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回去,還要聽法的,他就以自己通力跑跑跑,一跑,到處看看,不知哪是釋迦牟尼佛的本土了,娑婆世界找不到了,到處找也找不到,趕緊回那個國土了,念那個國土世尊的形象就跑回去了,那還近嘛。他說:”我怎麼辦?我回不去了。”這個世尊就告訴他:“你稱念本師名號,即回本土。”他就趕急合掌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就是法,一稱念,噢,就到了釋迦牟尼佛的座下,不動本座聽釋迦佛在宣化,這是有記載的。我們的本師就是阿彌陀佛,我們現在迷失了嘛,對不對?我們迷失了,到急眼的時候就合掌稱“南無本師阿彌陀佛”就回去了,這沒有什麼,如母憶子嘛,我們都知道我們要有孩子的人,孩子離開了家,出去了,母親就操心,想要尋找他,他要叫媽媽,媽媽肯定會找到他。
況且佛無礙力、無礙心智、禅定力、光明力,以一切自在力,可攝一切機緣成熟衆生,若有願生者,即攝取令生。所以你不要挂礙,菩薩,沒有什麼可挂礙的。這個地方就是諸佛菩薩名號、般若波羅蜜。
及陀羅尼章句
好比我們剛才說的那個陀羅尼章句,有的人念他方佛名可以得見的,這個我是深信不疑的。我以前在放光寺,有人就呵斥我,說你這個法師不好,說怎麼不好?你心中念著藥師佛,你給大家講阿彌陀佛,你這騙人,你這叫挂羊頭賣狗肉……我心中很痛苦,我沒有吧,我沒有這麼做的,但是有時靜下來會念藥師佛,也不是故意的,心裏就會念“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的這個名號,習慣了,這個習慣還不是養出來的,是不知不覺地做出來的。別人這麼說了以後,我就發了個願,我說我再念一百萬藥師真言,我就算報藥師佛的恩德了,我再也不理你了,我就念阿彌陀佛了,給大家講阿彌陀佛,我也念阿彌陀佛,也傳播阿彌陀佛,再不理你了。
當時的這七個像中,不是八個像,就有釋迦佛像,其他六尊藥師佛像,就沒有藥師本尊的像,當時就身體也不行了,就念念念……,念了藥師佛就表現出來了,就從西方過來了。我那不是捉鬼的,也不是裝神弄鬼的,跟大家就這麼說,好幾年的事情了。那麼現的藥師佛像,從西方過來了,後來我就去……藥師佛的聖誕日,張居士,我在正定的時間,就是在石家莊的時間,我心裏挺不好受的,眼看藥師佛的聖誕九月叁十號,他就說我們去正定大佛寺吧,我說我不去,他說今天是藥師佛聖誕,我一聽說行,我們就去了,拜拜拜,看到一個藥師佛阿彌陀佛,一個身體兩個像,面東的是阿彌陀佛,面西的是藥師佛,就是一個身體兩個像。我就很……當時激動得什麼,就是不知道說什麼了。
就是說東方道西方,總是自己心中生一方。所謂諸佛無方,但是順應衆生,現西方、現東方,只是爲了利益我們,除我們的疑惑罷了。所以那次念了以後就不再疑惑阿彌陀佛、藥師佛了。說念藥師佛也行了,念阿彌陀佛也行,心裏沒有障礙了。說東方、西方實在是報德之差異,凡夫分別之差異,諸佛如來智海之中是了無差異的,都是無所障礙。
所以藥師佛發這樣的願,說設我來世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光明照無量無邊無窮刹土,令一切衆生如我無異。這跟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有什麼差別啊?只是說,好東方者聚于東方,好西方者聚于西方。(編注:《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叁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于日月。幽冥衆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所以因地有別,法身無別,所以但選擇方便,我們選擇東方西方只是選擇的方便了,這個地方我們提示提示。
陀羅尼章句。禁咒
那當時我念的就是藥師真言,就是我們漢地的傳的這個,他們念的“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叁沒揭帝莎诃。”我念到一百萬的時候,念到七十萬的時候,就是從西方,阿彌陀佛以藥師身來照耀我,我當時想怎麼回事?念藥師佛,他怎麼從西方過來了?對不對?怎麼現藥師身?我感覺人顛倒,就是自我迷惑,非相迷惑衆生;衆生但是自心迷,相不迷惑我們的;所以相無佛魔,但自心作迷,自因作淨;淨者是諸佛相,迷者是魔相;染著了就是魔相,不染著就是佛相。這一點希望諸位善知識要生起無畏的心,以自己清淨心智,了解咒章,諸佛名號直接就是法則。
禁咒。音辭等是也。
我們中國人,就喜歡禁咒。
如《禁腫辭》雲“日出東方,乍赤乍黃”等句。假使酉、亥行禁
