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而我們中國時辰,是分十二個時辰,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分十二個時辰。現在我們通用的時間單位是二十四個時辰,二十四個單位。這是西洋人他們用的,我們現在也采取他們這個時間單位,所以我們中國人稱它做小時,二十四小時,因爲它比我們中國時辰小,比印度時辰更小了。所以我們在經典上看到,從前道場裏面修行,原始的道場,佛陀在世的時候只有講經說法,大家聚集在一起聽佛講經說法。而且許多場合是在露天的,人數太多了,沒那麼大的講堂,所以在山林樹下,在曠野地方講經說法。那麼一天講多久呢?二時。不是現在兩小時,印度的一時是現在的四小時,二時是八小時,所以跟學校上課一樣。至于自己怎麼用功修行,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各人修各人的,所以修行是個人自己的事情。但是在聽經、研究討論,大家統統在一起,確實像學校一樣。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還有這一個樣子,這個規矩。這個樣子也傳到中國來了。但是中國講經,多半都是在室內,很少在室外,有大的講堂。修行還是個人修。到了唐朝這個時代,人的根性不如從前了,從前人修行都自動自發,認真努力精進,到後來就懈怠懶惰了。大家在一塊研究討論的時候很熱烈,回去之後他就不幹了,不肯認真修了。諸位要曉得,不認真修,這個沒有用的,佛法真正利益你得不到。所以百丈大師、馬祖和尚(馬祖是道一和尚,他俗家姓馬,禅宗的祖師,人家稱他馬祖)這兩位大德看到這些現象,心裏很難過,于是他們兩個發動建叢林。叢林是中國佛教的特色,印度沒有的。叢林是提倡什麼呢?提倡在一塊共修。不但在一塊上課、研究討論,連修行也在一起。在一起怎麼樣呢?在一起彼此互相督促你就不好意思懈怠懶惰了嘛。大家在一起共修,念佛在一起,參禅在一起,晚上睡覺也在一起。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確確實實成就了很多很多人。這提倡共修。所以諸位要曉得,共修是中國人提倡的。叢林製度是二時講經,二時共修,所以每一天聽經八個小時,如果要像我們念佛法門的,念佛再念八個小時,再剩下八個小時,你這個休息、睡眠、吃飯,可以說時間已經很少了,沒有時間打妄想,他這個心在道上啊。從前寺院叢林,每一天叫你用功的時間有十六個小時,所以他能成就人。這個是我們非常向往的,什麼時候我們能恢複到這個辦法,佛教就真的複興了。日夜六時就是說沒有間斷,日夜都不間斷。
雨寶衣。雨寶華。
天上落下來的是這些東西。
寶質柔軟。履踐其上。則下四寸。隨舉足時。還複如故。
這一些寶衣,就是剛才講的,旗幟。幢幡、寶蓋都是屬于這一類的,用衣料來做代表。雨華,這一些落在地面上,它自自然然就鋪成很美麗的圖案,它不雜,不是落在地下雜亂無章,它自自然然組合,組成非常美麗的圖案,就好像鋪成一個花地毯一樣,而且它是柔軟的,人走在上面,它就落下去四寸,它這麼軟。你腳一擡起來,它又恢複原狀,它有彈性的。你看了一會兒,這個時間不會太久,它就沒有了。到哪裏去了呢?好像整個的滲入地下去了。
用訖入寶地。
就像水一樣,滲入地下去了。這個滲入地下去之後,天上又落新華,又鋪成新的花毯,周而複始。這是說空中之美。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
此二句名莊嚴光明功德成就。安樂國土光明。從如來智慧報起。故能除世暗冥。
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這一段所講的,全是依報莊嚴。依報就是物質環境,所有一切物相都放光明,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光明的。“樂國光明”,樂是極樂世界,它的光明從哪兒來的呢?“從如來智慧報起”。這一句就說明了,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功德所現的,是如來果地上顯現的境界。“故能除世暗冥”,這個世間的黑暗,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我們這個世界有黑暗,其他諸佛國土裏頭也有黑暗,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黑暗,西方世界連地底下都是明亮的。經典上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地是琉璃,這個琉璃就相當于我們所講的翡翠,綠色的,透明的玉,它透明的。所以地底下一切你都看得清清楚楚。它不是黑暗的,它也是明亮的,能除世暗冥。這種境界,不但除物質上的黑暗,也除我們無始的無明。這個功德就大了。
經言。或有國土。以光明爲佛事。即是此也。
因爲諸佛刹土的衆生,根性並不相同,像我們娑婆世界衆生,這個六根耳根最利,那用什麼方法來作佛事?這個佛事就是教學,就用聲音。文殊菩薩講,“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所以釋迦牟尼佛聚集大衆,天天講經說法。我們聽了之後,就開悟了,就覺悟了。用聲音爲教體。如果用光明爲教體,那一定是眼根很利,那佛的教學就不用聲音了,就用光明,用放光來作佛事。佛一放光大家就明了了,就開悟了。
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
此二句名莊嚴妙聲功德成就。
