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遍主輪之怙主绛央洛薩桑博傳記——善緣耳之喜宴▪P5

  ..續本文上一頁當時承諾,一條黃金傳承,

  遠離毀誓汙垢,成就持明聖衆,

  叁察正量 解釋,經咒耳傳竅訣,

  周遍弘揚諸方!微賤乞丐我也,

  雖想意樂正法,濁世障難凶猛,

  故常以智慧眼,如母看顧兒子,

  請求永遠守護!哎喲黑色力士,

  吉祥欲界天女,守刹誓言護法,

  聽命具誓海衆,恒常巡邏守護,

  請求吉祥增長!”

  這個夏天,在一處名叫側欽劄瑪瑪的空谷中,住了約六個月,主要觀修喜金剛的生起次第 ,每天不間斷地練習二十修身、叁十二“楚科”,故每晚能認識夢境和光明,並且熟練掌握“叁正念”。在夢境中,見了一次化身仁波切,于心稍微獲得了堅固 [jl26],當時,唱了一首出離的道歌[jl27],名叫《引導厭離心的使者》:

  “啊夥(喔喲) !

  尊者無有匹敵仁波切,乞丐誠實心意轉向法,

  諸法無生通達賜加持!糊塗空具法影佛油子,

  漫遊無人幽靜山谷中,恣意放蕩赤裸大睡時,

  外境種種諸緣所激勵,內心厭離想法也生起,

  故編顯明厭離詞句蔓:心中生起出離瑜伽士,

  春季叁月杜鵑唱悲歌,雖然好象恒常極悅耳,

  季節過後返回各自境,憶念藍色杜鵑生傷感,

  想起悅意妙音心厭離。夏季叁月草地花缤紛,

  好象恒常如此爭奇豔,秋天冰雹頃刻全摧毀,

  枝葉變成幹灰心厭離,想起新鮮花朵生傷感。

  秋季叁月田野六果熟,好象恒常如此熟果累,

  霜凍冰雹之敵頃刻毀,變成枯黃幹草心厭離,

  憶念成熟莊稼生傷感。光明日月光芒極明亮,

  好象恒常如此放光明,然被七匹馬車牽引走,

  進入陰影中時心厭離,憶念旭日東升心傷感。

  灰色細雨蒙蒙浠瀝瀝,好象恒常如此下不停,

  季節過後彌漫暴風雪,山河被雪鋪滿心厭離,

  憶念蒙蒙細雨心傷感。溝頭溝尾泉眼清長長,

  發出潺潺悅耳流水聲,雖然好象恒常流不斷,

  然被裝入寒冬冰窟中,山河被冰充滿心厭離,

  憶念清清河水心傷感。蔚藍高空之中蒼龍飛,

  好象恒常盤旋于長空,衰老失去珠寶墮海中,

  成爲凶頑鯨魚心厭離,憶念先前吼聲心傷感。

  男女肌膚白紅發光澤,好象恒常如此般美麗,

  然逐漸爲歲月所損惱,衰老痛苦速至生傷感,

  成爲滿頭銀絲心厭離,憶念悅意童身淚如雨。

  情投意合男女親密友,雖然好象長時伴厮守,

  死主閻羅強行來拆散,腐屍拖往墓地心厭離,

  憶念悅意密友淚漣漣。遠近親屬夫妻喜樂見,

  雖然好象恒常親無間,閻羅鬼卒強行拆散開,

  獨自飄流中陰心厭離,憶念親戚夫妻心傷感,

  體驗恐懼痛苦淚漣漣。具足人畜威力富裕時,

  雖然好象永遠享快樂,死主黑繩攔腰綁著走,

  抛入中陰深淵之險關,體驗幻象痛苦生傷感,

  想起今生快樂心厭離,體驗惡趣痛苦淚滂沱。

  總之無論對境 和有境 ,皆爲令心厭離之死者。

  我乃糊塗乞丐文殊名,心喜漫遊無人空谷中,

  想與野獸爲伍不尋友,想飲清泉無罪之食物,

  心思無暇死主正等候,心欲無謬觀修二次第,

  體驗痛苦無益諸衆生,心欲安置無上之佛地。

  總之心若不生無益想,欲望工作皆無完成時,

