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話▪P20

  ..續本文上一頁億分中之一個,真是渺小得可憐。而且這一百億個太陽系是同一命運。據佛學上說:這一世界,有成住壞空的四個中劫,合成一個大劫。而每一個中劫是以二十個小劫爲他的基數。每一個小劫是以一個增減爲標准。一個增減的算法是:假定全世界人的壽命,平均是十歲,每過一百年增一歲,也就是全世界的人壽平均是十一歲。像這樣每一百年增一歲,增加到全世界人壽的平均數,爲八萬四千歲,就不會再增了。人壽八萬四千歲的時間,也只是一百年。過了這一百年就減一歲,如是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就不會再減下去了。如是一增一減名爲一小劫。這世界的構成,須要二十個增減的時間。成功以後,供給人類和其他的生物居住,也有二十個增減的時間。過了這二十個增滅,就進入壞劫,壞劫中或以大火,或以大水,或以大風,也須要二十個增減的時間,才能壞盡,然後進入于空。空劫的時間,照樣是二十增減。然後這世界又漸漸的合成。如是世界的成住壞空,是循環不息,永遠不會停止。這是衆生的業力,絕對沒有一個創造的人在創造它。因爲物理學上是:能生他者必由他生,如人由父母而生,父母又有他的父母。而且事物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都如鋼骨水泥在我們認爲是最堅固的,可是若幹年以後,他的堅固力過去,終究是會壞的。所以這世界的成壞,是因果相生的原理在支配,別的沒有什麼力量來能支配他的。然而什麼時候才是進入劫濁的時期呢?這在住劫的二十個增減中,每一個減劫,減到人壽平均二萬歲時,進入劫濁。

  第二、再說見濁。見,就是見解,換句話說,就是思想學說。在佛學上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些名詞很費解,我不想講下去。我就以眼前的話來談吧:都如哲學上的一元論、二元論,宗教家的有神論、無神論、一神論,多神論,這都是邊見。這些邊見,除開無神論而外,只是在學問上起了許多的爭執,于人類無多大的害處。至于無神論那就壞了,無神論的反面就是唯物論。科學家相信物質萬能,發展的結果,是造了許多殺人的利器。共産主義者,否認了神的存在,信仰了人和物質的萬能,乃利用新的武器和人海戰術,造成全世界的惴惴不安。這都是邊見、邪見的結果,所以叫做見濁。

  第叁、煩惱濁。煩惱濁者,使人心理上昏煩惱亂叫做煩惱。構成這煩惱的是:貪、嗔、癡、慢、疑五個成份。都如個人主義、英雄主義,以至想征服世界,獨霸世界。因爲要達到這目的,不惜殺盡千千萬萬的人,以滿足其私欲。這都是貪嗔癡慢的心理在作祟、在主使。而人與人之間的奸巧欺詐,你爭我奪,使得人與人之間,每一個人都喪失了理智,而以個人、家庭爲前題,這都是叫煩惱濁。所以古人說勞煩我心,不得安甯、熱惱我心,不得清涼;逼惱我心,使我真明不朗,所以叫煩惱。由于貪而感受饑馑;由于嗔,所以感受到刀兵;由于癡,所以感受到病痛。甚至水火風的叁種大災,無非由衆生貪嗔癡感召而來,所以叫做煩惱濁。

  第四、命濁。命者生命,佛學上講,心理與血肉,在一個時間裏,連持在一處,有知覺,能活動,就叫做命。而且這個命,並不是人類的專有品,如馬、牛、羊以至蚊蟲、螞蟻,都有知覺,能活動,這都叫生物或者生命。現在的命濁,且以人而言。人類的最高壽命,可以活到八萬四千歲,減到二萬歲的時候,已經算是短促了,可是自人壽平均二萬歲以後,進入劫濁的時候,人類的貪嗔癡愛,愈過愈利害。殺生、偷盜、邪淫、欺詐、爭奪的惡行爲,也愈過愈多。降至現在,人類的壽命,愈過愈短促,福報也愈過愈薄。莫名其妙的疾病,如血壓高啦、腦溢血啦,什麼癌啦、瘤啦,常常聽到因這些怪病而死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兵災,以及不可以人力抵抗的許多天災,時時襲擊不幸而生在現在的這些苦惱子。所以叫做命濁。

  第五、衆生濁。衆生的衆是許多的意思,生、就是生命。天上的天衆,人間的人衆、畜生、餓鬼、地獄叁惡道裏有情,都叫衆生。衆生的兩個字,連合起來,就是假借地水火風,許多條件才會有生,所以叫做衆生。或者天上人間,叁惡道中,處處受生,所以叫衆生。衆生昧于緣生,執著這身體爲我,所以一切的行爲,都以我爲出發點,因有我故而又成爲我慢,衆生具有了這我慢,在行爲上便以損人利己爲生存競爭的要素,我的價值高于一切。因此,就造下了許許多多的惡業。由于有了惡因,就感到惡果。所以分明是個人,一口氣不來,便墮落而爲畜生,或者餓鬼,甚至打入地獄。叁惡道的衆生,罪滿了又可以生到人間,或者天上。叁惡道的衆生,固然是卑鄙不堪,天上人間的衆生,又有什麼可貴,所以叫衆生濁。

