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圓覺經講記(圓覺要義) 第十四集▪P2

  ..續本文上一頁ign="left">這是佛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因地,把自己的善巧、成佛的正因告訴我們了,不容易啊!佛證到這樣大的摩尼寶珠、這樣不可思議的教化、這樣的寶藏,輕而易舉都給我們打開了——不是!是我們無始以來善根成熟了,要真能聽聞者,真是善根成熟;要生疑謗者,不過是罪惡所現,盜心所生,這個地方是大威德的回施!真是不可思議。所以這要親近隨順,這無上乘的教化,善根不成熟的人聞若未聞,聽不到的。

  

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叁種事業

  

一切諸佛、一切菩薩離不開這叁種事業。你是不是修行人,可以從這叁種事業上看,就知道了,不要用別人判。若自覺覺他,用叁種法都很容易……對各個教誨,各個業流,各個因緣都不一樣的,根性也不一樣的。因爲隨順幻化,叁摩缽提的行持就會入勤苦叁昧,特別苦,就是奔波勞累的意思。從凡夫的心性上來說,我特別喜歡禅那,每個人都有個人的因緣,不能隨順自己的凡夫心性,隨順心性反而會墮落的,不能得見法益。

  

隨順覺性,所謂地叁種法門,不管是叁摩缽提、禅那,還是奢摩他,這叁類的修行方法,下面佛會講二十五種輪的修持方法,通過這叁種方法,然後又分成二十五個小細類,使我們有個自己修持的下手方便。

  

“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前面說一切衆生本來成佛,怎麼現在又說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呢?這是說因地之法,因地之法就是爲啓發大家,給大家一個標向,這樣的法益才能使衆生成佛。一切衆生本來成佛!若不假這樣的方便,一切衆生成佛不得起用!一切衆生成佛因緣不能顯現!一切衆生成佛是爲虛妄之語!一切衆生成佛不能表彰!

  

我們都知道,釋迦佛在娑婆世界示現八相成道,不光在這個世界如是,在無量的世界亦複如是,示現八相成道。爲何要示現八相成道呢?沒有八相不名成道!就是成就佛道,你沒有這叁種法的行持,如來也就沒有因地,沒有因地,諸佛也就沒有成佛之相,衆生沒有成佛的因循,那說一切衆生本來成佛就取斷滅了,沒有意義了,墮到知見上去了,因爲是佛法的運作,所以衆生是無盡,佛法是無窮!這樣是運作過程。

  

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一切諸佛的報德也稱爲願業,我們衆生是無明業,諸佛如來是願業。以前我讀這樣的名詞,我也感覺到不舒服,因爲看到善導大師說,“一切衆生往生皆依阿彌陀佛大願業力”,我說怎麼大願也成業力了?這業力,像這叁種修法也是叁種業力,幹什麼呢?以感召與衆生的業緣有個挂鈎的因緣,有個發起的因緣,要不然,衆生茫然不知所歸!無依無托!所以稱爲叁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要是在這叁個法益上都能修證,那真是不可思議之人。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聖道

  

我們大家是不是修聖道了呢?其實我們每個人必然要修聖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爲象河流必歸大海一樣,我們煩惱業習再重、差別再多,最究竟要歸向佛道,要成佛的,所以勿落人後,少受點苦惱!少受點壓迫!是佛對我們的悲憫!也是我們應該做的。

  

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

  

要是有人行于聲聞之教,能成就無量無邊的人,使這無量無邊的人成就阿羅漢、辟支佛。阿羅漢稱爲鈍根聲聞。辟支佛叫利根聲聞,這都是教下的說法。

  

利者不假聽聞,也可證聖果。獨覺,觀十二緣覺(因緣)也可以證得涅槃,趣于聖道。鈍者,要聽聞,聽聞因緣,聽佛教誨,聞甚深法而法益,證聲聞果,叫鈍根。

  

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刹那頃,隨順修習

  

釋迦佛說這樣的話不是誇張的,因爲我們知道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绮語者。他說的話決定不會是誇張,不是非語、绮語,這是真語。

  

這叁種修持,都是無礙的,無礙的善巧與利益。一刹那頃,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這樣的功德有多大,有人可使百千萬億衆生成就阿羅漢與辟支佛,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刹那頃隨順修習。我們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勝緣呢?聞者,聞信,聞者如堅信,是爲聞。要不然就是耳根聽罷了。聽與聞有沒有差異呢?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上對聽聞之說,把它分析出來了。說若是能聞法者,歡喜踴躍,隨順聖教,入堅信位,是爲聞。若爲聽者,就是以垢染心、分別心、取舍心、求世間善法心來聽聞無上教義,不能爲聽聞,只能爲聽,但是一入耳根,永爲道種,亦是不可思議的!所以這個聞,含有甚深的教誨。

  

一刹那頃隨順修習這樣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不可思議,不可贊歎,大家有這樣的因緣,我替大家歡喜,當然我也替自己歡喜!能讀這樣殊勝的因緣,特別地喜悅。這種喜悅是遍布于法界的,遍布于叁世的;這種喜悅與贊歎、歸命是沒有窮盡的,也沒有起作的;這種喜悅是一種安穩;這種喜悅是一種光明;這種喜悅是一種解脫;這種喜悅是一種涅槃;這種喜悅是一種盡未來際的贊歎;盡未來際的成就,盡未來際的喜悅!的確是喜悅!

