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人類的佛教,是一切衆生的佛教,我們不應該把佛教當做私有的寶庫,應該把它光明于世,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當我第一次在臺灣見到當時的天主教樞機主教──于斌,就對他說:「你應該做一個天主教的佛教徒,不應該有門戶之見。」那時,于斌是樞機主教,若再往上一升,就是教皇了。他很驚奇,我說要他做一個天主教的佛教徒,這不是侮辱他嗎?我說:「你不要奇怪,我也要做一個佛教的天主教徒。我們兩個把思想一溝通,沒有門戶之見,沒有彼此之爭,沒有界限。我們能這樣,世界上戰爭也就沒有了,也就不會互相排斥。那我也不會說你不對,你也不會說我不好。就不會這樣子,天天吃飽沒事幹,在世界上製造矛盾。你相不相信?」他想了一陣子,一拍大腿,說:「好!我們就這樣幹。」于是,他也開始拜佛,研究佛法了。但是他的名利心沒有滅,還要去競選教皇。大概福報不夠,沒有選上教皇。又天不假年,結果也不知道是到天國去了,還是到極樂世界去了。總而言之,哪一邊的力量大,就到哪一邊去。
還有我剛到美國時,就有一位不知是天主教,還是基督教的學者,跑來見我。也不知他的目的是問我問題?或是找我辯論?他問我說:「你說世界上什麼宗教最好?」一般人以自己的立場是佛教,一定要說佛教是最好的。可是我如果說佛教是最好的,他一定不服氣,就要找窟窿、找機會和我辯論。
我也不是投機,也不是取巧,我就是不願和他辯。所謂「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駁,駁者不知。」我既不和他辯,要怎麼才能平息這場舌戰呢?我就告訴他:「你所信的宗教是最好的。」他說:「爲什麼?」我說:「若是不好,你怎麼會相信?這就顯出你所信的宗教就是最好的了,不需要辯論。你信你認爲最好的宗教,我信我認爲最好的宗教,那就免動幹戈,免開舌戰,不用辯論了。」這個人聽了也就沒有什麼話講。
經曰:
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我們一切衆生,有若幹種心,如來悉知悉見。又古人說:
叁點如心布彎勾似月牙
披毛從斯起作佛也由它
那麼,爲什麼說「一切唯心造」呢?就中國這個「心」字來講,「心」字寫出來,叁點就像星星在天空裏排布一樣。「彎勾似月牙」,還有一個彎彎勾,好象一個月牙。月亮有月圓、月虧的時候──就是陰虧。也就像我們人的心,有的時候有善意,有的時候習氣又來了,狂心野性也就現出來了。明明是好的事情,不去做;明明是壞事情,偏偏要做,這就是陰虧了。
我再舉一個例子來和大家研究這個「心」。我年輕的時候,也不是很善良的人,那時候歡喜惡作劇,也就是給人一些麻煩。因爲我十五歲開始讀書,十六歲讀一年,十七歲讀一年,一共讀了二年半,所以讀了一些書。中國的風俗,每逢過年時,都寫對聯,有的寫吉祥話,有的寫格言。那麼在我做沙彌時,大約十七歲或十九歲,因我學佛了,也就好象喝醉酒似的,閉著眼睛寫了「智慧如海」,因爲是過年,這個時候寫「智慧如海」,他們就貼到牆壁上。
當時有一位師兄弟,也是沙彌,也不知道他看了是寫得好呢?還是寫得不好?也不知道是他看了我好象喝醉似的,寫得狂狂的那幾個狂字,他就念了一遍又一遍。總之,他念了幾十遍「智慧如海」。我就說:「你業力如海!」他一聽「業力如海」,就大發脾氣。本來他在念「智慧如海」四個字時,好象入定似的,現在也就出定了;出定後大發脾氣要打我。我說:「你業力如海,下回分解,你沒有聽清楚。我說『業力』,有『善業如海』,也有『惡業如海』。假如我指著你是『善業如海』,你又發什麼脾氣?」
這麼一說,也不知道是怎麼搞的,他的脾氣就消了,也沒有氣了。由這一點,我們研究這個「人心」,一字之差,可以發大脾氣;一字之差,也會生歡喜心。你們可以想一想,是誰教我們這樣的。
還有一次,也是一件很頑皮的事情,也是在做沙彌時,我拿著一卷紙走路,這一卷紙裏頭什麼字也沒有。有一個沙彌就喊著說:「你這個紙上是寫什麼字?我要看一看。」他說著就搶我這卷紙,要看這裏面的字。我當時若告訴他沒有字嘛,他也不一定信我。我就說:「我這個不能給你看,因爲這是賣你的契紙,我把你賣給人了。賣給人就要和人簽合同,這是一張契紙。」
他聽了一臉不高興說:「你有什麼權利把我賣了?」我說:「我就有權把你賣了。」他就搶著要看。我說:「就憑我是一個出家人,我就要賣你。」他說:「那不行!」我說:「我告訴你,你自己也要承認,我有權利賣你。」他說:「奇怪!你把我賣給誰了?」我說:「我把你賣給佛了。」他聽了就沒有話說,悄聲靜氣地過了一會兒,他又說:「那就可以了。」你看,也就這麼稍微差一點點,也就可以,也就不可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方才所說的這兩個公案,是我修行的經驗,所以說「一切唯心造」,的確是真的。「法界」有十法界,就是:
