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ign="left">这是佛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因地,把自己的善巧、成佛的正因告诉我们了,不容易啊!佛证到这样大的摩尼宝珠、这样不可思议的教化、这样的宝藏,轻而易举都给我们打开了——不是!是我们无始以来善根成熟了,要真能听闻者,真是善根成熟;要生疑谤者,不过是罪恶所现,盗心所生,这个地方是大威德的回施!真是不可思议。所以这要亲近随顺,这无上乘的教化,善根不成熟的人闻若未闻,听不到的。
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
一切诸佛、一切菩萨离不开这三种事业。你是不是修行人,可以从这三种事业上看,就知道了,不要用别人判。若自觉觉他,用三种法都很容易……对各个教诲,各个业流,各个因缘都不一样的,根性也不一样的。因为随顺幻化,三摩钵提的行持就会入勤苦三昧,特别苦,就是奔波劳累的意思。从凡夫的心性上来说,我特别喜欢禅那,每个人都有个人的因缘,不能随顺自己的凡夫心性,随顺心性反而会堕落的,不能得见法益。
随顺觉性,所谓地三种法门,不管是三摩钵提、禅那,还是奢摩他,这三类的修行方法,下面佛会讲二十五种轮的修持方法,通过这三种方法,然后又分成二十五个小细类,使我们有个自己修持的下手方便。
“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前面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怎么现在又说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呢?这是说因地之法,因地之法就是为启发大家,给大家一个标向,这样的法益才能使众生成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若不假这样的方便,一切众生成佛不得起用!一切众生成佛因缘不能显现!一切众生成佛是为虚妄之语!一切众生成佛不能表彰!
我们都知道,释迦佛在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不光在这个世界如是,在无量的世界亦复如是,示现八相成道。为何要示现八相成道呢?没有八相不名成道!就是成就佛道,你没有这三种法的行持,如来也就没有因地,没有因地,诸佛也就没有成佛之相,众生没有成佛的因循,那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就取断灭了,没有意义了,堕到知见上去了,因为是佛法的运作,所以众生是无尽,佛法是无穷!这样是运作过程。
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一切诸佛的报德也称为愿业,我们众生是无明业,诸佛如来是愿业。以前我读这样的名词,我也感觉到不舒服,因为看到善导大师说,“一切众生往生皆依阿弥陀佛大愿业力”,我说怎么大愿也成业力了?这业力,像这三种修法也是三种业力,干什么呢?以感召与众生的业缘有个挂钩的因缘,有个发起的因缘,要不然,众生茫然不知所归!无依无托!所以称为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要是在这三个法益上都能修证,那真是不可思议之人。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
我们大家是不是修圣道了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必然要修圣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象河流必归大海一样,我们烦恼业习再重、差别再多,最究竟要归向佛道,要成佛的,所以勿落人后,少受点苦恼!少受点压迫!是佛对我们的悲悯!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
要是有人行于声闻之教,能成就无量无边的人,使这无量无边的人成就阿罗汉、辟支佛。阿罗汉称为钝根声闻。辟支佛叫利根声闻,这都是教下的说法。
利者不假听闻,也可证圣果。独觉,观十二缘觉(因缘)也可以证得涅槃,趣于圣道。钝者,要听闻,听闻因缘,听佛教诲,闻甚深法而法益,证声闻果,叫钝根。
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释迦佛说这样的话不是夸张的,因为我们知道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绮语者。他说的话决定不会是夸张,不是非语、绮语,这是真语。
这三种修持,都是无碍的,无碍的善巧与利益。一刹那顷,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这样的功德有多大,有人可使百千万亿众生成就阿罗汉与辟支佛,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我们大家有没有这样的胜缘呢?闻者,闻信,闻者如坚信,是为闻。要不然就是耳根听罢了。听与闻有没有差异呢?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上对听闻之说,把它分析出来了。说若是能闻法者,欢喜踊跃,随顺圣教,入坚信位,是为闻。若为听者,就是以垢染心、分别心、取舍心、求世间善法心来听闻无上教义,不能为听闻,只能为听,但是一入耳根,永为道种,亦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这个闻,含有甚深的教诲。
一刹那顷随顺修习这样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不可思议,不可赞叹,大家有这样的因缘,我替大家欢喜,当然我也替自己欢喜!能读这样殊胜的因缘,特别地喜悦。这种喜悦是遍布于法界的,遍布于三世的;这种喜悦与赞叹、归命是没有穷尽的,也没有起作的;这种喜悦是一种安稳;这种喜悦是一种光明;这种喜悦是一种解脱;这种喜悦是一种涅槃;这种喜悦是一种尽未来际的赞叹;尽未来际的成就,尽未来际的喜悦!的确是喜悦!
