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 昙注節要講記▪P29

  ..續本文上一頁一切諸佛,一切諸佛沒有能夠比得上阿彌陀佛的:勝妙無過者。

  7,莊嚴主功德成就

  何者莊嚴主功德成就。

  這個主是極樂世界的教主,就是老師,就是阿彌陀佛。

  偈言。天人丈夫衆。恭敬繞瞻仰故。

  爲什麼會有這樣殊勝的現象呢?老師的德能、智慧,令一切大衆尊敬、敬仰,以他爲學習的榜樣,所以才能感得學生們的愛戴。這個“天人丈夫衆”,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大衆,阿彌陀佛的學生。這些人都是十方世界念佛去往生的。十方世界這些人,怎麼知道念佛往生呢?是諸佛菩薩勸導這些人的。像我們,我們怎麼會知道西方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呢?釋迦牟尼佛爲我們介紹的。《往生論》天親菩薩造的,天親菩薩勸我們往生的。諸佛菩薩爲我們介紹,我們才曉得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這樣殊勝的一個修行道場。我們同修當中也有很不錯的,念念想找一個好的修行道場,好修行道場在哪裏呢?在西方極樂世界呀。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找不到啊。所以你一定要發願求生淨土,這才是真正究竟圓滿的好道場。所以這個兩句,要用現代的話,就是老師備受學生的愛戴。這是老師的智慧德能的感召,學生一絲毫勉強都沒有。這種敬愛老師的心,是從內心裏頭真正生出來的,這是這個意思。

  8,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

  何者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故

  我們看底下的注解。這個不虛作住持,實在講是真正不可思議。想想我們自己這一生,的確也有不少人頭腦還算清醒,覺得這一生空過了。虛作就是空過,這一生空過了,這一天空過了,這一年空過了,這實在是可惜。阿彌陀佛可以說,一天都沒有空過,一時一刻都沒有空過,這個了不起呀。這是我們真正要學習的。一個人在世間,有一些頭腦清醒的人常常會想到,人生在這個世間,有什麼價值,有什麼意義?如果我們活得有意義、有價值,那這就沒有空過了。如果你這一生當中過得沒有意義、沒有價值,那這一生就空過了。這講一生,再看一年,再看一月,再看一天,你能夠這樣仔細冷靜去觀察,你就會開智慧了,你就會覺悟,會有警惕了。世間人念念都爲自己,爲自己打算的沒有不空過的。你要問,爲什麼?不學佛的人不知道,學佛的人應該知道。我說應該知道,就是因爲學佛的人還有很多人他也不知道。其實佛講的太清楚了,小乘法裏面一開端就教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所以你要是念念爲這個身去著想,你就大錯特錯了。這個身是假的呀,四大五蘊的假合。不但是大乘人,小乘人覓身了不可得。你每天爲這個身,爲這個身的享受、身的樂趣,你怎麼不空過嘛!你爲你一家人,爲你一個小團體,統統空過。甚至于聰明智慧再高一點的,曉得人壽命無常,不能夠很長久。我們中國古人講,人生叁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在曆史上留名,這個不朽了。他不曉得,這個地球有成、住、壞、空,地球哪一天爆炸,沒有了,你那個曆史留給誰?誰還能記得你的曆史?現代天文家非常清楚,每天在天文望遠鏡裏面看到太空當中的星星,有新的星形成,有舊的星球爆炸,消失掉了。所以那個叁不朽,也是虛作,也不是真實的。那麼我們要問,什麼叫不虛作住持,真正不空過呢?給諸位說,克實而論,只有念阿彌陀佛,你沒有空過。爲什麼呢?念阿彌陀佛的人,將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啊。生到西方世界,“華開見佛悟無生”,真的不虛作住持。除此之外,無論修學大小乘法門,在我看還是虛作一場。你看倓虛法師的《念佛論》,我們這裏很多,小冊子很多。倓老法師的《念佛論》,仔細去看看,念佛論後面附的有一篇文章,是倓老法師在香港打佛七的開示,是開示裏頭的一段,前後都沒有,因爲我得到一個錄音帶,這個錄音帶不太完整。我找一個能夠聽得懂老法師話的人把它寫出來,寫出來之後我幫他整理了一下,附印在後面。實在講,那一片錄音帶,就能夠保證我們這一生不虛作。我們天天都不空過,年年都不空過,這個生活才真有意義,有價值,過得很充實,那麼你會感覺得真實的幸福快樂。我們看這一段文:

