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實我體
就是不認爲有常、樂、我、淨,反而認不淨、無我、無常,以苦爲樂!以此四顛倒爲我實體,反而生四顛倒的因緣。整個《涅槃經》從四顛倒處回施常、樂、我、淨的真實教化。這個常、樂、我、淨的確無作無起,非衆生心思所能測知,非修證能測知,非一切所謂地自以爲是的得證所能證知。
由此便生憎愛二境
憎愛有取舍,善惡、佛魔、是非、大小無量的差別,都是因爲憎愛,無量的事的差別都可以用愛憎來表現。
于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
因爲本來虛妄的境、虛妄體是不可得的,但在虛妄體上他又執著虛妄的受覺、虛妄的差別、虛妄的取舍。此爲二重虛妄,即二妄相依。
生妄業道
他實執,二妄相錯、相交修成業道,
由妄業故,妄見流轉
衆生流轉莫不是妄見差別、幻現差別,衆生實執持有此妄流,所以墮入妄流,不能出離,在妄流中受其果報。
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這是有對涅槃發起虛妄的取舍,有人怕生死就取涅槃,有人怕衆生想成佛道,這都不是佛法,這都是妄想心。佛在圓覺上直顯真實教化,把皮子剝掉了。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
一切有對不能得見、運用、悟入清淨佛的本源之體。
非覺違拒諸能入者
所以不是佛不度衆生,是衆生自舍佛性。阿彌陀法攝護一切衆生,這話決定成立。這是順性發起的,無一遺漏是順性圓滿的,鹹得度脫是順性成就的,所以說佛的大願由此而顯成罷了。
有諸能入,非覺入故
入者與不入者皆是幻相、妄相,但不假這個因緣,還是沒有提攜。
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想成佛或者不知成佛都是迷悶,想斷念,想生念,這都是。有人認爲什麼也不想,無念,這就是佛法,就是清淨——這都是迷悶之處,無明之處,但許多人認爲這就是佛法了。
許多人說,你念佛吧,你念得什麼也不想了,以爲這就是佛法,真是可憐。這樣的人不光誤導自己,也誤導一切衆生,因爲這個息念也是迷悶。常聽有人這樣說:我念佛念得可好了,半小時、一小時一點想法也沒有。我說你那不過是清淨的覺罷了,不是真實的利益,是一念覺性,不是真實的安立。
這個覺性你不知時,以清淨、不清淨于不可得之時,真清淨、安穩清淨、不動清淨方能現前,法益才有少份,叫菩提份才能現前。你那個清淨,只是一種覺受清淨,是有對的,下面就會泛起不清淨。
許多人拿過去的祖師說,“我一生只有幾支香的時間跟佛一鼻孔出氣”,這話贻誤了無量的衆生,許多人學這舌!使衆生迷悶,他執著于一個什麼也不想,他覺得什麼也不想的覺受,好象才是與佛一個鼻孔出氣了,不是!因爲你有一瞬間與佛同一呼吸的因緣,你再也不會散壞了。
所謂地一念至心回向,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這是真實之教,一得永得,不可退轉,這是最上乘教。《無量壽經》是最上乘教,這是決定的。所以許多語都是相似語、方便語。有的祖師是這個方便,只是引導一下、接度一下,但引導不好、接度不好,人都執法爲真了,以爲這是真,就會墮入我執、法執,墮入邪見之中。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爲己主宰,一切衆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爲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爲己主宰
從“有無”上、“始本”上,來“起無明爲己主宰”。我們衆生就是以無始無明來主宰自己的生命的運用。這無明不管是取斷滅、取空相、取中道,都是無明。因爲這個無明一脫,人心地是一片光明,觸者皆菩提。
觀世音菩薩有兩句偈子:若人念彌陀,處處皆菩提。真正的這個“念”是正念、是功德念、是成就念,非是我們這個口念或者是心念,這個念是相應念、發起念,即所謂地彌陀念彌陀之念,觸者皆菩提。若人識得法性,何處不平等呢?何處不佛呢?所以過去祖師說什麼是佛?幹屎橛,幹屎橛就是佛!
這個地方是真實不可思議的。因爲處處是菩提,幹屎橛就不是菩提了嗎?這不是理性,也不是邏輯,若是邏輯、理性,太可恥了!
一切衆生生無慧目
這話說得特別地斬斷,一切衆生生無慧目,一般我們根本不願意承認自己無有慧目,都說別人沒有慧目,我有慧目,我們要審視自己是不是這樣。你如是一念生起之時,早已墮入法執,或者邪見之中。
……就是我能理解,好比佛說,一切法性本來是平等的。我們也這麼推導,沒有相應之時,亦是無明!(編注:“無身心等性,皆是無明”一段正文及開示)
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
包括你說你自己有正知正見、你證得佛果、你在念佛、你在修法,都是愛我者。
我與隨順
你喜歡我,或我自愛我,都會隨順自己,歡喜或者別人愛我,我也會隨順別人。
非隨順者,便生憎怨
你違逆我,則憎怨馬上現前了。有一次我到一個地方幾個大居士,他們說自己的修持如何了得,要我贊歎他們,我就看書去了,下面就說我是魔,說這個法師講的是魔法,我就合了合掌,說南無阿彌陀佛,當時就在大衆中指著鼻子罵我是魔!
魔不魔、佛不佛,自己知啊!我們心裏有沒有怨恨、有沒有難緣、有沒有苦、有沒有分別愛憎,自己知啊!但是當時我特別歡喜,我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非愛非憎。的確歡喜,我認爲這是菩薩讓我念南無阿彌陀佛,什麼念南無阿彌陀佛呢?沒有愛憎!
現在的人,你要是順著他,他連腦袋都能給你;什麼非法不非法,你要順著他,啥都好,你罵佛也是好的;你要違逆他,你要講佛法,他嗔恨到恨之入骨,這叫凡夫以愛取見,愛憎見。
是不是這樣呢?我們可以對照自己呀,不要去看別人,反正我慈法經常有這樣的感受——隨順我了,情不自禁地要喜悅一下;違逆我了,情不自禁地要生怨恨,怨呀、恨呀或者什麼,總是有點不舒服吧。
《圓覺經講記(圓覺要義) 第二十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