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真相。
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這就說到這個方便法身了。
知真實法身則起真實歸依也。
這個歸依不容易呀。我們這個世間學佛的同修都歸依了,明天我們就要傳授歸依,大概也不少人到這兒來參加歸依。你從哪裏歸,你依什麼?如果不曉得從哪裏歸,也不知道依什麼,這個歸依就是假歸依,空歸依。歸依這兩個字,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菩薩都天天要念的,不能舍棄掉的。爲什麼?等覺菩薩還沒成佛,他還要歸,他還要找依靠。真正的歸依,是歸依自性叁寶。在中國,禅宗六祖惠能大師講的好,他不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爲什麼呢?怕大家聽了這個名詞産生錯覺,把這個歸依誤會了。聽說歸依佛,就想到佛像。聽到歸依法,就想到經典。聽到歸依僧,就想到出家人。這就糟糕了,錯了,不是這個意思。歸依自性叁寶。自性叁寶是什麼呢?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法是正的意思,正知正見,這是法。僧是淨的意思,身心清淨,一塵不染,所謂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是我們的歸依處。“知真實法身則起真實歸依也”,這是什麼境界?法身大士的歸依,圓教初住菩薩。可見得人家授受的叁歸跟我們不一樣。爲什麼呢?他已經知道真實法身了,我們不知道啊。
何者菩薩巧方便回向。菩薩巧方便回向者。謂說禮拜等五種修行。
這就是天親菩薩在本論裏面所提倡的這個五念門。
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衆生苦故。作願攝取一切衆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
法身大士智慧開了,真相見到了,這才曉得,所有一切法門裏面,唯有這一個法門最方便、最真實,能令一切衆生跟菩薩一樣證清淨法身,圓成佛果。他們曉得,權教菩薩不知道,阿羅漢、辟支佛更不知道。我們凡夫怎麼可能會知道?我們如果要沒有得到釋迦佛的講經,這些菩薩大德們的傳法、講解,我們怎麼會知道這個事實呢?諸位現前能把這樁事實聽明白了幾分,就如同佛在《無量壽經》上所說的,你爲什麼能聽懂?菩薩都聽不懂,你比菩薩還高明?這個原因是你過去生中的善根,現前諸佛如來的加持。你把這個意思聽懂了幾分,而每一個人聽懂的程度都不一樣,有人聽懂一、二分,有人聽懂叁、四分,這就是每個人善根福德不相同,善根厚的就會多懂一些。而諸佛如來的加持,那個力量與你的善根福德恰好成正比例。你有一分善根福德,佛的加持力量就顯出一分。你有兩分的善根福德,佛的加持就顯出兩分。佛的加持力量跟你的善根福德恰好成正比例。這是每個人聞法,悟處爲什麼會不相同。有人一聽他就懂得了,有人一聽還是模模糊糊,原因在此地。不管我們是懂得或者是不懂,都應當要學菩薩。真正肯學菩薩,這個人就有福了。怎樣學菩薩呢?“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換句話說,我們今天在這世間上,我們的生活享受,物質享受、精神享受,我們不求這些。我們求什麼呢?“欲拔一切衆生之苦”。我們看到這個世間許許多多苦難的衆生,我們希望去幫助他。我們自己享受裏面節省一點,能夠幫助他們一點,這就是菩薩。我們自己求生淨土,我們也幫助他們明了淨土,幫助他們發願求生淨土。我們每天念回向偈,回向偈不是嘴皮上念的,是要去把它做到的,那才叫真的回向,真實的歸依。我們天天念“上報四重恩”,怎麼個報法?“下濟叁途苦”,你用什麼方法去救濟叁途苦?叁途──餓鬼、地獄、畜生,餓鬼、地獄、畜生在哪裏呢?就在眼前。這些餓鬼、地獄、畜生還沒有變餓鬼,還沒有變畜生,還沒有下地獄,現在這些人,看看他的思想、他的造作,將來要墮地獄,將來要變餓鬼,將來要變畜生,我們要去救這些人。已經墮了叁途,我們沒有能力救了,那是地藏菩薩的事情,他去救去了。我們要救的是什麼?現在造這個業,還沒有墮落,那麼我們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一念回心,他就決定不墮叁途,決定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下濟叁途苦我們不認真地去做,那個回向偈就是騙人,自欺欺人。要真的去做。我們用什麼方法幫助這一切衆生,才與佛相應,與法相應?就是勸人明白佛法,勸人修學淨土。我們今天印經、講經,講經每個人都要講,不能不講啊。一部經不會講,講一句可以啊,一句總會講。講一句什麼句呢?勸人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最好。這一句你總會講嘛,一部經不會講,講一句嘛。所以碰到人就講,管他聽得進去聽不進去、喜歡聽不喜歡聽,一曆耳根永爲道種,時時刻刻處處都勸人。現在我們印的書、做的錄音帶到處送,這個就是“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的具體的行爲,我們真的在做。
無量壽經。叁輩生中皆發無上菩提之心。即是願作佛心。即是度衆生心。即攝取衆生生淨佛國土心。
《無量壽經》上所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那個一向專念沒問題,我們都懂得了,就是念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那屬于一向專念。那還有發菩提心呢?一向專念是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發菩提心是第十九願。發菩提心,此地這是說的很具體,很明白了,那就是願成佛的心,就是四弘誓願裏面“佛道無上誓願成”,即是度衆生心,“衆生無邊誓願度”,這是真正的菩提心。四弘誓願有了一前一後,當中兩願自然在其中。誓願要發,要斷煩惱,要學法門。
