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春日莲华▪P2

  ..续本文上一页动,了了常明;正受是它所接受的都是正的,不是攀缘而来的,不是贪享受,应该受的他受,不应该受的他不受。这个定就是不动的意思。你动就是不定,静就是定。所以在〈大学〉上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定、静、安、虑、得,就是孔子学说里的意思。定就是三昧,所以各位想要学佛法,先要晓得定。

  

  问:国父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佛教是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以补科学之偏。」国父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上人:佛学是真正的科学,所以在数千年以前,那时候科学没有发达,佛就说:「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由这一点看来,佛当时没有显微镜,没有什么放大镜,他就知道这钵水里有八万四千虫,到今天一般人才证实这是真的。所以说,人的智慧和佛的智慧相差得很远。

  

  国父说:「佛学可补科学之偏。」我的见解是:「佛学不但可以补科学之偏,佛学是包括科学,而科学不能包括佛学。」科学是佛教里的一部份,打开三藏十二部,里面什么科学都有。现在科学所不知道的,华严经里边早就说出来了。

  

  问:《心经》上有这么一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指女色还是男色呢?不见得是只做男、女色的解释吧?请上人开示。

  

  上人:一切的女色,男色都包括在里头。真空里头有妙有,妙有里头有真空。真空不空,故名妙有;妙有非有,所以叫真空。这个「色即是空」,就是不向外驰求,你自己本性的快乐,不需要着于色上,在空里头就有真正的快乐。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问:家中只有一人学佛,如何去除障碍,达到佛化家庭,让家中眷属同沾法益?

  

  上人:你虔诚去做,自然他们就闻风而化。

  

  问:假如夫妇离婚,孩子是否不能成材?

  

  上人:对啦!你看不到问题儿童举目皆是吗?其咎在父母未尽责任好好管教,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未能配合,全失败了,孩子才会变坏的。他们被电视,电脑控制得不自由。西方社会处处提倡自由,依我看来,此是迷信自由,误解自由,不理智的自由,完全不自由。

  

  问:在我年少时,父母对我很残暴,他们还值得我去孝顺吗?

  

  上人:「爱之深,责之切。」一般父母都要子女成材,他们是希望你好才苛斥备切的。

  

  问:家里蟑螂,蚂蚁很多,佛家讲不能杀生,应该如何处理?

  

  上人:家里收拾干净,不邋遢就没有蟑螂,蚊蝇了。

  

  问:佛教里,应不应该烧纸钱?

  

  上人:首先大家应该反省一下,鬼真的需要钱吗?他拿钱来做什么?买吃的?穿的?住高楼大厦?鬼若需要钱,中国鬼尚有人替他烧纸钱,西方人却无此风俗,难道西方人都变成穷鬼?此方明是一些好利之徒,掌握一般人迷信无知的心理,才弄出烧纸钱,烧纸飞机,纸摩天楼的习俗,其实此不但不合逻辑,亦不是佛教本有的一部份。

  

  问:如果把个人的生辰误放到邪道的地方,这样会不会影响到身心?

  

  上人:你的心里要是正,也没有什么邪;你心里要是邪,一切地方都是邪。

  

  问:家中原本是拜妈祖的,自从学佛后就拜佛了,妈祖是否可跟三圣一起供?

  

  上人:你愿意供满天神佛,他们互相是不打架的。

  

  问:世界上很多事情,你不去争取就得不到,但师父说要「不争,不贪,不求」,这中间究竟如何取舍?

  

  上人:你到吃饭时,就应该吃饭;不是吃饭时,就不应该吃饭。

  

  问:为何佛家强调寡欲?

  

  上人:你寡欲就知足,知足就常乐,常乐就无忧了嘛!

  

  问:佛以何种态度面对人生?

  

  上人:慈,悲,喜,舍。

  

  问:贪,瞋,痴的根源何来?是往昔诸恶业?或是现世不修行?

  

  上人:什么都有。总而言之,除去就好了。你问它的根源,你也不除,那没有用。

  

  问:人若无「贪」,如何会上进呢?人若无「痴」,如何会有恒心呢?人若无「瞋」,如何能化悲愤无力量呢?

  

  上人:你不要弄错了,「振作」并不是贪,那是努力去做事,并不是有妄贪妄求。什么是「痴」,就是行一些愚痴的事,像玩大家乐啊!嫖啊!睹啊!「瞋」是发脾气,这都是愚痴的行为。

  

  问:我在养鸡场工作,一时之间无法换工作,我如何才能将养鸡场变做道场,超渡它们?

  

  上人:这是个进退维谷的难题,最好的方法是你不要去养鸡,去养人。

  

  问:假如我们受到外面的侮辱,而没有办法去抵抗它的话,那我们就用佛教的忍辱功夫,但在外人的眼里我们这是阿Q精神,究竟我们应该怎么做?

  

  上人:你要不为他所动,你管他阿Q,不阿Q的。你不是因为人说什么,自己才忍的;你要有自己的宗旨。

  

  问:儿子不孝,打父母,骂父母,有什么办法呢?

