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如來所說叁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這一分是直顯實相理體。實相理體者,性相圓融,二谛融通。性是無礙之理,相是無盡之事。以理融事,以事契理,是謂實相理體。一合相者,即實相理體也。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叁千大千世界碎爲微塵,于意雲何?是微塵衆甯爲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衆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衆,是名微塵衆。
微塵衆多者,是其相也。微塵衆實有者,則是究竟性也。法若究竟,則非一切法。故曰若微塵衆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衆。因爲佛說微塵衆者,只是假名也。所以佛說微塵衆者,則非實有微塵衆,而是假名微塵衆也。
世尊!如來所說叁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其中道理,尋上文同理可知。因爲世界是微塵所成,微塵既是假相,故世界亦是假相也。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
換句話說,若世界究竟,則是實相也。
一切法皆悉性空,其理無二,故曰“一”。性空則能隨緣而起萬法,萬法同一性空,融通無礙,故曰合。此則一合相也。
古德談一合相,多從理上解釋。例如六祖謂:心有所得,即非一合相。心無所得,即是一合相。
此是從理上說。心有所得者,乃心有所住也,取著于相也。心有所住,取著于相,則如人入闇,不見實相。故心有所得,即是分別,即是執著,故非一合相。心無所得,則融通無礙,故爲一合相。
佛國勤禅師亦說:但向十二時中,上不見有諸佛,下不見有衆生,外不見有山河大地,內不見有見聞覺知,好惡長短打成一片。一一拈出,更無異見。此則一合相理,曆然明矣。
此亦是從理上說。言修行人,不取相,莫分別,便是一合相理。
我們現在從事上說明一合相理,以配合古德之說。
例如微塵是一,而此一微塵即十方分合成。十方者,即上下東南西北及四維。
微塵者,非微塵也。何以故?以微塵即十方分合成,于十方分外,更無微塵可得。呼爲微塵者,徒有其名而無實義也。故微塵者,不過十方分和合之假相。
微塵本空,由十方分和合而現假有其相,這便是一合相。
同理可知,叁千大千世界亦是十方分和合而成。世界本空,因緣和合假有其相,故名一合相。
我們再舉粗淺的例子說明。例如地球,實際上是山河大地人物等所合成。離開山河大地人物以外,實在沒有個地球可得也。故地球即是一合相。
既然法性空,故不應有住生心。既然和合相假,故不應取著于相。心無所住,不取于相,如是方爲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也。
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一合相是實相,實相無相,故不可說。但凡夫之人取相,故貪著其事,以爲實有一合相也。菩薩不爾,以菩薩不取于相,不貪著其事故,所以不受其假相之福德也。
所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心無所住便是一合相理。不取于相,便是一合相理。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便是一合相理。心無貪著,便是一合相理。
知見不生分第叁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金剛經旨在離相明性,若謂佛說我人衆壽見,便是謂佛取相。若謂佛取相,便是謂佛未見性。若未見性,焉得名佛?故須菩提回答說,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
佛于無名相法,而以名相說。故雖方便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只是方便假名而已。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發無上菩提心者,應知一切相假,應知一切性空。以一切相假,故一切性空。以一切性空,故一切相假。相假不異性空,性空不異相假。相假即是性空,性空即是相假。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莫生法相也。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文義准上自明,不另。
應化非真分第叁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于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爲人演說其福勝彼。雲何爲人演說。不取于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爲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應爲發菩提心者),持于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爲人演說,其福勝彼。
最後再度叮咛,假相福德,不及無相福德爲勝。
雲何爲人演說,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不取于相,以相假故。如如不動,以性空故。若人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知見信解諸法相假性空,則能爲人演說矣。
何以故?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何謂有爲法?有爲法者,有生、住、滅叁相也。簡言之,生滅法即有爲法也。故有爲法生滅無常,如夢幻泡影,如露如電也。
雲何是無生滅法,相假故無生滅,性空故無生滅,不可得法無有生滅,無有定法故無生滅。所以偈中之意,謂菩薩應如是觀一切相假也。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于是這部金剛經,佛演說圓滿。
這部金剛經,我們總算講完了。最後我有幾句話,要告訴各位。金剛經旨在顯示法性。其實不只金剛經,七百二十多卷般若經,皆在顯示法性。所以我們讀金剛經,不可只解名相,而不求了悟法性。如果只知執相而求,可謂與金剛經咫尺天涯了。希望大家切記切記!(弟子慧修敬記)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終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