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P16

  ..續本文上一頁便,貶低小乘,小乘方便不行。因此知道自己的身分,也知道自己所得的,佛這樣批評是佛說的。

  須菩提,若樂小法者,喜歡小法。小法就是阿含之類的法,怎麼樣斷煩惱,怎麼樣堅持戒律,怎麼樣遵守佛製。這個是執著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則于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爲人解說。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對于那些有執著的人,他們不喜歡。換句話說,什麼人不能讀誦金剛經?他執著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的人,他不能夠讀誦金剛經。爲什麼?他不喜歡,因此他不能讀誦。他自己都不讀誦、不學,怎麼還能給人解說?哪些個是樂小法者呢?若樂小法者,有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的這就是樂小法者。想除滅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者,除見,大家特別注意這個“見”字,見是什麼?知見。什麼是知見?智慧。有智慧的人沒有知見,有知見的人沒智慧,以此來判斷。執著人很多的,但是這類人有個特點,他的見是向外的,不向內的。怎麼叫見向外呢?盡看見別人過錯。我給他起個外號叫現在照相機,照相機就照人家相,照相機本身並沒把本身照相機相照進去,它照不到,光照外頭了,不照自己。般若智慧不是的,那有智慧的。凡是批評得多,從來不批評自己,只有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因爲他固執,他一聽跟他所學的不一樣,就是破我執,破我、人、衆生、壽者,所以他不能接受,他不能發大心。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爲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須菩提,在在處處;佛跟須菩提說不論在什麼地方、在什麼處所,也不論哪一類衆生,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這是有金剛經的地方。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金剛經在,就是塔。一切世間、天、人,就是一切衆生都應供養,供養金剛經。金剛經所在的地處就是塔,都應該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金剛經在,沒有人受持,但是把金剛經當成佛塔。不止金剛經,心經、放光經,凡是般若部的,因爲經就是佛的法身,經所在處,就是法身所在。

  我們念金剛經、念心經,你都可以作如是觀想,當你念就是行,行什麼?行般若,行般若的智慧。因爲有般若經的教導,你所做的、所行的都叫無相法門,行即無行,作即無作,見相無相,常時作如是觀。常時作如是觀,就是常時這樣想、常時這樣思惟。要有一念不在了,一念失念落到有相當中,小鬼就把你抓到了。我們以前講過那個五臺山大師就是這樣子,一念失了念了就不行,念念都在無念當中。這是佛教授我們的,把金剛說得這麼重要,金剛經所在處就是佛所在處,供經如供佛。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爲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爲消滅。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一個受持讀誦金剛經的人,若被人家輕賤,你誦經人家看不起你,或者侮辱你,或者罵你,或看不起你,輕賤你,你怎麼樣想呢?你的先世罪業都消掉了,應該墮地獄的不墮了,消了,業障消了。爲什麼?現在人家輕賤你,你讀金剛經反遭到輕賤,這一輕賤,外在幫你把業障消滅了,那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證得快一點,轉罪業成佛果,轉業殊勝。當人家瞧不起你、侮辱你、毀謗你、打你、罵你,乃至一切,你高高興興的承納領受,你說這下子可好了,我業障就消了。

  有很多現象可以證實的。現在大家輪著給我那個老弟子隆勇,輪著給他念經。頭幾天他混身痛,人挨到他他就痛得不得了,我說消業障了,他把那段過去了,現在他一點都不痛了,你問他,他就點腦殼,他說不痛了,很好,我身體很安靜了,那也就快了。快什麼?快死了,死了就消滅了。爲什麼前頭那一段那幾天,他渾身乃至一根汗毛都痛得不得了,痛到不能忍受。如果在那一段死,壽命盡,完蛋了,下地獄了。如果把那一段過去,現在氣色他歡樂的,他沒痛苦了,要這個時候走,走得安穩,這叫走得安穩。如果你在那最痛苦時候走,說人至死的時候什麼種景象,如活馬扒皮,一只活馬把它整個的皮扒掉,那痛苦怎麼能忍受?人要死的時候就這種現象。如果你能夠念佛念法,在旁的道友給你助念,幫助你消業障,你這業障就消滅了。

  假使他誦完金剛經,這時有人來罵他、侮辱他,愈痛愈給他加上來,他業障消的更快。那他不一定這樣想,得能夠作這樣想的,碰到人家侮辱你,你認爲消業障,好了!幫助我消業障。罵你,彌勒菩薩化現的布袋和尚,人家往他身上吐痰,他並不煩惱,他很高興,他連抹都不抹它,隨它自幹了,大家可能念過那個。就這樣子,他在理解了,要人家欺負他、侮辱他,他心思這個好了,我撿便宜了,不要受苦難了,這消業障。什麼證實呢?現在金剛經上佛就告訴我們,須菩提,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金剛經的人家輕賤他、侮辱他,他高高興興的領受。爲啥?把我過去罪業應該墮惡道的,這一下子別人輕賤我惡道不墮了,重罪輕受,罪業消滅了,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這個感覺我有,我怎麼有的呢?我感覺住監獄出來,好像比沒住監獄前頭智慧大了很多,我真懂得了,懂得了煩惱罪苦就是智慧,你轉過來就是智慧。如果你要煩惱,那煩惱加煩惱,那是一些個不學佛法的人。你看那些個犯罪的人他罪上加罪,本來就是受罪當中,他還要造罪,人性的劣根性,那就說是人性的劣根性,在那個時候他貪瞋癡比平常在外邊重得多,抱怨、恨,一天發惡願,他要出來,他要怎麼樣怎麼樣報複,那就出不來了。那怎麼出得來?這叫罪上加罪。

