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五十二節課

  

第五十二節課

  

思考題

  210、人在生病時會有何種痛苦?面對病苦時,什麼樣才是正確的心態?

  211、人在死亡時會經曆哪些痛苦?明白這些道理,對你有什麼幫助?今後有何打算?

  212、修行人與世間人在面對病苦、死苦時,有哪些不同?這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請談談你自己的理解。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爲度化一切衆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繼續學習“人類之苦”中的病苦。

  庚叁、病苦:

  

人這個身體,本是四大組合的性質,故當四大不調時,必將遭受風、膽、涎等各種疾病的折磨。

  

按照藏醫續部的說法,我們無始以來由貪、嗔、癡叁毒,産生了風、膽、涎叁種根本病。廣而言之,疾病的種類,有些經典說是八萬四千種,有些說是四百零四種。如《大智度論》雲:“般若波羅蜜亦能除八萬四千病……淫欲病分二萬一千,嗔恚病分二萬一千,愚癡病分二萬一千,等分病分二萬一千。”《摩诃僧祇律》雲:“病者,有四百四病:風病有百一,火病有百一,水病有百一,雜病有百一。”

  

關于疾病的成因,中醫理論認爲可分叁種:1、外因: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2、內因: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3、不內外因:包括飲食、意外事故、猛獸傷害等。這些道理,與《金光明經》所講的叁種致病因素[1],基本上都可以對應。經中亦雲:“四大諸根,衰損代謝,而得諸病。”

  

因此,中醫、西醫、藏醫當中,對疾病的來源、本質及所生的痛苦,各有不同的描述和分析。而這些疾病,有的是前世害過衆生、打過衆生所致;有的是氣節變化或四大紊亂而引起的。如果想要治療,有些是可以治的,即通過醫藥、佛菩薩明咒便可治愈,而有些則很難徹底根除。

  

世界衛生組織曾公布:人類已知的疾病,大概有30000種。其中約有10000種,也就是叁分之一的病,可以得到有效治療。而其他大多數疾病,現代醫學都束手無策。因此,現在許多人得了病以後,不管到什麼醫院、看什麼醫生、吃什麼藥,都不一定見效,這也是很正常的。

  

不過,即使你的病實在無法根治,也沒必要特別苦惱,因爲任何一個病的消失,都要觀待遠、近兩種因緣。遠因是你前世、前世的前世……乃至無數劫之前,以叁毒所造的業,一直留存在阿賴耶上,並于今生以疾病的形式顯發出來;近因即是風、膽、涎叁者過多或過少,從而産生損惱身心的各種疾病。所以,一旦你四大不調而出現病苦,觀察、思維因果關系非常重要,這就叫做修行。

  

有了這樣的修行境界,無論你面對身體、心靈的痛苦,還是修法的違緣、生活的困苦,都可以安之若素。否則,完全依賴外在的力量,想以醫療、藥物來斷除痛苦,有時恐怕是辦不到的。甚至,就算一心一意祈求諸佛菩薩加持,對業障深重者而言,也不一定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就像佛陀在世時,對某些病入膏肓的患者,只能是作作加持而已,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辦法了。當然,也有些具緣衆生,通過佛菩薩或高僧大德的加持,最終病體得以痊愈,這種現象不在少數。所以,對不同的病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那麼,人得病以後,究竟是怎樣的情形呢?縱然是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精明強幹的壯年人,一旦不幸染上疾患,也會像被石頭擊中的鳥雀一樣身衰力竭,無精打采,甚至臥床不起,稍作運動也很困難。不要說大的疾病,就算是個小小的頭痛、感冒、心髒不適、肝髒不舒服,也會讓你什麼力氣和勇氣都沒有了。

  

最近我看望了一位大德,以前他身體很不錯,但如今看了他的狀況,確實覺得疾病太恐怖、太可怕了,這種感覺油然而生。在特別嚴重的疾病面前,除非是境界特別高的人,可以自在地將一切轉爲道用,否則,一般人的確很難面對。不過,縱然是有超勝境界的人,包括佛陀在內,顯現上也會示現生老病死。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這些佛教真理,並從內心中真正有所感悟。

  

當一個人生病時,如果問他:“你哪裏痛?”他可能連迅速回答的能力都沒有,講起話來也是有氣無力、奄奄一息,似乎自己大限將至:“我好痛啊,已經不行了……”長期病魔纏身的人,每天睡覺時輾轉反側、夜不成眠,怎樣躺臥也沒有一個舒適的時候,而且覺得白天晚上都極其漫長,簡直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不過,有些人是太脆弱了,明明病得沒那麼嚴重,卻喜歡添油加醋,弄得人心惶惶。這種人讓他做事的話,他會借口身體不好,可是一旦讓他吃飯,馬上就睜開眼睛,生龍活虎地撲過去了。

