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心不清淨了),不夾雜。做到不懷疑、不夾雜,這個心是清淨的,這是淨念。相繼是不中斷。換句話說,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 樣去念也決定得生。所以他教給我們的方法,八個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個就是入正定聚。
4,莊嚴形相功德成就
莊嚴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故
這兩句偈,前面一句是說的事實真相,後一句是比喻。我們看西方世界的形相:
忍辱得端正。
西方世界的大衆,四土九品往生的人,相貌都相同,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這個世界,找到兩個人相貌相同的很不容易,很難找到。爲什麼相貌不相同呢?你先要知道,相從哪裏來的。現在醫學上講,相貌是遺傳的,兒子總會像父母,遺傳的。這在佛法裏面講,是講不通的。佛法怎麼說呢?相是心變現出來的,這個很有道理。因此人的相貌不一樣,就是他的心不一樣。“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個話就非常有道理了。所以佛法上講,相隨心轉。你看那一般看相算命的,他也懂得一點佛法:相隨心轉。因此我們就知道,爲什麼到西方極樂世界相都一樣。他每個人都念阿彌陀佛,每個人都想阿彌陀佛,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相貌就很像阿彌陀佛,就這麼回事情。我們這個世間人,小孩會像父母,他想念父母,他的相貌就像父母。到長大了,他不想父母了,他相慢慢就變了,變了就不像了。諸位從這個地方去觀察,你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西方世界衆生的相,一個是大家統統念佛憶佛,一個是阿彌陀佛本願加持。四十八願裏頭有,第二願第叁願就是講相貌相同。那麼我們要想相貌得端正,“忍辱得端正”。這個世界相貌好的人,我們曉得,前世他修忍辱,他得的好相貌。這一世如果能更忍辱,他這個相貌愈來愈殊勝。
一得生彼無嗔忍之殊。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叁毒煩惱就斷了,自自然然的斷了。爲什麼自然斷呢?因爲那邊沒有叫你不如意的事。一切不如意的事,不但你見不到,你接觸不到,聽都聽不到。你所接觸到的,都叫你很開心,都叫你很歡喜。所以法喜充滿,嗔恚心沒有了,忍辱波羅蜜當然就圓滿了,它自然圓滿了。
人天色像平等妙絕。
這個是事實,我們無法想象。世間這個佛的相,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我們沒有見過真正的佛相。曆代所造的佛像,世尊給後人指示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佛有叁十二相、八十種好,你要把這叁十二相要塑造出來。那麼大家就依這個標准來做。所以究竟佛的相貌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看雕的佛像,畫的佛像,每一尊都不一樣。到底佛長的是什麼樣子?其實佛沒有相,沒有一定的相。佛的相是 “隨衆生心,應所知量”,你喜歡那個佛相是什麼,佛就現那個相給你看,所以佛沒有一定的相。所以我們中國人造的佛像就像中國人,你看日本人造的佛像一看就是日本人,西藏的佛像一看那就是喇嘛,一看就看出來了。那個泰國的佛像,釋迦牟尼佛佛像,你看那個下巴尖尖的,跟泰國人一樣。這就是“隨衆生心,應所知量”,你覺得哪個相很喜歡,很莊嚴,他就現什麼樣的相。那個真實的色相之殊勝、之美好,我們無法想象。
淨光之力也。
這個相是阿彌陀佛清淨光明加持之下顯示出來的,西方世界每一個人的色相都跟阿彌陀佛一樣。
光非心行
相是心變的,佛的光不是我們的心,不是我們的行爲,
而爲心行之事。
他能夠加持大家,把相貌變得那麼殊勝美好,這不可思議。所以這比喻裏面講,“如鏡日月輪”,日月都放光,鏡也有光明。
5,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
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者。偈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故
觀察西方世界種種的事物,
百千種寶隨心稱意無不具足。
世間所有一切受用的物質,從哪裏來的呢?是從一切有情衆生福報裏面變現出來的。這個時代資源非常豐富,是這一個時代的有情衆生他的福報大。如果說這個時代一切物質非常貧乏,就是這個地區的有情衆生沒福。福報是我們過去生中所修的,修福這才能享福。享福如果不知道再修福,這個福報享盡了,就沒有了。這一些事實,我想同修們稍微留意一點,就在眼前,你就會看的很清楚。我們看到許多發大財的人,到晚年的時候破産了,貧窮潦倒,這就是說明他的福報一生當中都保不住。所以諸位要知道,人這個發達,我們中國古人講,這個財運最好在晚年,晚年大概能保得住。如果財運是在年輕的時候,年輕的時候發了財,胡作妄爲,不知道積善修德的話,到晚年就沒有了。他過去生中所修積的福報,幾年就用光了,就花完了,那個很可惜。能夠保持到兩代到叁代的,就很少很少。這個不但現前我們看得很清楚,從曆史上能夠保持叁代的也不多。