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往生論注講解 第十八集▪P8

  ..續本文上一頁會背完了——善星比丘,沒什麼說的,你生墮地獄裏。你看很多人現在都在准備,准備什麼?學這學那,幹什麼呢?准備給別人講,自己煩惱不消除,執著不消除,業力不消除,那最後呢,講叁藏十二部墮入地獄了,那就是善星比丘的徒弟,你就學吧。所以這個地方,“世尊我一心”,是自督。自己在佛法的受用還是要真實起來,要不真實,實在是不相幹了。

  言念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心心相續,無他想間雜。

  這個是“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過去有人跟我學這個,因爲外地來個法師,千裏迢迢地趕來了,天天磕頭說:“法師你一定要傳我法。”我說:“你把這四句話念十萬遍,你再來給我求法。”結果念了一萬遍,見我就罵,煩惱大了:“你不是騙我嗎?這麼普通的四句話,你天天叫我念來念去。”我說:“我話不普通,你心太普通了。”這四句話實在是不可思議。若是我們真正在能深深去體會它,我們就能放下自己無始以來的業,無始以來的習氣,無始以來的雜想,無始以來的虛妄的苦難,去一心安住于祈禱之中,放下自己的知見,歸命于無礙光如來。

  所以知見本無知見,本無凡、聖可得,亦無礙、無礙可得。你要是住于有礙,就是煩惱業習;住于無礙,就是佛力。這個地方礙與無礙本不相幹,是爲自在力,我們在礙力中,借助無礙力,可以出離生死輪回,可以歸于法性清淨。若不然,那就會相間相雜。

  

叁我

  問曰:佛法中無我,此中何以稱“我”?

  這個地方說:因爲佛法中無我,怎麼稱“世尊我一心”呢?那麼這個“我一心”,隨順佛力之時的我又有何幹呢?有何懼呢?隨順佛教我有什麼可怕的?可知此我不可怕,但是名聲力,這個名字力非是執著力,所以後面昙鸾法師對“我”有解釋。此中何以稱“我”?

  答曰:言“我”有叁根本:一是邪見語,二是自大語,叁是流布語。

  這叁類我們看看是哪一語吧。

  今言“我”者,天親菩薩自指之言。用流布語

  就是爲了傳法罷了,爲了把法則廣布世間。“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每一個讀者都是“我一心,願生安樂國”,那麼引導一切衆生進趣這個法則,所以特立“流布我”,非衆生驕慢我,亦非自大我,亦非邪見我,那麼但是流布,流布教言之方便。

  今非邪見、自大也。

  一、禮拜門

  “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者,“歸命”,即是禮拜門;

  這一下子點到根本上來。我們怎麼能放下自己的身心世界,來禮拜阿彌陀佛呢?就是歸命。就是把無始以來的善惡二業一時彙入阿彌陀佛大光明藏中,安住于無礙,這就是歸命。在一切造作對待中,但觀無礙光如來,但念無礙光如來,但思無礙光如來,但隨順無礙光如來,一時歸命。身口意叁業,亦複如是。是爲禮拜。所以爲生彼國意。“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者,“歸命”,即是禮拜門;

  “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是贊歎門。

  那麼歸命者,即是隨順,徹底隨順,身心世界隨順阿彌陀佛如來,無礙之至,無礙方便,無礙成就。自己的生命,一切業緣,就象滴水一樣還海了。無礙光如來是對阿彌陀佛功德之贊歎,亦是功德力之隨順感知,就是相應之感知,所以是爲贊歎門。如是得見得用才能贊歎,你用起才能贊歎,你不用你怎麼能贊歎呢?跟你沒有關系,贊歎它幹什麼?所以才會有贊歎門。

  何以知“歸命”是禮拜?龍樹菩薩造《阿彌陀如來贊》中,或言“稽首禮”,或言“我歸命”,或言“歸命禮”。此《論》長行中,亦言“修五念門”。五念門中,禮拜是一。天親菩薩既願往生,豈容不禮?故知歸命即是禮拜。