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不得往生也。
可見得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一定要發菩提心。爲什麼呢?西方極樂世界是大乘法門,不發菩提心不是大乘人,縱然念佛念的很好,阿彌陀佛想來接引你,西方極樂世界大衆反對,那你就不能去了,阿彌陀佛也不能違背大家的意思。所以一定要發菩提心,跟所有一切大衆、跟阿彌陀佛如來同心同願同行,這樣才行,才能往生。
回向謂以己所集一切功德
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
施與一切衆生共向佛道。
把我們自己所修學、所集的一切功德,統統布施給一切衆生,與一切衆生共享,令“一切衆生共向佛道”。
巧方便者。
巧是善巧,善巧方便。
謂作願攝取一切衆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彼佛國即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也。
這一句話很重要,這就是給我們說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成佛之道。所有成佛之道,這一條成佛之道最快速,最穩當。其他成佛之道跟這個不能相比,這個要知道。善巧方便在現在方法很多,我們可以利用科學的工具,把攝受一切衆生,也就是勸導一切衆生,盡心盡力把它擴大,令一切衆生都有緣分聽到這個法門,都有這個緣分看到淨宗的經典。他能見、能聞,自然就發心,就發願念佛求生淨土。
六 離菩提障
這是我們修學不能不知道的,障礙要遠離。我們常講的業障,業障無量無邊,在這裏歸納爲叁條,叁種。
菩薩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遠離叁種菩提門相違法。
這叁種與菩提是相違背的。菩提是覺,相違背就是不覺,就是迷。這下面叁條:
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
所以諸位要曉得,一個人能夠舍棄自己一切享受去幫助別人,這是真實智慧。我們世間人說這是傻瓜。因爲他自己傻,看別人都傻,他不曉得那是真實智慧。我們自己的生活要節儉,把多余的來作弘法利生的工作,這是真正的智慧。
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衆生苦。遠離無安衆生心故
這個是真正的慈悲。沒有慈悲心,看到衆生苦不聞不問,這就是沒有安衆生的心,這個安是安撫衆生,沒有這個念頭。真正有慈悲心的人,看到一切衆生在受苦,他就要盡心盡力去幫助他。“遠離”,決定舍棄無安衆生。舍棄無安衆生,就是念念要安樂衆生,要叫衆生得安樂。他存這個心,有這個念頭在,這個人就是慈悲,有菩薩的慈悲。
叁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衆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故
這是菩薩,這是善巧方便,憐愍一切衆生。衆生無知,不知道對于叁寶、對于聖賢恭敬供養,因此菩薩對一切衆生,絕不要求他們供養,絕不要求他恭敬。這是依方便門,因爲他不懂。如果要求衆生供養,要求衆生恭敬,衆生不供養你、不恭敬你,那你就不度他,就不憐愍他了,那你就沒有慈悲,也沒有智慧了。所以決定不求,不求供養,不求恭敬,這樣才能夠普度衆生,特別是度那些罪苦的衆生。罪業深重的那些衆生,迷惑顛倒,不懂禮儀,不明道理,所以菩薩對他一切隨順,沒有一絲毫的要求,無條件的去幫助他。
七 順菩提門
菩薩遠離如是叁種菩提門相違法。得叁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故。何等叁種。一者無染清淨心。以不爲自身求諸樂故。二者安清淨心。以拔一切衆生苦故。叁者樂清淨心。以令一切衆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衆生生彼國土故
你看,遠離叁種違背菩提心門翻過來,就得到了。染是汙染,決定沒有汙染,心沒有汙染,精神沒有汙染,思想見解沒有汙染。他爲什麼不會被汙染呢?“以不爲自身求諸樂故”。也就是說,這個世間的五欲六塵他統統放下了,貪嗔癡慢他也放下了,所以他不汙染了,他的心清淨了。身心清淨,是這樣得來的。如果貪圖世間名聞利養,他的心就不清淨了,他的心就被汙染了。菩薩跟凡夫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凡夫貪圖“自身的諸樂”,貪圖享樂,其實凡夫貪圖的這個樂,這個五欲六塵享受之樂,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我們仔細去思惟一下,得不償失。得到眼前的快樂,五欲六塵的受用,這個受用的時間很短暫,不長,後來的時候要受叁途苦報,要受無量劫呀。所以他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所以菩薩不幹這個傻事。財、色、名、食、睡,佛在經上給我們提出警告,叫地獄五條根呐。你要貪圖嗎?貪圖,將來那個代價就是墮地獄,地獄、餓鬼、畜生,就是你要付出的代價。不得了啊!你今天這個世間榮華富貴你能享幾年啊,那個地獄裏面,李老師給我們指出來,那是根據經上講的,地獄裏面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兩千七百多年。我們中國號稱五千年的曆史,在地獄裏頭才兩天。那個地獄的壽命多長呢?短命的是萬…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 昙注節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