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十集▪P6

  ..續本文上一頁,具足妙莊嚴。”

  因爲昙鸾法師把十七種國土莊嚴,以國土來宣化。此國土依天親菩薩國土莊嚴與衆生莊嚴二法則,能達到心願莊嚴,所以此國土莊嚴不離心願莊嚴。但這個心願莊嚴容易形成這種生冷的,所謂無情器世間。阿彌陀佛這個器世間是順應阿彌陀佛的願力所建立、所表達的。所以他這個次第說啊,第一、先解清淨之總體;第二、標其廣大究竟如虛空;再來宣化正道大慈悲出世之善根,表達他善根功德所在,就是光明充盈之體。這個國土就是所謂的光明充盈之體;下面這個所謂的珍寶莊嚴皆因光明而得見。我們一切衆生法性清淨中的這個所觸之物皆是莊嚴之體,皆是七寶莊嚴,所觸之物莫不是珍寶。但要是以凡夫心智、顛倒心智,所觸的有得有失,有淨有濁,所以多不圓滿,多不滿足。

  〖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是以光明得見,也就是順性得見種種現緣中,種種現緣皆是珍寶,佛在經典上舉了很多這樣的例子。就天親菩薩《往生論》的整個機製來看,它是情器世間二法中,形成願力莊嚴;願力莊嚴成就二種清淨——衆生世間清淨與器世間清淨。單單把他放到國土上來說就容易讓人感覺它是器世間,脫離了情世間的感知了。那麼這個地方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亦是活活潑潑的,是順應法性而建立的,所謂得見這種寶性,“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因爲,我們要是順應法性觀察世間,一切世間莫不是珍寶。所以應該如是觀察,不如是觀察就慢慢地把它放到國土這種機製中,國土機製,它就有有信願的遮蔽,那你再來看信願,就多一層東西了,直接用信願看比較方便。後面昙鸾法師基本上是先以國土的機製再引導到信願中,直接從信願看比較簡單。我們比較容易體驗得到。因爲可能是古人今人的差別,我總感覺昙鸾法師在這個地方說得十分生硬,就是國土這個機製上是很生硬的,他舉了很多生硬的東西。

  我們看下面的文字。

  “此二句,名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

  由光明所照耀到這世間有種種莊嚴。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泥土爲宮飾。”

  昙鸾法師這個本子生僻的字太多了,一般人翻一翻就不看了。

  “以木石爲華觀。或雕金镂玉,意願不充。”

  就是你很滿意的東西是很少很少的。

  “或營備百千,具受辛苦。”

  像我們蓋個寺廟,你要是沒有感激的心,沒有意樂的心,那就太累了。我遇到很多出家師父,廟子蓋起來人死了,再一個廟子蓋起來人跑了,就這兩類的。爲啥呢?就是我幹的這個事,我做的這個事情,沒有那種意樂,就備受辛苦。

  “以此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必使珍寶具足,嚴麗自然,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

  “相忘”就是滿足了還多了,想不到的珍寶就擱那兒堆著呢。佛在經典上提到一個例子講珍寶講得十分有意思。“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因爲已滿足故,不假造作了,所以于佛道自然進趣,順應法性自然地安樂住了,不再求得求失,于自己所虧欠之處拼命奔波啊,去造作這些東西。

  “此莊嚴事,縱使毗首羯磨。”

  “毗首”就是一個天人工巧之類。“羯磨”就是佛教一個專用名詞沒有翻譯,像出家人比丘戒法中比較多。羯磨就是作善成就,就是做事成就的意思。“毗首”就是天工巧匠。

  工稱妙絕,積思竭想,豈能取圖?

  “性”者,“本”義也。能生既淨,所生焉得不淨。

  本質是清淨的,所生怎麼能不清淨呢?!像我們如果真正順性觀察這個世間,你也不得不清淨;你順性觀察這個世間,你也不得不平等;若順性觀察這個世間,處處也都是莊嚴,處處也都是珍寶,抓把土就有用。要不然我們有擇取的時候,土就是土,珍寶就是珍寶,你不能處處“備諸珍寶性”,什麼都有用的,那是不可能的。

  “故經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所以我們起心若順應法性,順應彌陀的報德,順應彌陀的廣大清淨願望。那下面自然依報也淨。所以要想轉依報,先淨其正報,正報圓滿,依報也必然圓滿。這裏是我們修持的一個機製。所以“心淨則佛土淨”。

  “是故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這一段文字我感覺還是相續的一個莊嚴,在性德光明照耀下,在大慈悲出世善根的淨光明照耀下,一切作爲都是珍寶,一切所處因緣都是珍寶,具足珍寶,具足妙相,具足莊嚴。這種觀察機製要是我們能運用得起,實在是不可思議的。

  這段文字的相續性我們慢慢有一個相續性的讀誦,或者說觀察,就看到爲什麼先講總相、清淨相,然後以十六句次第分,來講量與出世善根,淨光明滿足,乃至備諸珍寶性,他都是次第講的。你心智能跟得上的,基本上跟心智有關系,次第的引導。因爲天親菩薩的文字這種純熟是登峰造極的。八大論之中,他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論著,基本上各宗各派都遵從他,他的文字十分精練。昙鸾法師的解釋,當然他有他這個機製中建立的。昙鸾法師的文字也是不可思議。我們慢慢地來深入、來熟悉、來了解。我感覺隨著學習地深入或者時間的延續,慢慢地我們能更加完整地了解淨土的教言機製。

  今天我們學習到這個地方,明天接著學習。謝謝大家!

  錄音記錄:德方

  

《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十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