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 昙注節要講記▪P21

  ..續本文上一頁往生大會,把他的親戚朋友統統都請來,送他往生。開往生大會,他知道什麼時候走,他是盤腿坐著走的,讓大家看。這有大福報。那個福報差一點的人,那就有生病了。病如果重的時候,你助念,他也會跟著你念,沒有聲音了,看到他嘴唇在動。到臨走的時候,他嘴唇還在動。我們以爲他是念佛,其實不是的,臨走一刹那嘴巴動,不是念佛,是他在那裏說:佛來了,我要跟他去了。想告訴大家,沒有聲音,說不出來。他見到佛了,跟佛走了,這是真正往生,所以這個法門是不死的法門。我們常講這個法門不老,不病,不死,真正能做得到。要專修,那個效果才非常的顯著,雜修就不行了。什麼叫雜修呢?覺明妙行菩薩講的好:念佛的人,又念佛又讀經,這個讀經是讀別的經,譬如說很多同修早課的時候又要念《金剛經》,又念《普門品》,又念《阿彌陀經》,念好多,這叫雜修,這個不是專修,他的力量分散掉了,效果就差了。所以最怕的是雜修。如果再雜世間這些名聞利養,那就更糟糕了,那個就很難有成就了。所以,世出世間法通通放下,一本經,一句佛號,那個效果就非常非常顯著,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圓滿成佛。所以這個法門,真的我們現在發願發心,現在就不老,不病,不死,一生成佛得菩提分。現在沒斷煩惱,就得菩提分。這個菩提,就是如來果位呀。我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就向成佛的這個方向、目標上邁進了,而且決定成就。這個不可思議呀。“焉可思議”!在這個地方,我還要補充幾句。我們必須要徹底了解西方世界的功德莊嚴,認清楚佛不思議的力量,對我們究竟是有多麼大的加持,我們才能夠建立信心,才能夠專一願往。這些都在淨土叁經之中,所以叁經要認真去研究,要細心地去觀察、去體會,字字句句都不能放松,然後才曉得彌陀對我們的恩德有多大。前面這一條是總說,後面這十六條,從第二到十七是別說。第一個是說“量”。

  2,莊嚴量功德成就

  莊嚴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故

  有很多人懷疑,西方極樂世界有多大呢?十方無量無邊的衆生去往生,會不會有人滿之患呢?你看,還沒有求往生,就先打妄想了,怕西方極樂世界人太多了,擠不下去了。這妄想真多,促成了很大的障礙。他不曉得,西方淨土是法性土,跟我們這裏不一樣。我們這個地方的土叫法相土,法相土有生有滅,不是究竟。法性土不生不滅,廣大無有邊際。因此我們要修淨土,先要把心量放大。

  彼國人天。

  西方極樂世界純是菩薩,怎麼說人天呢?《無量壽經》上佛有解釋,說人天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煩惱沒斷、帶業往生的,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煩惱還沒斷,跟他方世界的人天沒有兩樣。說他是人天,其實都是阿惟越致菩薩。那個阿惟越致菩薩,得來的是阿彌陀佛加持的。阿彌陀佛不加持,你是人天身份,那加持把你加到阿惟越致菩薩。所以是佛力加持的,不是自己的力量從自己力量來看,人天身份。這是一個說法。第二個說法,沒有生到極樂世界以前,你是哪一道的。我們在人道,到那裏去是人天。因爲有菩薩去往生的,也有阿羅漢去往生的,也有辟支佛去往生的,也有畜生道去往生的,九法界的衆生都有去往生的,所以這是講人天。

  若意欲宮殿樓閣。隨心所成。人各如此。

  西方極樂世界一切受用是自然的,不需要去設計,不需要去營造,這個都太麻煩了。自然成就的,心裏面想什麼樣子,它就變現什麼樣子。想大它就大,想小一點它就小。居住的房屋,這個宮殿,我們看到這兩個字就會想到皇宮寺廟那種建築,這個想法是錯誤的。諸位要知道,天親菩薩沒到中國來過,釋迦牟尼佛也沒到中國來過。中國這個建築物在印度沒有,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的道場不是像我們這種建築。所以你要曉得宮殿的本意是什麼,我們要認識清楚。所謂宮,就是私人住宅,古時候叫宮,就是私人住的地方。殿就是辦公的場所,像佛講堂,講經教學的場所,這個叫殿。像我們這個場合,這就是殿;居住的寮房,那就是宮。宮殿是這個意思。中國宮殿的形式跟印度不一樣,我們現代觀光旅遊很方便,諸位去看過許許多多地方,他們的文化、他們的生活方式,幾乎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國家都不相同,居住的房屋形式都不一樣。所以這個宮殿,不能想到我們,局限在我們這個範圍,要想到佛當年在世他們居住的環境,他們教學的場所,教學的場所就稱爲殿。所以這居住的環境隨心所欲,“人各如此”,每個人都是這樣的。

  又十方世界衆生願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一時一日之頃算數所不能知其多少。

  十方世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人數沒有法子計算,太多太多了,真的是無量無邊。

  而彼世界常若虛空。

  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多人,天天有那麼多人去增加的時候,西方極樂世界好像沒有看到有人增加一樣。

