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因緣果報與命運關系之介說▪P4

  ..續本文上一頁所憶測的彼此離異。

  佛法雲:菩薩畏因,衆生畏果。無論學業、做人做事,或是修行,都從因上努力,將來的成就,一定步步高升。菩薩知因識果,知道因即是果,所以絕對不會離開因,而另外找果。

  有些人等待升天堂、淨土,卻不知道從因上努力;所謂「心淨佛土淨」,心清淨了,將來的果報,自然就是淨土。若不從這念心上努力,則天天都在煩惱之中,心患得患失,我慢貢高,如此不但無法成就淨土的果報,將來還會墮入惡道。

  心即是因,因即是果;從因上觀照自己,將來就越走越光明。假使每個人都能如此,家庭一定很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國家都能安甯;進一步而影響全世界皆能和諧、安樂。

  佛法教人知因識果,使人具足智慧、慈悲及定力;對于個人、家庭、國家乃至全世界,實具有重大且正面的意義。

  

  因緣果報與命運關系之介說(二十四)

  人心純淨,實爲社會安定的基石,

  佛法淨化人心,是先從自己本身做起;

  個人的人格、福德、定力完備,慈悲心提升了之後,

  就會影響周遭的親友及大衆,

  進而就能使得社會安定、經濟繁榮。

  有很多人到臺灣觀光,對于小小的臺灣,竟然經濟這麼繁榮,人心也很安定,覺得很納悶,就紛紛前來考察。後來發現臺灣社會安定,除了是由于政治、經濟、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因爲宗教發達,佛法日漸普遍的緣故。

  人心純淨,實爲社會安定的基石,所以社會各界大多肯定佛法對心靈淨化的重要。例如,有一位本寺出家衆的兄長,在廣告公司工作。未學佛以前,抽煙、喝酒,乃至于種種壞習氣都有,生活很不正常,終日醉生夢死,認爲人生毫無意義。參加禅七之後,他體悟到生命是無窮盡的,整個人脫胎換骨,所有的壞習氣全都戒除。他的家人原先非常排斥佛教,但是一看到佛法竟然有這麼大的力量,所以後來也開始學佛了。

  佛法淨化人心,是先從自己本身做起;個人的人格、福德、定力完備,慈悲心提升了之後,就會影響周遭的親友及大衆,進而就能使得社會安定、經濟繁榮。

  

  因緣果報與命運關系之介說(二十五)

  「格物」即是格除心中的煩惱、妄想、五欲七情,

  希望普度衆生,要先從自己做起;

  平時廣結善緣,

  無形中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進一步便能使國家社會獲得提升。

  希望社會安定,要先從自己做起;自己做好,就能影響周遭的人,大衆皆如此,社會自然就會平靜、安甯。

  佛法講因緣果報,因就是從自己做起,多種善因、結善緣,自然就會有好的果報。儒家《大學》亦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即是格除心中的煩惱、妄想、五欲七情,如此即可「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所以,希望普度衆生,要先從自己做起;平時廣結善緣,無形中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進一步便能使國家社會獲得提升。

  

  因緣果報與命運關系之介說(二十六)

  社會上一般人也講:

  欠錢債易還,欠命債難償。

  經營茶室、酒家,乃至于賭場,都不屬于淨業;

  雖然可以賺到錢財,

  但是這種錢財並不清淨,

  非份之財,是用不長久的。

  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生活富足、安樂;應當從事正當的職業。

  佛法言,職業中,一是正業,一是淨業。「正業」是經過政府法令許可的職業,做這種事業,就不會身蹈法網。但是正業卻不一定是淨業,「淨業」是不會危害衆生的清淨職業。例如漁業雖然是法定許可的職業,可是殺生害命,將來就會感召不好的果報。社會上一般人也講:欠錢債易還,欠命債難償。又如,經營茶室、酒家,乃至于賭場,都不屬于淨業;雖然可以賺到錢財,但是這種錢財並不清淨,非份之財,是用不長久的。

