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P3

  ..续本文上一页人生方向,富贵就不能永久。相反的,若拥有权势富贵,能本着慈悲心、无我心,来爱护人民、保护社会,广修一切善法,当下就是菩萨化身,权势富贵便能持久,前途也会越来越光明。

  历史即是一部因果史,朝代的兴衰存亡,皆有其前因后果。就如台湾在艰困的时候,大众皆能刻苦奋斗、修善积福,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经济渐渐复苏,社会平静安宁,这就是「多难兴邦」之理,也是种善因、得善果的因缘果报之理。

  以上所言,是属于世间因果的道理;进一步,还要提升了知出世间因果的道理。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六)

  所谓出世间,

  不是离开我们这个世间,

  去寻找另一个极乐世界;

  而是在当下的生命去提升。

  世间是无常的。物质世界,有生必有灭,有成必有坏,凡是有形相的事物,乃至于人的生命,到最后终究会毁坏。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要从世间上的因缘果报,提升到出世间的因缘果报。所谓出世间,不是离开我们这个世间,去寻找另一个极乐世界;而是在当下的生命去提升。

  提升自己有两种方法,一是渐修,一是顿悟。所谓「渐修」,即是修戒、修定、修慧。从凡夫位渐次提升到贤位,进而从贤位提升到圣位。「顿悟」,即是契悟当下不生不灭的这念心,如一般人所云:「人老心不老」。读幼稚园、小学的时候,能够知道是非善恶;读中学、大学,乃至七、八十岁时,也能够知道是非善恶。故知人会老化,但是这念心是不分老少的。能够契悟此理,生命便无止尽。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七)

  修行,一是动、一是静;

  在静中,

  一念不生,不想过去、现在、未来,

  当下这念心了了分明,

  就像一潭止水、一面镜子般;

  动的时候,

  广修一切善法,并且不生执着。

  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但是因为这念心的作用染净不同,故有众生心、畜生心、圣心等差别。

  心念有善有恶、有是有非,善恶、是非夹杂其中,就称为「众生心」。

  众生心的下一层即「畜生心」;畜生心充满了贪心、瞋心、痴心,时时刻刻都是为自己着想,这念心堕入三涂恶道,即一般人所讲的「兽性」。

  若能经常保持这念心觉照不失,时时观照、检讨反省,恒持善念、定力、慈悲,渐渐杂念减少,心光现前,这念心就具有灵感;若能进一步保持无念,持续不断地在这念心上用功,动、静皆如此,就可由众生心提升为圣心。

  高峰妙祖师云:修行,一是动、一是静;在静中,一念不生,不想过去、现在、未来,当下这念心了了分明,就像一潭止水、一面镜子般;动的时候,广修一切善法,并且不生执着。如此就可由众生心渐渐升华为圣人的心。即所谓:「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此为修行的要领。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八)

  希望生活富足、安定,

  甚至超凡入圣、成佛作祖,

  就要明白世间、出世间因缘果报的道理,

  并且从因缘果报上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圣贤中,有证悟深浅的差别;如罗汉有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四果罗汉;菩萨有三贤、十地。此皆是因为这念心染、净之差别,而有位阶上的不同,所以《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出世间的因果。

  此外,人类、动物、植物等,也都离不开世间因缘果报的法则。例如,埔里的气候、土质、空气等自然环境的条件很好,不仅适合人们居住,所生产的水果也又香又甜,这就是因为有好的助缘。如果将同样品种的果树,移植到气候不佳、土质贫瘠的地方,所生产的水果则会又酸又涩。这就说明了「缘」的重要性,「因」虽然不变,若「缘」有所改变,结果便不尽相同。是故佛法云:诸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

  希望生活富足、安定,甚至超凡入圣、成佛作祖,就要明白世间、出世间因缘果报的道理,并且从因缘果报上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够如此,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便能提升,生命也就无有穷尽。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九)

  人与人之间的因缘很重要;

  要结交良善的朋友,并且亲近大善知识;

  如人行于雾露之中,

  衣虽未湿而有所润泽。

  佛法云:诸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因」虽然不变,若「缘」有所改变,结果便不尽相同。

  有人认为社会不安定,就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读书。虽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当中也产生了一些后遗症。例如,有一位居士,将孩子送到美国念小学;一、二年后,对于父母的话竟然充耳不闻,母亲一气之下,打了孩子一耳光;没想到,这个小孩竟跑到警察局去告母亲一状,结果,小孩的母亲就被警察抓去关了三天。

  这个例证说明了外缘的重要性;因为东、西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产生的果报即不相同。

