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裏頭。
問:自度度人,何者爲重?以何爲先?
上人:兩者沒有輕重,都是一樣的。自度也是度人;度人也是自度。你要是分輕重就是錯了。
問:除了出家修行,有沒有其他現世成佛的途徑?
上人:抽鴉片煙即刻就過瘾了,可是一犯瘾是很難受的。你想成佛必須腳踏實地,設身處地,躬行實踐,想投機取巧,那是大錯特錯。
有弟子很困擾,問師父:如何斷淫心,包括意念在內。
上人:你不想,就斷了嘛!你老是在想,它怎麼會斷?「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有弟子請求指示:念什麼經或修什麼法,能最快成佛?
上人:你念不生氣的經,念不發脾氣的經,念不罵人的經;有這叁種經,很快就出佛了。
問:請問上人應該如何用方便法控製克服淫欲心,恐懼心,懷疑心?
上人:不吃肉,不吃蔥,不吃蒜,不吃一切刺激性的東西,觀想「是男子皆是我父,是女子皆是我母」,這樣一想淫欲心也不會生了。
有憂愁才有恐懼,沒有憂愁就沒有恐懼。沒有自私心,也就沒有恐懼心。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這樣就不需要怕了。
爲什麼有懷疑心,就是因爲沒有信心,將信將疑才有懷疑。《華嚴經》上說:「信爲道源功德母」,信一切衆生本有的智慧,這就是不懷疑。「日日說真話」,每天都要說真話,不打妄語。「不怕打與罵」,直心說真話,不怕誰打我罵我,我也要說真話。「殺我吾不畏」,就有人把我殺了我不怕的,怕什麼?「解脫有何罣」,真解脫有什麼罣礙的,有什麼可怕的?
問:在修行時生抗拒心,因此造成障礙,應如何對治?
上人:老虎來了要吃你,你是不是也要吃老虎?這是抗拒,你可不可以這樣做?
問:當人靜坐的時候,有時候在腦海之中,出現一般人所謂的幻想,您是否可以解釋一下,靜坐時出現的現象?
上人:這些現象都是虛幻不實的,你所看見的都是《楞嚴經》裏的五十種變化,你要把這個當作成就,這是很可憐的。
問:我們要如何恢複自家本性?
上人:這說起來是很容易的,不過也是很難。恢複本性的光明智慧,首先要欲念減少,就是寡欲。欲念減少智慧現前,欲念那麼多,真正的智慧就不會現前,就是「清心寡欲,少欲知足」,這是最初的一步。能清心寡欲,你本有的智慧光明就現出來了。
問:佛家所謂的六根清淨,是怎麼說的?
上人:「六根清淨」就是眼見了色,不爲色塵所搖動;耳聽了聲塵,不爲聲塵所搖動;鼻不爲香塵所搖動;舌不爲味塵所搖動;身不爲觸塵所搖動;意不爲法塵所搖動;能不爲境界所搖動,這就叫叁昧,也就是定。「定」不一定打坐才有定,行,住,坐,臥都在定裏面。不是說在定裏頭,就像木頭、泥巴,什麼都不知道。他知道一切但不爲一切所轉,即人能轉環境,而不爲環境所轉,這叫人轉境而境不能轉人。
問答篇 -- 政局
旅居夏威夷的中國人問:
身爲海外華僑,看到中國人的命運實在悲痛,卻常有愛莫能助之歎,究竟如何能幫助中國同胞呢?
上人:盡量做善事,盡自己的心就夠了。心裏不要存著只是幫助中國人或某某人的狹隘思想。凡是困苦艱難者,都要傾力相助。更重要的是,不要發脾氣。你能改好自己,做一個好人,就是幫助了中國。因爲你是中國人的一份子,你行得正,就能爲中國增加一份正氣。
問:聽上人說過,中國人的命運壞到極點後就該好轉了,究竟還要多少的時間呢?
上人:一切唯在人心,看看中國人怎麼做。
住在美國的華僑,對中國和臺灣都一樣關心,有人未雨綢缪問師父﹕
大陸跟臺灣分裂了那麼久,現在很多人擔心,中共會用武力來統一臺灣或臺灣會獨立,一旦發生中國人互相殘殺,這是所有中國人所不希望的,有沒有比較好的辦法?
上人:兩邊若人人都能慈祥和藹,事情就解決了,不用鬥爭,很簡單。我頭一次到臺灣,臺灣正在敏感的時候,臺灣的人就問我,將來臺灣好不好?有沒有什麼危險?當時有位居士怕我答錯了,去坐監獄,就說:「你怎麼可以問這個問題?」問問題的人很不高興。我說:「很簡單,這沒有什麼,這是一個很容易的問題。若臺灣的人心地好,臺灣就沒有問題;臺灣的人心地狡詐,盡作一些犯分越理的事情,臺灣就危險了。就看臺灣本身的人怎麼做。」
問答篇 -- 學佛
問:每當誦經及念佛號時,身體都會覺得很熱,甚至會有全身腫脹之感,這種現象是否爲自性蟲子活起來之故?
