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圓覺經講記(圓覺要義) 第十六集

  

第十六集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叁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第十一定輪: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

  

變化的確是一種力,神通攝護是一種善巧,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力,現在許多人信夢,信幻化境界,若于夢中見地獄了,苦不堪言,則會反省自己,哎呀,地獄真有啊!而于現實中見種種應警策之事相,反而無動于衷。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人基本上信夢,信幻化境界,而對自己這個瞪眼的幻化境界還是不太在乎!這是特別普遍的現象。

  

有人跟我說,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拜佛,拜得可歡喜了,我說你真可恥啊!大殿裏那麼多佛像,你白天想怎麼拜就怎麼拜,多歡喜多自在啊!這個你不要,就是要夢中那一點、一瞬間!所以這個幻化之力,對衆生來說有極大的善巧,爲何呢?因爲衆生有奇異之心、不平常之心,所以幻化是一種力,叫境界力。

  

人說話大家都不在乎,忽然哪一個牛、馬說一句話,大家都會很驚異。牛、馬會講話;我們看到人掉淚不以爲奇,但我們若給豬、馬、牛、羊講個叁皈依,它們一掉淚,我們也很感動,說這畜生還有這靈性,但是人掉淚,大家覺得掉就掉吧!很正常。

  

實際說這就是一種力,什麼力呢?它能震撼你,能警策你,能引發你的增上,有這個增上的力,有這個幻化之力,你否定不掉的!有的人白天拜一千個頭,他並不以爲奇,但晚上做夢,磕一個頭,第二天便會欣喜若狂,這是人的一種常態。

  

所以說變化是一種力,或者說一種稀有的力、奇特的力,超出常規的力,佛法這個力是真正的平常之力,但是對衆生來說,這種幻化之力還是很稀有的,還是要得的。我們要真正知道一切皆是幻化,究竟不可得的,那任何人也不可能動搖你的心了,不能動搖你的心智,不能惑亂你了。如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至靜、真正的禅那、真正的叁摩缽提都會現前。

  

我們現在還在被惑亂——被境界惑亂。境界惑亂者,有的是被賢善惑亂;有的是被妖魔鬼怪惑亂;有的人是白天想可以出夢;有的的確有妖魔鬼怪顯現一些夢;有些善知識以不退轉的教化因緣,就是諸佛菩薩也可以使其威德的善根成熟的回施,在這夢中見到一些起殊勝的境界,使他得增上的利益。

  

如文殊菩薩就發有這樣的願。說衆生白日懈怠放逸,不能聞佛法,作諸惡業,他可以于夢中實施教化,夢中給你顯現個你希望得到的形象,或者說你從沒有見到的境象,使你得到震撼,向往佛法。文殊菩薩發有這樣的願,讀《藥師經》的人都知道。所以我們知道佛法也是一種善巧,這種運用是變化力。

  

種種隨順而取至靜

  

隨順取至靜,這是不可思議的啊!這是一種善巧。

  

此菩薩者,名先修叁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隨順變化。得以至靜,這種修持在我們這個時代特別方便,要是專門去取靜,那還是因緣不足,福德不具啊!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叁摩缽提,後修禅那。

  

第十二定輪: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

  

說的是叁摩缽提,有人能入別人的夢中,或者給別人一個夢。我們都知道釋迦佛在世的時間,他的弟弟難陀,娶了一個妻子漂亮得很,是幾個國家中最美麗的女孩,他感覺自己挺榮耀的,因爲他們是刹利王種。釋迦佛說,難陀隨我出家,難陀極不情願的出了家。釋迦佛見其心神不安,便引之至天宮中……

  

我們能不能使別人做夢呢?以一些法術也可以,但真正的通過叁昧力,有善巧的切入,或是假示使人生一個夢,或者是的確入別人夢中顯現景像,這樣的要有真正的修持力與善巧力。

  

我們要是想發起廣大的修持、廣大的教化、廣大的利益,隨順佛力,也可以入叁摩缽提,信得及呢,好用!信不及,只相信兩條腿,不相信飛機,那是不行的。自己親證叁摩缽提,那當然是另外一種因緣;仗借佛的力量,也是可以運用叁摩缽提的因緣。

  