  住如此量中。志願廣大亦如虛空無有限量。

  阿彌陀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盡虛空遍法界的衆生統統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還是非常空曠,沒有覺得人多,沒有覺得擁擠。由此可知,心量要大。西方極樂世界爲什麼這個量有這樣莊嚴成就呢?就是心量大,量大福大,量大智慧也大。我們要拓開心量,要能容一切人,能容一切物。

  3,莊嚴性功德成就

  莊嚴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這是菩薩教給我們觀察西方極樂世界十七種莊嚴的第叁種,性,我們常說的性質,觀察彌陀淨土的性質。“正道大慈悲”,道若是成佛之道,那就叫正道。大慈悲的正道跟一般菩薩的正道又不相同,因爲一般菩薩修行成佛要經曆很長的時間,要經曆許許多多的階段。像我們念書,是一年級,二年級,叁年級。菩薩的階級有五十一個,從初信位到等覺位,五十一個階級必須要經曆的。這個地方說的大慈悲,就是不必經曆,正是像《華嚴經》上所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不必經過次第,一直就超升了。所以他的時間很短,成就不可思議,這叫大慈悲。所以這句話只能應用在西方淨土。

  生彼正道世界。即成就出世善根入正定聚。

  善根,佛在經上常說,有世間善根,有出世間的善根。世間善根,也就是說世間所有一切善法都從這個根生的,那就叫善根。世間善根有叁種,叫無貪、無嗔、無癡。換句話說,把貪嗔癡斷掉,這個世間善根就生了,你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都是世間善法。假如貪嗔癡要是不斷,雖然在世間作善,未必是真的善。像袁了凡居士家庭四訓裏面所說的,“善有真善,有假善,有半善,有滿善”,他是說了八種。由此可知,那善不容易啊。必須把貪嗔癡這個叁毒煩惱斷掉,你修的一切大小善事都是圓滿的。這是世法的善根。出世法的善根是什麼呢?大乘法裏頭常講,精進。所以菩薩善根,唯一精進。西方世界,經上跟我們講的很清楚,生到極樂世界就證得叁不退了,叁不退就是出世善根。不但證叁不退,而且是圓證叁不退。我們特別要注意那個圓字,圓是圓滿,由此可知,圓滿的叁不退,不是一般菩薩能夠得到的。通常大乘法中講,圓教八地以上,才能證得圓證叁不退。你就曉得,這個地位是多麼高啊。所以西方世界成佛容易,快速,穩當,就是人人都是圓證叁不退。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這才能得到“入正定聚”。什麼叫做正定聚?定就是你心裏面有決定。正定,你定的這個道路一定是成佛,將來也決定會成佛,這就叫正定。如果你定在一個法門上,你的確很認真、很用功的修學,但是這一個法門決定不能成佛,那麼這個定,在佛法裏面叫做邪定聚,不是正定的。譬如印度有一些宗教,他們的教徒非常虔誠,依照他的理論方法來修學,他們最後能夠生欲界天,色界天,或者是無色界天,真的能到那邊地方去。他的心定了,定在這個法門上。這一種定聚,在佛法裏面就叫邪定聚。爲什麼呢?不能成佛。縱然生到最高的無色界天,天福享盡的時候還要輪回,還要墮落,所以那個定就不是正定。佛法裏面講的正定,就是依照這個方法理論修學,決定成佛,我們把心定在這上面。在此地這個正定,跟一般大乘正定意思又不一樣,也就是格外的深,格外來的深,是專門定在這一句名號上。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心就定在名號上。也許人家問,定在名號上行嗎?能成就嗎?決定能成就,而且有不可思議的成就。誰給我們作證明呢?大勢至菩薩給我們作證明,大勢至菩薩的修行就是專念佛號。你看《圓通章》裏面所說的,他一開口就說,他與五十二同倫,同倫用現代的話來講,同志呀,志同道合的五十二個人。這五十二個怎麼講法呢?是五十二個位次:十信,十個;十住,二十個;十行,十回向,十地,這就是五十個,再加上等覺、妙覺,妙就成佛了。這五十二個就是說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用什麼方法呢,就是一句阿彌陀佛,真正不可思議啊。他講的很清楚:“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假就是不需要用第二個法門,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從初發心他就念成佛了。而且成佛比別人快,別人成佛要叁大阿僧祗劫,我算算他們那個帳,成佛大概叁劫就行了,叁劫、四劫,就成佛了。人家要叁大阿僧祗劫,你就想想,真的不可思議呀。所以名號功德我們要明白,這才肯認真去念。念的方法,一定要遵照大勢至菩薩的指導,“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怎樣都攝六根呢?天親菩薩在這個地方教給我們五念法,那就能夠都攝六根。聲聲佛號裏面有禮拜,禮拜是恭敬的意思,真誠恭敬就是禮拜的意思,用恭敬心念這個佛號。稱贊,稱贊是念出聲音來。作願,念念都是求生淨土,念念都是要見阿彌陀佛。第四觀察,第五是回向。觀察就是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能攝六根。如果不是這樣的念法,這個都攝六根是不容易做到的。做不到都攝六根,如果能做到淨念相繼,也決定往生。只要能做到淨念相繼,那個就很難得了。淨念,淨就是不懷疑(懷疑,…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 昙注節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