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魔,佛與魔之間的轉動是這麼快,所以一定要好好降伏我們的心。
人生四神湯
佛經中有則故事——有位老婆波育有兩名女兒;一個嫁給米粉商,一個嫁給賣雨傘的生意人。
老婆婆希望女婿們的生意都很興隆,有一次就問大女兒:「你們最近生意好嗎
」大女兒說:「不太好!最近天天下雨,米粉做不出來。」老婆婆就說:「那應該祈求天氣放晴,讓太陽趕快出來。」于是,老婆婆便天天祈求,希望太陽能早日露臉。
過了一陣子,二女兒回來,老婆婆也關心地問:「你們最近生意如何
」二女兒說:「很不好!老天一直都不下雨,害我們的雨傘都賣不出去。」老婆婆就說:「那我趕快替你向老天求雨,讓你們的雨傘能賣好一點。」但是這麼一來,大女兒的米粉又會做不成。
老婆婆到底該祈求老天下雨或是出太陽呢
其實,若能善解——出太陽時就想:真好!今天是我大女兒做米粉的好日子,心裏就會很歡喜;下雨時,就想:我二女兒的雨傘,今天應該會賣得很好。世間事,十有八九不如意,若能順著境界去善解,就會感到很滿足、歡喜。有善解的心,才會懂得感恩;懂得感恩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人生除了要懂得善解、感恩之外,還要能包容,例如:在工作上與人共事時,若不能以寬廣的心去包容別人,人生絕對會很痛苦。所以,除了感恩父母、兄弟姊妹,還要以開闊的心胸包容所有的人。
人生知足心常樂;不要事事和別人比較,如果老覺得別人樣樣都比我好、自己很不足,這樣日子就會過得很煎熬。一個人若懂得善解、感恩、包容,人生一定很滿足,即使生活過得樸實平淡,也會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人。
智慧之愛
我常對年輕人說,愛,應該要培養的是「智慧之愛」,一般男女到了適婚年齡,很自然會去選擇「有緣人」,在選擇的過程中,一定要慎重。
尤其尚在求學階段的青年朋友,最好對所有的同學都能保持一分清淨的「清水之愛」,把對異性的情愛放淡一點;將心思好好放在學業上,別讓私欲之愛擾亂了自己的心,才不會浪費學習的時光。
男女之間的愛,有時是盲目的。在追求的過程中,往往沒有多余的時間冷靜地分析:對方是不是能和自己相處一生
彼此是否志同道合?
有一對夫妻,太太的個性、生活形態,從最初先生追求她到現在,一直都沒有改變。但是兩人結婚後沒多久,先生發現太太並不是他所喜愛的那一型,彼此間的感情就起了變化。爲什麼婚前太大任性、情緒化的個性,先生都能忍受,也都能把那些缺點變成優點,但是婚後卻有了改變
感情,需要長時間的考驗。在戀愛期間,不要對方說什麼話,就完全相信;或聽了幾句甜言蜜語就失去理性,這是很危險的。應該在聽過之後,還要進一步觀察對方是否言行一致
所以,男女剛開始交往時,除了要以一顆淡然的心去面對之外,更需經過時間的考驗。總之,愛要先談「清水之愛」、「智慧之愛」,若能以智慧選擇未來人生的伴侶、同心合作,將來才能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好家庭。
去除習氣轉業力
佛陀說過:人皆有佛性,衆生佛性平等。既然我們和佛陀有同等的佛性與智慧,爲什麼還會在人我是非中爭鬥不休呢
這是因爲彼此仍有著不同的習氣。如果大家都能用心改除,就能回歸本具的平等智慧。
習氣不是在此時才養成,而是在過去生中就已熏染了;小小的習氣不斷地累積造作之後,就變成一種業力。
曾有一則國外的新聞——有位年輕人,持槍闖入一所大學,他跑到一間教室,命令正在上課的男女學生分開站好,然後拿起手槍對准女生那一排說:「你們都是女性主義者!」隨即向她們掃射二十多槍,當場造成六人死亡、十多人受傷。
他掃射完立刻沖出教室,在走廊上看到一位女生,立即又開槍;接著走到辦公室,看到女性辦公人員也開槍,總共造成十二人死亡,十多人重傷。他爲什麼殺人呢
沒有人知道,因爲他在案發後就舉槍自殺了。
據一些學者分析,認爲他可能感情受到挫折,而遷怒于其它的女性。那位年輕人平時就對社會不滿,在日積月累之下,形成一種心理病態,「心理病態」是現代醫學名詞,在佛教則稱爲「習業」,也就是不斷熏習的業力。
若要淨化習氣,最好的方法是培養慈悲的大愛與智慧。如果不斷地在人我是非中打轉,內心就會染著、起分別。比如:你對我不好,你所說的話我就聽不進去;或者對某人有好感,就會對他特別愛護,這種分別心就是汙染心,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與灌輸的習氣。
因此,我們在待人接物上,一定要培養好緣,不要造惡緣;倘若結了不好的緣,看到對方就不會歡喜,而對方看到我們也同樣無法接受,彼此就有了恩怨存在。這分怨恨的習氣如果一再延續下去,一旦成熟,所造的罪業就嚴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心,彼此敬愛、相互尊重;如此一來,世間必能呈現一片美善、祥和的風貌。
疑心釀災禍
