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叁七乃至一年,以見好相爲期。此須至誠懇切,外假壇儀,內資理觀,凡《法華》、《方等》、《大悲》、《占察》、《八十八佛》等一切行法,皆屬取相忏攝。能滅根本重罪,令淨戒複生,亦能消七逆罪,使重罪輕受。前面的做法忏,它只能夠真對某一個罪業來忏悔。就是你曾經在某一個時間,空間,所造的某一個罪,向佛菩薩發露,表示你的追悔,表示你從新的發願。但是,取相忏,它的對象可以統攝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罪。它不是一定要針對某一個罪,它可以針對所有你過去所造的罪,同時來忏悔。當然,這樣子的話,是通忏叁世,所以它的時間比較久了。它的時間或者二七,或者叁七,或者一年,要以見好相爲期。取相忏的成功,你必須在夢中見到種種的瑞相,看到佛菩薩,看到光明等等。它的方法呢,你要至誠懇切,就是前面說的要具足忏悔的心態。畏懼心,羞恥心,勇猛心。內心當中有忏悔的心,外假壇儀,內資理觀。這個外指得是我們的身業和口業要遵守忏悔的儀軌,應該禮拜就禮拜,應該發露就發露,內心當中不斷的思維罪業的過失,來生起呵責厭惡之心。這樣子講,或者是法華忏,或者方等忏,大悲忏,占察業報忏,或者八十八佛,都是取相忏攝。它的功能能夠滅除我們無始所做的殺盜淫妄的重罪,使令我們清淨的戒體,再一次的複生。也能夠消除這種殺父,殺母,殺聖人的七逆的重罪,使令我們重報輕受。所以,忏悔當中,力量最大的就是取相忏。當然,取相忏,你可以選擇你要的,或者大悲忏,或者八十八佛,或者法華叁昧忏,都可以。當然,重點是你在忏悔之前的資糧,你對業果的思維,對罪業的畏懼,跟羞恥,這都必須具足的。第叁個,理忏。言理忏者,既在智人,則多方便,隨所施爲,恒觀無性。這個理忏也是非常重要的。
智者大師說,假設你忏悔的人,你只是修事忏,這樣子,隨修忏法,終不清淨。就是你只是在表象上思維業果,生起畏懼,來修忏,你這樣子修忏,不管你怎麼忏,只能讓罪業暫時的減少。那個罪根沒有拔掉。隨修忏法,終不清淨。就是你這個罪根在啊,就像病源還在啊,春風吹又生。所以,你在事忏的時候要間帶理觀。什麼理觀呢,恒觀無性。就是無生觀了。這個地方很重要。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剛開始我們觀察這個心的時候,我們所觀察的內心是比較表層的內心。所謂的假觀,就是因緣的熏習,因緣的造作所産生的善惡的功能。我們會發現到我們內心當中累積很多的善業,持戒修福的善業,但是可也累積很多的殺盜淫妄的罪業。我們剛開始觀心是觀這種表層的假觀。但是如果你只是停留在這個地方,你也會畏懼惡法,好耀善法。也是不錯。但是,你這樣子的修行,終究是不究竟的。你應該進一步來觀察我們這個善惡的功能,說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就是說,我們所累積的罪業啊,它是因緣所生法。那麼,因緣所生法就是如夢如幻的,你把罪業剖開來,善業也剖開來的時候,你看到你內心的本來面目啊,原來我們的心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一句話,對我們忏悔業障非常重要。它會告訴你說,原來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這個罪業是後來才有的,就是後來才有的。那麼後來才有的,它可以消除啊。所以,我們在忏悔一個人成功或者失敗,除了你是不是畏懼以外啊,你對你內心的本質,你的本來面目的觀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認爲說我這個人本來就有罪障啊,沒辦法了。那你再怎麼忏都忏不幹淨的,因爲你認爲你有罪障。你應該認爲說,一個正確的人生觀應該認爲說,你的心原來是清淨的,本來是清淨的,你是後來才有罪障。你不應該說,你本來就有罪障。你要本來就有罪障,你根本不可能忏悔的,忏悔不幹淨的。你應該說,你本來的心是清淨的,那是後來一時的顛倒才有這些如夢如幻的罪障。我現在假借如夢如幻的忏法,來消滅如夢如幻的罪障,來恢複它的本來面目。你的思考應該是這樣的思考才正確。你有這種思考,對你的忏悔有很大的加持力。日劫相倍,你修一天的忏法,超過人家修一劫。你不修理觀那,你要持大虧的。
所以,我們在觀察內心的時候,你可以先觀表層的內心,觀察到罪業,生起畏懼,這當然第一個。你再觀進去,你把罪業剖開來,再觀進去,你觀察到你的本來面目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相信罪業是可以消滅的。這個時候,你修忏法所産生的滅惡的功能啊,那就不可思議了。那麼我們也聽說,一個人能夠修理觀來修忏那,滅業障如翻大地。他從大地上,他從根本上扭轉罪業。所以,在古德的注解當中,不管你今天是修什麼樣的法門,你修淨土,禅宗,密宗,在修忏的時候,都要具足事忏,理忏,缺一不可。