(一)佛法界
(二)菩薩法界
(叁)緣覺法界
(四)聲聞法界
(五)天法界
(六)阿修羅法界
(七)人法界
(八)畜生法界
(九)餓鬼法界
(十)地獄法界
這十法界,都沒有離開我們的一念心。我們心裏頭盡做佛所做的事情──慈悲喜舍,將來就成佛;心裏盡行菩薩所行的六度──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將來就是菩薩。
我們若修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因緣是緣覺法,將來就修成緣覺。
我們若修苦集滅道──四聖谛法,這是聲聞法,將來就成聲聞。
我們若修五戒十善,就可以生到天上去。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是身不犯殺、盜、淫的惡業,心不犯貪、瞋、癡這叁種意上的惡業;口不妄言、绮語、惡口、兩舌,不造這四惡業。
十惡一轉就是十善。我們若能不犯這十惡,就變成十善,差別就在一念之間。你修五戒十善,就生到天上去;你要是很剛強,性情好鬥爭,就生到天上去做阿修羅;你若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則能保住人身;你若盡做畜生所做的事情,將來就做畜生;你盡造罪業,將來就墮地獄;你悭貪不舍,將來就轉餓鬼。所以這一切都是從你的一念心出來的,一切法界都不出這一念心。
「心誠則靈」,你專心致志,做什麼事情都會有所成就。專心致志就是至誠,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爲開」。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有誠心,都要沒有雜亂心。所謂「專一其心」,你專一其心,所做的就會有成就。所以我們修行佛法,也就要專一其心,念茲在茲,要認爲佛教比吃飯更重要,比賺錢更重要,比中馬票更重要,比讀書得獎學金,得博士學位更重要,比穿衣服更重要,比睡覺更重要。若能這樣子,念茲在茲的,口沒妄言,人人都可以成佛,就看你的精進程度怎麼樣。
我們都知道佛所說的「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但我相信很多人不懂「無礙」的道理。我今天說這些話,你們或者懂,或者不懂;不管你們同不同意,我都要說。我可以這麼說:「一切衆生,皆有菩薩性,皆堪作菩薩。」爲什麼?也就因妄想執著,所以就作菩薩。
一切衆生,皆有緣覺性,皆堪作緣覺,也就因爲妄想執著,所以去作緣覺。一切衆生,皆有聲聞性,皆堪作聲聞,也是因爲妄想執著,所以就去做聲聞。一切衆生,皆有天性,皆可升天。爲什麼升天?也是因爲妄想執著。一切衆生,皆有修羅性,也是因爲妄想執著,就去做修羅。一切衆生,皆有人性,皆堪做人;爲什麼?因爲有無知的妄想執著,便朝做人的方向去了。
其他叁惡業也都是一樣的。一切衆生皆有畜生性,皆堪做畜生;爲什麼?也就因爲有畜生的執著。一切衆生,皆有餓鬼性,皆可以做餓鬼;你做得不好,殺、盜、淫,貪、瞋、癡,妄言、绮語、惡口、兩舌做得多了,十惡滿盈,就去做餓鬼。一切衆生,皆有地獄性,皆可墮地獄;你若不小心,在做人時,都可以跑到地獄去。
我們九法界的衆生,就因爲妄想執著,有什麼妄想就成就什麼。我們若能把九法界衆生的妄想都空了,不久將來,你不求成佛,都會成佛。爲什麼這麼講?我舉人間的例子來說明:以前只有皇帝能做皇帝,老百姓誰也不能做皇帝,誰做皇帝,那就造反了,篡位了;以後改爲民主,選總統,誰都可以做總統。也就是說,一切國民都有資格做總統,這就像誰都可以成佛一樣,可是要好好地做;人間國家是這樣,成佛也是大同小異。我說的話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就算是說夢話好了。
現在可以問問題,要問淺的問題,如果問題太深了,可以等一會兒請蘇美度法師回答。
當地比丘問:〈宇宙白〉詞中的「雙拳打破虛空蓋」是什麼意思?
上人:沒有意思。要是有意思,就打不破虛空蓋了。
居士問:你們的打坐方法與蘇美度法師所教的打坐方法,有沒有什麼不同?如果有,是怎麼不同?
上人:「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這也就好象你有你的面孔,我有我的面孔,他有他的面孔;面孔雖是彼此不同的,但是都是人,心都是一樣的。你不能叫每個人樣樣都一樣,這是一樣的道理。
居士問:觀世音菩薩,是否在您的考慮範圍之內?
上人:誰說不在?
當地尼師問:聽說上人常坐不臥,不知上人如何練習,目的爲何?
…
《佛教新紀元〈1990歐洲弘法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