  娑婆世界的衆生,因爲有此五濁,自己並不知道苦惱,性情粗暴而剛強,很不容易教化。釋迦牟尼佛,大悲大願,不怕粗暴,不畏剛強,佛在梵網經上說:我已來此世界,八千往返。足見釋迦世尊已多生多劫,在這苦惱的世界中,受過多少次的磨難,才得成佛。所以值得六方諸佛稱贊他:爲“釋迦牟尼佛,能爲甚難希有之事,能于娑婆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各位聽衆!以上講的是五濁惡世的五濁,因爲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稱爲五濁惡世。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能在這五濁惡世中,經多生多劫的修行,證得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也就是成了佛,這是可歌可頌,值得諸佛,異口同聲而一致對釋迦牟尼佛稱贊的。

  各位聽衆!我們把娑婆世界,縮小範圍:僅就我們中國曆史來說吧!中國有五千年的曆史,在這五千年的曆史當中,有幾個十全十美完整的好人,值後我們歌頌。我們知道中國曆史上空前絕後的大聖人,莫如孔子。而孔子一生的遭遇,是顛沛流離,到處碰壁,最窮的時候,窮得連飯都沒有得吃。他的政治思想,以王道政策爲中心,可是當時的那些國家,沒有一國肯采納他的政策的。但是他盡管得不到地位,以行使他的政策,而他的中心思想,是堅如鐵石,始終不肯改變。到底博得曆代帝王,運用他的思想,以爲治國之大本,而尊他爲至聖先師。孔子而後,兩千多年來,要想再尋出一個孔子第二來,就缈不可得。足見做一個完整的好人,是千難萬難。至于現在這社會,你如潔身自好,想做一個起碼的好人,你就別想在這人海裏立足,因爲這世界是愈過愈惡濁的啊!釋迦牟尼佛,在這惡濁世界之中,出生入死,修行六度萬行,教化這剛強難化的衆生,所以諸佛稱贊他,能爲甚難希有之事。然而不但成佛難,成佛而後,能說出博得他人信受的佛法更難。所以彌陀經上接著說:

  爲諸衆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淨土念佛法門,很不容易使人接受,所以說爲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一切世間,換句話說,就是普天下的人,也就是一切衆生。

  淨土念佛法門,爲什麼難信呢?這說起來話很長。

  第一、人們居于這惡濁世界,習慣已久,反而覺得心安理得。而且目光短淺,見聞有限,暴暴地聽說,西方有個清淨莊嚴的極樂世界,都以爲這是莫須有的烏托邦。

  第二、即使目光遠大,見聞廣博,知道虛空無盡,世界無盡。那末,無盡的世界中,都可以往生,何必一定要生極樂呢?

  第叁、縱然信得及,極樂可以往生。而娑婆距離極樂,有十萬億佛刹之遠,如之何而得往生?

  第四、西方極樂世界,既然那麼莊嚴華美,就如眼前那些高樓大廈,絕不是我們窮小子可以染指的。以我們這愚癡無智的凡夫,沒有其他奇妙法門,與多種功行,一日至七日之間,念幾聲阿彌陀佛,就得往生極樂,甯非怪事?

  第五、受胎必定須要父母,一只雞還要有雌雄性的配合,才能生出蛋,孵出小雞來,這是事實。生極樂世界,不須要父母,從蓮華中化生出來,這不能使人無疑?

  第六、初心學佛的人,多半是容易退墮的。即使有極樂世界可生,也一定有大智慧,有大福德者的權利。以初機學佛的人,一生彼國,就能精進不退,不容易使人相信?

  第七、加上其他的經典上,或說有佛,或說無佛;或說有淨土,或說無淨土,淺智者的我們,總是有相當的狐疑?

  基于上面的七點,不但叁惡道的衆生不信,人天道中的衆生,也不盡能信。愚癡無智的人固然不信,即使知識分子,也不能沒有疑惑。學佛的一群人中,或是初機,或是久修,甚至連叁乘聖人,都不免懷疑。所以佛說這淨土念佛法門,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金剛經上說:“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爲希有。”又說:“如來爲發大乘者說,爲發最上乘者說。”“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則于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爲人解說”因爲佛法爲釋迦牟尼佛獨到的見解,是超人類的思想。人類爲物欲所蔽,知見昏濁,在程度上相差太遠,所以不易爲人所接受。然則,釋迦牟尼佛又爲什麼不憚其煩的說了許多經呢?因爲如來畢竟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所以雖降至末法的時代,仍有不少其有善根的衆生,會至誠懇切而接受奉行的。釋迦世尊將諸佛贊歎他的話,告訴過我們以後,他老人家也很感慨的召呼著舍利弗說:

  舍利弗!當知我于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爲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爲甚難。

  五濁惡世,成佛難,說法更難。這是六方諸佛贊揚,釋迦世尊的話;釋迦世尊,也當仁不讓而滿盤承受,因爲這是鐵的事實。所以在古佛不是虛僞贊頌,今佛更不是濫膺榮譽。因爲這兩件難事,唯有彼佛此佛,才能算是十足的知音。古人說:鍾子期死,伯牙不複鼓琴。因爲知音者沒有了。

  蓮池大師,注彌陀經寫到這裏,說了幾個比喻,比喻這兩件難事,現在把他引出一兩段來,講給各位聽。

  他說:比方有一個人,乘船飄海,船因碰著礁石,已經快要破裂。又不幸遇到猛烈的頂風,加上波濤洶湧,複值羅刹惡鬼、大魚、毒龍,一齊奔向這只破船沖撞。我們…

《佛說阿彌陀經講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