你只是說修理忏,我的自性本自清淨,我本來是清淨。你本來是清淨沒錯,但是你現在已經不清淨了。所以,你只有理忏而不去做事修,執理費事,說事數寶,那麼你只有事忏而不理忏,你這樣子執事昧理,只知道在因緣上打轉,不知道你本性清淨,入道多辛苦。就是事倍功半。所以,我們應該要事理並行的。這個地方是講到忏悔的方法。有事忏跟理觀。我們再看丙二的具足五緣。當然,忏悔最重要的就是取相忏。
其實在忏悔當中,我們希望把不但是把某一個業,而是把所有的業都忏悔。這個取相忏有兩個,第一個,你要修取相忏,要請聖明證。每一個忏法都有他的忏悔主,都有他的本尊。你修大悲忏,它的本尊是觀世音菩薩。你看,你修大悲忏,你剛開始的時候都要禮請觀世音菩薩的降臨。你拜八十八佛,它的忏悔主是普賢菩薩。所以,你剛開始在修忏之前,要知道你的忏法的本尊是哪一位,要至誠的,在內心當中,要心念口誦,來迎請忏悔主的降臨。第二個說己罪名。忏悔的人,你最好寫一個發願文。你看藕益大師的忏悔,他都寫一個發願文。那麼,你在當中表明你在什麼時候做過什麼罪業,對這個罪業表示你的後悔之意。說出你的罪名。第叁個,立定誓願。說出罪名是針對過去的,立定誓願就是你對未來有什麼樣的期許。你在佛菩薩面前正式的發願。從今以後甯舍生命,你絕對不再造做了。這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斷除惡念的相續。不能再有想要造作的心情。第四個,讀誦禮拜。就是正式的修忏法。或者是嘴巴讀誦,身業禮拜。你遵循種種的忏法。第五個,如教明證。你根據夢中所見到的好相,你就知道你這個忏悔是不是清淨了。如教明證,就是你從見好相與否來判定你的罪障是不是消除了。這一科是講到忏悔的方法。我講一個小故事來說明忏悔的過程。
在清朝,有一個姓張的居士。這個張居士,他家裏面很貧窮。在古時候,封建製度啊,你生長在邊界種姓啊,你除了讀書以外,你就沒有出頭的日子了。這個張居士,他人窮志不窮。發奮讀書,十年的寒窗,終于在15歲的時候考上秀才。當然,秀才還不是正式的功名了。所以,他繼續的進步,在20歲的時候,他准備去考舉人。他辛辛苦苦籌了一點錢,跟他的同學就到南京去參加會考。到南京的時候,離考試的時間還有兩個禮拜。大家就提議說到南京的街道上去走一走吧。到街道的時候,看到一個寺廟。這個寺廟前面有一個算命先生,一個老先生。他們就去算命,聽說這個算命很准。這個老先生就一一的爲他們算命了,你今年考到第58名,你考到第12名。那麼,看到張居士的時候,這個老先生突然間楞住了。他詳細一看,他就問張先生說,你從什麼地方來。他說我從北方來的。他說那你從北方來啊,來到了南京那,那麼你花了多少時間呢?他說我花了差不多有7天的時間。他說那你現在正好,你不要考試了。你馬上回去還來得及。那麼說怎麼回事呢?他說你的相貌啊,死相現前。你趕快回去家鄉啊,落葉歸根。中國人的個性啊,回到家鄉死亡。他說這樣子有沒有什麼補救方法。他說這個沒辦法,你這個死相啊,非常的堅固,非常的明顯,沒有改變的辦法。這個張先生他興沖沖來考功名啊,對人生充滿了希望啊,結果被算命先生說7天必死。就很沮喪了。沒辦法,就收拾行禮,帶著最後的錢回家鄉去了,一個人很落寞回到家鄉去。在回家的途中,到了第叁天的時候,這個船到黃昏的時候就要休息,補充商品,就靠在岸邊。這個張居士心情不快樂,就走到岸邊去散步。他走走走,就離開岸邊一段距離了。遠處呢,看到一個婦人走過來,這個婦人左邊牽著一個小孩,右邊也牽著一個小孩。肚子又懷了一個小孩。這個婦人就哭哭啼啼的往這個岸邊走過去了。張先生一看,事情不對勁,沒准是要去自殺的。這個張先生就問這個婦人說,你是什麼事這麼傷心那。這個婦人說,我家是賣豬的。我今天早上跟我先生賣豬的時候,我們帶著四頭豬出去,早上賣了兩頭,那麼到中午的時候,我先生的酒肉朋友來找他,就帶他去喝酒。我先生臨走之前告訴我說,這兩頭豬,一頭豬最少要賣五兩銀子。少一兩都不能賣,兩頭豬十兩銀子。他交待完了就去喝酒了。那麼我在看管的時候,有兩個人來買豬,經過討價還價,十兩成交了。這兩個人把豬買走以後啊,我看他的銀子比一般的銀兩還輕。結果嘴巴一咬,原來是假的。這下糟糕了。我先生平常脾氣就暴躁,現在損失十兩銀子,他肯定會把我打死。與其這樣,我不如去自殺算了。一時想不開了。那麼這時,張先生說你咱們是同病相連。那麼,你的十兩銀子可不可以給我看看。他一看,果然是假的。這個時候,張先生起了一個非常堅定的善念。我是必死之人,雖然我的十兩銀子是買棺木的,買棺木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幹脆我來救她好了。就把他自己實際的銀兩和對方假的銀兩對調過來。他就跟這個婦人說,這個是真的,你怎麼說是假的呢?這個婦人一咬,果然是真的。她說,哎呀,你真是我的貴人那。我差一點就喪失了四條生命。這個時候,這個婦人就歡喜的把這個十兩銀子就帶走了。張先生作了這件事情以後,天色已經黑…
《忏悔法門(淨界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