佛法没有夸张处,的确真实不虚,世间的夸张都要做作,佛法的确是从真实心中流出来的,佛说法都是从光明藏中流出来的,佛的授记与加持都是从真实果德中实实在在的给予,真实的惠利,绝非假设!不像众生一样,夸耀自己,弄虚作假,故作炫耀,诸佛如来绝非如是。诸佛如来一是一,二是二。我们听到这样的言辞,不受震动,那可能是麻木之人吧!这个利益的确是不可思议的。
你说我看到的大乘经典都是这么说。不是!你真正有一个大乘经典,你真正能了解它的甚深的教义,这个地方甚深的赞叹,甚深的回施,甚深的成就,的确人会昏过去。若我们无始的知见破碎时,那人真会昏过去的,就会换到一个新的生命上去,因我们知见一碎,我们这个色身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支持了,真会昏过去的。
法益的确甚深!击碎不了我们的时候,的确我们的法缘很弱,一定要发起向往啊!今天我们能结个胜缘也好,能发起利益也好,能结个胜缘,那叫圆教;发起真实利益叫圆顿法门,你能得入;当下能启用叫圆顿果德回施,那你是不可思议的上上善利根性人。要是麻木不仁,可能没有这法,以前从未种这样的善根,或者说未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听这个法的确没有影响,因为啥呢?不相干!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威德汝当知
威德者,是给我们威德,发起我们的威德!或者引导我们产生威德的教化!给我们自在,使我们自在,成就我们的自在,或者引导我们自在,或者说希望我们自在。这样的说教,是各各随类而得的因缘。
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
方便说是无量的,本体实相是无有差别的。
寂静奢摩他,
寂静,在这个地方,他直接把奢摩他写成寂静了。
如镜照诸像
像大圆满镜智一样,可以照见诸相,说奢摩他的修持,可以开发这种功德。照见诸相而镜不被染着。如近代印光大师讲“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各个互不相妨,互不染着,但镜子还是圆满的镜子。
如幻三摩提,
三摩提叫三昧耶。三昧有无量的幻化作业,依甚深禅定可以发起这种幻化神通自在,幻化运作,幻化正受,如是称为三摩钵提。佛住世时,阿罗汉运用这种因缘特别多。他随时可以进入某种状态,象《楞严经》讲,二十五位圆通,种种因缘,这都是游戏神通,没啥意思,但他可以入这种方便。
像我们这个迦叶尊者,他也入一种三昧,不散坏的因缘。他一直到弥勒佛出世,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他从毗婆罗窟就是华首门中腾身涌出来,然后把十三条金鸾袈裟交给弥勒佛,弥勒佛一拿,象指甲盖这么大,因为释迦佛于人寿百岁时示现成佛,所以人身量小,袈裟也就小。到弥勒佛出世进,人寿八万岁,彼时人身量高大,弥勒佛把袈裟一抠一拉,就穿在自己身上了。这时迦叶尊者就示现散坏了,这也是一种正受。
他们这个生命入三昧,可以入无量的正受,随意自在得很,他任务一完成,这把骨头就没了。富楼那说水偈、密勒日巴变老虎的种种故事,这些三昧无量无边的,叫如幻三摩提。在我们来看,这挺神的,但这些贤圣者看来,只是如梦如幻。都是游戏!叫游戏神通。四大调柔、随意自在,入如幻三摩提。
像我们末世凡夫,能入相似三昧就很少了。真如三昧发生以后,这生命力运用就很自在了,那象我们现在人很少能得到这种利益了,像虹化也是一种三昧的因缘。像佛在世时,可入火光三昧虹化掉,这都不算什么,那你说释迦佛为何不虹化呢?释迦佛为了遗教于后人。释迦佛是示现大涅槃相,用火烧他。若虹化了,我们连个舍利供养都没有了。因为虹化不留渣滓,有的人留个头发、指甲、骨头,有的人什么都不留,就没有遗教了。释迦佛为了示现遗教,有八斛舍利,一斛是十斗。
如苗渐增长
这样的法益是功德越大的人,三昧越多,无量三昧。象我们现在只能听到这样的名字了,末世人,反正我感觉自己特别的可怜,佛在世想看到这样的神变很容易,释迦佛有半月神变,就是三昧,无量的神变,自在得很,半个月与外道显示神变,摄护无量众生,摧服一切邪见。这都是如幻,佛知道一切世间的赞谤都不可得的,若佛有这样的大威德,阿罗汉都没有这样的忍受因缘。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十四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