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 昙注節要講記▪P33

  ..續本文上一頁罪業,墮畜生,變餓鬼,變地獄,心性還是清淨不染,本來清淨嘛。又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這個具足就是本來具足,十法界依正莊嚴,他一樣也不缺。末後又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宇宙人生都是真如本性所生的,這個生就是變現出來的。因此,整個宇宙人生,哪一法不真呢?哪一法不如呢?所以諸位果然要見到這一個事實真相了,“哎呀!原來法法皆是真如,法法皆是自性”。既然法法都是自性,都是真如,爲什麼釋迦牟尼佛在般若會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呢?諸位要曉得,佛說法好就比大夫給人治病用藥一樣,這個藥要對症。世間人執著這一切法都是真的,那個真不是真如之真,如果是真如之真,那就沒事了,那他就沒有病了。是他幻想裏面的真,錯覺裏面之真,那不是真的。爲什麼呢?它真妄對立的,有真的,有假的,它對立的。對立的那個真,不是真的。這個真如不是對立的。所以佛法裏面講善,那個善不是善惡之善,善惡的那個善,不善,它是相對立的。必須超越善惡,那個善是真善。這個是佛法難懂的地方。所以我們往往看佛經,依照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標准來解釋,古人常講,“依文解義,叁世佛冤”,叁世諸佛都喊冤枉。冤枉啊,把佛的意思錯解了。所以佛講的真,不是我們想象的真。我們一提真,馬上想到一個妄,真妄對立。因此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破你執著真實。如果你要執著虛妄,“一切都是虛妄的”呢?那佛就反過來說,“凡所有相皆是實相”。總而言之,佛說法沒有分別的意思,破衆生的執著而已。可是衆生的麻煩很大,你說這個破執著,譬如《金剛經》上用空破有的執著,于是衆生有不執著,又執著空,所以這個真是麻煩。衆生難度啊,他不曉得佛的意思。這個地方破掉了,那裏也不能執著啊。病好了,藥就不要了,藥就沒有用了。病好了還要吃藥,又吃出病來了。所以衆生的麻煩就在此地,很不容易體會佛的意思。“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從這個標准上來看,我們的修行都叫假修行。無論你用什麼功夫,你都是在假修,不是真修。所以生生世世修,修了無量劫,修到今天還變成這個模樣。這經裏頭都給我們說出來了,那怎麼辦呢?有一個方法,所有一切虛妄裏面,諸位要曉得,唯獨彌陀名號是真實的。這個實實在在的,知道這個事實的人不多。所以,念阿彌陀佛,這就對了。因爲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就是真如的德號,就是自性的名號,唯一真實,其他都不真實。所以我們老實念佛的人,那叫如實修行。這個,特別是現代,很少人知道這個事實。所以,

  體唯一如

  底下給我們解釋這個體,萬法之體就是一如,我們一定要與真如相應。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你只要這一句阿彌陀佛老實念下去,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不要懷疑,不要夾雜,不要間斷,不需要多久自自然然你就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念佛叁昧,也就是說,你就得念佛叁昧了。得念佛叁昧,往生就決定有把握了,這一生就不虛作了,就不空過了。有人懷疑,哪有這麼簡單!這一句阿彌陀佛四個字,就能成佛?殊不知,愈是最高的法門愈簡單,愈是往下面去就愈複雜。這個理我們要懂得。中國學術真正的根源是《易經》,《易經》是中國學術的根本根源,你看那個名字,《易》,容易,簡單容易啊。愈變就愈複雜了,愈往上去愈容易。我們今天是修第一至高無上的法門,這是最簡單的法門。那些人喜歡羅嗦,讓他們去修去;那個繁雜的讓那些人去修去。我們取的是至高無上簡單容易的法門,這一生當中必定成就。在過去確實有非常好的榜樣,誰呢?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不只一個人,凡是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大勢至菩薩的同倫。你看《念佛圓通章》,《楞嚴經》上菩薩一開口就說,“我與五十二同倫”,同倫就是志同道合,我們都是修這個念佛法門的。五十二是指的十信位菩薩,十住菩薩,十行菩薩,十回向菩薩,十地菩薩,等覺菩薩,妙覺菩薩,五十二位全包括了。可以說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妙覺就成佛了嘛,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他用什麼方法修呢?一句阿彌陀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需要借其他任何方法來幫助,就這麼簡簡單單四個字,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大勢至菩薩給我們作了好榜樣,用這個法門修行證果成佛的人無量無邊。這些經典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睜著眼睛沒看清楚,那叫睜眼睛的瞎子啊,眼根有問題。而念佛的方法,菩薩也講的很清楚:“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八個字,把念佛的方法教給我們了。怎樣都攝六根呢?天親菩薩這個五念法是都攝六根的方法。如果我們不會,不會也不要緊,我們就用淨念相繼,也能成功。淨念相繼這個關鍵就在淨,你有夾雜就不淨了。譬如這個念佛的人,天天想求生西方淨土,早晚課裏頭念《阿彌陀經》,還要加上普門品,又要加上大悲咒,還要加上什麼亂七八糟東西一大堆,這個叫夾雜,這不清淨,這個不是淨念。爲什麼呢?夾雜太多了。《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講的非常好,不但世間法不能夾雜,所有一切大乘經咒也不可以夾雜。就是教給你專精,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現在去大陸觀光旅遊,我相信不少人,我們佛門弟子,都到大陸去朝山,看看大陸的佛教。念佛人應該去看看蘇州靈岩山寺印光大師的道場,看看印光大師的關房,現在還保留著原來的樣子,他老人家一個小小的念佛堂,念佛堂裏供的只供一尊阿彌陀佛,觀音勢至都沒有,只供一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背後,他老人家寫了一個字:死,死字挂在那個背後。他就是一卷《阿彌陀經》,一聲阿彌陀佛,專念啊,一點都不夾雜。這是祖師給我們的榜樣,給我們的樣子。這樣念佛才叫老實念佛,這樣念佛是如實修行。爲什麼呢?他與真如相應,他是體如而行。不是這樣念佛,與這個如就相違背了,你念佛就很難成就了。你要懂得體如而行。我們看底下這個四句:

