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把人生的行爲乃至境遇,說得理念透澈,圓滿無礙。而宿命論之說,僅談過去與現在之說,往往太主觀意識,以偏概全,未達究竟,差距甚爲懸殊。
60.“阿羅漢”如何解釋?
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阿羅漢是小乘之極果,是果位名稱。
阿羅漢(Arhan)爲梵語,華譯成叁種義理:
一、譯殺賊:殺煩惱賊之意。
二、譯應供:當受人天供養之意。
叁、譯不生:永入涅槃不在再受生死果報之意。
大智度論雲:“阿羅名賊,漢名破,一切煩惱破,是名阿羅漢。複次,阿羅漢一切漏盡,故應得一切世間諸天人供養。複次,阿名不,羅漢名生,後世更不生,是名阿羅漢。”
61.我業障深重,念佛念不下去,有何辦法下功夫呢?
每個人都有業障(梵語karmavarana),業障的確有輕重之別,由無量劫以來廣造諸惡所得之果報,業障重因而念佛的話,的確不容易念得下去,不念佛還好,越念妄想越多,念佛之心定不下來,這位仁者請注意!當我們真正要下功夫念佛之際,妄想就緊跟著而來,佛號念得不堅實,這是初步念佛的功夫,是正常的現象,要繼續加倍努力佛號增加,提起悲心而念,佛號由心起,由口而念,句句入耳,聽得曆曆分明,達成心到、口到、,耳到,如此叁到共成一心,即有攝伏妄想之功,日久純熟,念佛功力自然得力,即能念得叁昧現前。
62.人死亡之後,行火葬之際,對亡靈來說是否會燒痛他呢?
死亡過後,通常神識在八至十四小時就逐漸離散,何況亡者已死亡後五六天才行火葬,神識早就脫離肉軀,因緣成熟,即投胎轉世。
是故,當神識一旦脫離身體之後,行火葬的當下,對王靈絲毫之痛完全不存在,畢竟,神識已離肉軀,僅剩下臭皮囊一堆,痛從何起呢?
63.佛菩薩爲什麼都坐蓮花,而不坐其它之花呢?
蓮花(學名Nelumbonucifera)表征清淨無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爲蓮花出于汙泥而不染,這種美德與特征,佛陀喜歡拿蓮花作譬喻。
衆生輪回六道,沈迷五欲(梵語panca 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不知決覺悟,越陷越深。慈悲的佛陀就告訴我們說:五欲六塵之欲樂,沾不得,染不得,應該體會五欲六塵空幻不實,如幻如化,要出離五欲六塵才能解脫自在,修學佛法者,要效法蓮花出于汙泥而不染之精神。
蓮花在佛門中,爲佛菩薩所常拿來作譬喻,表征著清靜、無染、光明、自在、解脫之義。其它之花,佛陀就較少比喻,佛陀坐蓮花顯的很莊嚴,清淨自在,安詳無比;假使佛陀坐在茉莉花上,不是顯得怪怪的嗎?不但不莊嚴,而且佛陀當下就顯得沒有氣質了,遜色多了,不是嗎?
64.如何最近幾年來,常常走倒楣運,該解危?
佛法講因果(梵語hetu-phala),沒有造因,就沒有果報。換句話說:倒楣運也有倒楣運的因果,倒楣運就是果,倒楣運的前身就是因,因果不會錯亂,因果有一定的定律,在正信佛法中,找不到有楣運的名詞,因爲倒楣在佛法中不存在,衆生對前因果無知,一旦發生果報之時,馬上沒有智慧分辨前因果,開口就說:真倒楣!走倒楣運!
如此一來把事情真相無知的,都推給倒楣運這個名詞背黑鍋,衆生不明佛法,甚可憐愍!
倒楣運的定義就是說:沒有造惡因,卻莫名其妙得惡果,這叫做倒楣運。或者說:用手打在張先生的嘴巴上,張先生的嘴巴痛是理所當然,而張先生嘴巴不痛,卻痛在李先生的嘴巴上,那麼,我們就可以說李先生真倒楣!依道理上,張先生痛是正常的,卻轉移痛在沒被打的李先生之嘴巴,這就是倒楣運。
但事實上,倒楣始終是不能成立的,因爲世間與出世間一切人事物,都是因果的法則,聖人(梵語arya)與凡夫(梵語prthag-jana)都不能例外,更無特權可赦免哩!
對于倒楣運解危的方法不會很困難,只要你正見佛法的因果觀,你心目中就能澈悟,從澈悟後,你就永遠不會再說倒楣運這個名詞了,倒楣運與你無緣啦!到那時候,我就恭賀你入道啦!
65.天天念佛,業障還是頻頻而來,是何道理?
勤修佛法的行者,不是意味業障從此就不現前了,精進學佛念佛,是種下轉凡入聖的因種,將後必定開花結果,證成佛道。而業障頻頻而來,是意味過去無量世以前所種惡因在現前。
因果(梵語hetu-phala)是平等的,種下善因即感應善果,種下惡因即感應惡果。也就是說,念佛有念佛的因果,業障現前有業障現前的因果。勤加精進念佛,日益消業,業障即會慢慢淨化,念佛功力增強,一心不亂即可現前。
66.“念佛的原理”能否敘述一下?