  禅宗祖师言,人与人之间的因缘很重要;要结交良善的朋友,并且亲近大善知识;如人行于雾露之中,衣虽未湿而有所润泽;虽然在道德、学问上,无法等同于大善知识,最低限度,也能给予自己好的榜样与启发。同样地,儒家亦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因缘和合的道理。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

  佛法讲善,

  有许多不同的层次,

  有世间善、出世间善、中道第一义善,

  这当中的因缘果报都不一样。

  一般人讲:信不信佛没有关系,也不一定要吃素,「酒肉穿肠过,佛在当中坐」,只要心善就好了;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观念。其中所谓的善是以什么为标准?譬如,台湾认为是善,其他国家不一定认为是善;你认为是善,他人并不一定认为是善。

  中国有句俗话:「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认为孝顺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外国就不一定认同这种思想。例如,父亲和儿子到餐馆吃饭,各人付各人的帐,外国人认为这是一件很平常事情;但在中国人看来,就会认为儿子不知道知恩、报恩,不知道尽孝,不孝的名声马上就传扬到左邻右舍。所以,同样是一件事情,由于每个人善与恶的观念不一样,产生的思想就不尽相同。

  佛法讲善,就有许多不同的层次,有世间善、出世间善、中道第一义善,这当中的因缘果报都不一样。所以,希望提升自己、增长智慧,就必须深明因缘和合的道理,并且亲近佛法,亲近善知识。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一)

  明白佛法及因缘的道理,

  便能改变、提升自己的命运;

  并且,学业、事业、道业皆能成就。

  因缘的道理,是人生的真理。

  古德云:「有因有缘事易成,有因无缘法不生。不信且看寒江柳,一经春风枝枝青。」

  「有因有缘事易成」,希望做任何事业都能成就,就要先修身、修心,这即是因;还要有好的外缘,即是要有慈悲,多关心员工的需要,若员工在工作上有了烦恼,就要主动去化解,这就是结善缘。善因加上善缘,事业一定会成功。

  「有因无缘法不生」,虽然自已有天大的本事,可是外缘不具足,也无法成就。

  「不信且看寒江柳,一经春风枝枝青。」如果不相信这些道理,不妨看看河边的柳树;冬天很寒冷,柳树的叶子全都雕落了;但是,春天来临时,春风一吹,柳树马上又发芽。同样是柳树,因为外缘、时节不同,就有不一样的展现。一般人亦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些都是说明:一切事物皆因缘和合所生。

  所以,明白佛法及因缘的道理,便能改变、提升自己的命运;并且,学业、事业、道业皆能成就。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二)

  社会上有一些人

  以为请地理师或算命仙看看地理方位及卜算生辰八字,

  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些错误的知见,

  即是因为不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

  社会上有一些人以为请地理师或算命仙看看地理方位及卜算生辰八字,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些错误的知见,即是因为不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

  例如,以前一位居士有栋房子卖不出去,希望师父加持,使房子顺利卖出去。师父问他:「为什么要卖房子?」他讲:「有位朋友告诉我,好运来时,就要赶快去保运;要找一块风水好的地方,在人尚未往生之前,就将自己的衣服、头发、指甲、出生年月日,葬在这一块地里面,称之为生基;如此才能保运,不会退运。所以我现在要卖房子,请地理师作生基。」

  社会上,这类的人不少,常因为听信地理师或算命仙的话而心生恐惧,产生种种的障碍。

  佛法讲因缘果报之理;种善因,将来一定善业成就;种恶因,将来一定恶报现前。只有从因上努力,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三)

  佛法教人知因识果,

  使人具足智慧、慈悲及定力;

  对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全世界,

  实具有重大且正面的意义。

  曾经有一位女居士,她的先生是上校。有一天这位女居士到寺里问师父:「关西有位算命仙预测,我和先生会在三个月后离婚,而且先生将有血光之灾。请师父告诉我该怎么办?」师父就告诉她:「不要因为这种忆测之词而起烦恼,应该相信因缘果报的道理,夫妇一起受三皈、五戒,经常检讨反省,修一切善、断一切恶;如此定能增长福慧、化难呈祥。」但是她对算命仙的话仍然半信半疑,并未完全依照师父的指示去作。

  过了三天,这位女居士又告诉师父:「前天因为此事失眠,就打了一通电话给算命仙,结果,算命仙竟教我先缴交十万元,并且不可以将此事泄露,这样他就可以帮我改变命运。我想了半天,觉得不太对劲,所以请师父开示。」

  师父就告诉女居士:「幸好你有些智慧,才未受骗。希望改变命运,应于日常生活中种善因;例如,为人妻者,要将家庭、孩子照顾好,善尽自己的责任、本份。种善因,才有善果。」

  经过三、四个月,这位女居士和先生一同到寺院向师父道谢;此时,女居士的先生已经晋升少将,夫妇两人也未如算命仙…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