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集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第十一定轮: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
变化的确是一种力,神通摄护是一种善巧,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力,现在许多人信梦,信幻化境界,若于梦中见地狱了,苦不堪言,则会反省自己,哎呀,地狱真有啊!而于现实中见种种应警策之事相,反而无动于衷。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基本上信梦,信幻化境界,而对自己这个瞪眼的幻化境界还是不太在乎!这是特别普遍的现象。
有人跟我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拜佛,拜得可欢喜了,我说你真可耻啊!大殿里那么多佛像,你白天想怎么拜就怎么拜,多欢喜多自在啊!这个你不要,就是要梦中那一点、一瞬间!所以这个幻化之力,对众生来说有极大的善巧,为何呢?因为众生有奇异之心、不平常之心,所以幻化是一种力,叫境界力。
人说话大家都不在乎,忽然哪一个牛、马说一句话,大家都会很惊异。牛、马会讲话;我们看到人掉泪不以为奇,但我们若给猪、马、牛、羊讲个三皈依,它们一掉泪,我们也很感动,说这畜生还有这灵性,但是人掉泪,大家觉得掉就掉吧!很正常。
实际说这就是一种力,什么力呢?它能震撼你,能警策你,能引发你的增上,有这个增上的力,有这个幻化之力,你否定不掉的!有的人白天拜一千个头,他并不以为奇,但晚上做梦,磕一个头,第二天便会欣喜若狂,这是人的一种常态。
所以说变化是一种力,或者说一种稀有的力、奇特的力,超出常规的力,佛法这个力是真正的平常之力,但是对众生来说,这种幻化之力还是很稀有的,还是要得的。我们要真正知道一切皆是幻化,究竟不可得的,那任何人也不可能动摇你的心了,不能动摇你的心智,不能惑乱你了。如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至静、真正的禅那、真正的三摩钵提都会现前。
我们现在还在被惑乱——被境界惑乱。境界惑乱者,有的是被贤善惑乱;有的是被妖魔鬼怪惑乱;有的人是白天想可以出梦;有的的确有妖魔鬼怪显现一些梦;有些善知识以不退转的教化因缘,就是诸佛菩萨也可以使其威德的善根成熟的回施,在这梦中见到一些起殊胜的境界,使他得增上的利益。
如文殊菩萨就发有这样的愿。说众生白日懈怠放逸,不能闻佛法,作诸恶业,他可以于梦中实施教化,梦中给你显现个你希望得到的形象,或者说你从没有见到的境象,使你得到震撼,向往佛法。文殊菩萨发有这样的愿,读《药师经》的人都知道。所以我们知道佛法也是一种善巧,这种运用是变化力。
种种随顺而取至静
随顺取至静,这是不可思议的啊!这是一种善巧。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随顺变化。得以至静,这种修持在我们这个时代特别方便,要是专门去取静,那还是因缘不足,福德不具啊!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第十二定轮: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
说的是三摩钵提,有人能入别人的梦中,或者给别人一个梦。我们都知道释迦佛在世的时间,他的弟弟难陀,娶了一个妻子漂亮得很,是几个国家中最美丽的女孩,他感觉自己挺荣耀的,因为他们是刹利王种。释迦佛说,难陀随我出家,难陀极不情愿的出了家。释迦佛见其心神不安,便引之至天宫中……
我们能不能使别人做梦呢?以一些法术也可以,但真正的通过三昧力,有善巧的切入,或是假示使人生一个梦,或者是的确入别人梦中显现景像,这样的要有真正的修持力与善巧力。
我们要是想发起广大的修持、广大的教化、广大的利益,随顺佛力,也可以入三摩钵提,信得及呢,好用!信不及,只相信两条腿,不相信飞机,那是不行的。自己亲证三摩钵提,那当然是另外一种因缘;仗借佛的力量,也是可以运用三摩钵提的因缘。
