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鑰▪P3

  ..續本文上一頁涼的光。起先僅是米粒般的一點,然後漸漸地擴大,整個頭部都變成光團,再繼續從頭往外發展,全身成爲一個光團,你的存在就是光,其他都消失了,除了光沒有余物。

  

  其次,當我們胸部不舒服,呼吸不暢,身體虛弱而沒有精神的時候,觀中丹田,此在針灸穴位名爲「膻中」。觀中丹田時,想象它整個部位是一輪滿月而不是身體。最先,在兩乳頭之間,畫一個十字,于十字交叉點上觀想有一輪滿月,離我們好遠好遠,像是在太空之中一樣。逐漸地,月亮越來越近,越來越大,大到中丹田的部分都是月亮,後來,甚至自己整個成了月亮,周圍的環境也不見了。本來月亮在心裏,結果自己消失在月亮裏了。

  

  至于下丹田的觀法,男女有別,應特別留心。下丹田以臍下叁指爲中心,男性在作觀時,不要低于肚臍眼下叁個手指寬的距離,否則,觀的部位太低,易産生生理上性欲的反應。女性則因爲臍下叁指處是近子宮的位置,若觀久了,可能使得月經提早,或是在月經來時,直觀它而導致流血不止。所以作觀時,男性不要超過臍下叁指,女性以觀自己的肚臍爲佳,或觀肚臍眼下一或二指爲宜。而且不要用專注的方式,當用若有若無地系心該處。如果每天打坐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或是早晚各坐一小時,觀下丹田大致上仍是安全而容易攝心的好方法。

  

  佛教把觀丹田視爲修止的初步方法(系緣止)裏的一種,故在《釋禅波羅蜜次第法門》說,修成五種系緣止的方法之後,接著當修製心止及體真止,到第叁種止,始開智慧。

  

  觀下丹田時,由于氣向下沈,重心在下部,便能把所有的能量儲蓄在這裏,所以于人有很大的幫助。能夠使得輕浮的人、緊張的人和講話講得很快的人,覺得穩重、沈著,也能使膽小而常缺乏安全感的人,以及沒有自信心的人,性格改善。智顗大師說:「若系心臍下,臍是氣海,亦曰中宮,系心在臍,能除衆病,或時內見叁十六物,發特勝等禅。」

  

  下丹田觀到稍得力時,可能會産生幾種現象:首先是發暖,再則,這個暖的感覺會傳到你的全身;暖流或向後通過肛門,順著督脈從背椎上達頭頂;或從小腹,順著任脈,向上經過胸口到達喉嚨,若以舌舐上颚,便易接通督脈,道家即謂打通任督二脈,唯與發慧無關。第二種現象,則是從小腹局部的溫暖感,漸漸擴散到全身都覺得柔和的暖感。經過暖的階段以後,身體所有的不舒服和緊張都沒有了,最後連身體的負荷感也沒有了,所以能治病健身;坐在那裏,已經忘掉自己在做什麼;但其享受輕安和舒服的感覺還在。

  

  觀丹田的極致是只能到這樣的程度,它可使你獲得到粗定的經驗,故尚不知深定何味。就佛教而言,尚未到初禅定境的離生喜樂地。觀上中下叁種的任何一個丹田,到最後觀成時,情況皆同,其中尤以中丹田和下丹田較易得定。

  

  二、不淨觀

  

  佛陀時代有兩個基本而重要的修行方法,一是數息觀,二是不淨觀,合稱爲二甘露門,即兩種進入不死境界的靈藥,一直至今日,小乘佛教地區仍普遍沿用此二教法。數息觀已如前述,主要爲對治我們的散心及昏沈心,現介紹可以幫助我們對治貪欲心,特別是淫欲心的不淨觀。

  

  不淨觀即觀身不淨,觀察我們的身體畢竟不清淨,此法觀成,能離五欲,故可得出世間禅,一般人之所以會有種種的煩惱,歸根究底,在于執著自己的身體,以身體爲我,所以産生許多的欲望和貪心,由于身體經常是在不滿足的狀態下生存;肚子餓了想吃、口渴了想喝、冷的時候想穿、熱的時候希望涼爽……然而在沒有饑、渴以前,就擔憂、防備著即將來臨的饑渴,因我們是常常會餓、會渴的。正是爲了己身的飽暖、安全和舒適,必須積蓄更多的飲食、衣物、金錢、家産等,這種對身外物強烈的貪著心,便成了心理上沈重的負荷。同時,我們的身體,除了有飲食、衣物的基本需求,還有男女性欲的沖動,告子所謂「食色性也」,便是「飲食男女」,稱爲「人之大欲」。當吃飽了、穿暖了時,第叁個淫欲的問題馬上就會發生。一切的糾紛、煩惱,都是從身體而有的。因此,修不淨觀,即是針對此一妄執,對症下藥,若能觀成,便可以解脫煩惱。

  

  在南傳佛教地區,直到現代,尚有一些隱居山林的比丘,師父教弟子們修行這個方法的時候,如果要很快地、非常徹底地修成,往往會去募化一具屍首來讓他觀。因爲不淨觀有兩種,第一種是觀他身不淨,第二種是觀自身不淨。觀自己比較不容易觀成,總覺得自己沒有什麼不淨的,所以要先觀人,觀他身不淨成功了以後,再看自己,就容易了。

  

  若是因緣巧合,修行者找到了一個瀕死的信徒,而這個人和他的家屬都願意把遺體捐出來,供作修行不淨觀用的工具,等他死後,修行者就把屍體帶到深山裏,放下來,面對這個剛死不久的軀體打坐,並留心觀察隨後發生臭爛不淨的種種變化。

  