這是真正極大善巧處,沒有善巧,你根本沒法思議。我們都知道可以借東西,那智慧力、法力、慈悲力可不可以借呢?決定可以借。但現在人很少相信能借,不敢借!因爲對佛法的認識不足啊!佛法有八萬四千法,或者說有無量的諸法,就是有無量的善巧、無量的方便,但是衆生總是按照自己思想的概念,認爲這是佛法,那不是佛法。佛法能成就衆生,使衆生迅速入大覺位,但信的越來越少,所以稱爲末法了。

  

過去,皇帝可以將尚方寶劍賜與大臣,可方便行事,先斬後奏,他(大臣)不是王者,但同樣可以使用王權。我們現在作爲一個普通的人能不能把佛的威神功德也借過來呢?一樣是可以的。

  

近代的大德贊歎印祖,說印光法師是叁百年來獨出此一人,單提如來正印,就是提著尚方寶劍來的!他可以呵斥一切,可以扼殺一切,可以成就一切,建立一切,具大威德!他這個地方的嗔也是善巧,怒也是善巧,那殺也是善巧。

  

我們若有因緣,可以學學天臺教。佛斷十惡,菩薩聲聞緣覺,也都有十惡十善之行持。我們不知道佛法有多麼廣大真實,所以貪嗔癡慢疑十惡之法也可以度衆生。若能善于巧借,那不假修持,得以善利!這要惠以衆生真實之利。

  

實際這些法也可以直接惠利的,我們現在的人自私,自以爲是,貢高我慢,很難接受別人的賜與、給予!隨順的因緣弱!

  

種種境界而取寂滅

  

在境界中取寂滅,種種境界,因爲變化力有無量的境界,欲發生境界並不複雜,我們不需要故意做作,只要坐幾分鍾……二十分鍾,就有無量的境界,但是內心不清晰的時間往往不能照了罷了,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可以直接照了境象,或者你生個妄想也會出現一些境界,依正二報的境界是無窮無盡的。

  

人老是以爲境界是個什麼,你打算有個境界,他打算有個境界,每一個衆生有無量的絕待的境界,每個人的境界都是絕待的。人不敢信,在這地方,這個絕待就是真實的利益。要識得這個絕待的時候,你就生起尊貴。所謂尊貴就是不會被外境惑亂,所以一色一相莫不是實相啊!

  

此菩薩者,名先修叁摩缽提,後修禅那,

  

這又是一種修法。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叁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禅那。

  

第十叁定輪: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

  

主要運用變化力,運用叁摩缽提的比較多。我們現在人發生這種功用,即叁摩缽提的因緣比較弱一些。能不能借用佛的叁摩缽提呢?我真希望大家有這種善巧。但是能相信這樣的人太少了,特別好借用的,因爲我們貪嗔癡也可以借用,人就象手機、收音機是一樣的,信號也可以接收過來的。機器尚且可以如此,我們人爲什麼不能如此呢?

  

我們在佛的大光明藏中、智慧藏中、叁昧藏中,不得自在,主要就是因爲我執的切割、割開。現在我們運用手機很普遍,手機打開就可以聽,關上就可以不聽,但我們人爲什麼就不能打開、關上呢?我們人能製造打開、關上的機器,人自己卻不能調整自己,我感覺到人特別地可悲、外化,不能自在的運用自己,這種所謂地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我們要看看外面的東西,再對照一下我們自己的生命,我們的生命大部分都浪費了!

  

而作佛事

  

即所謂地度衆生。變化力最主要的就是度衆生,要不然就是妖魔鬼怪了。有些人以變化或者有些什麼小境界,或者附體,炫耀自己,多墮魔眷屬;諸佛菩薩依叁昧力都是以度衆生而發起的,要不然絕對不發起任何因緣。

  

釋迦佛教化的大威德的善巧的確是很多的,最大的善巧就是如如不動,坐此菩提座,隨順衆生示現無量的方便,隨機感應啊!

  

常讀讀觀世音菩薩的叁十二應,看看他以佛身、以種種身現種種身因緣,就可以知道諸佛菩薩爲什麼有那麼多幻化之力了,這個力非他個人的因緣,是衆生的力的感召,所謂地借力發揮,借體發揮。我們往往認爲佛菩薩都是叁頭六臂,不是!佛菩薩比我們還要少許多的東西——煩惱,更加純淨罷了!

  

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叁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禅那

  

他反複地講二十五種定輪,告訴我們怎麼斷煩惱,怎麼得度衆生之力,怎麼轉境不被境轉,…

《圓覺經講記(圓覺要義) 第十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