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傳承,因此你應前去那裏!我自己不久也會去。”把我和一些弟子派往宗薩寺,還出具了請仁波切傳授寶訓(寶訓:也稱之爲《道果寶訓》、《道果教授》,薩迦派的基本教義及實修法門都包括在內。道果就是依于何道,證何種果。《道果法門》又名《甚深親口語教寶》,是印度大成就者比瓦巴依《喜金剛續》造《道果金剛偈句》、《續經講解略義》和《道果教言》等著作而得名的。此法門由薩迦派所繼承,成爲本派特殊、不共之法。《道果》的內容有:四正量、叁境界、叁相續、四耳傳、五緣會、七要點和防護障礙等。四正量指聖教量、傳記量、師訣量、覺受量。聖教量即如來實語經教;傳記量即諸論師根據經教結合實際經驗之記載,成爲論藏;師訣量,即在修中要遵循上師密訣指點;覺受量即行者實修中的感受和證驗。修到能否有成四量之中以師訣量而爲轉移。故擇師依師最爲重要。叁境界:依顯教修行提出叁境界,即從凡夫修證成佛中間經過叁種不同的世界:1不淨境界(凡夫境界),2瑜伽境界(顯密二種菩薩境界),3最極清淨境界(佛果境界)。特點是學密之前先以顯教奠定道基。依密乘修持提出叁相續,即因相續、道相續、果相續。肯定衆生有佛性爲因,修離戲見和生、圓二次第是道,證叁身五智是果。四耳傳指從凡夫要修到佛位,全仗曆代祖師口耳相承之教授。道果最高的見就是輪回涅槃無別見。約二谛說就是真俗無別,約法界說就是色心無別,約萬法唯心觀來說就是明空無別之心。心有明分和空分,空是體,明是用。明空之見要頓悟,但薩迦說法爲適應上、中、下叁機,關于修心也是要通過小乘、大乘、中觀、唯識之見來逐步認識空有的一心實相。所以在修明空見上,他們也分顯教修和密乘修,把明、空分開,先悟空後悟明,即先悟空後悟有。悟空主要采取龍樹的教誡,悟明還要修慈氏見,即有宗的明分。徹底解脫輪回不但悟緣起性空理,還要了悟本有真性才能徹斷實執戲論。)的介紹信,並安排住宿等,以種種恩德對我的修行作守護。
到了宗薩寺之後,仁波切也歡喜地在五個月之間, [jl8]爲我們五百左右的弟子,按照早晚修持的程序,傳授了不共察爾派的《寶訓弟子釋 [jl9]》十八本,解釋十一本,連同除無我母的大灌頂之外的所有灌頂、傳承、引導、竅訣。參加法會的主要有康薩堪仁波切、嘎托的司徒、協慶的加擦等僧衆。我向仁波切獻上了一對銀瓶和繭綢等供養,承諾從事喜金剛(喜金剛:梵文Hevajra(嘿婆日啰)的意譯,亦譯“歡喜金剛”、“呼金剛”。密乘無上瑜伽部本尊。身白色,八面,十六臂,四足,每面叁目,雙身,抱明妃金剛無我母。或作蘭色,叁面十二臂,叁目。)、大日如來(大日如來:梵文Mahavairocana(摩诃毗盧遮那)的意譯,密乘認爲是法身佛。稱此佛常居于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宮,其形象一般爲天冠,披發,身佩璎珞,坐蓮花座。在密乘五智如來中,此佛居中央,表第九識所具法界體性智。)等的念修。
