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雖然普遍的宏揚佛法,但宗旨是歸心淨土,所以以念佛爲恒課。他養有一只八哥兒,八哥兒是鳥類中能學說人話的。八哥兒聽楊老居士念佛念成習慣,他也跟著念佛。幾年後八哥兒死了,老居士把他埋葬在宅旁空地上,還堆砌了一個小墳墓。後來在墳墓上長出了一枝蓮華,楊老居士把他掘開來一看,那枝蓮華,正生長在八哥兒的嘴裏。當時這希奇事,傳遍了南京上海之間,這足以證明叁惡道的男女衆生,皆能念佛。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者:聞就是拿耳朵聽,你不管因什麼機會,而聽到阿彌陀佛的名字的話,你就跟著執持誦念,不要忘記。我們不要說能長久的誦念吧!就是經過你耳朵裏一聽,就爲你下了一粒成佛的種子。佛說:一入耳根,永爲道種,就是這個道理。因爲佛爲大醫王,覺人覺世的大無畏精神,固然能震動衆生的心弦。而衆生皆有其固有的佛性,所以借佛號的引發,可以使他的善根種子,發生變化,以至于成熟。所以華嚴經上說:“甯在諸惡趣,恒得聞佛名;不欲生善道,暫時不聞佛。”這是有善根的衆生發的願心。就是說:我甯可生到惡道裏去,可以聽到佛的名字;不願生到善道裏,聽不到佛的名字。都如天上的衆生,無往而不快樂,他們不會有學佛興趣的;像地獄餓鬼道的衆生,爲苦所逼,容易接受感化,所以佛菩薩多不到天上而常出現在餓鬼地獄道裏,使他們聞到佛名而獨得清涼。因此,我們憑著宿世的善根,知道了念佛的道理,更應該執持阿隬陀佛的名號,以爲求生西方的資糧。
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這是假定的一個時間,言其念佛功夫的容易。假如你在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之間,能念到一心不亂的話,馬上就得到阿彌陀佛接引你生西方的效果。如果死板板的執著以七天爲限,那末,七天過了,你並沒有生西方,你就不念了嗎?或者翻過來疑惑經上說的話沒有靈驗嗎?所以我說:這是假定的一個期限。
什麼叫做一心不亂呢?一心的心,不是心髒肉團心的心,而是非物質的意識心。我們這意識心,有如猿猴一樣,不管日裏夜裏,除開熟睡或悶絕,他是沒有休息的時候的。一天到晚,昏昏擾擾,都在吃喝穿著,人我是非,喜怒哀樂上兜圈子,一直兜到老死,死了還是不會休息的。所以念佛的人,將一句阿彌陀佛做個倚靠,把這如像猿猴一樣的一顆散亂心,縛在阿彌陀佛的名號上。說明白一點,就是從自己心上,發出一種控製力量,控製自己的心,使他不致奔放流逸。控製久了,就可以做到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心佛打成一片,如止水,如明鏡,能照了一切而不爲一切所動,這就叫做一心不亂。
阿彌陀佛,以大悲大願,成就得西方淨土,一句阿彌陀佛在嘴,就包含淨土的依正二報,和佛所行的功德大海。我們自己的一切善行,也慢慢的從此出生,所以念佛便是多善根,多福德。
各位聽衆!上面講的是:不論男子或是女人,如果在一天或至七天之間,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念到一心不亂。這是講的信願行叁個條件中的一個行字,行,就是腳踏實地的做一套功夫,我曾問過,假如做到一心不亂的程度,以後又怎麼樣呢?今天就來答覆這個問題。佛教以因果爲宗,因此說世間法的宇宙人生,出世間法的聖賢修證,都逃不了這因果的定律。淨土宗是佛教的一宗,當然也不能例外。行就是因,蒙佛接引就是果,由有如是因,才感得如是果。他教以一信就能得救,絕對沒有那麼便宜的事。舉個例罷:如一粒稻種子,可以抽芽,可以發苗,可以開花結果。但你不把這一粒稻種子,下到土裏去,予以適量的水分,他能抽芽發苗,開花結果嗎?至于救濟貧病,努力公益的事業,那是外在的世間因果,與超人類,心理上的工夫,出世間的因果,是兩回事。執持阿彌陀佛名號,這是治心的工夫,是出世間超人的正因,阿彌陀佛接引就是果。因爲阿彌陀佛的中國話,就是無量光明。光明而稱無量者,就是在時間上說;是過去過去不見其始,未來未來不見其終;在空間上說,是盡十方世界,無不包容在這光明之中。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無時無地不浸潤在佛光之中。只是我們爲貪嗔癡愛,喜怒哀樂,把自己的心,搞得昏天黑地,糊裏糊塗,變成一片黑暗,永遠與光明不能接近。現在將一句阿彌陀佛,拴住了心猿意馬,不管日裏、夜裏,行也阿彌陀,住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臥也阿彌陀,如貓子看老鼠,一息不能松懈;如母雞孵卵,一刻不能讓他離開溫暖。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將這一顆紛紛擾擾的心,使他澄清下來。水澄靜下來便有光,心澄靜下來更有光。我們的心變成一片光明,就能和阿彌陀佛的光明,光光相接。如這一盞燈的光,和那一盞燈的光一樣,兩盞燈的光,可以能渾融一氣。念佛的人念到一心不亂,整個兒的身心都化成一片光明,自然感動阿彌陀佛親來接引。所以阿彌陀經上說: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
其人,是指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人。臨命終時,這一位念佛的人,他的生命將要終了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衆,就分明顯現在這念佛人的面前來接引他。諸聖衆就是極樂世界的諸大菩薩,或大阿羅漢。
