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实我体
就是不认为有常、乐、我、净,反而认不净、无我、无常,以苦为乐!以此四颠倒为我实体,反而生四颠倒的因缘。整个《涅槃经》从四颠倒处回施常、乐、我、净的真实教化。这个常、乐、我、净的确无作无起,非众生心思所能测知,非修证能测知,非一切所谓地自以为是的得证所能证知。
由此便生憎爱二境
憎爱有取舍,善恶、佛魔、是非、大小无量的差别,都是因为憎爱,无量的事的差别都可以用爱憎来表现。
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
因为本来虚妄的境、虚妄体是不可得的,但在虚妄体上他又执着虚妄的受觉、虚妄的差别、虚妄的取舍。此为二重虚妄,即二妄相依。
生妄业道
他实执,二妄相错、相交修成业道,
由妄业故,妄见流转
众生流转莫不是妄见差别、幻现差别,众生实执持有此妄流,所以堕入妄流,不能出离,在妄流中受其果报。
厌流转者,妄见涅槃
这是有对涅槃发起虚妄的取舍,有人怕生死就取涅槃,有人怕众生想成佛道,这都不是佛法,这都是妄想心。佛在圆觉上直显真实教化,把皮子剥掉了。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
一切有对不能得见、运用、悟入清净佛的本源之体。
非觉违拒诸能入者
所以不是佛不度众生,是众生自舍佛性。阿弥陀法摄护一切众生,这话决定成立。这是顺性发起的,无一遗漏是顺性圆满的,咸得度脱是顺性成就的,所以说佛的大愿由此而显成罢了。
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入者与不入者皆是幻相、妄相,但不假这个因缘,还是没有提携。
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想成佛或者不知成佛都是迷闷,想断念,想生念,这都是。有人认为什么也不想,无念,这就是佛法,就是清净——这都是迷闷之处,无明之处,但许多人认为这就是佛法了。
许多人说,你念佛吧,你念得什么也不想了,以为这就是佛法,真是可怜。这样的人不光误导自己,也误导一切众生,因为这个息念也是迷闷。常听有人这样说:我念佛念得可好了,半小时、一小时一点想法也没有。我说你那不过是清净的觉罢了,不是真实的利益,是一念觉性,不是真实的安立。
这个觉性你不知时,以清净、不清净于不可得之时,真清净、安稳清净、不动清净方能现前,法益才有少份,叫菩提份才能现前。你那个清净,只是一种觉受清净,是有对的,下面就会泛起不清净。
许多人拿过去的祖师说,“我一生只有几支香的时间跟佛一鼻孔出气”,这话贻误了无量的众生,许多人学这舌!使众生迷闷,他执着于一个什么也不想,他觉得什么也不想的觉受,好象才是与佛一个鼻孔出气了,不是!因为你有一瞬间与佛同一呼吸的因缘,你再也不会散坏了。
所谓地一念至心回向,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是真实之教,一得永得,不可退转,这是最上乘教。《无量寿经》是最上乘教,这是决定的。所以许多语都是相似语、方便语。有的祖师是这个方便,只是引导一下、接度一下,但引导不好、接度不好,人都执法为真了,以为这是真,就会堕入我执、法执,堕入邪见之中。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
从“有无”上、“始本”上,来“起无明为己主宰”。我们众生就是以无始无明来主宰自己的生命的运用。这无明不管是取断灭、取空相、取中道,都是无明。因为这个无明一脱,人心地是一片光明,触者皆菩提。
观世音菩萨有两句偈子:若人念弥陀,处处皆菩提。真正的这个“念”是正念、是功德念、是成就念,非是我们这个口念或者是心念,这个念是相应念、发起念,即所谓地弥陀念弥陀之念,触者皆菩提。若人识得法性,何处不平等呢?何处不佛呢?所以过去祖师说什么是佛?干屎橛,干屎橛就是佛!
这个地方是真实不可思议的。因为处处是菩提,干屎橛就不是菩提了吗?这不是理性,也不是逻辑,若是逻辑、理性,太可耻了!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
这话说得特别地斩断,一切众生生无慧目,一般我们根本不愿意承认自己无有慧目,都说别人没有慧目,我有慧目,我们要审视自己是不是这样。你如是一念生起之时,早已堕入法执,或者邪见之中。
……就是我能理解,好比佛说,一切法性本来是平等的。我们也这么推导,没有相应之时,亦是无明!(编注:“无身心等性,皆是无明”一段正文及开示)
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是故当知,有爱我者
包括你说你自己有正知正见、你证得佛果、你在念佛、你在修法,都是爱我者。
我与随顺
你喜欢我,或我自爱我,都会随顺自己,欢喜或者别人爱我,我也会随顺别人。
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你违逆我,则憎怨马上现前了。有一次我到一个地方几个大居士,他们说自己的修持如何了得,要我赞叹他们,我就看书去了,下面就说我是魔,说这个法师讲的是魔法,我就合了合掌,说南无阿弥陀佛,当时就在大众中指着鼻子骂我是魔!
魔不魔、佛不佛,自己知啊!我们心里有没有怨恨、有没有难缘、有没有苦、有没有分别爱憎,自己知啊!但是当时我特别欢喜,我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非爱非憎。的确欢喜,我认为这是菩萨让我念南无阿弥陀佛,什么念南无阿弥陀佛呢?没有爱憎!
现在的人,你要是顺着他,他连脑袋都能给你;什么非法不非法,你要顺着他,啥都好,你骂佛也是好的;你要违逆他,你要讲佛法,他嗔恨到恨之入骨,这叫凡夫以爱取见,爱憎见。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对照自己呀,不要去看别人,反正我慈法经常有这样的感受——随顺我了,情不自禁地要喜悦一下;违逆我了,情不自禁地要生怨恨,怨呀、恨呀或者什么,总是有点不舒服吧。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