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罪业,堕畜生,变饿鬼,变地狱,心性还是清净不染,本来清净嘛。又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这个具足就是本来具足,十法界依正庄严,他一样也不缺。末后又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宇宙人生都是真如本性所生的,这个生就是变现出来的。因此,整个宇宙人生,哪一法不真呢?哪一法不如呢?所以诸位果然要见到这一个事实真相了,“哎呀!原来法法皆是真如,法法皆是自性”。既然法法都是自性,都是真如,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般若会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呢?诸位要晓得,佛说法好就比大夫给人治病用药一样,这个药要对症。世间人执著这一切法都是真的,那个真不是真如之真,如果是真如之真,那就没事了,那他就没有病了。是他幻想里面的真,错觉里面之真,那不是真的。为什么呢?它真妄对立的,有真的,有假的,它对立的。对立的那个真,不是真的。这个真如不是对立的。所以佛法里面讲善,那个善不是善恶之善,善恶的那个善,不善,它是相对立的。必须超越善恶,那个善是真善。这个是佛法难懂的地方。所以我们往往看佛经,依照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标准来解释,古人常讲,“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三世诸佛都喊冤枉。冤枉啊,把佛的意思错解了。所以佛讲的真,不是我们想象的真。我们一提真,马上想到一个妄,真妄对立。因此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破你执著真实。如果你要执著虚妄,“一切都是虚妄的”呢?那佛就反过来说,“凡所有相皆是实相”。总而言之,佛说法没有分别的意思,破众生的执著而已。可是众生的麻烦很大,你说这个破执著,譬如《金刚经》上用空破有的执著,于是众生有不执著,又执著空,所以这个真是麻烦。众生难度啊,他不晓得佛的意思。这个地方破掉了,那里也不能执著啊。病好了,药就不要了,药就没有用了。病好了还要吃药,又吃出病来了。所以众生的麻烦就在此地,很不容易体会佛的意思。“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从这个标准上来看,我们的修行都叫假修行。无论你用什么功夫,你都是在假修,不是真修。所以生生世世修,修了无量劫,修到今天还变成这个模样。这经里头都给我们说出来了,那怎么办呢?有一个方法,所有一切虚妄里面,诸位要晓得,唯独弥陀名号是真实的。这个实实在在的,知道这个事实的人不多。所以,念阿弥陀佛,这就对了。因为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就是真如的德号,就是自性的名号,唯一真实,其他都不真实。所以我们老实念佛的人,那叫如实修行。这个,特别是现代,很少人知道这个事实。所以,
体唯一如
底下给我们解释这个体,万法之体就是一如,我们一定要与真如相应。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你只要这一句阿弥陀佛老实念下去,不要分别,不要执著,不要怀疑,不要夹杂,不要间断,不需要多久自自然然你就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念佛三昧,也就是说,你就得念佛三昧了。得念佛三昧,往生就决定有把握了,这一生就不虚作了,就不空过了。有人怀疑,哪有这么简单!这一句阿弥陀佛四个字,就能成佛?殊不知,愈是最高的法门愈简单,愈是往下面去就愈复杂。这个理我们要懂得。中国学术真正的根源是《易经》,《易经》是中国学术的根本根源,你看那个名字,《易》,容易,简单容易啊。愈变就愈复杂了,愈往上去愈容易。我们今天是修第一至高无上的法门,这是最简单的法门。那些人喜欢罗嗦,让他们去修去;那个繁杂的让那些人去修去。我们取的是至高无上简单容易的法门,这一生当中必定成就。在过去确实有非常好的榜样,谁呢?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不只一个人,凡是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大势至菩萨的同伦。你看《念佛圆通章》,《楞严经》上菩萨一开口就说,“我与五十二同伦”,同伦就是志同道合,我们都是修这个念佛法门的。五十二是指的十信位菩萨,十住菩萨,十行菩萨,十回向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妙觉菩萨,五十二位全包括了。可以说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妙觉就成佛了嘛,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他用什么方法修呢?一句阿弥陀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需要借其他任何方法来帮助,就这么简简单单四个字,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大势至菩萨给我们作了好榜样,用这个法门修行证果成佛的人无量无边。这些经典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睁着眼睛没看清楚,那叫睁眼睛的瞎子啊,眼根有问题。而念佛的方法,菩萨也讲的很清楚:“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八个字,把念佛的方法教给我们了。怎样都摄六根呢?天亲菩萨这个五念法是都摄六根的方法。如果我们不会,不会也不要紧,我们就用净念相继,也能成功。净念相继这个关键就在净,你有夹杂就不净了。譬如这个念佛的人,天天想求生西方净土,早晚课里头念《阿弥陀经》,还要加上普门品,又要加上大悲咒,还要加上什么乱七八糟东西一大堆,这个叫夹杂,这不清净,这个不是净念。为什么呢?夹杂太多了。《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讲的非常好,不但世间法不能夹杂,所有一切大乘经咒也不可以夹杂。