  這都屬于思想問題,咱們說佛經上都是思想問題。爲什麼?思想指揮你行動,你口裏說的不經過思想嗎?身體所做的不經過思想嗎?沒有一樣離開思想。所以佛教導我們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金剛經的人,那要不讀誦金剛經的那不算了,專門指受持讀誦金剛經的人,他被人輕賤,先世罪業就消滅了。假使說被人輕賤的人,他不接受,他要反抗,反抗就是思想反抗,行爲上他不敢反抗。像魯迅寫阿Q正傳,形容我們中國人就是阿Q那一類的,人家打他了,他假使念過金剛經,唉呀!這我消業障了,那就正確了。他不這樣想,他怎麼想?他說兒子打老子。其實也是想法,也不煩惱了,但是是兒子打老子。我看阿Q正傳時,我看到這我就想他怎不會想老子打兒子,幫我消業障,不就完了,那多好!兒子打老子,那就不行了,那想法不同了,他還勝利了,他心裏勝利了。

  所以一切法就是你思想,這要聯系文殊師利菩薩教授我們的善用其心,看你這個心怎麼用。這個地方說的,佛教授我們的是得讀金剛經的人,要讀金剛經的人看見人家輕蔑他,所以說受持讀誦此經的。不讀誦金剛經的那不算的,那被人家輕賤是他業感。讀誦金剛經的人若爲人家輕賤,他作如是想,本來他業障該墮惡道的,這一下子消失了,惡道不墮了。那這個便宜撿得可大了,墮惡道,惡道苦難。這就是輕賤一下,這一轉問題全變化了。

  咱們經常說轉,釋迦牟尼佛在人間叁轉*輪于大千,就那個轉。一切都是轉,轉就是變,一轉就變化了,所以被人家輕賤你這樣想。或者你自己愈是修道愈有困難,爲啥?你要沖出去,它障礙愈來愈多。修道的破障礙,愈是障礙沖破一個,道力增加一分,對障礙不要輕視,也不要煩惱。這個意思很多,就你善用其心。道友之間,你住在常住裏頭,不見得都如你的意,你很煩惱。哪個執事他責備你,或者他責備的不得當,你不要煩惱,你說幫助我消業障,這一下子我就不受苦了。那你順利接受,你也喜歡,責備你的人也喜歡,說這個人很能聽話、很能改變。如果你跟他一辯,跟他一吵一鬧,得,他也不高興,你的罪也增大了。這叫什麼呢?逆來順受,來的是逆來的,但是我接受,順順當當的接受。

  這一段佛就告訴我們就是這個含義,但佛是說讀金剛經的,不讀金剛經的不在內。那忍受也是好的,不對抗,任何的逆來順受,這是佛弟子。這就是佛教給我們的,那個就屬于什麼範疇呢?忍辱波羅蜜。爲什麼叫它波羅蜜?這是到彼岸的方法。這一段不同,這一段專指讀金剛經的人。現在我們都是讀金剛經的,你在這聽金剛經,聽到佛這個方式、方法,你就撿個便宜吧!誰要侮辱你、輕蔑你,你說我罪業消失了。這個時候你該害場大病的,被人一輕賤大病不害了;你做生意該賠本的、該倒楣的,他這一輕賤你,你發了財了,你忍受不爭,這叫逆來順受,但是你得讀讀金剛經。好,今天就講這裏吧!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于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複有人。于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于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佛還是對須菩提說讀誦金剛經的功德,贊勝,贊歎讀金剛經的功德,較量的意思。佛對須菩提說我過去在很長很長時間,還在燃燈佛之前,那時候我遇見了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承事的佛很多,每一佛前我都供養承事,沒有空過一尊佛,這個供佛的功德殊勝了。但是要比起來若有人在後末世期間,末世就是我的法滅度滅法的時候,有人能受持讀誦金剛經者,他所得的功德與我供佛的功德相比,讀經的功德殊勝,供佛的一百分功德,不及讀經的一分功德;乃至供佛的千萬億分的功德,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的功德,都不如受持金剛經的功德。

  在我們一般的學法的比較起來,求長壽,讀金剛經得長壽;求財富,讀金剛經得的財富無量。什麼原因?金剛經所講的空義,空就是遍的,既無形相也無數字,這個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凡是有數量的跟無數量的相比,無數量的就功德大,不可計較功德。因此佛贊歎讀金剛經的功德,因爲當你讀了金剛經,…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