  1,身不動搖,十方應化

  何者爲四。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故。開諸衆生淤泥華故

  這是第一個意思,“于一佛土身不動搖”,這是指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達極樂世界,一處一念一時遍往十方諸佛國土,是化身去的,不是說我們這個身體一會兒到這兒,一會兒到那裏,那哪來得及,那要多少時間呀。一尊佛那裏耽誤一分鍾也了不得,那個時間都是計算不完的。他是化身去的。前面跟諸位報告了,那個化身、神通的能力不可思議,比那個《梵網經》上講的千百億化身那個數字還要多,不知道要多多少倍。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無量無邊,西方世界的菩薩每一個人化身無量無邊。我們要問,他爲什麼有這麼大的能力呢?諸位要知道,這個能力是本能。體如,這個能力就恢複了。雖然往生的人是帶業往生,沒有這個境界,阿彌陀佛以無量劫的修行功力幫助他,加持他,使他得到這個能力。所以一生到西方世界,就有這種能力“遍十方種種應化”,這個種種應化,就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裏面叁十二應身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樣的身。應以佛身得度,也可以現佛身而爲說法,所以真正不可思議。我們再看下一段:

  八地已上菩薩常在叁昧。以叁昧力。身不動本處。而能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教化衆生。

  克實而論,八地菩薩才有這個能力。但是西方世界阿彌陀佛本願威神一加持,就一下把你提升到八地菩薩這種智慧德能。實際上,你並沒有證得八地,是佛力加持,使你的神通、道力、智慧就跟八地菩薩一樣。八地菩薩能做得到的,你也能做得到。

  無垢輪者

  輪是*輪,無垢就是沒有汙染,沒有汙染就是清淨的意思。

  佛地功德也。

  這一句是比喻,如來果地上莊嚴功德成就。

  無習氣煩惱垢。

  不但是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都斷了,連煩惱的習氣也沒有,這就是如來果地。

  佛爲諸菩薩常轉此*輪。

  佛以什麼教這些大菩薩呢?特別是極樂世界的菩薩。極樂世界的菩薩,阿彌陀佛教導。除阿彌陀佛之外,十方諸佛教導。他們的老師已經不是菩薩了,諸佛如來啊。所以大家一定要曉得,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煩惱習氣深重,假如真正發心,我這一生當中一定要求生淨土,你能不能去呢?決定能去。蕅益大師在《要解》裏面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如果你有真信,有真願,你就決定往生。而四土九品品位的高下,是決定在念佛功夫的淺深。念佛功夫深,往生的品位就高;念佛功夫淺,往生的品位就低。什麼叫功夫深淺?功夫深淺是論斷煩惱。你的佛號能把煩惱伏住,有功夫。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你沒有功夫,你的功夫不得力。最低限度的功夫,要能把煩惱伏住。什麼叫煩惱呢?喜,怒,哀,樂,愛,惡,欲,我們中國人講,七情五欲。心裏頭動這個念頭,動貪嗔癡的念頭了,這個念頭一動,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壓下去。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總歸是有的,沒有念頭,那你已經成佛了嘛,你就不是凡夫了,凡人哪有沒有妄念的。這妄念不怕,要覺得快。什麼覺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要跑出,跑得快。阿彌陀佛一出來了,把妄念壓住了,這叫功夫。所以,不是念佛多少。蕅益大師沒有講,品位高下決定在念佛的多少,沒有說。工夫淺深。佛號念的不多,念的很少,但是他真的把煩惱壓的住,這功夫好。佛號念的多,一天念十萬聲,煩惱壓不住,那是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功夫不得力。一定要用這一句佛號把煩惱壓住,久而久之,煩惱自然就斷掉了,那功夫又升級了,這個念佛叁昧又升級了,那麼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又提升了。道理在此地。所以你要專念,要真念才行,才能夠壓的住。要真正求往生,世緣我們才能放下,心裏頭才會不染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是假的,這個是輪回的…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 昙注節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