能夠保持長遠,必須知道修善知道積德,才能夠保持長遠。西方世界一切的受用不是我們修的福德,修的福德是會享用得盡的,西方世界是稱性的福報,就是真如本性裏面本來具足的顯示出來。這是用之不盡的。就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西方極樂世界是這個狀況,是從自性裏面流露出來的,自然的。所以“百千種寶”,這個百千是形容,實際上那個數量是無量無邊,沒有法子計算的。“隨心稱意無不具足”,盡虛空遍法界,我們這個世間沒有的,它都有,它都具足。一切諸佛刹土裏面有的它統統都有,諸佛刹土裏沒有的它也都有。這是心性圓滿的流露,你能夠得到自在的受用。所以西方世界,生到那裏,貪心就沒有了。我們這個地方物質太稀有了,所以黃金看得很寶貴。西方極樂世界你要不要黃金?不要了。爲什麼呢?鋪馬路的呀。你們想想我們這個地方鋪馬路的水泥,那個柏油,你會拿到家裏去藏起來嗎?那不會啊。西方世界黃金是鋪馬路的,那個什麼金剛鑽,寶鑽是幹什麼的?建築材料,蓋房子用的,你要它幹什麼?所以到那個地方,貪心自自然然沒有了。爲什麼呢?太多太多了,所以斷貪嗔癡。到西方世界,到達那裏,確實這個念頭都不會再有了。
若欲令無倏焉化沒。
你看到這個太多了,太多就討厭了,不想再看到它了,這一不想看,它全沒有了。你想看它,它都出現了,隨心所欲。
心得自在有逾神通。
逾是超過,心得自在,超過神通。說的這些事,都是綜合淨土叁經裏面的事實,天親菩薩提醒我們要記住,不要忘記,我們才曉得西方世界好。人家說,西方世界好,好在什麼地方呀?你一條一條能講得出來,至少我們能講出這十七條,他才知道是真好,這不是假好。這能說得出來呀。
6,莊嚴妙色功德成就
莊嚴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無垢光炎熾。明淨曜世間故
這個曜是照曜,西方世界的妙色是指佛光光明,叫“無垢光”。垢是汙染,西方世界的佛光是清淨光明,沒有絲毫汙染。
其光曜事則映徹表裏。
我們這個世間日月燈光,只能照到色相的表面,沒有辦法透過。在從前我們讀這樣的文很難懂,現在科學發達了,我們很容易接受了,知道的確有許多光線可以能夠透過物體。譬如我們在醫院裏面最常見到的X光,X光照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是透明的,它能夠透過。于是我們知道,這個空間光的確也是無量無邊,我們的肉眼現在這個作用不大,無量無邊的這些光線裏面,我們只能夠見到一定的波度,我們稱光波。比這個光波長的我們見不到,比光波短的也見不到,只能見到非常窄小的這一點點光明,我們今天講的日月燈光。如果有一天我們這個眼光開了,各種光波我們統統都能夠見到了,這個世界就變了,這個世界決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爲什麼呢?肉眼看不到的東西,你統統都看到了。看到什麼?六道輪回、十法界的現象你就看清楚了,就擺在面前。這是說光有許多度數不相同,這光波不一樣。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他們的眼根跟我們不一樣,他是各種光波都能看得見,所以這光照一切事物都是透明的,“映徹表裏”。
其光曜心
這個是最重要的了。前面那個,說實在話,那個不是重要的,這個後面這一句最重要的。
則終盡無明。
它能夠幫助你破無明。這個斷無明,很難很難呐。無明斷了,就成佛了。
光爲佛事。焉可思議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是以光明來加持這些衆生,令這些衆生斷煩惱,開智慧,破無明,成佛道。所以大家要是喜歡聽經,到西方極樂世界聽阿彌陀佛講經。如果不喜歡聽經,覺得聽經很麻煩、很羅嗦,不喜歡聽經,就接受佛光照曜你,一樣很快,你的煩惱無明斷掉了,智慧佛道成就了。沐浴在佛光之中,這是有這樣殊勝不可思議的成就。所以這個妙色是講的佛光。
7,莊嚴觸功德成就
莊嚴觸功德成就者。
觸也是一種享受,觸受。
偈言。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故
觸樂應著
著是著相,貪著。世間人貪著的時候,譬如眼貪色、耳貪聲,他接觸他就起貪心。
而此增道。
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寶性功德草”,接觸之後它能夠增長你的道心,
事同愛作。何可思議。
這個何可思議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
有菩薩字愛作。
菩薩裏面有愛作菩薩,從表面上看他跟我們世間人這個貪愛沒有兩樣,在形相上來講是一樣的。
形容端正生人染著。
人家見了他的時候,産生歡喜心,貪染之心。但是這是菩薩,染著世間法會墮叁惡道,染著菩薩法
或生天上或發菩提心
那就不一樣了,菩薩會讓你開智慧,這就是菩薩法裏頭常說的,“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他後面有這一句。如果沒有這一句,那就變成世間法了。世間的貪愛,這是生死的根本,輪回的業因。他末後令入佛智,幫助你發菩提心。這是講世間,這個菩薩在世間接引衆生,用愛作這個手段,用這個比喻。可是西方世界這個觸受,是寶性功德草。大概到西方世界的這些人,跟我們都差不多,我們這些衆生都喜歡樹木花草,所以西方世…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 昙注節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