  佛法言:因是自己,緣是外緣。外緣中,要具足正業及淨業,朝此方向努力,事業必能有所成就。故知,因緣果報與命運之間確實息息相關,具足善因、善緣,則步步都是光明;積結惡因、惡緣,則人生愈走愈黑暗。

  

  因緣果報與命運關系之介說(二十七)

  因果通現在、過去、未來叁世,

  有人升官發財,擁有權勢、富貴;

  這即是他過去生中所修的福報,現在方有此種善果。

  如果現在不知道修善、再種善因、從光明的方向努力,

  將來福報享盡,惡報就會現前。

  有人問:社會上有些人不守規矩,卻仍然步步高升;真正守規矩的人,好象一籌莫展。佛法上所談的因果,是不是真實的?

  我們應先要知道,因果通現在、過去、未來叁世,假使不知道這種道理,心就會忿忿不平,始終在悔恨當中。例如有人升官發財,但是似乎沒有做什麼善事,卻擁有權勢、富貴;這即是他過去生中所修的福報,現在方有此種善果,所以不要心生嫉妒。然而因爲他現在不知道修善、再種善因、從光明的方向努力,將來福報享盡,惡報就會現前。

  所以古人有句話言:「今日座上客,明日階下囚。」就是只知道享受,而不知道繼續耕耘、修善,現在好象很順利,未來卻不一定能有善果。

  相反的,有些人現在做了很多善事,爲人處事奉公守法,但是前途、事業似乎並不順利。這即是因爲他過去造的惡業,今生苦報還沒有受盡,雖然現在很精進,可是善業尚未成熟,所以還必須受這種苦報;但是只要繼續發心修善,將來一定會愈來愈光明,善報定會現前。

  叁世因果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

  

  因緣果報與命運關系之介說(二十八)

  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運氣不佳的時候,

  如果明白叁世因果的道理,

  就知道不要灰心,反而應該更努力。

  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運氣不佳的時候,如果明白叁世因果的道理,就知道不要灰心,反而應該更努力:第一、要有正當的職業。第二、所選擇的職業必須是淨業。第叁、要忏悔、修善積福,並且要忍耐,直至業障消除、善業成就了,不須等到來世,這一生就能夠見到光明,處處都能得心應手。

  譬如靜坐時,這念心超越時間、空間,心中一片光明,這就是淨土,就是無量壽、無量光,現在就能見到阿彌陀佛,就能證到菩提涅槃。這即是從這一念心上努力得來的,心清淨,就能消除業障。

  有智慧的人,對因果的道理,一定深信不疑。古德雲: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自然就能業障消除、化難呈祥。相反地,如果造了惡業,還不知道慚愧忏悔,將來惡業現前,就要受惡報。

  

  因緣果報與命運關系之介說(二十九)

  因緣果報的道理,

  即是告訴我們從因上努力,

  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

  能夠確信此理,則處處是淨土,

  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

  古德雲:「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無始劫以來,衆生皆在生死流轉之中,過去所造的惡業,沒有忏悔清淨,則業障始終存在,即使經過百千萬億劫,因緣會遇時,果報仍須自己償受。例如兩人從未見過面,有一天忽然見了面,感覺很面熟、很親切,這就是前世的因緣;同樣的,也有人一見面就互不順眼,這即是前世沒有結善緣,甚至結了惡緣之故。

  假使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從因上、緣上去努力,就能夠改變命運。時時刻刻心起善念,口說好話,身做善事,則天天都是好日,時時都是好時,處處都是好地方。如果不知道因緣果報的道理,今天去看相,明天去抽簽,後天去求土地公,始終六神無主。或者總認爲臺灣不好,要移民到美國,其實到那裏都離不開因緣果報的法則,在臺灣要受報,在美國也要受報。

  因緣果報的道理,即是告訴我們從因上努力,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能夠確信此理,則處處是淨土,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

  

  

《因緣果報與命運關系之介說》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