  

關于病苦的描述,佛陀在經典中也講了很多,我們對此理應有所認識。否則,如果沒有學過這些,一旦你遭遇這種痛苦,勢必很難面對。而只有通達了大乘教言,並從中獲得真實利益,遇到病苦時才會遊刃有余,對它有清醒的認識。因此,每個人要懂得人生到底是怎麼樣的,不然的話,連這一點都不懂,恐怕修行起來有一定困難。

  

在生病的時候,通常會食欲不振,不想吃、不想喝,雖有一百個不情願,可萬般無奈還是要服用又苦又澀的中藥、藏藥,並感受放血、針灸等痛苦。記得我在廈門治病時,天天都要做“小針刀”手術,用根小小的刺紮進脊椎裏。每次一紮進去,好像插入了骨髓一樣,我就“啊”一聲,不得不叫。所以,每天我去治療,都是自己一個人,不敢帶熟人,生怕以後身體好了,人家還忘不掉我的膽小。後來在成都住院時,也做過多次這種手術。雖然自己很不情願,但也沒辦法,爲了早點好起來,甚至爲了能多活一天,再不願意也要做。因此,輪回完全是苦的本性。對于這個道理,每一個人應深深思維,並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長期觀修。只有這樣,一旦病苦降臨到了自己頭上,到時才能坦然面對,甚至可以轉爲道用。

  

佛陀在《正法念處經》中講過:“病苦害人命,病爲死王使,衆生受斯苦,此苦不可說。”確實,衆生的病苦難以忍受,沒得病時感覺不到,一旦不幸得了病,到醫院裏一看,自他都是苦不堪言。所以,對我們修行人而言,認識病苦的最佳場所就是醫院。

  

那天我在成都的一家醫院,看到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年人,非要讓醫生給他做手術。醫生搖頭拒絕道:“你現在體質特別差,最好不要做,還是回去休息吧。”但這個老人強烈抗議:“我一定要做!一定要活到90歲!”雖然我不是醫生,只是個過路的,但看到他的身體狀況,也覺得沒有什麼指望了。可是他自己卻毫不自知,對自己身體的期望極大,非要永遠地活下去。相比之下,我們修行人在這方面,的確比世間人強多了。

  

世間人在生病以後,想到死亡可能會突然來臨,就心驚膽戰、坐立不安。由于魔障、惡緣的牽製,以致在夢中甚至白天有許多迷亂現象,使得身心無法自主,那真是迷亂中的迷亂,也有人因此而自尋短見、自殺身亡的。其實人的病苦多種多樣,也跟自己前世所造的業有關。假如你往昔打過衆生的頭,今生可能經常頭痛,藥石無效;倘若你曾傷害過衆生的其他部位,這種果報現前時,自己身體相應的部位,也不得不承受這種痛苦。所以,《因果經》中說了,短命是殺害衆生的果報[2],多病則是傷害衆生所致。

  

佛經中就講過一個老比丘,他長期臥病,無人照顧,以至于汙穢不堪,散發出陣陣惡臭。佛陀以神通觀察到後,親自帶五百比丘前往他的住所。比丘們見他屋內汙穢髒亂,個個掩鼻皺眉,希望盡速離開。而佛陀卻請帝釋天取來香湯,親自爲病比丘洗浴身體,細心呵護。

  

衆人問佛爲什麼要這樣做。佛陀告訴大家:“生病的衆生非常可憐,要關心照顧他們,此舉會有相當大的功德。另外,他也跟我前世有緣:昔日這位病比丘是一行刑者,常以鞭子重重鞭打犯人,令受刑者痛不欲生。當時我被人誣陷,受鞭刑之前以實情相告,請他手下留情,于是他網開一面,行刑時沒讓鞭子落到我身上。後來他命終之後,因生前作惡多端,墮入惡趣長劫受苦,如今即使轉生爲人,也常身患重病,飽受折磨……”[3]

  

所以,我們趁現在活著時,一定要好好忏悔前世或今生毆打衆生的罪業,否則的話,將來可能生生世世都會病不離身。現在有些人之所以是“藥罐子”,吃多少中藥、西藥都不見好,肯定也跟前世業力是分不開的。

  

當然,因果雖說是自作自受,但患了重病的人還是很可憐。有些人得了麻風病、腦溢血,就如同行屍走肉一樣,活著跟死了幾乎沒有兩樣,甚至還被逐出人群。1986年法王如意寶到藏地各處弘法時,在道孚就見到一群麻風病人,上師爲他們做了一些佛事。當時我們看到,他們的狀況跟死人沒什麼差別,只不過身體能動而已。

  

前不久,我還看了一本書,名叫《歲月》,作者是程向陽。盡管他只有…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五十二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