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往生大会,把他的亲戚朋友统统都请来,送他往生。开往生大会,他知道什么时候走,他是盘腿坐着走的,让大家看。这有大福报。那个福报差一点的人,那就有生病了。病如果重的时候,你助念,他也会跟着你念,没有声音了,看到他嘴唇在动。到临走的时候,他嘴唇还在动。我们以为他是念佛,其实不是的,临走一刹那嘴巴动,不是念佛,是他在那里说:佛来了,我要跟他去了。想告诉大家,没有声音,说不出来。他见到佛了,跟佛走了,这是真正往生,所以这个法门是不死的法门。我们常讲这个法门不老,不病,不死,真正能做得到。要专修,那个效果才非常的显著,杂修就不行了。什么叫杂修呢?觉明妙行菩萨讲的好:念佛的人,又念佛又读经,这个读经是读别的经,譬如说很多同修早课的时候又要念《金刚经》,又念《普门品》,又念《阿弥陀经》,念好多,这叫杂修,这个不是专修,他的力量分散掉了,效果就差了。所以最怕的是杂修。如果再杂世间这些名闻利养,那就更糟糕了,那个就很难有成就了。所以,世出世间法通通放下,一本经,一句佛号,那个效果就非常非常显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圆满成佛。所以这个法门,真的我们现在发愿发心,现在就不老,不病,不死,一生成佛得菩提分。现在没断烦恼,就得菩提分。这个菩提,就是如来果位呀。我们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就向成佛的这个方向、目标上迈进了,而且决定成就。这个不可思议呀。“焉可思议”!在这个地方,我还要补充几句。我们必须要彻底了解西方世界的功德庄严,认清楚佛不思议的力量,对我们究竟是有多么大的加持,我们才能够建立信心,才能够专一愿往。这些都在净土三经之中,所以三经要认真去研究,要细心地去观察、去体会,字字句句都不能放松,然后才晓得弥陀对我们的恩德有多大。前面这一条是总说,后面这十六条,从第二到十七是别说。第一个是说“量”。
2,庄严量功德成就
庄严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有很多人怀疑,西方极乐世界有多大呢?十方无量无边的众生去往生,会不会有人满之患呢?你看,还没有求往生,就先打妄想了,怕西方极乐世界人太多了,挤不下去了。这妄想真多,促成了很大的障碍。他不晓得,西方净土是法性土,跟我们这里不一样。我们这个地方的土叫法相土,法相土有生有灭,不是究竟。法性土不生不灭,广大无有边际。因此我们要修净土,先要把心量放大。
彼国人天。
西方极乐世界纯是菩萨,怎么说人天呢?《无量寿经》上佛有解释,说人天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烦恼没断、带业往生的,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烦恼还没断,跟他方世界的人天没有两样。说他是人天,其实都是阿惟越致菩萨。那个阿惟越致菩萨,得来的是阿弥陀佛加持的。阿弥陀佛不加持,你是人天身份,那加持把你加到阿惟越致菩萨。所以是佛力加持的,不是自己的力量从自己力量来看,人天身份。这是一个说法。第二个说法,没有生到极乐世界以前,你是哪一道的。我们在人道,到那里去是人天。因为有菩萨去往生的,也有阿罗汉去往生的,也有辟支佛去往生的,也有畜生道去往生的,九法界的众生都有去往生的,所以这是讲人天。
若意欲宫殿楼阁。随心所成。人各如此。
西方极乐世界一切受用是自然的,不需要去设计,不需要去营造,这个都太麻烦了。自然成就的,心里面想什么样子,它就变现什么样子。想大它就大,想小一点它就小。居住的房屋,这个宫殿,我们看到这两个字就会想到皇宫寺庙那种建筑,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诸位要知道,天亲菩萨没到中国来过,释迦牟尼佛也没到中国来过。中国这个建筑物在印度没有,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的道场不是像我们这种建筑。所以你要晓得宫殿的本意是什么,我们要认识清楚。所谓宫,就是私人住宅,古时候叫宫,就是私人住的地方。殿就是办公的场所,像佛讲堂,讲经教学的场所,这个叫殿。像我们这个场合,这就是殿;居住的寮房,那就是宫。宫殿是这个意思。中国宫殿的形式跟印度不一样,我们现代观光旅游很方便,诸位去看过许许多多地方,他们的文化、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国家都不相同,居住的房屋形式都不一样。所以这个宫殿,不能想到我们,局限在我们这个范围,要想到佛当年在世他们居住的环境,他们教学的场所,教学的场所就称为殿。所以这居住的环境随心所欲,“人各如此”,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又十方世界众生愿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一时一日之顷算数所不能知其多少。
十方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个人数没有法子计算,太多太多了,真的是无量无边。
而彼世界常若虚空。
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多人,天天有那么多人去增加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好像没有看到有人增加一样。
住如此量中。志愿广大亦如虚空无有限量。