西方世界是集一切諸佛世界的大成,因此諸佛刹土衆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各各都能隨其根性之不同,都能得到圓滿的利益。爲什麼原因呢?西方世界六塵都說法,無論你是耳根利也好,眼根利也好,鼻根利也好,不管你是哪一根,西方極樂世界統統具足。不像我們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只用音聲說法,沒有用其他的,只對耳根。這種情形我們要明了,才知道西方世界無比的殊勝。
經言。若人但聞安樂淨土之名。欲願往生。亦得如願。此名悟物之證也。
這是世尊在經上告訴我們,如果有一個人,他很幸運,他只聽到了西方淨土,或者是彌陀淨土,只聽到這個名稱,他聽了就生歡喜心,就想發願往生,也能得生。由此可知,不但是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發願可以得生,聽到西方淨土的名字,發願都能得生。這就是名,國土名,佛名,都能夠叫一切衆生開悟的證明。這個他不說是悟人,叫悟物。要悟人,六道裏頭只有人道才有份。要講物,六道裏頭每一道衆生統統都有份。
論言。如斯淨土。非叁界所攝。
這個論就是後面長行文裏頭所講的,西方世界彌陀淨土,跟十方諸佛的刹土不一樣。爲什麼呢?十方諸佛刹土都有叁界,都有六道,西方世界沒有。
何以言之。無欲故。非欲界。
西方世界人沒有愛欲,所以他不是欲界。
地居故。非色界。
他住在地面上,他確實有色相,地居,他不是在天上,他不是色界。
有色故。非無色界。
所以他不是無色界。我們在《無量壽經》裏面,在《觀無量壽經》裏面,把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都介紹的相當清楚,這個地方確確實實是佛經裏面所講的一真法界。不但不是叁界,他也不是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它是一真法界。尤其難得的,它是普賢菩薩的法界,因爲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無論是出去的,或是那邊老修行的,都是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它是普賢菩薩的法界。
蓋菩薩別業所致耳。
這個菩薩就是指的普賢菩薩。偈頌裏面“梵聲悟深遠”,這個梵是清淨,聲是音聲。什麼音聲呢?阿彌陀佛名號的聲音,極樂世界名號的聲音。這個名號非常響亮,名號清淨,非常響亮,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刹土沒有人不知道的。“微妙聞十方”,因爲一切諸佛菩薩都弘揚,都贊歎。
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
此二句名莊嚴主功德成就。
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西方世界的導師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于法自在,所以稱他做法王,王是取自在的意思。在古代,一個國家只有國王發號施令,其余所有的臣民都要聽命于他,要受他的約束,那就不自在了。只有他發號施令,他自在。他是國王啊。那麼佛是在一切法裏面得自在了,一切法都通達都明了,都沒有障礙了,所以稱爲法王。善住持,
法王善力之所住持。
西方極樂世界永恒的存在。我們這個世間,現在科學家明了,科學家能夠推算出來,我們這個大的星系,像這一個銀河系的成住壞空,能夠推算,計算出。你像太陽,它每一天所放的光跟熱這個能量,它的體積多大,它裏面是哪些物質,怎麼樣會發光的,這個光能夠再延續發多少年,發完了它就沒有了,這個星球慢慢就消失,就爆炸了。這個世間所有星球都有壽命的呀。這些東西有沒有住持呢?有,衆生業力在住持。業力不是很久的,變化很大,所以這個世界無常。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住持的,所以那個地方是無量壽。人壽無量,世界壽也是無量無邊的。
豈有非正覺事耶。
所以那邊的人,沒有一個不是正知正見。爲什麼呢?阿彌陀佛的學生,天天親近阿彌陀佛。也許有人聽到,就生了懷疑了:阿彌陀佛一個人,西方世界的人那麼多,有機會跟阿彌陀佛見一面嗎?譬如我們世間的總統,像美國總統,美國總統一個人,美國人有兩億多人,幾個人能夠天天親近總統呢?有些人一生跟總統一次面都沒有見過。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會不會有這種情形呢?如果生到極樂世界,見不到阿彌陀佛,那不就很冤枉嗎!這一點你們就大大的可以放心,西方極樂世界有多少人,阿彌陀佛就有多少個身。佛有分身,有應身、有化身,所以每一個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感覺得我很榮幸,我天天跟阿彌陀佛在一起。確實是如此,阿彌陀佛的應化身跟阿彌陀佛的報身沒有兩樣,確實是真佛,不是假佛。所以每一個人親自得到阿彌陀佛的教誨,哪有不成正覺的道理呢!那麼這種情形,我們能不能相信呢?今天稍稍受過科學洗禮的人,我相信他都會相信。爲什麼呢?我們今天利用科學工具,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講,一定做得到。現在在方法、技術上還差一點。你看,現在用電視,電視已經可以開會了,已經可以面對面談話了。再進步一點,那個電視不就變成立體了?西方世界是科技發達到最高峰的地方,我們這個科技跟西方世界一比,幼稚園,不能比呀!我們從這個地方飛到臺灣,還要飛十幾個鍾點,西方世界人看起來,太苯啦!人家那個地方無量無邊,你看西方世界到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國土,多少時間呢?一念,一刹那就到了…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 昙注節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