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時,世尊]舍衛城……乃至……
叁
“諸比丘!由有何
由取何
由現貪何
而見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九
“諸比丘!由有色、由取色、由現貪于色……乃至……由有識、由取識、由現貪色,而見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
十
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
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乃至……不取有變易之法者,當見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十一~十叁
受……想……行……
十四
識是常耶
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乃至……不取有變易之法者,當見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觀……乃至,知……不更受後有。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七(大正藏二、四叁a)
注2 “不取”。底本api me tam……是api nu tam……之誤。
[一五一] 第叁 我
一~叁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由有何
由取何
以現貪何
而起如是見:此有我、此有世間、我死後有,爲常、恒、永住而有不變易之法耶
”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諸比丘!由有色,由取色,由現貪于色而起如是見:此有我、此有世間、我死後有,爲常、恒、永住而有不變易之法。
六~九
由有受……想……行……識、由取識、由現貪于識、而起如是之見:此有我、此有世間、爲我死後有,常、恒、永住而有不變易之法。
十
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
是樂耶
”
“大德!是苦。”
“雖不取無常、苦而有變易之法,而起如是見:此有我、此有世間、我死後有,常、恒、永住而應有不變易之法耶
”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識是常耶
爲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
是樂耶
”
“大德!是苦。”
“雖不取無常,有變易之法,而起如是見:此有我、此有世間、我死後有,常、恒、永住而應有不變易之法耶
”
“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觀之……知更不受後有。”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七(大正藏二、四叁C)
[一五二] 第四 無我所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由有何
由取何
由現貪何
而起如是見:無我、無我所者,當將爲無我、無我所耶
”
叁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四
“諸比丘!由有色,取于色,由現貪于色,而起如是見:無我、無我所者,當將爲無我、無我所。
五~七
受……想……行……
八
由有識,取于識,由現貪于識,而起如是見:若無我、無我所者,當將爲無我、無我所。
九
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
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
是樂耶
”
“大德!是苦。”
“雖不取無常、苦變易之法,而起如是見:無我、無我所者,當將爲無我、無我所耶
”
“大德!不也。”
十~十叁
“受……想……行……識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也……乃至……”
“雖不取有無常、苦變易之法,而起如是見:無我、無我所者,當將爲無我、無我所耶
”
“大德!不也。”
“如是觀之……乃至,知……不更受後有。”
注1 漢譯未詳。
[一五叁] 第五 邪見
一~叁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由有何
取何
由現貪于何
而起邪見耶
”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諸比丘!由有色,取色,由現自于色,而起邪見。
六~九
由有受……想……行……識,取識,由現貪于識,而起邪見。
十
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
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
“雖不取無常……乃至……當起邪見耶
”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識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
是樂耶
”
“大德!是苦。”
“雖不取無常、苦而有變易之法者,而起邪見耶
”
“大德!不也。”
“如是觀之……乃至,知……不更受後有。”
[一五四] 第六 有身
一~叁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由有何
取何
由現貪何
而起身見耶
”
四
“大德!世尊是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比丘!由有色、取色,由現貪于色,而生有身見。
六~九
由有受……想……行……識,取識,由現貪于識,而起有身見。
十
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乃至……雖不執取,當起有身見耶
”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識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乃至……雖不執取,當起有身見耶
”
“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觀之……知更不受後有。”
[一五五] 第七 我
一~叁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由有何
取何
由現貪何
而起我見耶
”
四
“大德!世尊乃我之法根……乃至……”
五
“諸比丘!由有色,取色,由現貪于色,而起我見。
六~九
由有受……想……行……識,取識,由現貪于識,而起我見。 十
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乃至……雖不執取,當起我見耶
”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識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乃至……雖不執取,當生我見耶
”
“大德!不也。”
“若無常者……乃至……雖不執取,當生我見耶
”
“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觀之……乃至,知……更不受後有。”
[一五六] 第八 現貪(一)
一~叁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由有何
取何
由現貪于何
而起結、現貪、縛耶
”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諸比丘!由有色,取色,由現貪于色,而起結、現貪、縛。
六~九
由有受……想……行……識,取識,由現貪于識而起結、現貪、縛。
十
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
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乃至……雖不執取,當起結、現貪、縛耶
”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乃至……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觀之……乃至,則……不受後有。”
[一五七] 第九 現貪(二)
一~叁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諸比丘!由有何
取何
由現貪何
而起結、現貪、縛、耽著耶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一五八] 第十 阿難
一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
二
時、具壽阿難來詣世尊住處。詣已……乃至……白世尊言:
叁
“善哉!大德世尊!願請爲我略說法要,我依世尊聞法,而獨靜、不放逸、熱誠、精進而住。”
四
“阿難!汝于意如何
色是常耶
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
是樂耶
”
“大德!是苦。”
“若觀此無常、苦變易之法,于此得爲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
“大德!不也。”
五~八
“受……想……行……識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不也。”
“若無常者,是苦耶
是樂耶
”
“大德!是苦。”
“若觀此無常、苦而變易之法,于此得爲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
“大德!不也。”
九
“阿難!是故于此處,所有色之過去、未來、現在……乃至……
十
如是觀之……乃至,知……不更受後有。” 第五見品(終)
此品之攝頌曰:
此內與我所
我與無我所
邪及有身我
二現貪阿難
後五十經之攝頌曰
邊說法無明
煻煨見等五
說成爲一章
注1 漢譯未詳。
2 “大德!不也”一句原本逸失。
3 原本vijja samudayan由暹羅本dhamma-kathikavijja改之。
蘊相應終
《第一 犍度篇 蘊相應(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