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 昙注節要講記▪P23

  ..續本文上一頁界的寶樹很多,又高又大。我們很喜歡草坪,西方世界的草坪特別優美,草非常的柔軟,叫寶性功德草。在草坪上面你接觸到的時候,你就非常快樂。這個快樂超過“迦旃鄰陀”。迦旃鄰陀是印度話,是印度一種細軟的草,也是很叫人生歡喜心的,佛在此地用它作比喻:你那個快樂決定超過這個迦旃鄰陀。這是舉一個例子,其實在西方極樂世界所接觸的,就是六根接觸的境界,太多太多了,這個接觸之樂也是不可思議的。

  8,莊嚴叁種功德成就

  莊嚴叁種功德成就者。有叁種事應知。何等叁種。一者水。二者地。叁者虛空

  此叁種所以並言者。以同類故也。

  我們常講四大:地、水、火、風。《楞嚴經》裏面跟我們講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在七大裏面,這個水、地、虛空它是同一個性質,所以把它合起來講。

  莊嚴水功德成就

  莊嚴水功德成就者。偈言。寶華千萬種。

  這個寶華是指西方極樂世界除了七寶池裏面的蓮華之外,所有的樹木都有華果,所以品種無量無邊,數量無量無邊。大家念《無量壽經》都念的很熟,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人能夠說得出來西方世界這些樹木花草有多少種類、有多少數量,沒有人能夠說得出來,確確實實無量無邊。

  彌覆池流泉。

  從這一句,這就是指的七寶池裏面的蓮華,以及寶池四周的花草樹木。

  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故

  你看這兩句形容得多麼的優美。微風吹動的時候,你看到的華,看到的樹葉,因爲所有的樹木花草都是無量珍寶所成的,不像我們這個世間。我們這個世間植物有木本的、有草本的,西方世界沒有草木,都是珍寶。寶樹寶草,寶性功德草,都是珍寶成就的。這個草木沒有,西方世界找不到,因爲是寶,所以寶都放光。我們這個世間也有寶,那個寶很差,很劣。實在講,在西方世界,那個不能稱爲是寶,那是假的,不是真的。譬如黃金,有真金有假金,我們這個世間的黃金跟極樂世界的金一比較,我們這是假的,它是真的。它放光,我們這個不放光。沒有光明,這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統統放光。那麼微風一吹動,那個光就交錯了,顯示得非常之美。

  經言。彼諸菩薩及聲聞若入寶池。

  西方世界的人要到七寶池裏面去洗個澡,我們今天講遊泳,到七寶池裏面去遊泳,

  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頸水即至頸。欲令灌身自然濯身。欲令還複水辄還複。

  這幾句是講這個水隨心所欲的形象。你到七寶池裏頭,你覺得這個水太深了,它就淺了。你想這個水到膝蓋,水剛剛好到膝蓋。要想水到頸部的時候,水就到頸部,隨心所欲。要想這個水從上面灌下來,那水自然就上去了,這灌下來像我們淋浴一樣,沒有一樣不是隨心所欲的。這是講水的形象,再看它的溫暖,

  調和冷暖自然隨意。

  我想這水熱一點,它就會熱一點。想涼一點,它就涼一點,它能夠隨人的意思。

  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清明澄潔淨若無形。

  西方世界的水質跟我們這裏不一樣,開神就是我們一般講的開悟,你在這個水裏面遊泳、沐浴會開悟。悅體是身體感覺得非常舒服,非常的舒適。我們這個世間人遊泳,大概悅體有幾分,開悟是沒指望,開悟不行啊。西方世界沐浴會開悟,“蕩除心垢”,它能把你心裏面的煩惱習氣也能夠洗掉。“清明澄潔淨若無形”,這兩句是形容水質,跟我們這個地方的水質不一樣。

  寶沙映徹無深不照。

  這是講池底。我們這個地方池底泥沙,西方世界,我們在經上讀過,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七寶池的池底是金沙布地,所以它放光,池底也有光明往上面照,“無深不照”。

  微瀾回流轉相灌注。

  這個水它不是死水,它在那裏流動。流的速度不快,所以看起來非常之美,叫“微瀾回流”,這個池的水注到那個池,那個池的水注到這個池,它是循環的,在流轉。

  安祥徐逝不遲不疾。

  它這個水的流動速度,你所觀察的是恰恰好,也不太快,也不太慢。

  波揚無量自然妙聲。

  因爲它有波,有波它就有音聲,水流的,它就有音聲。

  隨其所應莫不聞者。

  它這個音聲說法。西方世界六塵說法,風、樹都會說法,流水也會說法。

  或聞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

  這個佛法僧叁寶,就代表圓滿的佛法。不但像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乃至十方一切諸佛所說之法,在極樂世界沒有不具足的。想聽什麼法,無論是在樹下,或在水邊,都能夠聽到。這個是阿彌陀佛真實的慈悲。因爲在習慣上,佛給我們講經說法,我們一定規規矩矩坐在那裏,這表示恭敬,不能隨便,不可以放逸。如果在樹下、水邊聽法,可以躺著聽,可以慢慢欣賞,可以放逸,不要那麼規矩。你看佛對一切衆生想的多周到,讓你隨心所欲,聞法成就。