阿弥陀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统统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还是非常空旷,没有觉得人多,没有觉得拥挤。由此可知,心量要大。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这个量有这样庄严成就呢?就是心量大,量大福大,量大智慧也大。我们要拓开心量,要能容一切人,能容一切物。
3,庄严性功德成就
庄严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这是菩萨教给我们观察西方极乐世界十七种庄严的第三种,性,我们常说的性质,观察弥陀净土的性质。“正道大慈悲”,道若是成佛之道,那就叫正道。大慈悲的正道跟一般菩萨的正道又不相同,因为一般菩萨修行成佛要经历很长的时间,要经历许许多多的阶段。像我们念书,是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菩萨的阶级有五十一个,从初信位到等觉位,五十一个阶级必须要经历的。这个地方说的大慈悲,就是不必经历,正是像《华严经》上所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不必经过次第,一直就超升了。所以他的时间很短,成就不可思议,这叫大慈悲。所以这句话只能应用在西方净土。
生彼正道世界。即成就出世善根入正定聚。
善根,佛在经上常说,有世间善根,有出世间的善根。世间善根,也就是说世间所有一切善法都从这个根生的,那就叫善根。世间善根有三种,叫无贪、无嗔、无痴。换句话说,把贪嗔痴断掉,这个世间善根就生了,你起心动念一切造作都是世间善法。假如贪嗔痴要是不断,虽然在世间作善,未必是真的善。像袁了凡居士家庭四训里面所说的,“善有真善,有假善,有半善,有满善”,他是说了八种。由此可知,那善不容易啊。必须把贪嗔痴这个三毒烦恼断掉,你修的一切大小善事都是圆满的。这是世法的善根。出世法的善根是什么呢?大乘法里头常讲,精进。所以菩萨善根,唯一精进。西方世界,经上跟我们讲的很清楚,生到极乐世界就证得三不退了,三不退就是出世善根。不但证三不退,而且是圆证三不退。我们特别要注意那个圆字,圆是圆满,由此可知,圆满的三不退,不是一般菩萨能够得到的。通常大乘法中讲,圆教八地以上,才能证得圆证三不退。你就晓得,这个地位是多么高啊。所以西方世界成佛容易,快速,稳当,就是人人都是圆证三不退。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这才能得到“入正定聚”。什么叫做正定聚?定就是你心里面有决定。正定,你定的这个道路一定是成佛,将来也决定会成佛,这就叫正定。如果你定在一个法门上,你的确很认真、很用功的修学,但是这一个法门决定不能成佛,那么这个定,在佛法里面叫做邪定聚,不是正定的。譬如印度有一些宗教,他们的教徒非常虔诚,依照他的理论方法来修学,他们最后能够生欲界天,色界天,或者是无色界天,真的能到那边地方去。他的心定了,定在这个法门上。这一种定聚,在佛法里面就叫邪定聚。为什么呢?不能成佛。纵然生到最高的无色界天,天福享尽的时候还要轮回,还要堕落,所以那个定就不是正定。佛法里面讲的正定,就是依照这个方法理论修学,决定成佛,我们把心定在这上面。在此地这个正定,跟一般大乘正定意思又不一样,也就是格外的深,格外来的深,是专门定在这一句名号上。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心就定在名号上。也许人家问,定在名号上行吗?能成就吗?决定能成就,而且有不可思议的成就。谁给我们作证明呢?大势至菩萨给我们作证明,大势至菩萨的修行就是专念佛号。你看《圆通章》里面所说的,他一开口就说,他与五十二同伦,同伦用现代的话来讲,同志呀,志同道合的五十二个人。这五十二个怎么讲法呢?是五十二个位次:十信,十个;十住,二十个;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就是五十个,再加上等觉、妙觉,妙就成佛了。这五十二个就是说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用什么方法呢,就是一句阿弥陀佛,真正不可思议啊。他讲的很清楚:“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假就是不需要用第二个法门,就是一句弥陀念到底,从初发心他就念成佛了。而且成佛比别人快,别人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我算算他们那个帐,成佛大概三劫就行了,三劫、四劫,就成佛了。人家要三大阿僧祗劫,你就想想,真的不可思议呀。所以名号功德我们要明白,这才肯认真去念。念的方法,一定要遵照大势至菩萨的指导,“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怎样都摄六根呢?天亲菩萨在这个地方教给我们五念法,那就能够都摄六根。声声佛号里面有礼拜,礼拜是恭敬的意思,真诚恭敬就是礼拜的意思,用恭敬心念这个佛号。称赞,称赞是念出声音来。作愿,念念都是求生净土,念念都是要见阿弥陀佛。第四观察,第五是回向。观察就是西方世界依正庄严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能摄六根。如果不是这样的念法,这个都摄六根是不容易做到的。做不到都摄六根,如果能做到净念相继,也决定往生。只要能做到净念相继,那个就很难得了。净念,净就是不怀疑(怀疑,…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昙注节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