生死所縛,又能不必離開生死的範圍;能夠自由自主地來往出入于生死之間,從事廣度衆生的工作,而又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那就是大乘的菩薩境界。

  一切佛寶,開示一切法寶;一切僧寶,修學並弘揚一切法寶。僧寶包含凡夫的出家僧尼、小乘的聖者羅漢、大乘的一切菩薩。倘若能歸依叁寶,即能受到一切諸佛、一切聖者、一切菩薩、一切有道高僧的教導、提攜、保護、庇佑,不論是誰,不論什麼程度,都能由于各人的發心程度,和他們的善根深淺,而從叁寶獲得各人所能得到的利益。

  (六)生天與享福

  由此可見,若系善良的民間信仰,以及其他各派的神教信仰,不論信的多神或一神,只要不違背人間的倫理,並合乎生天的條件,便可歸屬于佛法的第一個層次,即人天善法。此即是教人應有人的品格,當盡人的職責,並修天福,憑藉所修人天的衆善福德,死後即能還生爲人,或生天界。所以修了人天善法,總比由于專門作惡而招地獄、惡鬼、畜生的叁類惡報,要好得多。

  不過,人間壽命很短,最多百年左右,天界壽命雖較人間爲長,仍難避免報盡而死。以佛教所見,天分叁類,最上無色界,其次色界,均系修得禅定者所生;最下欲界,乃系修福行善者所生。欲界天人的壽命,從四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到他化自在天,一共六個層次,一天比一天更長。最低的四王天壽命,即以人間五十年,爲其一晝夜,壽長五百歲。

  向上依次遞增,最高的他化自在天,以人間的一千六百年,爲其一晝夜,壽長一萬六千歲。不過當他們天福享盡,即從天上壽終,還回人間,乃至下墮惡道。

  享受人天福報,猶如仰天射箭,當其勢盡力竭,即下墮地面,此乃因其未出生死輪回。羅漢則已出叁界生死。菩薩則雖出世間,而還入世間,廣度衆生。唯菩薩入叁界,不同于凡夫的輪回生死,好像犯人入監獄是爲服刑,司法人員及教化師雖然也進監獄,他們卻是自由之身。羅漢永遠脫離生死,菩薩雖處于生死及煩惱的衆生群中,卻不受生死的束縛及煩惱的煎熬,而佛是菩薩所成,羅漢也有轉爲菩薩的可能。凡夫倘若以菩薩爲榜樣,那就是見賢思齊,發心修學菩薩的法門,即成爲菩薩道的實踐者。

  (七)正信的佛教

  民間信仰的宗教層次,僅使信仰者求取神的救助,並未能使信仰者由自身起而自救救人。佛教的信仰,既能使信仰者有求必應,更能使信仰者淨化自己、強化自己,也能效法救人助人的菩薩與佛,更能成爲菩薩與佛。中國是大乘佛教的化區,信仰佛教稱爲學佛、修法、敬僧的「叁寶弟子」,「佛」是菩薩道的究竟圓滿者,菩薩行是「佛法」化世的軌範,「僧」是住持佛法的代表。

  民間信仰的宗教行爲,確有其存在的功能和流行的價值,唯其既無教義的依准,也無教團的約束,更無教師的誘導,僅靠靈媒、乩童等的操作,好則可以配合善良風俗,否則也能破壞善良風俗,腐蝕人心。佛教則不然,既有悠久的曆史,也有層次分明的教義和教儀;既有二千六百年前出生于印度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也有代代相承的教團及教師。釋迦牟尼世尊,是曆史明載的佛寶;佛教教義和教儀是法寶;佛教的教團和教師是僧寶。唯有信仰叁寶及歸依叁寶,才是正信的佛教徒。

  那麼請問:您是正信的佛教徒嗎?歡迎參閱拙著《正信的佛教》。

  

  附錄:日蓮正宗與一貫道也是佛教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日本興起了富士山大石寺派的日蓮正宗,亦名創價學會,其所建立的政黨則名爲公明黨。該宗以日蓮(西紀一二二二~一二八二)爲教祖,否定印度釋迦牟尼佛的地位,說什麼釋迦是化佛,日蓮是本佛;釋迦佛已涅槃,乃是過去的佛,日蓮才是本來佛,現在化世,而且永久化世。其雖以高唱「南無妙法蓮華經」的經題爲專修法門,對于共有二十八品的《法華經》卻只取其中的第二「方便品」及第十六「如來壽量品」

  ,可謂斷章取義;而卻又排斥佛教的其他經論及所有的各宗各派。故有日本學者將日蓮的宗教狂熱及其排斥異己的行爲,比作基督教的耶稣,其信仰的方式,與其說是佛教,毋甯說是神道教的亞流。其乃是日本民族化了的神道教,如一定要說與佛教有關,也可將之歸類爲「附佛法的外道」,絕對不是淵源自印度的正統佛教。