上人:自性蟲子是什麼樣子?黑的?白的?黃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執著它幹什麼?你因爲緊張才會有這樣的情形;你不緊張,不矯揉造作,就不會有這個煩惱。
問:散亂心念佛,應如何調伏?
上人:念多了就不亂了嘛!「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一心不亂。」你不常常念,當然亂。
問:發願和打妄想有什麼不同?
上人:好的妄想,不妨也打一打,但不好的妄想就要把它滅了!利人的願就是妄想也不要緊,但若是利己的願就不好。
問:佛教爲什麼提倡吃齋?
上人:吃葷者欲念重;吃素者欲念清。有些宗教說,所有生靈都是爲人類而預備,故人吃肉是天公地道。但佛教是主張「同體大悲」的精神,視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故主張戒殺護生。
問:佛教爲何不提倡享受?
上人:「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銀行的存款你不花掉,錢永遠是你的。若吃喝玩樂,就會很快把存款用光。
問:有人說楞嚴咒只宜齋期誦念,有人說只能上午七點以前才可以誦。究竟那個正確?
上人:楞嚴咒時刻都可以誦念,不要在時間上生出分別心。譬如馬來西亞的早晨,在美國是晚上,怎麼劃分一個絕對的界限呢?學佛要破除執著,掃一切法,離一切相,不要愈學愈迷,那是弄巧成拙。
問:聽某位法師說,婦女懷孕誦楞嚴咒會流産,是否可信?
上人:胡說八道。
問:我想背誦及理解叁經──《楞嚴經》、《華嚴經》、《法華經》,應從哪一經下手?
上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哪一部都可以,你在想不知從哪一部下手就是一個妄想。
問:佛法不離世間法,請問如何才能讓佛法圓滿的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上人: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
問:是否誦完經後一定要回向?
上人:回向就是著相,不回向也是著相。凡有所執著,都是與佛法不相應的。
問:佛法原本清淨,無明從何而來?
上人:無明是從情愛生出來的,無明即是愚癡的別名。
問:如何辨別誰是真正的明師?
上人:辨別誰是真正的明師,就看他有沒有爭心、貪心?看他是否是自私自利的人?看他是不是常說方便語,打妄語,卻推說是權巧方便。如果是這樣的人,還說他是善知識,那也就是不明是非了。
問:佛菩薩是否能幫衆生擔業障?
上人:你有過能改,佛菩薩就有這個力量,赦你無罪。但如果你有過不改,你專門靠佛菩薩來承擔你的罪業,那是不可能的。
問:經上說:「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合難聖衆。」做一個出家的法師,既然要統理大衆,他所做的一切,要合乎佛道才行。可是人不是十全十美,人到底是人,如果他自己本身的清規,都還沒有完全守住的話,這種統理大衆,不是就會誤導衆生了嗎?
上人:世間上有好就有壞。有修行的就有不修行的,有真正去行持佛教的,但有依佛穿衣,賴佛吃飯,拿著佛教來當生意作,當企業來玩,這就是魚目混珠。就要看每個人有沒有擇法眼。有擇法眼,就認識孰是孰非;如果沒有擇法眼,就認賊作子,以苦爲樂,顛倒黑白。
問:家中的佛像沒有開光可否敬拜?
上人:佛像開不開光,這不是問題,就看你心中有沒有執著。佛像隨時都是開光的,你要心裏執著,佛像開了光,有等于沒有開光。
問:我們要如何恢複自家本性?
上人:這說起來是很容易的,不過也是很難。恢複本性的光明智慧,首先要欲念減少,就是要寡欲。欲念減少智慧就現前,欲念那麼多,真正的智慧就不會現前,就是「清心寡欲,少欲知足。」這是最初的一步。能清心寡欲,你本有的智慧光明就現出來了。
問:佛經上說:「自性佛,人人都可以成佛。」請上人開示,爲什麼既然自己本身就是佛,而我們還要常常去拜佛?
上人:一般人所謂自己本身是佛,這不是這個本身,而是自性是佛。可是你想要成佛,一定要修行,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明白怎麼樣能成佛,並不是說自己本身就是佛了。譬如你要讀書,想要得到博士學位,不是說你一想得到博士學位,而必須要經過小學、中學、大學,再去修博士學位才可以的,不是這麼一說自己是佛就是佛了。你要這樣子,那就像封我自己就是皇帝了﹕不是這樣子的。好象泥菩薩過海,自身難保,怎麼可以教化人呢?一定要把自己修行的根基打好,才能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然後才可以教化人,而不被名利所轉。
什麼叫水?就是錢。什麼叫火?就是名。名,利兩個字就是水,火。見到名也邁不動步;見到利也睡不著覺。這樣子談到成佛,是不可能的。佛沒有一個好名的佛,也沒有一個好利的佛。我說的話有一些人是不願意聽,不過我很願意說這個話。
問:您曾經說過:「我們現在不能夠明悟自性,是因爲我們染汙了娑婆世界的塵勞五欲,所以並不能夠了悟自心,識自本性。」這怎麼說呢?
…
《春日蓮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