念佛根本意趣,就是要達到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爲宗。使清淨本性顯露而已!念佛的原理很多,今略提一點與您參究:
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是不二的,不是離開能念之心另有所念之佛,也不是離開所念之佛另有能念之心;更進一步說,能念之心即是所念之佛,所念之佛即是能念之心,能念所念不二,當下能所不一不二,一心現前,這就是所謂念佛叁昧。
67.明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入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是何意義?
明珠是一種化學藥劑,類似乳白色,半透明體,製成塊狀,明珠的功能可令濁水中之汙泥沈澱作用,讓濁水清淨無染。我們要使濁水恢複到原本的清淨,將明珠投于濁水中,順便將濁水攪拌一下,相隔不到五分鍾的時間,就可以看到濁水逐漸清淨透明,汙泥沈澱于水底下了。
相同的道理,佛號投入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是引明珠之例,來啓發念佛的原理,也能如明珠一般的産生莫大功效。
佛號是心,亂心也是心,以佛號之心來治亂心之心,使亂心平息無妄,亂心平息無妄的當下,亂心即歸于佛號之心,僅此佛號之心即是佛。修學淨土法門者,若能細膩思惟此義,在提起念佛之際,必定能産生輝煌的應驗,念佛叁昧當下即可現前矣。
68.何謂叁乘?
聲聞乘(梵語sravaka-yana)、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yana)、菩薩乘(梵語bodhisattva-yana)。凡屬修四谛法門而悟道之人,斷見思惑,可證阿羅漢果,總稱爲聲聞乘;凡屬修十二因緣而悟道之人,可證辟支佛果,總稱爲緣覺乘;廣修六度萬行,于無數劫間精進不退,更于百劫間,植叁十二相福因,可證無上佛果。
69.聲聞乘與緣覺乘要證成果位,要曆經多久的劫數?
聲聞乘若精進修行, 一心(梵語eka-citta)持戒無犯,修空法,精進四聖谛,要證成果位,快則叁生,遲則六十劫。緣覺乘精進行道,嚴守毗尼,破無明,精進十二因緣,要證成果位,快則四生,遲則百劫。
70.佛陀是大覺者,是否可堪稱萬能者?
佛陀能知人生與宇宙真相,卻不能將石頭變成黃金,將黃金變成石頭,佛陀是大徹大悟的人,絕對不是萬能者,說萬能者是外道。
中外古今,聖人與凡夫,神通與特權,天底下找不到有一位萬能者。固然有一些外道教常猖言:我是萬能者,我能創造天地萬物,人是我所創的,一切禍福吉凶,是非善惡都操縱在我手中。這些幼稚無稽之談,會讓智者所憐愍,所同情!何以故?因爲這與實際不相關,不合乎邏輯,荒謬之談!
若上帝是萬能的,萬事通的,我有許多問題,對上帝的愚癡,深感納悶與隱憂,在此僅提叁點請問上帝:
一、請問上帝在七千年前創造天地之時,上帝所站的地方是誰創造的?是站在什麼地方來創造天地?諸位同參們!由此可見,在上帝未出現人間之前,天地本在,不因上帝存在而後再創造天地,上帝所站之地也是別人所創造的,在上帝創造天地之前已有天地,如此類推永遠扯不完,說不清。
也可以說,想找功勞來安在自身之說,往自身貼金一般;所以我說這種論調太過于神權化,創造化,愚民政策,鞏固自己推翻別人,自己登高別人處卑,我能如此別人不能如此,這種宗教已逐漸被文明的現代人所透視,所日益舍棄,歐美國家有些求無上真理者,已經有發現這點,證實上帝不是萬能的,因此稱之天方夜譚。
二、請問上帝是否能創造一顆自己搬不動的石頭?諸位可以預想而知!這個問題對上帝是莫大的考驗。萬能與非萬能皆不能答,一答就出毛病,既是如此,上帝的萬能豈不是有其詞,無其實嗎?所以後人不該守舊一直推崇上帝是萬能的,是最尊最上的,獨一無二的,是權威的,無人可比倫的,若是如此一來,會讓智者所同情!上帝也承受不了這種贊譽與推崇!
換句話說:上帝能創造一顆自己搬不動的石頭,當下就不是萬能的上帝,既然上帝萬能,何以自己能創造的本能,但又無法搬動石頭,上帝的萬能跑到那邊去啦!
若上帝不能創造自己搬不動的石頭,當下就不是萬能的上帝,既然上帝萬能,何以自己能創造的本能,但又無法創造出自己搬不動的石頭,上帝的萬能跑到那邊去啦!
若上帝不能創造自己搬不動的石頭,那一切免談了,上帝根本就不能堪稱萬能,萬能這個名詞,僅是愚民政策的謊言,很殘酷的欺騙天下一切善良之人。
光是一顆石頭,上帝就創造不出來,甚至搬不動了,上帝就搞得滿面是灰,烏煙瘴氣,擡不起頭來了,所以我們說:萬能是外道之說,邪見論調,與真理不相應,但美其詞,無符實際之說,願仁者思量思量!
叁、請問上帝知道我要伸出右手還是左手?這時候的上帝又是踢到鐵板了,又是碰到鐵釘了!所以萬能不可以亂說一場,亂說一場是要負起因果的,真理是一不是二,是二不是真理,真理不受時空所改變,佛法亦如是。
上帝絕對無法知道我要伸右手或左手的!佛法講心…
《佛學問答(第一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