  蓋是阿彌陀如來本願力也。

  阿彌陀佛所以不空過,就是四十八願。

  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

  這個幾句話說得好,真的是簡單扼要,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我們淨宗學會成立之後,我覺得一般從前我們的課誦本不適用。爲什麼不適用呢?我想你們諸位同修都知道,你們以前照著一般課誦本作早晚課,你得什麼利益?實在講,得不到利益啊。課誦本裏頭所說的內容不知道,只是照著念一遍,念給佛菩薩聽聽,好像交了差了。修行貴在轉識成智,我們轉不了啊,我們沒有開智慧,愈作愈迷惑,所以這個課誦本對現代人來講,就不適用了。特別是修淨土的人不適用。所以我們就重新定了一個課誦本,我們早課念的經文,選的《無量壽經》的四十八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每一天早晨把四十八願恭恭敬敬念一遍,像佛一樣發願,換一句話說,要把四十八願變成我自己的心願,使我們的心願跟阿彌陀佛完全相應,這個就有功德,就有利益,有受用了。晚課我們選的《無量壽經》叁十二品到叁十七品,持戒念佛。這個六品經文裏面,爲我們詳細說明五戒十善,使我們知道哪些是惡,哪些是善,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斷惡修善,老實念佛。晚課是反省,經文念了之後,自己好好反省一下,我今天一天對人對事對物有沒有犯過失。如果有犯過失,趕快的改進,明天我不再犯了。這叫真修行。這樣早晚功課才管用,才有用處啊。這個就是說,我們依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能夠得到彌陀如來威神的加持。佛力加持我們,使我們自己也有智慧、也有能力斷煩惱、開智慧,使我們自己能斷煩惱,能與修學的目標方向接近,這就是與叁歸依接近。叁歸依是覺正淨,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有能力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力。自己沒有這個力量,求佛力加持。所以,願幫助力,力又幫助願,力跟願相符相成。所以願不是空願,“願不徒然”就是不是空願,願會兌現的。力也不是虛作,確確實實有力量。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真有力量。“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我們要從這裏學習,這個才叫真正修行人。我們這一天沒空過,這一個月沒空過,一年沒空過,你的生活是愈過愈愉快,越來越快樂,越來越歡喜,沒有空過啊。你要不懂這個道理,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雖然學佛,還是空過了一生,到來一生還要搞生死輪回,你說這個冤枉不冤枉。這個我們不能不清楚。再看底下這一節:

  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

  這是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見阿彌陀佛,見到阿彌陀佛你得什麼樣的好處呢?這個好處實實在在說,無法形容,說之不盡。這些利益都是佛力加持的,唯有西方世界有,其他十方諸佛刹土裏面都沒有。一切諸佛刹土修行證果要靠自己的功夫,佛固然加持你、幫助你,那是佛在教學上的幫助,除了教學上,其他的沒有辦法幫助你。但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僅僅是在教學,他確確實實把他的智慧、神通、道力、福報全都加持給你。所以這個法門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贊歎。“淨心菩薩”,淨是得清淨心,哪一個地位的菩薩得清淨心呢?唯識經論裏面給我們說,轉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就清淨了。如果你是轉第六意識爲妙觀察智,還不清淨。再轉末那識爲平等性智,也還不清淨。一定要轉阿賴耶識爲大圓鏡智,這就清淨了。這是什麼地位呢?八地菩薩。八地菩薩才轉阿賴耶識。七地以前,阿賴耶識是什麼樣子他還搞不清楚,他怎麼能轉呢?八地菩薩才轉。這個就是說明,“未證淨心菩薩”,就是你沒有證到第八地,這個位子高啊,太高了。上面九地、十地、等覺菩薩,就成佛了。可是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帶業往生的,一品煩惱都沒斷,望八地,那不敢想象啊,正如同幼稚園的學生望那個博士班的,就像這種狀況一樣。可是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本願加持,我們這個帶業往生的,一品煩惱沒斷,佛力一加持,就把我們拉到八地了。實際上我們不是八地菩薩,他把我們拉到八地,因此我們一切享受、受用跟八地菩薩一樣。

  八地已上法性生身菩薩也。

  這就是淨心菩薩,得平等法身。

  寂滅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薩所證寂滅平等之法也。以得此寂滅平等法故名爲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薩所得故名爲寂滅平等法也。

  這個句子,大家要反複多念幾遍,意思才能體會到。一切法裏頭,從理論上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是從理上說。從事上說呢,這事有兩方面。如果就法而論,那還是平等的。如果就人而論,就不平等了。爲什麼呢?人的煩惱、習氣各各不相同所以這個造成的不平等。理上平等,法上平等,人事不平等,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在這個境界裏面,在這極不平等的人事,我們從大別來觀察,九法界有情衆生,菩薩、緣覺、聲聞,底下這六道凡夫,極端不平等。有沒有辦法叫他平等呢?有,《無量壽經》就是平等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是平等法。《無量壽經》上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是平等法,所以這個經是平等經,是平等法。我們依照這個平等經、平等法去修行,將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果報也平等。這個是難信之法,這是不思議之法。如果你要想把這個道理明白幾分,那也很了不起了。徹底明了,不可能。徹底明了只有諸佛。所以這個裏面的理與事,只有佛與諸佛方能究竟。等覺菩薩要不得佛力的加持,他也搞不清楚。我們今天能說出幾分,諸位聽了能生歡喜心,我們清楚,這都是佛力加持的。如果不是佛力加持,不是我們自己無量劫的善根發現,我們決定聽不懂。所以自古以來…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 昙注節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