禁就是行詛咒法。我們中國有詛咒術,叫祝由科什麼的。
不關日出,而腫得瘥。
就是太陽出來不出來,他這樣說,這個腫、臃腫可以消除。我見過行禁的人,的確很厲害,不要藥,就這麼說一說就結束了,很厲害。
亦如行師對陣
行師對陣,就是打仗的意思。因爲這個菩薩,昙鸾法師不是現在的人,是很古很古代的人了,他們稱爲南北朝,或者說是後魏,稱法很多,後魏時期的人。所以他這個說如行師對陣,就是兩軍對壘之時。
但一切齒中誦:“臨兵鬥者皆陳列在前”。行誦此九字。
這九個字在齒中誦,現在人還會齒中誦嗎?我記得他們很多修密法的人就齒中誦,誦的時候舌尖頂齒,在齒中晃,那個舌尖在動。誦這個,在軍中不會被傷害。你說行不行?我試一試。我感覺最好不要發這個心,你試這幹什麼?不過這也是個方法。
齒中誦者,臨兵鬥者皆陳列在前,“皆陳列在前”是五個字,“臨兵鬥者”是四個字,臨兵鬥者皆陳列在前,實際這不算什麼,就是一句話呗,對不對?但你要這樣念的時候就成法了,四個字,臨兵鬥者,皆陳列在前,在齒中念。那麼這個誦此九字。
五兵之所不中。
“五兵”過去什麼步兵、馬兵、什麼兵……跟現在肯定不是一樣,現在有空軍、航空部隊、導彈部隊,肯定不會有這個,這是象兵、馬兵、車兵、騎兵、步兵,可能就是這些兵。說五兵,五兵之所不中。
《抱樸子》謂之“要道”者也。
因爲在冷兵器時代,這不失爲一個要法。我在南傳接觸僧人的時候,他們有一個真言,也是刀槍不入。就是冷兵器刀槍不入,但是熱兵器不敢講,我告訴你。特別是到熱兵器時代,就象我們中國人以前會一些咒術,刀槍不入, “嘭嘭嘭”打死了,義和團,對不對?那很愚癡的。像以前藏地他們也有這個,他們給我也吃過藥,這丸藥說吃過以後刀槍不入,我說算了吧算了吧,我信不信都不用它,我不能沒事吃了去殺兩個,那個冷兵器時代和熱兵器時代是不一樣的,業報不一樣。
因爲象這樣的真言,在冷兵器時代可用,但在熱兵器時代,你反應不過來,菩薩!你還沒有念完,這一槍就穿透了。但在冷兵器時代,我給大家講,不要開玩笑,我給你們講這實在是個大事情,有人會說佛法不頂用,或者這咒法不起作用,不是,你還沒念這一槍穿透了,你念完了,已經是個洞了,已經死掉了。但冷兵器時代,他准備拉弓的時候,你念出來了,他射到鋼板上、鐵板上了。那個思維過程就産生事實力量了,我拿個盾牌就可以防著刀槍了,對嗎?但你還沒有拿的時候就已經炸飛了,這個就是殊、及與不及、成與不成的問題了。所以說我們不要混淆,不要認爲不可運用,冷兵器時代可以用的,當然我們現在不能倒回到冷兵器時代說這個法。象這些,就是“即言即法”。
又苦轉筋者,以木瓜對火熨之則愈。複有人但呼“木瓜”名亦愈。吾身得其效也。
就是昙鸾法師,崴著腳脖子,這有過記載的,他崴著腳脖子了,他沒有木瓜,他怎麼辦?他就把他的手,我們那有個木瓜樹,就把手搓搓搓……搓熱了,木瓜木瓜木瓜……哎,站起來可以走路了,就是說我身得其利。我們這有木瓜,那是中藥,它一烤熱以後,人腳扭傷了,一抹就好了,治跌打損傷。
我也得過這樣的利益,前一段我們去木香坪,我被摔的很遠的,我站起來就走了。因爲什麼?因爲知道這個木瓜呗,真是我這都血淋淋的,我有很長時間沒看,後來長好了我才看,因爲什麼?怕看了就成事實。
有一回,他們一木棒子把我胳膊打斷了,就是用木棒子打的,我說你打我吧,我這胳膊是骨頭,他不知道,說這家夥是神人,一下把我骨頭打斷了,但我當時不敢言斷了,我就不管它,反正我該幹什麼幹什麼,第二天就忘了,就過來了,但後來一想,自己一看還是斷了,斷了它長出來,有個茬子,被人打過。
但你要是這概念上沒有,它不會産生事實。有時我們會産生事實概念,這個念很厲害的。不要像我那樣,不要去亂試,這個有時試不好會出麻煩。那麼這個語言就是事實了。
如斯近事,世間共知。況不可思議境界者乎?滅除藥塗鼓之喻。
《楞嚴經》上我記得有塗鼓之藥,過去兩兵對壘之時,這個箭傷,被人射傷了,你要拔是很痛苦的,那怎麼辦?他就有一種藥,塗在鼓面上,一擊鼓這個箭就拔出來了。是這樣的,塗鼓之喻。
複是一事。此喻已彰于前,故不重引。
那麼塗鼓之喻在他前面九十六句偈子裏講的,是有的。
有名異法者,如指指月等名也。
這個一段文字,希望諸位善知識要知道。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法,就是心,就是印自心,就是明自心,用自心,如實的了解自心的一個法則。所以念即是心,心即是念,心念相應,即是無所障礙。無所障礙即是名號顯自心,自心念名號。名號相應,即得歡喜。那麼我們就會所謂的如實修行,口業贊歎阿彌陀佛無礙名號,心業相應故,而産生如實修行相應,贊歎阿彌陀佛殊勝功德。
文字今天我們就提示到這個地方,明天接著繼續學習,謝謝大家!
錄音記錄:弘願
《往生論注講解 第五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