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遍主輪之怙主绛央洛薩桑博傳記——善緣耳之喜宴▪P14

  ..續本文上一頁友、弟子等任何親近之人顯現貪著而被束縛等的思想、行爲,並且也不能因爲他們而阻止自己進入正法之道,舍棄情面和關系;于任何高低貴賤,皆不作希望和顧慮,如誰不歡喜就讓他不歡喜吧。好比牛鼻繩纏在自己頭上,不放在人手裏 。

  如獲得了美食,就以飲食瑜伽攝持而受用;如只有簡陋食物,也知足而受用。如獲得美衣,就無貪著地穿戴;如只有褴褛的衣著,也作爲拙火和知足的衣服。如出現利養恭敬,就無有貪著地盡量用于佛法方面;如沒出現,也要斷除化緣、經忏、經商、務農、放高利貸、出少進多的投機等成辦邪命 的諸方法。如出現名譽、聲望等,就取爲無有貪著道;如未出現,也沒有期盼與顧慮,而一味平等地行道。

  修習任何法,不是希望在他人的眼前好看,而是盡力成辦菩提之道。如出現快樂、幸福,就了知爲叁寶的功德,而作爲道用;出現任何不欲、痛苦、病痛、閑言惡語、喪失權勢等,也不希懼和憂愁,而了知爲如夢如幻。

  如若有眷屬、弟子彙聚,就盡量給予法和財的利益;若一個眷徒也沒有,也沒什麼顧慮和希冀。故斷除一切巴結、狡詐等麻痹他人頭腦的一切方便之業,即製伏希懼的想法,如獅子一般(無冀無畏地)行走。

  總之,對于得不得、樂不樂、名不名、贊毀、苦樂、希懼,以及唯一追求名聲和衣食等,任何所作只成爲今生的工具,此諸一切想法和行爲都遠遠抛棄!隨便怎樣都可以,如鳥尋食般謀生,製伏希懼,堅持己見,寄希望于能死之上(不怕死),該來什麼就來吧,該是怎樣就怎樣吧,以平等的行爲取爲道。

  對于貪、嗔、癡、忌妒等惡念和身心快樂、歡喜等善念,以及(大部分時間都是不確定的散漫幻象)非善非惡(等舍)之分別妄念,無有希懼、取舍、樂苦全部作爲道用。漫遊于無人的空谷,與鳥和野獸爲伴,食物依于青草和淨水。作山的兒子,穿薄霧之衣,虧損衣食、言語等,噶舉 前輩的事迹,盡量奉行。究竟貫徹“心依于法、法依于乞、乞依于死、死依于野”的噶當派(噶當派:舊譯迦當派。藏傳佛教派別之一。了知佛語,不遺一字,悉爲修行要訣之教授,故名“噶當”。阿底峽尊者發其宗緒,仲敦巴·傑瓦窮乃開其派規,博多瓦、金厄瓦、普穹瓦叁昆季弘其流傳,朗、夏二師及甲域師等極其繁衍。其流派中最知名者爲經典、教授兩派,又有別出口訣派爲叁者。)前輩的四依處。

  不失壞地守護別解脫戒的四他勝罪 、菩薩戒的十四根本墮罪和四似根本罪(十八根本墮罪。菩薩戒所說十八種無法忏悔的重罪;贊自毀他、不施法財、不受悔謝責打他人、誹謗大乘說似是法、竊奪叁寶財物、謗舍佛經、逼淩僧侶、造無間罪、執邪惡見、毀滅城邑、向非法哭說甚深法、勸退大乘、勸舍別解脫戒、誹謗小乘、妄說上人法、收叁寶財物、製立惡律和舍菩提心。)之惡作,密戒的十四根本墮罪(十四根本墮罪:欺淩金剛阿阇梨、違越善逝教言、仇恨金剛弟兄、舍棄慈心、遺棄菩提、誹謗佛法、泄露秘密、損害肉體、懷疑自性清淨正法、對諸應行誅滅法者施行仁慈、以分別心忖度遠離名言妙法、破滅信衆信心、不如法服用妙藥和詈罵智慧女性。)以及支分的八粗墮(八粗墮:密乘律儀所說八種支墮罪,所禦明妃無叁昧耶、大衆壇場造作鬥诤、從彼無相明妃力采甘露、不爲來學弟子講授密乘、對于淨信問佛法者講說異教、在聲聞中住滿七日、無瑜伽智矯飾密乘行者和爲非器者講甚深法。)。(不失壞地守護別解脫戒、菩薩戒以及密乘戒,對于上述諸戒中的四他勝罪、十四根本墮罪和四似根本罪、十四根本墮罪以及支分的八粗墮等罪,嚴密遮止。)假如違犯,就應按照各自的典籍,補救改正。另外,四灌的根本、後得、飲食守護不離的誓言等盡力守護。