这是真正极大善巧处,没有善巧,你根本没法思议。我们都知道可以借东西,那智慧力、法力、慈悲力可不可以借呢?决定可以借。但现在人很少相信能借,不敢借!因为对佛法的认识不足啊!佛法有八万四千法,或者说有无量的诸法,就是有无量的善巧、无量的方便,但是众生总是按照自己思想的概念,认为这是佛法,那不是佛法。佛法能成就众生,使众生迅速入大觉位,但信的越来越少,所以称为末法了。
过去,皇帝可以将尚方宝剑赐与大臣,可方便行事,先斩后奏,他(大臣)不是王者,但同样可以使用王权。我们现在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能不能把佛的威神功德也借过来呢?一样是可以的。
近代的大德赞叹印祖,说印光法师是三百年来独出此一人,单提如来正印,就是提着尚方宝剑来的!他可以呵斥一切,可以扼杀一切,可以成就一切,建立一切,具大威德!他这个地方的嗔也是善巧,怒也是善巧,那杀也是善巧。
我们若有因缘,可以学学天台教。佛断十恶,菩萨声闻缘觉,也都有十恶十善之行持。我们不知道佛法有多么广大真实,所以贪嗔痴慢疑十恶之法也可以度众生。若能善于巧借,那不假修持,得以善利!这要惠以众生真实之利。
实际这些法也可以直接惠利的,我们现在的人自私,自以为是,贡高我慢,很难接受别人的赐与、给予!随顺的因缘弱!
种种境界而取寂灭
在境界中取寂灭,种种境界,因为变化力有无量的境界,欲发生境界并不复杂,我们不需要故意做作,只要坐几分钟……二十分钟,就有无量的境界,但是内心不清晰的时间往往不能照了罢了,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可以直接照了境象,或者你生个妄想也会出现一些境界,依正二报的境界是无穷无尽的。
人老是以为境界是个什么,你打算有个境界,他打算有个境界,每一个众生有无量的绝待的境界,每个人的境界都是绝待的。人不敢信,在这地方,这个绝待就是真实的利益。要识得这个绝待的时候,你就生起尊贵。所谓尊贵就是不会被外境惑乱,所以一色一相莫不是实相啊!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这又是一种修法。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第十三定轮: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
主要运用变化力,运用三摩钵提的比较多。我们现在人发生这种功用,即三摩钵提的因缘比较弱一些。能不能借用佛的三摩钵提呢?我真希望大家有这种善巧。但是能相信这样的人太少了,特别好借用的,因为我们贪嗔痴也可以借用,人就象手机、收音机是一样的,信号也可以接收过来的。机器尚且可以如此,我们人为什么不能如此呢?
我们在佛的大光明藏中、智慧藏中、三昧藏中,不得自在,主要就是因为我执的切割、割开。现在我们运用手机很普遍,手机打开就可以听,关上就可以不听,但我们人为什么就不能打开、关上呢?我们人能制造打开、关上的机器,人自己却不能调整自己,我感觉到人特别地可悲、外化,不能自在的运用自己,这种所谓地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我们要看看外面的东西,再对照一下我们自己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大部分都浪费了!
而作佛事
即所谓地度众生。变化力最主要的就是度众生,要不然就是妖魔鬼怪了。有些人以变化或者有些什么小境界,或者附体,炫耀自己,多堕魔眷属;诸佛菩萨依三昧力都是以度众生而发起的,要不然绝对不发起任何因缘。
释迦佛教化的大威德的善巧的确是很多的,最大的善巧就是如如不动,坐此菩提座,随顺众生示现无量的方便,随机感应啊!
常读读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看看他以佛身、以种种身现种种身因缘,就可以知道诸佛菩萨为什么有那么多幻化之力了,这个力非他个人的因缘,是众生的力的感召,所谓地借力发挥,借体发挥。我们往往认为佛菩萨都是三头六臂,不是!佛菩萨比我们还要少许多的东西——烦恼,更加纯净罢了!
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他反复地讲二十五种定轮,告诉我们怎么断烦恼,怎么得度众生之力,怎么转境不被境转,…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十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