  自明朝開始,中國盛行儒、釋、道叁教融和之說,到了民國之後,繼承白蓮教等秘密結社的余系,而于民間流行儒、釋、道、耶、回的五教合一之說,他們截取各家教義,兀自融合,自圓其說,名之爲一貫道。雖說主唱五教一貫,實則是以佛教的彌勒信仰、濟公傳說,及《金剛經》、《心經》、《六祖壇經》、《維摩诘經》等經,作爲其挂羊頭賣狗肉的理論依據。說什麼釋迦牟尼佛已經退位,現今由無生老母派彌勒掌天盤;又說什麼禅宗自六祖慧能之後,道傳俗人,所以一貫道亟力诋毀佛教的出家僧尼。他們對于尚未入其道門的人,每每僞稱是佛教;將奉祀天燈爲中心的天壇,也僞稱爲佛堂,然在入門接受點傳師點了玄關之後,即被告知他們信的是天道,其信徒之間則以道親互稱。他們的思想觀念和入教的儀式,均與佛教不同,他們用佛經,卻不說佛法,而是采用他們得自鸾壇及靈媒的所謂聖訓,來任意解釋佛經。佛教的古聖先賢無不主張以佛法解釋佛法,皆謂:「依經解經是佛說,離經一字即魔說。」可見,一貫道雖唱五教一貫,實則是以佛教其腐蝕侵吞,並圖取而代之的對象。他們自己沒有曆史、沒有教主、沒有教義,卻歪曲佛教的曆史,搬遷佛教的教主,混淆佛教的教義。明明自稱天道,崇拜虛構的無生老母明明上帝,信仰靈媒、乩童所宣講的神話,竟又利用佛堂、佛像、佛名、佛經作幌子。佛教以佛、法、僧叁寶爲信仰的中心,是公開的、理性的;一貫道也借用叁寶之名,卻以抱合同(雙掌合抱的手勢)、點玄關(眉心受點,與靈相通)、五字真言(無太佛勒)的口訣爲叁寶,乃是神秘的、感性的。

  總之,日本的日蓮正宗,和中國的一貫道,既然不是正統的佛教,也永遠不可能與佛教合流,性質不同,層次不同,目的尤其不同。

  

  九、學佛的基礎

  (一)宗教常識

  在世界上,屬于全球性而且曆史悠久的宗教,只有叁個:1.發生于印度的佛教;2.發生在中東的基督教;3.回教。基督教和回教的源頭都是猶太教。猶太教是屬于民族性的宗教,直到現在都還沒有改變。東方的中國和印度,也有其民族性的宗教,如中國的道教,印度的就是婆羅門或印度教,一直到現在,除了印度人很少有異民族的人能夠接受它。

  中國的道教,分成兩個系統,屬于哲學的系統是老子和莊子,稱爲道家;屬于道術的系統則有金丹派和符□派。金丹派在于練丹、練氣,又分內丹和外丹。

  內丹是練氣功,外丹是谏金術,也就是把金屬練成丹藥,他們相信人吃了金丹能夠羽化升天、長生不死;符錄派則利用符錄的方法,驅遣鬼神的力量來解決人間的問題,這被稱爲道教。中國的道教到現在爲止還沒有成爲一個世界性的宗教,但在世界性的學術上則有道家這麼一門思想。

  佛教在兩千五百年前發生在印度。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後約二百五十年左右,就成爲世界性的宗教了。由于阿育王的緣故,傳播到亞洲各地,甚至于傳播到了歐洲。就東方來講,第一個成爲世界性的宗教的是佛教,直到現在,東方宗教之被公認爲世界性的,尚只有佛教。

  世界性的高級宗教,必定具備叁個條件:教主、教理、教團。以佛教而言,釋迦牟尼佛是教主,佛說的經教是教理,一代一代傳承的弟子所組成的僧團是教團。基督教的教主是耶稣,教理是聖經,教團是其門徒、信徒。回教的穆罕默德是教主,可蘭經是教理,信徒們是教團。

  世界性的宗教曆久而長新,一定有它的原因。可是在曆史的過程中,尚有許多興興滅滅、起起落落的宗教不知其數。可以說自有人的曆史以來,就有無量數的人發生無量數宗教的要求和現象:有地區性的、民族性的、部落性的,還有時代性的。那些宗教産生的現象都是從神鬼感應的神秘經驗而來,在西方的古代社會,將之視爲巫、魔,不許傳播,在東方則往往僞稱是佛教,故被正統的佛教稱爲附佛法外道,他們沒有本身的理論和製度,所以起起沒沒。在今天這個開放的時代,多元的社會中,新興宗教就如雨後春筍了。在歐美、日本、臺灣、香港,甚至在中國大陸,都有各種新興宗教的蹤迹,從只有幾十人、幾百人、幾十萬人,而到幾百萬人的都有。只是過了一段時間,或當其創教者謝世之後,吸引力便漸漸微弱,信徒也就慢慢地不見了。像這樣的宗教,在我們美國的華僑社會裏也發現不少。

  (二)佛教的曆史及其現勢

  甲、佛教發生在印度

  佛教發生在印度。印度佛教一共分爲叁個時期。一是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以及釋迦牟尼佛入滅以後的一段時間,稱爲原始佛教時期。那是非常樸素、樸實的佛教。釋迦牟尼佛反對祭祀的迷信,反對偶像的崇拜。他主張人應…

《佛教入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念佛生淨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