十九歲火牛年一月,《寶訓》法會圓滿結時,尊者上師嘉央堅贊也來到宗薩寺,此殊勝尊者對請求《寶訓》的僧衆們,賜予了《洛得旺波傳》等一些傳承。之後,我到了嘎咕向秋金巴 的林中。這期間,從勤修瑜伽自在主喇嘛曲培饒傑(法弘增),求得了《寶帳八本尊》的開許、《拉諾空行》的加持引導;從康協 的堪仁波切得雄
曲培受取了沙彌戒、《薩班和文殊合修法》的加持、《沙彌戒的解釋》、薩班(薩班:即薩班衮噶堅贊(1182—1251)原名貝丹敦珠,意譯吉祥義成。尊稱薩迦班智達,簡稱薩班。藏傳薩迦派第四祖。幼從伯父紮巴堅贊學法,後從來藏的印度高僧釋迦師利等學習佛教經論和大小五明,學識廣博,得班智達(大智者)號。1247年,應诏于涼州(今甘肅武威)會見蒙古闊端皇太子,議定西藏歸元之條件,致書西藏各地僧俗首領,勸說歸順。著有《叁律儀論》、《正理藏論》、《薩迦格言》等。)著的《遣除四貪著的引導》;從瓦讓
洛薩受學了《嘎讓嘎叁十頌》的解釋;從康協的代理堪布小德雄
曲培受學了《入行論》 [jl10](《入行論》:又譯爲《入菩薩行論》、《入菩薩行》,是古印度高僧寂天所作。寂天,梵語音譯鮮德太瓦,藏語音譯喜瓦拉。是公元七至八世紀時的著名佛學家,被視爲文殊菩薩的化身。《入行論》書名的梵文音譯爲“菩提薩埵則熱亞阿瓦達熱”,意思是如何實踐菩薩的行爲准則,也就是說如何才成爲(有)菩提心者。有多個藏文譯本,校定本由大譯師洛丹希繞和印度高僧蘇瑪底給蒂確立。收入藏文大藏經《丹珠爾》中,並有多種單行本和注釋本。漢文譯本名《菩提行經》,4卷,北宋天息災譯,較藏文本缺兩品,文義亦有出入。全論共十章,以頌文寫成,論述大乘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在西藏流傳頗廣,爲噶當派七論之一。近年來有從藏文譯出的漢譯本多種,如隆蓮法師譯並加注釋的《入菩薩行論廣解》、達瓦次仁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入菩薩行論》及臺灣如石法師編著並譯解的《入菩薩行》等。)從木雅 智者根嘎彭措受學了《叁律儀論說》的解釋。
之後,從化身仁波切獲得了《降魔金剛手》、《寶帳八本尊》、《毗沙門(財神)》、《藥師佛》等的開許,以及《度母 贊》、《尊勝佛母》、《除障道》、《七十誓願》、《叁十誓願》、《五十誓願》、《叁常念》等康協的念誦儀軌之傳承,還有《叁根本合修法》的灌頂等。
秋季,來到嘎咕山中上師仁波切嘉央堅贊的身前,受學了《入行論》 [jl11]的覺受(覺受:藏傳佛教用語。指通過修行中的體驗,對心性、真如理有了一定的解悟。《祝祓大手印》謂覺受爲“了達總如義理,凝現于心”。《大手印了義海》謂“心領受爲覺受”。)引導和洛巴所記錄的解釋。當時,尊者親口贊許道:“好書!象這樣的如意寶,在印度和藏地皆無有第二個,我自己每天不斷地觀修一遍《入行論》,並且整個一生精進于此《入行論》的修持!”