  如不住于無有造作性,輪回諸事沒有完成時,

  自己如不立即作抉斷,情面迎合沒有滿足時。

  長官親朋以及諸施主,親屬父母子孫後代等,

  心中貪戀執著真辛苦,雖然抓住複需棄分離,

  總之愚人都將障法行,不要被他所製自決定。

  自己願望未能得究竟,外界世間欺騙凡所現,

  也令無變誓言得堅固,任何意樂之事定成辦。

  身如盜寶小偷隱伏臥,語如啞巴沈默斷言語,

  心無分別恒常念死亡,不求高位也不自倨傲,

  甘居低位調伏自相續,不做外表相似佛教徒,

  暗地盡力調伏自相續,不求學者冗詞之臆說,

  僅將一切教誡記心中,不觀他人過失察自過,

  不聽他人所說自抉斷,不思自利思維利他人。

  有情信解種種差別故,雖然難以隨順一切衆,

  然應以慈悲眼作看顧,且以悅耳善語作宣說。

  佛徒不會因饑馑而死,故衣食等生活資生緣,

  僅以暫時所得即知足,今天無論任何諸作爲,

  也無明天不死之把握,明天無論任何之所作,

  也無後天不死之把握,人生無論怎樣來度過,

  都應按照噶舉前輩們,以及覺沃噶當格西們,

  頑強刻苦發誓行正法。總之濁世凶蠻之衆生,

  雖說利益卻視爲顛倒,雖發勝心卻視爲欺騙,

  雖努力親近卻視爲仇,雖沈默靜坐卻遭咒罵,

  是故對此快生忿恨時,恒常穿上忍辱之铠甲,

  認真守護慈悲菩提心。魔種使者精通欺騙術,

  往昔串習習氣長久時,愛染貪欲惡習甚嚴重,

  是故如此貪欲將生時,恒常點燃正知正念火,

  唯此空性海中作安住。如果遠離戒律之法眼,

  布施波羅蜜等雖精進,然于人天善趣之階梯,

  也無有攀登之機會故,應如額眼般守護戒律。

  同樣凡夫俗子之欲望,刹那頃刻不斷在變化,

  是故半生持戒的堪布,晚年卻成子女之父母,

  早年講經說法大法師,晚年卻成流寇強盜頭,

  早年山中舍棄諸俗事,晚年卻成儲蓄之鄉民,

  昨天還是佛教之想法,今天卻如魔鬼作邪見,

  上午還有信心且贊頌,下午卻以邪見作誹謗,

  是故如此蔑視業因果,于叁寶等生起諸邪見,

  快要生起愚癡罪障時,常作敬信以及清淨想,

  恒常點燃智慧之燈火。總之如不憶念死無常,

  任何正法以及諸所作,皆會成爲今生之擺設,

  故應抛棄戲論諸所作,無所作中收攝想念心,

  調伏自心令心合正法,法之精華世俗及勝義,

  常修如此兩種菩提心 。願此說善令諸衆生母,

  進入五道 十地 得究竟,獲得叁大殊勝之果位!”

  在白天沒有仇敵的喧嘩,夜晚沒有鬼神的叫喊,也沒有凶惡之人來往,故嘈雜的散亂自然斷除,世間八法 也間接止滅的高廣之地,此道歌(從心中自然流出)。因風心明淨,故妄念自然微小。在歡樂的藥域 之牧場上,紅花、青蓮花等各種花朵爭奇鬥豔,在前方賞心悅目的草地上,岩羊、黃羊等動物悠閑緩慢的行走,因此,一切所顯皆成爲顯空幻化之歌舞;

  雪雞、畫眉等鳥類穿著美麗的羽毛衣,發出種種婉轉的啼鳴,令人耳根滿足,展開方便、智慧的雙翅,飛翔于空寂的虛空,發出的任何妙音,皆朗朗生起聞空(雙運)之聲音;

  澗水、雪水、泉水等種種流水,如同琉璃寶的圖畫般降下,發出潺潺悅耳之水聲。美麗察欽章瑪湖及池塘等,如同琉璃汁般深藍而明淨。丹頂鶴、野鴨、大雁等各種水鳥發出婉轉妙音,各種花采在極其美麗的花園中,六足的蜜蜂們發出“嗡嗡”的歌聲,成爲耳根之甘露,激發出覺性、智慧之力。