  它這個地方是求個依止,說我這個說禮拜是歸命,歸命是禮拜,不是無由說的,也不是自己想象的,是有來源的,是龍樹菩薩說的,是天親菩薩說的,你們找他去,你要懷疑吧,找他去,他是這樣說的。過去這些善知識,無我得自在力,他們一下把責任推到佛那去了,推到菩薩那兒去了,有本事你找他去。你看他們的傳承很清淨,沒有畏懼,沒有疑慮,所以傳承清淨,無疑無慮地說法。“這不是自己製造的,製造出來幹什麼?”想自大呗,想搞我呗,說“我認爲”。那不行,這個地方不允許你,所以但流布佛法利益,廣傳世間,普利有情,不建立我、我所。所以這是爲了泯滅我、我所的建立,所以這是龍樹菩薩說的。

  

偈申己心

  然禮拜但是恭敬,不必歸命。歸命必是禮拜。

  這給我們抉擇了。你要真正地歸命啊,這才是真正地禮拜,禮拜的真正含義是歸命!給我們抉擇了一次禮拜門所修持的要點在歸命,而不是你恭敬恭敬就算了。恭敬的機製,真正的恭敬就是歸命了。他作了一個抉擇,實際說,左推一把,右推一把,一下把你推過去了。“歸命必是禮拜。”

  若以此推,歸命爲重。偈申己心,宜言“歸命”。論解偈義,泛談“禮拜”。彼此相成,于義彌顯。

  這個義呢,彰顯出來了。

  二、贊歎門

  何以知“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贊歎門?下長行中言:“雲何贊歎門?謂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依舍衛國所說《無量壽經》,佛解阿彌陀如來名號:“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阿彌陀。又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問曰:若言無礙光如來光明無量,照十方國土,無所障礙者。此間衆生,何以不蒙光照?

  這一下點到大問題上了。你說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那我們這個地方世界的衆生,怎麼不蒙彼光照耀呢?

  光有所不照,豈非有礙耶?

  這個替我們問的。昙鸾法師作了一個很巧妙的回答,要是看到這個問答就避開你那個我業的質疑,你要執用你的業,你只能疑;要隨順,你只能無疑,無疑進趣佛法利益。

  答曰:礙屬衆生,

  實際屬于你執著啊。

  非光礙也。

  光怎麼能有礙呢?佛力怎麼有礙呢?你執著你自己的業力時候,你怎麼不礙呢?所以衆生可憐啊,愚迷心業之中,不願意出離啊。

  今天上午有一個居士給我打了個電話,一個居士的對象—給我打了電話,他的對象瘋瘋顛顛的,他說這是佛教搞的。我說你怪不得佛教,你怎麼怪佛教呢?佛教是什麼樣的?什麼是佛教?佛教雖有寺廟也有僧人,但各個安立于業緣之中,你怎麼能說是佛教呢?你要是不從你根本上、自己的業緣上解決問題,你怎麼能怪佛呢?佛所有的願望都是利益衆生,你上哪兒怪佛呢?你恨佛什麼呢?怨佛什麼呢?你怨恨都是你的業力、你業力的執著,實在與佛不相幹哪!佛所有出世的願望都是利益世間的,讓我們放下的。你不放下你怎麼能怨佛呢?發了一大通牢騷。我說發一發,也行。我說我也代表不了佛教,你發一發,行。

  所以“礙屬衆生,非光礙也”。我們執著自己的業力的時候,只有煩惱。你說我就要煩惱,我就怨佛,那你就倒黴,你自己製造倒黴,那你怎麼辦呢?現在怨恨佛法的人很多啊,住在寺院裏,念佛念得久了,自己不順心了,就開始怨佛,說:“我這天天念佛,天天搞這搞那怎麼還煩惱呢?”天天念的是煩惱業力,沒有念佛,要念佛,怎麼煩惱呢?念佛你怎麼能煩惱呢?你是念自己的業,爲什麼呢?念佛背後的業,沒有念佛。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晰,我們所念所存的法則是什麼。

  過時間了,過了五分鍾。這個地方,本來說到無礙處,可能時間一下子就逾越過去了。今天我們學到這個地方,大家下去善思維,明天接著學習。謝謝大家。

  

  錄音記錄:明忻

  

《往生論注講解 第十八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