就是教给你专精,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现在去大陆观光旅游,我相信不少人,我们佛门弟子,都到大陆去朝山,看看大陆的佛教。念佛人应该去看看苏州灵岩山寺印光大师的道场,看看印光大师的关房,现在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他老人家一个小小的念佛堂,念佛堂里供的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观音势至都没有,只供一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背后,他老人家写了一个字:死,死字挂在那个背后。他就是一卷《阿弥陀经》,一声阿弥陀佛,专念啊,一点都不夹杂。这是祖师给我们的榜样,给我们的样子。这样念佛才叫老实念佛,这样念佛是如实修行。为什么呢?他与真如相应,他是体如而行。不是这样念佛,与这个如就相违背了,你念佛就很难成就了。你要懂得体如而行。我们看底下这个四句:
1,身不动摇,十方应化
何者为四。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这是第一个意思,“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这是指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达极乐世界,一处一念一时遍往十方诸佛国土,是化身去的,不是说我们这个身体一会儿到这儿,一会儿到那里,那哪来得及,那要多少时间呀。一尊佛那里耽误一分钟也了不得,那个时间都是计算不完的。他是化身去的。前面跟诸位报告了,那个化身、神通的能力不可思议,比那个《梵网经》上讲的千百亿化身那个数字还要多,不知道要多多少倍。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无量无边,西方世界的菩萨每一个人化身无量无边。我们要问,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力呢?诸位要知道,这个能力是本能。体如,这个能力就恢复了。虽然往生的人是带业往生,没有这个境界,阿弥陀佛以无量劫的修行功力帮助他,加持他,使他得到这个能力。所以一生到西方世界,就有这种能力“遍十方种种应化”,这个种种应化,就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三十二应身一样,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应以佛身得度,也可以现佛身而为说法,所以真正不可思议。我们再看下一段:
八地已上菩萨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动本处。而能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教化众生。
克实而论,八地菩萨才有这个能力。但是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威神一加持,就一下把你提升到八地菩萨这种智慧德能。实际上,你并没有证得八地,是佛力加持,使你的神通、道力、智慧就跟八地菩萨一样。八地菩萨能做得到的,你也能做得到。
无垢轮者
轮是*轮,无垢就是没有污染,没有污染就是清净的意思。
佛地功德也。
这一句是比喻,如来果地上庄严功德成就。
无习气烦恼垢。
不但是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无明烦恼都断了,连烦恼的习气也没有,这就是如来果地。
佛为诸菩萨常转此*轮。
佛以什么教这些大菩萨呢?特别是极乐世界的菩萨。极乐世界的菩萨,阿弥陀佛教导。除阿弥陀佛之外,十方诸佛教导。他们的老师已经不是菩萨了,诸佛如来啊。所以大家一定要晓得,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烦恼习气深重,假如真正发心,我这一生当中一定要求生净土,你能不能去呢?决定能去。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告诉我们: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如果你有真信,有真愿,你就决定往生。而四土九品品位的高下,是决定在念佛功夫的浅深。念佛功夫深,往生的品位就高;念佛功夫浅,往生的品位就低。什么叫功夫深浅?功夫深浅是论断烦恼。你的佛号能把烦恼伏住,有功夫。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你没有功夫,你的功夫不得力。最低限度的功夫,要能把烦恼伏住。什么叫烦恼呢?喜,怒,哀,乐,爱,恶,欲,我们中国人讲,七情五欲。心里头动这个念头,动贪嗔痴的念头了,这个念头一动,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压下去。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总归是有的,没有念头,那你已经成佛了嘛,你就不是凡夫了,凡人哪有没有妄念的。这妄念不怕,要觉得快。什么觉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跑出,跑得快。阿弥陀佛一出来了,把妄念压住了,这叫功夫。所以,不是念佛多少。蕅益大师没有讲,品位高下决定在念佛的多少,没有说。工夫浅深。佛号念的不多,念的很少,但是他真的把烦恼压的住,这功夫好。佛号念的多,一天念十万声,烦恼压不住,那是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功夫不得力。一定要用这一句佛号把烦恼压住,久而久之,烦恼自然就断掉了,那功夫又升级了,这个念佛三昧又升级了,那么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又提升了。道理在此地。所以你要专念,要真念才行,才能够压的住。要真正求往生,世缘我们才能放下,心里头才会不染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是假的,这个是轮回的…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昙注节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