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叁 見相應▪P2

  ..續本文上一頁

   “雖不取彼,而起如是之見:自作,令他作……乃至……無福,爲無招福耶”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識……乃至……

  十五

  “所見、所聞、所思、所得、所求,意之所伺、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乃至……”

   “雖不取彼,而起如是之見:自作,令他作……無福,爲無招福耶

  ”

   “大德!不也。”

  十六

  “諸比丘!聖弟子如是于六處斷疑惑,于苦斷疑惑……乃至……于順苦滅道斷疑惑者。諸比丘!此聖弟子名爲預流,有不墮法,決定,爲趣叁菩提。”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七(大正藏二、四四b)。

   2 “煮、令煮”。原本vadhato vadhapayata以pacato pacayato改之。

   3 原本節號碼有誤,不改之。

  [七] 第七 因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由現貪于何

  而起如是之見:衆生之雜染乃無因、無緣;衆生成爲雜染是無因、無緣。衆生之清淨是無因無緣;衆生成爲清淨乃無因、無緣、無力、無勤、無人勢、無人勇。一切之衆生,一切之生類,一切之生,一切之命乃無自在,無力,無勤而決定、結合,依本性而轉變,于六種姓受苦樂耶

  ”

  叁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四

  “諸比丘!因有色,由取于色,由現貪于色,而起如是之見:衆生之雜染……乃至……受樂苦。

  五~七

  受……想……行……

  八

  因有識,由取于識,由現貪于識,而起如是之見:衆生之雜染……乃至……受樂苦。

  九

  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

  色是無常耶

  是常耶

  ”“大德!是無常……乃至雖不取……有變易之法,而起如是之見:衆生之雜染……乃至……受樂苦耶

  ”“大德!不也!”

  十~十叁

  受……想……行……識……乃至……

  十四

  “所見、所聞、所思、所知、所得、所求,意之所伺乃常耶

  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乃至……雖不取苦而有變易之法,以起如是之見:衆生之雜染……乃至……受樂苦耶

  ”“大德!不也。”

  十五

  “諸比丘!聖弟子如是于六處斷疑惑,于苦斷疑惑……乃至……于順苦滅道斷疑惑者,諸比丘!此聖弟子名爲……乃至……爲趣叁菩提。”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七(大正藏二、四四a)長部經典(原典一、五叁頁),中部經典(原典一、五一六頁)參照。

  [八] 第八 (大)見

  一~叁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由現貪于何

  而起如是之見:謂此七身非作,非作之所作,非化,非化者,非令生,如柱之立堅固而住,不動,不轉變,不相互逼迫,不能相互樂、苦,樂苦。

  叁

  以何爲七耶

  地身、水身、火身、風身、苦、樂、命是。此七身乃非作,非作之所作,非化,非化者,非令生,如柱之立堅固而住,不動,不轉變,不相互逼迫,不能相互樂、苦,樂苦。

  四

  以利刀截其頭亦不害其命,以刀入其七身之間。

  五

  複以百四十萬之生門爲始,有七百、六百之生門。五百業、五業、叁業、一業、半業、六十二道、六十二內劫、六種族、八人地、四千九百活命、四千九百出家、四千九百龍家、二千根、叁千地獄、叁十六塵界、七想胎、七無想胎、七節胎、七天、七人、七鬼、七池、七崄、七百崄、七夢、七百夢、八百四十萬大劫之間,不論愚人或賢者,流轉輪回後,以究竟苦之邊際。

  六

  于此間,謂:無有“因我此持戒、禁戒、苦行、梵行、令熟未熟之業,繼續忍受已熟之業至滅盡。”以桀可量樂、苦,于輪回中無有邊際,無有增減、消長。

  七

  譬如擲縷丸之散解,不論愚人或賢者,而散解樂、苦。”

  八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九

  “諸比丘!因有色,由取于色,由現貪于色,而起如是之見:謂此七身非作,非作之所作……乃至……散樂、苦。

  十~十六

  受……

  十七~二二

  想……

  二叁~二八

  行……

  二九~叁四

  因有識,由取于識,由現貪于識,而起如是之見:謂此七身非作、非作之所作……乃至……散樂、苦。

  叁五~四十

  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乃至……”雖不取無常、苦而變易之法,當起如是之見耶

  謂:此七身非作、非作之所作……乃至……散樂、苦。“大德!不也。”