二十歲土虎年(1938年),住在此殊勝尊者的身邊,受學了大遍知(大遍知:指衮勤·索南僧格。衮勤是尊號,本名索南僧格,或稱郭讓巴,爲降欽·然降巴·桑結培的弟子。明宣德四年己酉年(1429)生于多康的果讓地方,曾親近絨敦等大善知識,蒙受教益。次于桑普寺、哲字寺等親近桑結培廣學顯教。後從鄂欽學叁律儀論。並從薩迦後代學習密法道果教授。45歲成化九年癸巳(1473)建土丹朗嘉寺,總弘一切佛法,尤以戒律爲主。54歲時住持鄂旺寺。明弘治九年(1496)61歲赴薩迦寺廣轉*輪,是年終。其弟子甚多,弘法利生事業頗爲廣遍。)的著作《律海藏》、工登 《戒律的總義》、《中觀總義》、《叁律儀論說》本文和它的解釋《顯明典籍密義》、《叁律儀總義》和《增補》等的解釋;從都多協伽、霍爾尼劄
根嘎桑波、讓根喇嘛、德雄活佛根絨等諸師,獲得了詳細的重述講解引導。
二十一歲土兔年(1939年),在上師仁波切的身前,獲得了《薩班文殊合修法》的加持。從塔則堪布仁波切獲得了珠伽(唐東加布)派的長壽灌頂 (、鄂爾派的酬補儀軌以及《文殊名贊》等的傳承。
當時,文殊怙主上師金剛持阿旺勒巴(語主善)來到宗薩殊勝化身仁波切之前,爲欽則仁波切等二十五位會衆,傳授了《喜金剛因、道》 [jl12]的灌頂、《白度母》、《藍衣金剛手》、《財寶天母》、《金剛彩鵬》的開許,以及《深道》和《比松 外內》的加持。
之後,勒巴的足迹降臨嘎咕山,由上師仁波切嘉央堅贊作領誦師,爲德格王子(土司公子)則旺登都(壽主降魔)等二十五位會衆,傳授了《喜金剛因、道》的灌頂、《薩班文殊合修》加持、根本金剛偈、尊者本人所著的《輪涅無別》的見地引導等之傳承。嘉央堅贊也在此爲許多會衆傳授了薩班文殊合修的加持。
那時,夢見尊者上師勒巴足,對我作了許多歡喜的表情,說道:“你前世投生爲一個斷腿小孩之身,對書籍等作了許多損壞,故今生會有許多障礙!但是由于敬信上師,誦修本尊,于空行護法供施朵瑪請求辦事,故無論出現任何惡緣也能轉成道用,並且我也恒常不離地守護你。” [jl13]
當時,我向文殊怙主上師金剛持請問道:“從現在開始,是從事聞思好,還是作精華的修持更好?”上師讓明天來。第二天拜見時,金剛持說:“一般來說,你無論作什麼都好,若是修習就會更好。”又請問了一個關于山中禅修地的授記,也獲得了“很好,可以。”的答複。
這期間的一個晚上,在房中作“朗都(道時)”念誦時,對“此乃佛……”等詞句,生起了確定的信解。就于此狀態中安住,故一切顯現突然成爲空性:好象自己的身體也沒有了,任何顯現也沒有了,感覺(一切都)成爲空淨的虛空,而當時,又能從事開門、吃飯等行動,故想道:“我不是死了、不是做夢、也不是瘋了,可這是什麼呢?”心中出現了大的恐懼。
第二天早晨,告訴了上師仁波切,上師說:“你所住的那個房屋,最初是绛嘉央洛德旺波的禅房。 [jl14]當時,所有的鬼神彙聚到面前,故侍者也有點不敢住。後來,住進來一位名叫強巴的普瑪喇嘛,念誦了十萬遍普賢行願品,叁次面見了無量光佛。之後,又住進來一位名叫覺給的人,他修習空行母。一次,他在覺受顯現中,看見從拉薩到康定以內取任何事物皆不存在,成爲空寂的虛空,故想道;“我瘋了嗎?”而極其恐懼。後又于一天早晨,看見松樹的頂上站著一位赤裸的婦女,作出不淨的顯現,他一合眼就消失。又連續幾天早晨,出門時雖是冬天,但確見整個山谷充滿了先前未曾見過的五彩缤紛的花朵。
後來,他在關房下面的“伽卡” 繞行,心中朗然生起:“一切法的甚深實相——心之無上秘密大手印(大手印:梵語曰摩诃母陀…
《遍主輪之怙主绛央洛薩桑博傳記——善緣耳之喜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