  因衆多非人和野獸出入,故恒常心中熱呼呼(有一點緊張害怕時的感覺),且悲心朗朗然,因此不由自主地激勵出精進、出離、敬信等;閑談伴侶和散亂緣微少,故善行自然增長。

  城鎮中的諸人,在幻相輪回業中,恒常起伏動搖。在此山的底部,在一個名叫花牆的悅意花園中,年輕的牧童們將無常執爲常、將不淨執爲淨、執苦爲樂、執無我爲我,即恒常感覺良好、唱歌跳舞、種種遊戲玩耍等作爲緣,自然(令我對無明衆生)生起悲心。

  在大部分時間中,此地霧氣彌漫,明淨的虛空中,雲霧多變化,五色斑斓的彩虹生起之後,又消失得無影無蹤。傍晚,黑色的陰影籠罩下來,所有的鳥雀也都“瑟瑟”拍翅進入巢穴中,鄉村的牧童們也離瑜伽士越來越遠,狐狸、狼群嚎叫,茅草發出“啾啾”山歌之時,(這些現象)全部理解爲無常之自性。由此,悲心自然生起,成爲精進之鞭,憶念皈依處和上師,敬信之力增長,提醒見地和修持,能激勵覺性和智慧,攝持暖相之地量,了知證悟的定見,而于一切皆離貪著,朗然生起厭離心,心識緊張專注,敬信之意切切等。

  南風緩慢流動,是對治昏沈的良藥。日、月廣大升起,看見各種光明的遊戲,即:一切境顯幻化的顯現,都成爲增加有境(內心)覺空赤裸的效力。

  

  第四回 厭離心生厭離歌 念上師恩真實語

  

  在如此幽靜的功德齊具莊嚴的山窪中,無羁裸睡時,心無造作松緩而安住。心之感覺無論出現什麼,也都是出離心的清楚顯現。這是在猴年十一月,下弦空行彙聚的吉日,由我這個“騙子”(作者自謙爲假修行人),因風界生起(激動)所亂寫。

  又在當時生起顯現升爲仇人的覺受之時,唱了如下厭離歌:

  “嗚呼哀哉惡業如同我,獲得難得暇滿之人身,

  遇見大恩上師真佛陀,寂靜山中貌似作觀修,

  剛一出現惡言之武器,嗔恨荊刺聳立怒目視,

  看見白嫩臉蛋之當下,貪欲熾熱損惱紅眼看,

  剛一遇見如幻之財寶,貪心黑雲生起垂涎觀,

  明朝不死把握雖無有,但求今生排場造作觀,

  來世不畏把握雖無有,愚癡屍睡如此作法觀,

  忌妒賢士我慢于低劣,自贊傲慢執持法觀待,

  雖僅聽聞支離破碎語,心就于彼散馳此法觀,

  身雖正襟危坐似觀修,然而八法如火般熾燃。

  嗚呼!

  身如朽物寂靜山中臥,心如城中賊狗般漫遊,

  口中說空如空中雷鳴,內心煩惱更甚凡夫衆,

  專說他人如傘般撐起(攻擊一大片),自己悍然行爲十不善,

  外表喬裝身語入牢房,內心八法幹柴烈火熾,

  返觀自己如此生傷感,慈父上師垂鑒悲眷顧,

  乞兒清淨八法賜加持!”

  又憶念諸上師的恩情和功德,而唱了依止善知識方式之歌,名爲《仙人之真實語》:

  “那摩咕汝貝(敬禮上師)!

  敬禮上師尊蓮足,如此方式依上師,

  《鹽堿經》中如是說:導師世間眼本人,

  也顯現爲善知識,由此理應依上師。

  《智慧度經》中也說:所有一切諸佛法,

  全部依賴善知識,由此理應依上師。

  同樣諸佛之功德,佛說依賴于上師。

  所有續部中也說:上師比佛更殊勝,

  一再贊頌如此觀。印藏證士所開顯,

  甚深耳傳中也說:僅以上師及…

《遍主輪之怙主绛央洛薩桑博傳記——善緣耳之喜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