  四一~四六

  所見、所聞、所思、所知、所得、所求,意之所伺是常耶

  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雖不取彼,當起如是之見耶

  謂:此七身非作,非作之所作……乃至……而解散樂、苦……乃至……

  四七

  諸比丘!聖弟子如是于六處斷疑惑,于苦斷疑惑……乃至……于順苦滅道斷疑惑者。諸比丘!此聖弟子名爲預流,有不墮法,爲趣叁菩提。”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七(大正藏二、四四c)長部經典(原典一、五六頁、五叁~四頁)中部

  經典(原典一、五一七頁)。

   2 “七天”原本satta dibba以satta deva改之。

   3 “七崄”之前語pavudha完全不明白,于長部經典原注可說是pavuta ti ganthika

  

  

  [九] 世間常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由現貪于何

  起如是之見:世間爲常耶

  ”

  叁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四

  “諸比丘!因有色,由取于色,由現貪于色,而起如是之見:世間爲常。

  五~八

  因有受……想……行……識,由取于識,由現貪于識,而起如是之見:世間爲常。 九

  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乃至……”

   “雖不取苦變易之法,以起如是之見:世間應爲常耶

  ”

   “大德!不也。”

  十~十叁

  受……想……行……

  十四

  “所見、所聞、所思、所知、所得、所求,意之所伺是常耶

  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乃至……

   “雖不取苦變易之法,以起如是之見:世間應爲常耶

  ”

   “大德!不也。”

  十五

  “諸比丘!聖弟子如是于六處斷疑惑,于苦斷疑惑……乃至……于順苦滅道斷疑惑者。諸比丘!此聖弟子名爲預流,有不墮法,決定,爲趣叁菩提。” 注1 本經以下第十八經止,漢譯雜阿含經卷七(大正藏二、四五b)。

  [十] 世間無常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由現貪于何

  而起如是見:世間爲無常耶

  ”

  叁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四~十叁

  “諸比丘!因有色……乃至……識是常耶

  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乃至……”雖不取苦變易之法,以起如是見:世間應爲無常耶

   “大德!不也。”

  十四

  所見、所聞、所思、所知、所得、所求,意之所伺是常耶

  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乃至……”不取苦變易之法,以起如是見:世間應爲無常耶

   “大德!不也。”

  十五

  諸比丘!聖弟子……乃至……決定,爲趣叁菩提。”

  [一一] 有邊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由現貪于何

  而起如是見:世間應爲有邊耶

  ”

  叁~一五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決定,爲趣叁菩提。”

  [一二] 無邊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由現貪于何

  而起如是見:世間爲無邊耶

  ”

  叁~一五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決定,爲趣叁菩提。”

  [一叁] 命即身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由現貪于何

  而起如是見:命即爲身耶

  ”

  叁~一五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決定,爲趣叁菩提。”

  [一四] 命身異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由現貪于何

  而起如是見:命與身爲異耶

  ”

  叁~一五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決定,爲趣叁菩提。”

  [一五] 如來有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由現貪于何

  起如是見:如來死後爲有耶

  ”

  叁~一五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決定,爲趣叁菩提。”

  [一六] 如來無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

  “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由現貪于何

  而起如是見:如來死後爲無耶

  ”

  叁~一五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決定,爲趣叁菩提。”

  [一七] 如來有無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

  “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由現貪于何

  而起如是見:如來死後爲有無耶

  ”

  叁~一五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決定爲趣叁菩提。”

  [一八] 如來非有非無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因有何

  由取于何

  由現貪于何

  起如是見:如來死後爲非有、非無耶

  ”

  叁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四~八

  “諸比丘!因有色,由取于色,由現貪于色,以起如是見:如來死後爲非有、非無……乃至……

  九

  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

  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乃至……”

   “雖不取苦變易之法,以起如是見:如來死…

《第叁 見相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第四 入相應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