人們在一生數十年的光陰中,在行爲上有純粹是善的,也有純粹是惡的,也有善惡相雜的,善善惡惡,極複雜而不可指陳。古人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們在身體健康的時候,誰也顧慮不到死的一著。及至由老而病,醫藥無效,自知必死的時候,則萬念俱灰。而良心發現,一生的善惡行爲,一幕一幕的都在心上打轉,這時就要看你的善惡業力如何?如善的業力大而且成熟,那末!就隨善的業力,投生善道;如果惡的業力大而且成熟,那末!就隨惡的業力往生惡道。善道則天道、修羅道、人道;惡道則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都如男人生平愛好女色,並且在這上頭造了不少的罪惡,臨命終時,你就看見如花似玉,國色天香的女人。因爲你生平愛好女人,這時一念好色心動,刹那間就隨他而去。爲什麼這樣呢?因爲你心心念念,只有女人,一切唯心所現,而你這好色的業力強盛,所以臨終不期然而然的現前,投你所好,你安得不跟住他跑呢?既去了以後,可不是美女,而是鐵床銅柱,讓你臥鐵床,抱銅柱,這叫做隨業往生。
念佛的人,身心清淨,心心念念,只有阿彌陀佛,所謂眼見阿彌陀,耳聞阿彌陀,無處不是阿彌陀。因爲念佛的力量強,即使未學佛以前,有許多殺盜淫妄的惡業,以常久念佛的緣故,這股力量,能壓製那股力量不發生作用。所以臨命終時,佛念強盛,再加以他人幫助念佛,聲聲給你提醒;或再供養佛像,佛像莊嚴,也能吸住你的念力。所以一口氣斷了以後,性靈就隨佛光而去上,這叫做帶業往生。這裏面如加以分析,還有自力他力的不同,自己精進念佛,使之成熟,是自力;阿彌陀佛與諸聖衆,親來接引,是他力。他力就是佛力。佛教裏修禅定修止觀,都是靠自己的力,唯有念阿彌陀佛,是自他兩力。所以修行的工夫,比較容易成功。楞嚴經上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成佛,這是自力。大本彌陀經上,法藏比丘曾經發願說: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有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願生我刹,臨壽終時,我與大衆,現其人前。這就是他力。然而憑著自力,和阿彌陀佛的接引力,接引到什麼地方去呢?所以彌陀經上又說: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是人,還是指那念佛的人。終時,就是身上的暖氣,逐漸冷下去,神識將離開軀殼的時候。心不顛倒者,因爲一心不亂,所以不再顛倒。即得往生,即得,言其很快,往者去也。生,就是托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是去托生的地方。
顛倒者,事不順理,名曰顛倒;心理上的思想不正,也叫做顛倒。一個人在平常的時候,不修禅定,又不肯念佛,每日終朝,皆隨順貪嗔癡愛打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亂。一到了將死的時候,夫妻兒女的愛情放不下,舍不得自己掙下來的財産。假如沒有夫妻兒女,窮得不堪,那景像更覺得淒慘。所以任何人到了這最後一著,都是手忙腳亂,生平所作的善善惡惡,一齊現前,心神惶怖,如果應當入地獄的,他把刀山劍樹,看作花園。應當墮落畜生的,他把驢胎馬腹,認爲很好的住宅。即使善業力大,轉生人道、天道,還是離不開生死輪轉的痛苦。這都是事理顛倒的表現。
至于念佛的人,已將夫妻兒女,看得如幻如化。貧窮的人,更是一無牽挂。因爲念佛的工夫得力,臨終一心在定,心目中所想所見的,唯有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的微妙而偉大的莊嚴。再加上阿彌陀佛與諸聖衆,顯現在這念佛人的面前。這念佛的人,當然就跟阿彌陀佛的光明,一刹那間,往生西方。由于不可思議的念佛力量,托生在蓮花中,花開的時候,自然化生而成人形,因爲不是血肉身,所以也不需要喂養,馬上可以見阿彌陀佛,與文殊、觀音、大勢至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常聞佛法,悟無生忍,再回到這世界來,廣化衆生。各位看!這是多麼理想的一個樂園。
各位聽衆!上期講的是:信願行叁個條件中的一個行字。行,就是腳踏實地的去做,這做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老老實實,念一句阿彌陀佛。經上雖然有若一日至七日的規定,我們盡可每日念佛,作爲恒課。古人說:多念一句佛,少說一句話,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印光老法師也常教人老實念佛。人們如果終身牢牢記住這一句阿彌陀佛,常常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以佛心爲心,以佛的行爲爲行爲,保管你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在這裏我可說個故事給大家聽聽:我二十五歲在安徽安慶,佛教學校上學。那學校董事會裏有一位董事徐平軒居士。徐居士的母親,是一位虔誠而念佛的信徒。那是民國十叁年的事吧,十叁年的秋八月,徐老太太,僅有一點小病,很安詳的念佛而終。這消息一經傳出,四方八面的親友,都來行禮吊慰。可是從四方八面來的…
《佛說阿彌陀經講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