  每天,不中斷生圓次第的觀想,修習一百遍和合風(寶瓶氣),《四種無斷》不間斷,作一次詳盡的飲食瑜伽。這中間,有時守護心性,且盡力作動功。喜金剛、空行、白度母、護法怙主的誦修各一百遍。同樣,朵瑪、回向和叁位根本上師的祈請各一百遍不中斷。

  每天不忘修持上師、本尊、空行、護法、慈悲、自他平等交換、守護心體、死無常、業因果、輪回過患、皈依發心、四種布施等。夜晚也不放逸地入睡,而以強烈的精進修持夢境光明。對任何白品善法之事不輕視而盡力成辦,盡力成爲菩提道,以沒有自私心的回向、誓願、發心作攝持;一切黑品罪業盡力斷除,以忏悔、禁戒等作攝持。

  雖然如此,仍被他人非議爲:“我執大”、“失壞戒律”、“違反誓言”、“貪執大”、“喜心厭舊”、“惡心重”、“愚癡” 等等,對于如此誹謗,無有樂苦地盡力忍受;如果做事的目的不是爲了佛法,即使別人都說:“是佛”、“是成就者”、“是大德”、“是大修行者”、“無我執”、“無貪欲”、“無八法”、“名聞權勢和利衆所化大”、“彼是上師”、“彼是佛教徒”等等好話,那麼這樣的話也不能輕信,對你也是無有利益的,故應讓自, 心相續合于正法,以法調伏自心。

  于四威儀 等一切時,自身不離本尊、頭頂不離上師、顯現不離幻化夢境。總之,見、聞、覺、知不流于平庸,不離叁種轉爲道用。

  另外如同教誡所說:

  “最初舍棄罪惡事,中間舍棄世間事,最後舍棄法之事。”

  因此,不用說違法之事,就連安上佛法名稱的讀書抄經和修建(寺廟、佛像等)所依等一切衆多散亂、忙碌的行爲,也逐漸放棄。即:在窮盡迷亂分別,攝持法性無變的固地,能(內心)所(外境)顯現消失,摧毀顯有迷亂的虛假洞窟,遠離世間八法的妄念,斷除我執的根本,脫離邪見的險關,舍棄出、入定的地界,推倒明暗的界線,從誓言和戒律中解脫,從生、老、病、死的束縛中解脫,在法性真實未現證之前,不落于世間八法和今生的傲慢相。

  以堅持己見、寄托于能死之上(不怕死)、製伏希懼的行爲,和經常心中憶念死亡的觀念,而發誓修習正法,祈請大恩慈父之上師以悲心攝持!令我的誓言能達究竟!

  “您垂鑒!寄望于您!觀待于您!慈父上師!慈父上師!慈父上師!您垂鑒!”因害怕自己的承諾和發誓值一匹馬,而手中的修持,連一條狗也不值。所以,爲了反複(讓自己的心靈和行爲與所寫的文字相)校正,故寫成此文字,願以叁寶之真實如此實現!

  此時唱了這首《應對誓言獲得把握》的道歌:

  “唉瑪!

  憶念消除憂愁恩德離輪回,

  大恩根本上師阿旺勒巴尊 ,

  文殊化身嘉央曲吉堅贊 尊,

  圓滿佛陀嘉央曲吉洛珠 尊,

  敬禮叁位文殊大慈悲心護!

