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異部宗輪論語體釋▪P25

  ..續本文上一頁合成一有情,如是可能億本所作。以作用蘊所作事,根本蘊能億故”。婆沙的二蘊說,雖在說明記憶的現象,但記憶與業果相續。上面曾一再說過,在過去所作的經驗,怎樣能保存不失的意義上,是有共同意趣的。這二蘊說,依生滅作用的五蘊現象,與恒住自性的五蘊本體,從體用差別的觀點,分爲作用、根本二蘊。這本來與有部的法體與作用大體相同,但有部,關于業果相續與記憶作用,純粹建立在生滅作用的相似相續上,二蘊說者,卻把他建立在諸法的本體上。……說轉部,主張有常住的;一味的根本做細五蘊,所以有移轉。依法體恒存的見地,從前所作的,現在還可以記憶;自作自受,也就可以建立。一味的根本蘊,是諸法的自體,足叁世一如,是常住自性,這在有部也可以許可的,只是不許在法體上建立記憶等罷了!這一味的根本蘊,確乎是種子思想的前身。在間斷的五蘊作用背後,還潛伏著一味恒存的五蘊;一味的五蘊,是生起間斷五蘊的根本。這二蘊,拿種子思想來說,就是種子與現行。種子說,雖是依一味蘊等演化而成,但在時間上,比較要遲一點。像窺基的一下就用種子,細意去解說他,不免有據今解古的毛病。說轉部的二蘊說,是從有部分出的初期思想。異部宗輪論,除了幾點特殊的敔義而外,也說說轉部與有部大體相同。所以用有部法體與作用的思想去解說他,比種子說要正確得多”。從印順法師的這個詳細分別的解說中,移轉的諸蘊是什麼,一味蘊與根邊蘊是怎樣,可以明確的了知了。異生位中亦有聖法者,是對有部異生身中沒有聖法說的。有部認爲因緣生法,並不是真的有某一法體新生出來,只是從緣使某一法體生起作用而已。所以從未有過無漏現行的行者身中初念無漏現前時,是沒有他的同類因的。說轉部不然,他認爲異生位中就有聖法了的。唯識學采源說:“這聖法,窺基解說做“即無漏種法爾成就”。在凡夫身中的聖法,當然不會生起現行,必然是潛在的,被隱覆的。不論他的名稱如何,意義如何,他有無漏種子的性能,這是不會錯的”。執有勝義補特伽羅者,是對有部的世俗補特伽羅說的。勝義,是真實的意思。勝義補特伽羅,依基師的解說,就是諸法真實自體的實法我,這實法我的行相,徽細難知,難可施設。“既不是蘊外別有,該是即蘊的吧

  諸法自體,固可以稱爲實法我,但他是各各差別的,是否可以建立爲統一性的勝義我呢

  窺基的解說,還有商榷的余地”。要明了說轉部所立的勝義補特伽羅的真相,必須與他所說的一味蘊及根邊蘊聯系起來看。印度之佛教說:“經量部之本計,立法體常住之一味蘊,作用生滅之根邊蘊,即此二者之和合,說有勝義補特伽羅。依此可說有移轉,與犢子部同”。所以“說轉部的二蘊說,雖采用了體用差別的見解,但在建立補特伽羅的時候,卻不像有部那樣單建立在生滅作用的相續上。依婆沙論說,他是總依根本與作用二蘊,在體用不離的渾然統一上建立的” (引唯識學采源)。從這種種方面聯系起來考察,可知他的目的,也是要在刹那生滅的諸行中,解決那從前生轉到後世的一個重大問題。這問題解決了,無我無常的世間問題,也就迎刀而解了!

  余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者,是指此宗所余的宗義,同說一切有部所執是一樣的。多同的話,是可商榷的…當知經部從有部流出以後,在長期的發展中,由于思想的演變,又産生了不同的派別,不是凝固的未變。說經部宗義多同有部,約初流出說則可,約後流派說則不可。現在不妨舉出異于有部的幾點如下:一、有部說叁科皆實,經部說蘊處是假,唯界是實。二、有部說叁世實有,經部說過未無體。叁、有部說無爲實有,譬喻師說無爲無實。四、有部說叁有爲相有實體,爲不相應行蘊所攝,經部不立不相應行,約一期相續說有四相,而此四相是無實體的。五、有部說四果中的初果無退,第四果有退,經部說初後二果皆無有退,共有退者唯中間的二叁果。、六、有部說所緣的境界都是真實的,經部卻提出了境無實體的主張。七、有部說夢、影、像、化等都是實有的,經部說這些都是無實的。八、有部說心心所法各別有體,同時相應,譬喻師說心所即心別無有體,次第現前。九、有部說諸阿羅漢亦有非學的有漏法,譬喻者說,不特阿羅漢身純是無漏的,就是非情的外色,亦有無漏法。十、有部說,不論異生聖者,在他命終時,共心必然是散非定的,經部說,異生命終雖是散心,佛入滅時卻在定中的。十一、有部說菩薩受生,雖沒有染汙的淫愛心,但仍有染汙的親愛心,經部說菩薩受生,是以不染汙的異熟心受生的”十二、有部說擇滅有體,經部說擇減無體。十叁、有部說有無色的有情,有無心的滅定,譬喻者說沒有無色的有情,沒有無心的減定。十四、譬喻老說的離思無異熟因,離受無異熟果的思想,也與有部完全相反的。像這種種的說法,彼此完全站在敵對的立場,怎可說他余義多同有部

  因此,部派佛教的研究者,關于有部與經部的教義,有比較研究的必要!

  上來已將二十部派的教理思想,根據木論的組織次第,略爲分別說明;但各派的思想,實不止此,如要了解部派佛教的思想全貌,須從整個小乘的阿毗達磨藏中去采索方可!願有志者深入小乘論藏的法海中去采取吧!

  

《異部宗輪論語體釋》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唯識二十頌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