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殺它的時候,它就會跑。你雖然把它殺了,它心裏會生一種瞋恨心,將來它也要把你拉去做它。羊把你拉去做羊;豬把你拉去做豬;牛把你拉去做牛。菜呢?你吃它,它不會叫,也不會哭,不會跳;它也沒有長兩條腿,不會拔腿就跑;所以你吃了,大概不會變菜。」
「肉」字裏邊兩個人。中國人這個「肉」字,由兩個人組成的。這個人在什麼地方呢?在口裏頭。「口」下邊那一橫沒有,張著口在那兒吃人。
肉字裏邊兩個人,裏邊罩著外邊人
衆生還吃衆生肉,仔細思量人吃人
裏邊那個人罩著外邊那個人,這是一個吃肉的人,一個被吃的人。
講到這兒,想起以前有一個人問我:「吃齋到底有什麼好處?是不是吃齋好象自己騙自己,自己上當了?」我說:「你吃齋覺得上當了,只是活著時上當,可是死後不上當;你不吃齋,活著不上當,死了上當。你把這賬碼拉起來,你短錢就要還錢,短什麼就要還什麼。」所以由這個道理來研究,我們想要世界和平,大家要斷殺不吃肉,不殺生,這是真正的和平。你不殺它,它也不殺你;你不吃牠,牠也不吃你。所以我們不管信什麼宗教,要是都能吃齋,這世界就會和平。
幾十年以前我曾到臺灣去,那時臺灣就怕共産黨來攻打,朝不保夕,總是人心惶惶。他們想要知道共産黨什麼時候會來攻?就問我:「我們臺灣會怎麼樣?」當時就有一個人很恐慌的樣子,認爲不應該問這個問題;因爲如果我答錯了,隨時就有入監獄的機會了。那時候臺灣很敏感,如果說錯了話,被抓起來,就當共産黨放到綠島監獄裏去;而這人就怕我答錯話。
我告訴問的人:「你們臺灣人若都吃齋念佛,不殺生,臺灣就會好;臺灣人若是多多殺生,盡造惡業,臺灣就會壞。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臺灣就會好;要是諸惡多作,衆善不行,臺灣隨時都有危險。」
今晚我所說的,或者有一點道理,或者沒有一點道理,希望每個人用自己的智慧去辨別真理之所在,所謂﹕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希望各位「擇善而從,不善而改。」最後,祝各位身體健康,精神快樂,一切吉祥如意,大家晚安。
如何消除恐懼心與業障
◎一九九O年十月十日開示于英國Chithurst
日日說真話,不怕打與罵
殺我吾不畏,解脫有何罣
每天都要說真話,不打妄語。直心說真話,不怕誰打罵我,我也要說真話。就有人把我殺了,我也不怕的,怕什麼?真解脫有什麼罣礙的?有什麼可怕的?
卍卍卍
問:請問上人應該如何用方便法控製克服淫欲心、恐懼心、懷疑心?
上人:不吃肉、不吃蔥、不吃蒜,不吃一切刺激性的東西。觀想「是男子皆是我父,是女人皆是我母」,這樣一想,淫欲心也不會生了。有憂愁才有恐懼,沒有憂愁,就沒有什麼恐懼;沒有自私心,也就沒有恐懼心。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這樣就不需要怕了。
爲什麼有懷疑心,就是因爲沒有信心,將信將疑才有懷疑。《華嚴經》〈賢首品〉上說:「信爲道元功德母」,信一切衆生本有的智慧,這就是不懷疑。
問:有些在家居士會來問我們:「業障來了,不能再進步,想退了。」這如果是定業,應如何答複?是否應勉強他們繼續精進?
上人:這要看當時情形,因人施藥,因病下藥。煩惱菩提如冰與水,煩惱即菩提。置之死地而後生,在不能忍的地方要能忍,不能過關的地方要過關,那才是。不需要鑽牛角尖,沒有死路,車到山前必有路。
我記得七、八年以前,紐約有一位居士。他請出家人住在他廟內,但他常常和出家人吵架,這出家人就跑了,不再住在廟裏。這廟是在家人造的,可是他要拿出家人來做招牌,來號召,于是就想管著出家人。這出家人初到他那兒後,就有點不願意被在家人管,因此常常吵架,後來這出家人就跑了。這在家居士很失望,打電話給我,說他要把這個佛教門關了,要退心了。他問我這個問題,向我來訴苦,無非是想要我站在他這一邊,說這個出家人不好。那麼,他好象就勝利似地而有所恃。我卻叫他把門關了,我說:「你早就應該關了!」他一聽,在電話上大約過了十分鍾沒有話講。
我聽他沒有話講,就說:「你呀!沒有錢的時候,借了佛教名義來弄錢,也發財了。今天有了這麼多錢,當然要把佛教的門關了,你應該過橋拉板,把佛教對你的恩忘了。如果你不忘,就要報恩;你若忘了,就不需要報恩。所以你關佛教的門,這是自己招來的。」我這樣罵了他一頓,到現在他這佛教的門還沒關。
問:修行時生抗拒心,因此造成障礙,應如何對治?