  

  上人:打就认了吧!谁叫你今生生了这个儿子?人跟人之间都有连带的关系,大约你前生也是打过你的父母,所以今生受这个果报。你要这么想,就没有那么多的愁闷。如果想扭转,就念观音菩萨,请观音菩萨把你的怨气解开,但要很诚心的念:「南无观音菩萨、南无观音菩萨、南无观音菩萨……」诚心就会有感应。欠人多就还得还得多;欠人少就还得少。

  

  问答篇 -- 社会

  住在加拿大的中国人,对西方社会的未来忧虑,问:西方社会会走下坡吗?

  

  上人:就看社会上的人怎么做,假使人人都做好事,国运必转佳;人人都做坏事,国祚必衰。

  

  问:如何使社会安祥?

  

  上人:从教育下手,教小孩孝顺父母,忠于国家。同性恋、未婚妈妈,堕胎等种种社会上不正常的现象,不免令人忧心忡忡。

  

  有人问:「在这样失序的社会环境中,做父母的应该如何来教育子女,教育自己?」

  

  上人:你这个问题问得好,今天社会上会这样,是因为「父而不父;母而不母。」父母生下子女,却不以子女为重,只为了贪欢纵欲,只会生不会教。结了婚,不欢喜,动不动就离婚,造成子女没有父,没有母。像美国的法院判决父母离婚后,子女一星期三天跟父亲住,四天跟母亲住。跟父亲住时,父亲就数落其母亲的不好;跟母亲住,母亲就说父亲的坏,造成子女心想:父母亲都坏,他也就跟着坏,反正也没有人关心他,于是他就去吸毒,去做坏事。男人被女人拋弃,女人被男人拋弃,就各走极端;男的就搞同性恋,女的就搞性同恋,搞这种亡国灭种,不人道的行为。

  

  我在美国也讲过同样的话,这些问题都出在夫妇不做夫妇,父母不做父母的症结上。如果做父母的,能够像古代孟母三迁一般,去关心,去教育子女,世界上就不会有问题了。

  

  堕胎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今天世界上会有这么多疑难杂症,堕胎是很大因素。这个未出世的生命认为:你教我这么早就死,我也不叫你善终。所以,就有这么多疑难杂症发生。

  

  问:看到报纸上,常有「供养婴灵」的广告,婴灵是可以供养的吗?

  

  上人:这事不能谈「供养」,因为它不是三宝(佛,法,僧)。若说是「供养」,就落入邪见。应该讲做「超渡」,但是此冤甚深,很难超渡。因为夺命债,就须以夺命还。但是如遇到不贪财的真修行者,可以有机会超渡他们的。

  

  问:台湾社会原本十分朴实,现在的人迷上六合彩,股票等,使得台湾人人变成拜金主义者,请问台湾如何能改变这些现象?

  

  上人:人人学愚笨一点。因为睹六合彩,玩股票的人都是太聪明了,想要不劳而获,想要不种地就收谷,这是反常的风气。

  

  问:如果有人杀鸡杀鸭为生,有何方便法门来劝解他们?

  

  上人:凡是从前做错的事,知道错后,就应该改过。所谓:「过能改,归于无。」菩萨不见众生过。戒律是要你本身甘愿受持,诸佛菩萨绝不会故意布设陷阱留难你,令你堕到地狱去。以前若犯了五戒,而今不再犯便好了。「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至于食肉,有人解释「肉」字:「众生还吃众生肉,仔细思量人吃人」。为什么一定要靠杀生来维持生活呢?

  

  有一位女信众很勇敢的在众人面前承认:「我已当了九年的凶手,深感罪重,但我想修行,如何消业障?」

  

  上人:最重要是发大惭愧心,在佛前忏悔,「罪如冰霜,佛日消融」。

  

  她再问:「我做了这么大的罪业,如何尽快消除?」

  

  上人:佛前顶礼,罪灭河沙,要拿出诚心来忏悔。

  

  问:听说堕胎在佛教里是不对的,但从前不知而犯过,今后将作如何补救?

  

  上人: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弥天大罪,一忏便消。

  

  

  问答篇 -- 修行

  问:出家与在家修行有什么不同?

  

  上人:出家了便是佛的眷属,在家则还未正式加入佛的眷属。在家人的规矩没有那么严,可以结婚;出家人则要独身,清心寡欲,去欲断爱。

  

  问: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要抽出时间修行,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上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生气,不要自己和自己打架,心里不要有战争。不要外面才修行,里面就说不可以;不要在那儿吵架,这就是最好的修行。

  

  问:孔子学生三千,其中七十二人精通六艺,在现代社会里,什么叫「完人」?

  

  上人:「有德真富贵,无德真贫穷。」真完人的基础是先由五戒做起: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

  

  又问:在家人也可以成完人吗?

  

  上人:无论在家,出家人,都可以修成完人。

  

  问:修入世,出世法,有什么步骤?

  

  上人:人道圆满,才能修成佛道,不能跳级;人道未尽,像建房子地基不稳,不容易修成佛道。

  

  问: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一关看不破,请上人指点迷津。

  

  上人:生于色,死于色,如此而已。你看不破,你就会生在色里,死在色…

《春日莲华》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