在人生道上,如果缺少智慧,思想有偏差,所做的一切難免就會有錯誤:做錯事就是造惡業,如此身心即不得自在,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地學習佛陀的智能,並且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慈濟醫院的志工曾報告兩則個案,這兩個家庭就是缺少「善解」的智慧,彼此不能互相包容,結果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第一個案例是:夫妻倆白手起家,先生很努力,日常生活也很規矩。以前景氣很好時,他的事業興隆,所賺的錢都會拿回來給太太,全家過著平靜、安穩的日子。
但是,近來經濟不景氣,影響到這位先生的工作,他爲了要維持家庭開銷,不得不另外多兼幾份工作,因此較少留在家裏,甚至拿回家的錢也有限。太太就起了疑心——先生最近不常拿錢回家,金額也比較少,是不是有了外遇
疑心既起,她就常和先生吵架,先生很無奈,盡管向她解釋,太太卻仍然沒辦法體諒。
後來先生就隨她去說,不再理會她,也不再辯解。但是,太太卻認爲先生默認了,真的有外遇了!和先生再度發生口角時,先生還是保持沈默,太太一氣之下就服毒自殺了!這是件很遺憾的事情,只因無端的懷疑,缺少善解、包容,寶貴的生命、美滿的家庭,就這樣破碎了。
另外一件個案是先生懷疑太太,平時先生自己常在外面花天酒地,因此推想太太也會不守婦道,便存著報複心態對待太太,夫妻倆就變得互相對立了。
有一天,夫妻又吵架,先生一氣之下,拿起利刃往太太心髒連刺好幾刀,送到醫院急救時,已經回天乏術。而他行凶時,孩子就在旁邊一直喊著:「爸爸不要這樣!爸爸不要這樣!」盡管孩子在身旁大聲爲母親求饒,還是阻止不了父親的暴行,血淋淋的悲慘事件,竟然就在孩子的面前發生了!
太太送到慈濟醫院急救時,十六、七歲的女兒在母親身旁一直哭泣,當醫生無奈地宣布「急救無效」時,她忍不住放聲大哭!那時先生才知下手太重了,一時的糊塗已經鑄成大禍。他想靠近太太身邊,女兒卻不肯讓他靠近,恨透了父親!這個家庭將來要怎麼過日子呢
殺人者一定要受法律的製裁,坐牢是逃不掉的,出獄以後,他是不是能得到孩子的原諒
他們眼睜睜地看著媽媽被爸爸殺了,孩子要如何原諒父親
這種家庭悲劇的發生都起于「一念之差」,因爲不會善解,又時時抱著懷疑之心,才會不斷地累積怨恨;因煩惱解不開,再加上一時的沖突,魯莽的行爲就發生了。
我們平時就應練得心境平靜,平靜的心才能生智慧,有智慧才有辦法善解,能善解才能時時身輕心安,解脫自在,這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修養。
外遇心結
當我們的心志清澄時,思考力就會很敏銳;有敏銳的思考力,自然不會被外面的境界所迷惑。
絕大多數的人都照過鏡子,在照鏡子時,若將臉貼近鏡面,反而看不清楚;要是將鼻子貼近鏡子,那可就「面目全非」了。同理,若能與境界保持距離,自然就可以看清許多事物,境界也會更加開闊。
有一次,我去慈濟醫院探望一位從生死邊緣救回來的太太。她告訴我:「師父,我這一生算是蠻幸福的。不過,唯一感到遺憾的是感情問題。」
因爲她的先生曾有過外遇,不過在生病期間,先生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她又說:「一場病下來,我才體會到世間沒有什麼好計較的。」我說:「對呀!你這麼好命,就只有那麼些許缺點,何必計較呢
」她說:「我現在知道了。等身體康複之後,我會重新調整心態。」
沒多久,我再去探望她時,她的氣色看起來很不錯!我說:「你的身體恢複得這麼快,真是不可思議!你現在是否快樂呢
」當時我心裏想:她在病中時,一再表示只要病好了,就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不再斤斤計較;沒想到,她未語卻淚漣漣地哭了起來。
我問:「爲什麼哭呢
」她說:「師父,我心裏好惶恐!」我說:「生死開頭你都掙紮過來了,還有什麼好惶恐
」她說:「師父,您不知道。人生的情愛,真叫人放不下呀!」我告訴她:「現在你的身體已經康複了,應該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否則會過得很苦!
當時我也告訴她的先生:「太太如果能夠複原,你就要好好調整自己了。」他回答:「師父,我知道。等她好起來,我會好好地彌補她,也會調整自己的感情。我很感恩她在事業上對我的協助;因爲有她,我才有今天的成就。」
心鏡不要只照自己;面對變遷無常的人生,若能放大心量、換個角度照照外面的世界,便能海闊天空、任己邀遊!這樣的人生,不是很快樂嗎
難得人身,我們要靜心修慧,才會有幸福、成功的「人生」,不要做一名「衆生」。人生,一定要活得自在、快樂!就像一面擦拭明亮的鏡子,所映照出來的境界一定也是明朗、清新的景象。
心之所以會苦、會惶恐,是因爲「心鏡不清」的緣故。因此,我們要時時刻刻以智慧觀照自己的心,才能斷除苦的源頭。
善守本分
有一對年輕夫妻,他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叁歲,小的才叁個月。平日…
《塵盡光生·人生篇:智慧之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