  或聞寂靜聲空無我聲大慈悲聲波羅蜜聲。或聞十力無畏不共法聲諸通慧聲無所作聲不起滅聲無生忍聲乃至甘露灌頂衆妙法聲。

  這個幾句把佛法裏面顯教、密教,我們有說宗門教下,也就是各宗各派,無所不包。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無論想修學哪一個法門,都很容易成就。不像現在我們這個世間,現在這個世間,說老老實實的話,除了這個老實念佛一門之外,學其他的都很難成就。說實實在在的話,學教,你不能大開圓解;學禅,不但說不能開悟,恐怕得定都不可能,得禅定都得不到啊;學密,你念那個咒不相應。這是從前我做學生的時候李老師告訴我,李炳南老居士,他在抗戰那個時候,他住在四川,跟西藏、青海的這些喇嘛活佛學密,他告訴我,他學了有兩百多種法,沒有一個靈,也就是說沒有一個相應的。他就給我們同學們大家說,他舉出一個例子,他學過隱身,這個咒一念,人家就看不見他了。他念,念出來之後他問我們,看見嗎?我們都看見他了,這不靈啊。所以不容易啊。只有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法門可靠,其他的法門的確很不容易修,很難成就。可是到西方極樂世界了,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都容易成就。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加持的。西方世界六塵說法,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換句話說,統統是阿彌陀佛在說法。

  如是等聲稱其所聞

  這個稱其所聞是什麼?就是你想聽什麼就聽到什麼。

  歡喜無量。隨順清淨離欲寂滅真實之義。

  這個隨順底下一共有叁句,這是講聞法所得的真實利益。你得清淨,得離欲(這個離欲就是貪嗔癡慢這些煩惱決定不會起現行),寂滅真實,這個是佛菩薩所證的。

  隨順叁寶力無所畏不共之法。

  這是聲聞、緣覺、諸大菩薩所修的種種功德,你也能夠在聞法當中得到。

  隨順通慧菩薩聲聞所行之道。

  通是通達,慧是慧解,我們常講,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無有叁塗苦難之名。但有自然快樂之音。

  你看這叁種裏面,水就有這種殊勝的利益,這種殊勝的功德。

  莊嚴地功德成就

  莊嚴地功德成就者。偈言。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故

  這是講地面上的,我們今天講的地上物,那個功德也是不可思議。宮殿樓閣是居住集會的場所,那也是衆寶所成。無論是房舍與房舍之間,樹木與樹木之間,經上講的詳細,寶樹上面都敷著有羅網,網中都有寶鈴,風吹到的時候會響。不但美觀,而且能夠現十方的境界。譬如我們在極樂世界想看看地球上我們認識的這些老朋友的狀況,那個地方形相就顯示出來,像我們看電視一樣,就看到了,就能夠在這裏顯現出來。十方世界,過去、現在、未來,統統都能夠現相。我們現在看電視是平面的,西方世界現的相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跟真實的狀況無二無別,這個要知道。所以實實在在說,我們對于家鄉很留戀,對于親人很留戀,不能常住,不能常常在一起,總有個生離死別。死了之後,每一個人依自己的業力去輪回了,再也不見面了,再也遇不到了。所以你心裏想得長相聚,那是幻想,是夢想,不是事實啊。唯獨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妄想都變成事實了。爲什麼呢?我們家親眷屬,無論他在哪一道,我都看得到他。你能夠看得到他,你就會照顧到他,他在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樣的幫忙,你自然會援手。這是真實的呀。不生到西方世界,你就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智慧。

  隨心稱意莊嚴具足。如淨明鏡。

  這是比喻,好像很幹淨的明鏡,能夠照外面的境界,這個境界相都可以現在這個鏡子裏面。西方世界的宮殿、樓閣、樹木,就像明鏡一樣,十方世界的景象都顯現在其中。底下講,

  十方國土淨穢諸相善惡業緣一切悉現。

  統統現在那裏,都看得很清楚。所以佛經裏頭常說,“佛氏門中,不舍一人”。這是佛菩薩真正的慈悲。什麼時候你對這個法門能夠相信,能夠接受,佛菩薩一定示現,來幫助你,來指引你,一個人都不會放棄。如果很多人的因緣成熟了,那麼佛就會應化到世間來,跟大家有一個長時期的相處,教化大衆。一個人成熟了,則是化身來點醒你。像從前周幫道的夫人,我想很多同修都知道,周老師從前就是在臺中農學院的教授,以後農學院改成中興大學了,早年的時候叫農學院,他在那裏擔任教授。他的太太在南京的時候,那個時候抗戰勝利之後住在南京,地藏菩薩化身到他家裏去化緣。他那個時候沒有學佛,也沒有給他,地藏菩薩就走了。走了以後,他忽然感覺到,這個和尚來化緣,他怎麼進來的?因爲在南京他住的那個房子很大,院子很大,外面是圍牆,大門再經過二門、叁門才到裏面。叁道門,門都關起來都沒有開,這和尚怎麼進來的?走了之後,門也沒有開,這和尚不見了,所以感到非常詫異,始終解不開這個問題。以後到臺灣來,學佛了,遇到李老師,把這個事情告訴李老師,李老師說,你遇到這個和尚,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所以他才忏悔,菩薩跟他化五斤香油沒給他。這是什麼?這是一個人的緣成熟了,所以佛菩薩用化身度一個人。化身忽然有,忽然就沒有了,用的化身。這些都…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 昙注節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