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隨順覺性▪P3

  ..續本文上一頁境界,成破不二,煩惱就是涅槃,成也是涅槃、破也是涅槃。爲什麼?因爲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既然是如此,一切法皆無自性,是畢竟空,所以成法、破法都是涅槃。這是站在如來的境界來觀察成破。

  在如來的智慧來觀察,「智慧愚癡,通爲般若。」般若分爲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在一般來講,智慧才屬于般若,修戒定慧、爲善去惡才是智慧。但是成就了如來的隨順覺性,智慧和愚癡都是般若,智慧和愚癡是不二,都是在這念心當中,沒有自性,能所不二。

  

  隨順覺性(二十八)

  如來隨順覺性五

  于自由時報89.11.28(二)刊載

  成就如來隨順覺性,則「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在一般人看起來,戒定慧的相反就是淫怒癡,修戒定慧的目的,就是要除去淫怒癡。成就如來隨順覺性了以後,戒定慧和淫怒癡之性,是平等不二,通通都是清淨的,都可以得解脫,但這要到達如來的境界才可以。

  這在一般人看起來,那佛法不是顛倒了嗎?怎麼淫怒癡就是清淨的行爲?這與戒定慧怎可相提並論呢?因爲殺盜淫的本性是空的,相是假的。再其次,一般人認爲貪瞋癡是惡法,在修行來講,可以用貪來上求佛道--貪求佛法,下化衆生--度無量無邊的衆生,像地藏王菩薩就是大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個貪不正是佛事嗎?

  

  隨順覺性(二十九)

  如來隨順覺性六

  于自由時報89.11.30(四)刊載

  在如來的隨順覺性的看法,和一般人的看法是有差別的。假若未達到如來的境界,而因此認爲也可以做與如來隨順覺性相同的事,那就是糊塗了!

  社會上很多修禅的人,說要任心自在,「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還找理由解釋:你看濟公和尚也是吃酒吃肉呀!現在學佛法要隨緣,要跟得上時代,學佛是學佛,吃酒就吃酒,吃肉就吃肉,心中要得自在!這種觀念就是錯誤的,要知道濟公吃酒進去,可以吐黃金出來!吃愈多,所吐的金子愈多;吃死的動物進去,可以吐活的出來,普通人根本做不到這個境界!因爲要證到諸法實相、諸法平等的境界,才有這個能耐。所以我們必須了解,隨順覺性有不同的層次,由于層次不同,所能做的範圍,亦有所不同。

  

  隨順覺性(叁十)

  如來隨順覺性七

  于自由時報89.12.02(六)刊載

  「衆生國土,同一法性。」衆生和國土,是同一個法性。法性即是空性,衆生、國土都是空。所以地藏王菩薩要度盡衆生,如何去度?只要了達衆生本來空,了達六根、六塵本來空,既然一切都是空性,哪裏還有衆生?地獄?天堂?所以衆生與國土都是畢竟空寂,同一法性。

  「地獄天宮,皆爲淨土。」在一般人看起來,地獄是地獄、天堂是天堂;在佛看起來,地獄和天堂都是淨土。地獄、畜生、餓鬼所居住的地方很黑暗、很骯髒、很龌龊,稱爲穢土;天上都是一塵不染,所以稱之爲淨土。例如四王天住在四寶所成的須彌山上,忉利天是七寶宮殿所成;還有十方的淨土,黃金爲地,琉璃爲池,遍地都是光明。

  

  隨順覺性(叁十一)

  如來隨順覺性八

  于自由時報89.12.05(二)刊載

  達到如來隨順覺性的境界,天宮和地獄,同樣都是淨土。爲什麼?契悟到佛性、法性,不淨不垢,不增不減,淨穢不二這念心,所以全部皆成爲淨土。維摩诘經雲:「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圓覺經也講:心清淨了,六根清淨;六根清淨,六塵清淨;六塵清淨,六識清淨;六識清淨,十二入、十八界清淨;十二入、十八界清淨,國土清淨;國土清淨,一切清淨,全都是淨土世界。所以到達如來隨順覺性的境界,一切境界都是淨土。

  

  隨順覺性(叁十二)

  如來隨順覺性九

  于自由時報89.12.07(四)刊載

  同樣一個世界、一個境界,由于衆生心的清淨程度不同、業報不同,所感得的六根也不同。六根不一樣,對外面六塵境界的感受也就不一樣。例如,白天,在人類的眼睛看來,到處都是光明;有很多衆生,看到的卻是一片黑暗。又如廁所裏的糞便,人們覺得又髒又臭,汙穢不堪;而廁所裏的衆生,不但不嫌髒、臭,反而覺得很清涼,如飲甘露。從這些角度觀察,一切都是相對的境界。

  到達如來隨順覺性的境界,就能超越相對的境界,達到「一切煩惱,畢竟解脫。」煩惱即菩提。因爲如來所證的境界是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是實相的境界、是真如的境界、是菩提的境界,也就是隨順圓覺的覺性,所以一切煩惱皆得以解脫。

  

  隨順覺性(叁十叁)

  如來隨順覺性十

  于自由時報89.12.09(六)刊載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到達如來隨順覺性的境界,此法界中具足無量無邊的智慧。此智慧,就是是般若正智,猶如一把金剛寶劍,能斬斷一切無明、妄想,照了諸相,猶如虛空,畢竟空寂,了不可得。這念心契入不二法門,則處處皆是淨土。

  有一次,阿難尊者問釋迦牟尼佛:「世尊!您說十方諸佛都是住在淨土之中,爲什麼您住的這個世界,卻到處都是石頭瓦礫、髒亂汙穢,見不到您的淨土?」釋迦牟尼佛聽完,馬上用大腳拇指往地上一按,整個世界都成了淨土。所以到達如來隨順覺性,證到最高的叁昧境界,就能「指長江爲酥酪,點大地成黃金」,因爲長江之水、山河大地皆是虛妄不實,唯心所現。

  

  隨順覺性(叁十四)

  有理有事

  于自由時報89.12.12(二)刊載

  修行必須有理有事,假使有理沒事,說得做不得,造了惡業,還是要受苦報。隋朝有位雲光法師,雖然善于宣說大乘法門,卻有個嗜好,喜歡吃牛肉,常邊吃邊說吃而無吃。他也懂得般若空性之理,可是功夫不夠,吃了以後卻空不了,業還是存在,所以往生後即墮爲牛身,痛苦不堪。

  所以,修行要知道隨順覺性的道理,而當中又有層次上的差別,第一是凡夫隨順覺性,進一步是賢位菩薩、登地菩薩隨順覺性,更進一步得到金剛喻定,證到中道實相,漏盡無始無明,達到如來隨順覺性,就能得到究竟的解脫。雖然要做到這些,是不簡單的,但是只要用功去做,一定可以達到。

  

  

《隨順覺性》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