  慢慢地,屍體改變顔色了,先變成黃色,再變成青紫色、黑色,繼而開始浮腫,腫了以後,經過日曬,就開始腐爛了,皮膚漸漸地裂開,一塊一塊、一條裂痕一條裂痕地裂開;在此同時,蒼蠅群集而來,直到整個身體都給蒼蠅蓋滿。隨著旦、暮,晴、雨等天候的轉變,蒼蠅時來時去,並且在屍身的腐肉裏産卵,因此屍身上就開始長出蛆來,這和露天廁所裏的蛆是一樣,是很肥癡的,它們的嘴很尖,有點黑,鑽爬起來動作很快,一鑽一個洞,在腐肉裏鑽進鑽出的;大概最容易看到它們鑽動的地方,是鼻孔、兩眼、雙耳、嘴巴,和身上已經出孔、流水的裂縫中。到後來,整個死屍都被蛆蟲占據吃光了。

  

  這時屍體的味道是非常臭的,死老鼠、死貓死狗的味道,想必各位都聞過,死人的臭味則比死老鼠、死貓狗,還要濃上千百倍!聞到這種臭味,你會不想吃東西,看到那種景象,你會想到身體是如此的不淨,一向被貪戀的人體的色相、形容、威儀、言聲、細滑及相貌,都是不淨的;並且你也會想到自身死了也是這個樣子。

  

  繼續觀察下去,這個死屍啊,本來是膨脹了的,現在經過蛆蟲一段時間的吸吮鑽營,蛆又變成蒼蠅了,蒼蠅又産卵,于是有第二代、第叁代的蛆在裏頭。死屍被蛆越吃越瘦,最後只看到攤在地上黑黑的一堆。如果沒有遇到大風大雨的吹打,這個屍體就是髒髒的、枯枯的、焦焦的,像什麼野獸的骨頭堆。骷髅上面,身體還是連著的,但極爲難看,面孔、五官完全沒有了,皮也沒有了,肉也沒有了,只剩下尚未爛掉的筋骨。

  

  遇到下大雨了,數日,或是一連數十天的雨季,幹枯的死屍又再度腐爛,筋也腐爛了。等到皮、肉、筋全都爛掉,便現出白骨。這以後,越看越幹淨,越看越清爽,逐漸地就像在博物館裏所看到的骷髅標本一般。可是博物館裏的骨架子是完整的,這時修行者所見的骨頭都是零散的,東一根西一根地散在地上。

  

  然後再繼續看下去:有些細小的骨頭,或被風化了,也可能給雨水沖走了,或是給什麼小動物拖散了,只剩下幾根粗大、幹淨的骨頭。漸漸地,這些骨頭也不再是骨頭了,只見其潔白的顔色,然後,白色也不再是白色,從白色變成了白的光,而修行者四周的環境已消失不見,修行者自己就在這白光裏頭;接下來,甚至也感覺不到白光了,根本忘掉了環境,忘掉了自己的存在,已然入定了。

  

  修行者在修不淨觀的時候,是不見人的,因爲他身上也熏染了濃厚的屍臭氣味。每隔幾天,他到一定的地方拿取他人供養的食物,直到修畢全部過程,過一段時間才能下山。

  

  最初作觀時,他是從觀實體的死屍開始,一直到看見枯骨,看見白光爲止,要相當長的一段時日。等到觀成以後,每次一打坐,便能快速地由屍體的腐化觀想到光,一直到自己消失在光裏面,每次觀的程序皆同。那時,已經沒有真正的死屍在眼前了,完全是觀想,但是對所有的步驟已經掌握得很純熟了。

  

  我們若依照如上所敘述的過程,用想象力,耐心而細心地觀察一個陌生的死者遺體,雖無實體,但當我們集中念頭觀想的時候,仍然可以得到力量,尤其是對于貪欲、淫念強的人,是有幫助的。

  

  依據《禅法要解》所說,另一種從善師學習觀自身不淨,是觀自己身中叁十六物,不淨充滿,觀所執著的他身亦然,若已達到厭離淫欲的目的,便息觀想之心。倘若欲著之心不息,當用兩種方式:其一是心理上貪瞋沖動強的人,最好用一點情緒性的意志力來輔助觀想,例如告訴自己:看到我自己了,唉,真是難看透了!太可厭了!人死了是這個樣子!現在又變了……。每一個過程都提醒自己一下、強調一下,一直到白骨出現爲止,再進入白光。第二種人不常因身體而産生強烈的煩惱,所以不需要用情緒,只是很清楚地、一步一步地觀想一切的變化經過,到看見白骨出現以後,接下來兩個方式就完全一樣了。而所謂白色的光,這光是明亮、清涼而柔和的,不是像夏天猛厲的陽光。

  

  依上述的方法修行,能夠很快地進入定境,因爲這其間觀想的過程較爲複雜,在注意觀想的時候,便能排除許多妄念。一連串的境界顯現時,心也同時跟著對象的變化而在變動,但這個變動是連續的,而非散漫、紛雜的妄動。平日心很散亂、念頭很多的人,最好還是由數息觀入手,否則可能一開始就妄想紛飛,不淨觀觀不起來了。

  

  依據《坐禅叁昧經》卷上的介紹,凡是淫欲多者,習不淨觀,當觀血肉之身,從足至發,不淨充滿。活著的時候,身中叁十六物,皆是不淨,何況身死之後。又說多淫欲人,有七種愛,以觀七種不淨對治。1.若著好色,當習青瘀觀法,乃至黃赤不淨等色。2.若著端正,當習

  脹身散觀法。3.若著儀容,當修新死血流塗骨觀法。4.若著音聲,當習咽塞氣絕命斷觀法。5.若著細滑,當習骨觀及幹枯病觀法。6.若愛著衆生,…

《禅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禅與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