上人:老虎來了要吃你,你是不是也要吃老虎?這是抗拒,你可不可以這樣做?
問:我們常討論羅漢和菩薩的果位,兩者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請上人開示關于羅漢和菩薩果位有什麼不同之處?
上人:羅漢、菩薩都是個名詞,這是人智慧的不同。菩薩是要利人,羅漢只修持自己,這是修行的階段。你在做凡夫的時候,不知道羅漢的境界是什麼樣子,在那兒算來算去,推度想象,把光陰都浪費掉了。你想象菩薩是什麼樣子?羅漢是什麼樣子?你怎樣想也達不到那個境界。
就好象讀書,沒有入學的時候,你想:「我入學後,要怎樣讀書?中學又讀什麼書?大學又讀什麼書?」你只是想而不努力,想到什麼時候也不能畢業。若你不想中學讀什麼書,大學讀什麼書,就是到學堂裏,天天努力學習;到達那境界時,你讀到那書,自然就會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現在揣測是浪費精神,也就好象吃飽飯沒事幹,沒有工作做,要找一點沒有價值的工作做,這是我的看法。
所以我們出家,先要做個好比丘,把比丘做好了。比丘比如小學,把小學的書都讀好了,當然就可以入中學。到了中學不必想象博士畢業時該怎麼樣,雖然要有這個計劃,但這是還沒有到來的事,雖有計劃了,卻不一定成事實。所以先把比丘做好了,比研究羅漢、研究菩薩更好。
問:我父母不贊成我出家,認爲出家是不好的事情。我很想用佛教來感化父母親,但出家很容易使他們産生反感,所以請師父開示一個方法,使他們慢慢接受佛教和打坐。
上人:可以,很容易地可使你父母不反對你出家。以前馬來西亞有一位出家人,他看萬佛城的出家人搭衣,他也要搭衣。可是他的師父無論如何不許可他搭衣,說出家人不需要搭衣。他問我怎麼辦?我就告訴他:「你對師父說,你若搭上衣就知道自己是出家人,就不生淫欲心;若不搭衣,就總想要去找女人,問問你師父怎麼辦?他是許可你搭衣,或不許可你搭衣?」他回去問他師父,他師父聽他這麼一說,就不阻止他搭衣了。
你這個問題,可以對父母說:「我如果不出家,就想去吃、喝、嫖、賭、吸毒、殺人、放火,什麼都想幹。出家了因爲戒殺放生,就自然而然不要幹這些黑暗的事情。」你問問父母怎麼辦?是不出家好?還是出家好?
問:念佛法門,南傳佛教比較少用,想請問上人應修何種法門,來發起信仰心?
上人:信仰好象五味似的,佛所說的各種法門也就好象味道似的。酸甜苦辣鹹,你不能說酸的是第一,也不能說甜的是第一,也不能說苦的是第一,也不能說辣的是第一,也不能說鹹的是第一,這是人各有所好。好吃酸的就說酸的對他好,好吃甜的就說甜的對他好,好吃苦的就覺得苦的對他好,好吃辣的,沒有辣的就吃不下飯。我們無論信仰哪一個法門,若用得適當,自然就會相應;用得不當,就不相應,這是看個人的根性。
好象各有各的因緣,無論哪個法門,你若能專一,都有感應,也就是相應。你修哪一個法門,譬如念佛,又省工,又省錢,又不障礙其他的事情,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佛,很多人都可以做到的,所以這個法門對于一般人是相應的。你若不專一,那麼也有不相應的時候。有句話說﹕
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
因此無論修哪一個法門,都要生出信心來,「信爲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我們爲什麼信心不堅固?就因爲根紮得淺,對佛教不能深入,這時要怎麼樣?就要立功、立德、立言。立功是幫助他人;立德是默默中幫助旁人,不一定叫旁人知道;立言,我們﹕
慈悲口,方便舌,有錢沒錢多作德。
我們能說真話,不打妄語,說得實實在在,這樣經過千錘百煉,那道理一講出來,任何人都推不倒這個真理。因爲真理是不變的,是隨緣的,是隨緣而不變,不變而隨緣,這就是真理和虛僞的道理不同的地方。你若認識真理了,天天去研究這個真理,自然就生出信心來。
斷除爭心 以平息戰爭
◎一九九O年十月十一日開示于英國倫敦
戰爭使人命受損失,財産受損失,精神受損失,世間汙染更多了。與今天世界這麼多人比,我們雖然是少數人,但人定勝天,我們要以少數人祈禱十方諸佛菩薩,把這種戰爭(中東戰爭)息滅。要想息滅戰爭,要拿出十二萬分的誠心來,則一定有感應的,必能人定勝天。
現在我講一句,大家跟著說一句──
弟子宣化等,仰求十方盡虛空,遍法界,
十方叁世,無盡無盡,常住佛、法、僧叁寶,
大發弘誓,護持全世界所有衆生。令中東戰爭平息,
一切衆生,早得安樂和平。
我們生生世世,永報叁寶佛法僧恩澤。
特此,懇切至誠,希望十方盡虛空,遍法界,
十方叁世,無盡無盡,常住佛法僧叁寶…
《佛教新紀元〈1990歐洲弘法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