  千萬證士遺迹語教如意寶,

  上師佛恩令獲得成熟解脫,

  現量體驗證悟暖相雖缺乏,

  然無二心疑慮真實之決信,

  猶如心上畫圖不動堪信任,

  深廣諸法如何歡喜自便吧!

  不去追隨空喊虛名我發誓!

  自非幻象界中清淨瑜伽士,

  此幻象之假洞僅稍微了知,

  此生八法營求較前稍微小,

  現在樂苦善惡隨意自便吧!

  八法今生傲慢不作我發誓!

  心性法身本面現見雖無有,

  無是非疑僅有修持守護樂,

  無戲專注性中悠閑平安睡,

  有戲亂法如何歡喜自便吧!

  現在無有所作端坐我發誓!

  雖無自他相換熟練菩提心,

  然而心中理解衆生是父母,

  並且僅知親仇爲業之迷亂,

  仇魔災難利害隨意自便吧!

  雖斷此命也不報複我發誓!

  親友具足百千周邊敵圍繞,

  現似利害極大實如虛空花,

  任何利害也無假相欺騙者,

  親朋歡不歡喜隨意自便吧!

  現在于親不作貪心我發誓!

  壽命長者百年短者立即逝,

  差別雖大實爲夢中之顯現,

  長壽短壽你怎樣喜自便吧!

  現在雖死也不失悔我發誓!

  富人具足百寶窮人乞食生,

  現觀世心雖現利害與善惡,

  實無有無利害幻化之財物,

  現在貧富誰來隨意自便吧!

  幻化財物不作積守我發誓!

  具足眷徒百千乞僧獨飄流,

  世間現似善惡樂苦差別大,

  實乃如夢兩者皆未除迷亂,

  眷徒彙不彙聚隨意自便吧!

  現在不作迎合情面我發誓!

  高廣座傘之中衆人敬頂戴,

  貧弱病乞之中輕視衆損害,

  幻象貴賤雖大實乃如夢幻,

  貴賤興衰請你隨意自便吧!

  現在不作今生傲慢我發誓!

  說是佛成就者名聞遍世間,

  說是失戒毀誓惡語遍滿地,

  現世具八法者自顯大差別,

  實如鼓響利害無有毛孔許,

  閑言贊毀請你隨意自便吧!

  現在不作阿谀奉承我發誓!

  舒舒服服受用香衣柔食者,

  淒淒慘慘僅得粗衣陋食者,

  幻化心意雖然感覺差別大,

  幻象自地解脫優劣無毛許,

  虛空豈有樂苦利害嘿嘿啊!

  樂苦誰來請你隨意自便吧!

  現在所遇升爲道用我發誓!

  美麗如天仙與醜陋如餓鬼,

  于貪欲之人心中有大差別,

  離貪瑜伽心中美醜無毛許,

  美人圍不圍繞隨意自便吧!

  現在不作打扮美飾我發誓!

  獲得如雨成百上千信供者,

  鳥尋乞討早晚尋食求生者,

  平庸凡夫心中雖有大差別,

  實乃貧富無實夢幻之自性,

  施主高不高興隨意自便吧!

  不作攀緣經忏邪命我發誓!

  總之得與未得樂苦名不名,

  贊譽譏毀世間輪回之八法,

  一切如夢如幻仿佛尋香城,

  無有取舍希懼所遇取爲道,

  一切世間八法隨意自便吧!

  不作狡詐粗魯僞裝我發誓!

  身體不停勞作輪回惡趣活,

  語言不斷宣說無盡惡行源,

  心意不停思念五毒八法繁,

  現在任何均無塵許大精華,

  身體遍舍行爲如屍住屍林,

  語斷諸言追隨啞巴之事迹,

  意斷念想離戲如同虛空性,

  無作性中安樂穩臥我發誓!

  如此誓成上師本尊與空行,

  護法真實之力無障願究竟,

  此善衆生世間八法迷亂相,

  輪涅自解大手印智中成熟,

  祈願迅速攝持四身之佛地!

  加持光蘊放射語教根傳上師衆,

  成就雨降本尊喜樂密叁金剛衆,

  …

《遍主輪之怙主绛央洛薩桑博傳記——善緣耳之喜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