  

佛法沒有誇張處,的確真實不虛,世間的誇張都要做作,佛法的確是從真實心中流出來的,佛說法都是從光明藏中流出來的,佛的授記與加持都是從真實果德中實實在在的給予,真實的惠利,絕非假設!不像衆生一樣,誇耀自己,弄虛作假,故作炫耀,諸佛如來絕非如是。諸佛如來一是一,二是二。我們聽到這樣的言辭,不受震動,那可能是麻木之人吧!這個利益的確是不可思議的。

  

你說我看到的大乘經典都是這麼說。不是!你真正有一個大乘經典,你真正能了解它的甚深的教義,這個地方甚深的贊歎,甚深的回施,甚深的成就,的確人會昏過去。若我們無始的知見破碎時,那人真會昏過去的,就會換到一個新的生命上去,因我們知見一碎,我們這個色身也就沒有什麼東西支持了,真會昏過去的。

  

法益的確甚深!擊碎不了我們的時候,的確我們的法緣很弱,一定要發起向往啊!今天我們能結個勝緣也好,能發起利益也好,能結個勝緣,那叫圓教;發起真實利益叫圓頓法門,你能得入;當下能啓用叫圓頓果德回施,那你是不可思議的上上善利根性人。要是麻木不仁,可能沒有這法,以前從未種這樣的善根,或者說未發無上菩提心的人,聽這個法的確沒有影響,因爲啥呢?不相幹!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

  

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

  

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

  

便有叁種類,寂靜奢摩他。

  

如鏡照諸像,如幻叁摩提。

  

如苗漸增長,禅那唯寂滅。

  

如彼器中锽,叁種妙法門。

  

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

  

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

  

叁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威德汝當知

  

威德者,是給我們威德,發起我們的威德!或者引導我們産生威德的教化!給我們自在,使我們自在,成就我們的自在,或者引導我們自在,或者說希望我們自在。這樣的說教,是各各隨類而得的因緣。

  

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便有叁種類

  

方便說是無量的,本體實相是無有差別的。

  

寂靜奢摩他,

  

寂靜,在這個地方,他直接把奢摩他寫成寂靜了。

  

如鏡照諸像

  

像大圓滿鏡智一樣,可以照見諸相,說奢摩他的修持,可以開發這種功德。照見諸相而鏡不被染著。如近代印光大師講“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各個互不相妨,互不染著,但鏡子還是圓滿的鏡子。

  

如幻叁摩提,

  

叁摩提叫叁昧耶。叁昧有無量的幻化作業,依甚深禅定可以發起這種幻化神通自在,幻化運作,幻化正受,如是稱爲叁摩缽提。佛住世時,阿羅漢運用這種因緣特別多。他隨時可以進入某種狀態,象《楞嚴經》講,二十五位圓通,種種因緣,這都是遊戲神通,沒啥意思,但他可以入這種方便。

  

像我們這個迦葉尊者,他也入一種叁昧,不散壞的因緣。他一直到彌勒佛出世,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他從毗婆羅窟就是華首門中騰身湧出來,然後把十叁條金鸾袈裟交給彌勒佛,彌勒佛一拿,象指甲蓋這麼大,因爲釋迦佛于人壽百歲時示現成佛,所以人身量小,袈裟也就小。到彌勒佛出世進,人壽八萬歲,彼時人身量高大,彌勒佛把袈裟一摳一拉,就穿在自己身上了。這時迦葉尊者就示現散壞了,這也是一種正受。

  

他們這個生命入叁昧,可以入無量的正受,隨意自在得很,他任務一完成,這把骨頭就沒了。富樓那說水偈、密勒日巴變老虎的種種故事,這些叁昧無量無邊的,叫如幻叁摩提。在我們來看,這挺神的,但這些賢聖者看來,只是如夢如幻。都是遊戲!叫遊戲神通。四大調柔、隨意自在,入如幻叁摩提。

  

像我們末世凡夫,能入相似叁昧就很少了。真如叁昧發生以後,這生命力運用就很自在了,那象我們現在人很少能得到這種利益了,像虹化也是一種叁昧的因緣。像佛在世時,可入火光叁昧虹化掉,這都不算什麼,那你說釋迦佛爲何不虹化呢?釋迦佛爲了遺教于後人。釋迦佛是示現大涅槃相,用火燒他。若虹化了,我們連個舍利供養都沒有了。因爲虹化不留渣滓,有的人留個頭發、指甲、骨頭,有的人什麼都不留,就沒有遺教了。釋迦佛爲了示現遺教,有八斛舍利,一斛是十鬥。

  

如苗漸增長

  

這樣的法益是功德越大的人,叁昧越多,無量叁昧。象我們現在只能聽到這樣的名字了,末世人,反正我感覺自己特別的可憐,佛在世想看到這樣的神變很容易,釋迦佛有半月神變,就是叁昧,無量的神變,自在得很,半個月與外道顯示神變,攝護無量衆生,摧服一切邪見。這都是如幻,佛知道一切世間的贊謗都不可得的,若佛有這樣的大威德,阿羅漢都沒有這樣的忍受因緣。

  

《圓覺經講記(圓覺要義) 第十四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