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叁集
于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爲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願世尊廣爲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衆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報身佛與法身佛不會讓位的,因爲啥呢?因爲一切衆生的法身不動,清淨光明,遍于法界;一切諸佛的報身歸于法性,無動無轉,無生無滅;但化身時時示滅,順應俗谛故,要不然我們迷茫了、迷悶了,說佛老坐那位子上,我們什麼時候能作佛?感覺占著自己的位子一樣,就象帝王一樣,帝王老坐著那位子,太子活到百歲感覺到我徒活百歲,不能坐王位。
龍樹菩薩在世時,有這樣一個國王隨龍樹菩薩修法,已經活二百八十多歲了,他的兒子已經一百多歲了,急得很,說我這麼大的年齡了也作不上王,他的謀臣給他說,你要龍樹菩薩的命,你的父親的命也就舍了,因爲啥呢?他隨龍樹菩薩(修法),龍樹菩薩那時已經八百歲了,有長壽法。過去的人修長壽法,活一千歲,活一劫二劫,跟玩兒一樣。我們閻浮提衆生善法一熾盛,可以活八萬歲。善法慢慢地減到人壽十歲,隨著人惡法的熾盛,人的壽命在減退;隨著善法的增長,人的壽命在增加,所以說善法是護命的,護我們色身的。他要龍樹菩薩的腦袋,龍樹菩薩就把腦袋給他了,老國王也就隨著龍樹菩薩滅度了,他就可以作王了。這是世間的幻化影象,非實有此事,但是教化。
“速得開悟”,有人聞聖言量、圓教的,一聞教都得度。我們現在人這個地方不能生信,真是可憐、可悲啊!這麼說吧,有人騎毛驢慣了,毛驢一天能走一百裏,他從他祖爺爺就開始騎毛驢,一生都騎毛驢,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飛機,也沒有坐過摩托,更沒有聽見過大神通,那磁懸浮火車一小時可以跑幾百公裏,他沒有聽說過,別人一說,他不能信,我們這個毛驢就是最好的,比徒步跑得快多了,根本不能生信,張口就是誹謗,因爲他生生世世已經習慣了,凡夫心性亦複如是。已經習慣自己的這種意識作業、思惟意識,別人若說能瞬間使你到極遠之處,他說這怎麼可能呢?要走幾百年呢。
過去見月律師去求戒的時間,從雲南雞足山出發走,走了幾年,才走到內地,見叁昧律師才求到法,費了很多辛苦。假如因見月律師(當時)的因緣,和見月律師說兩小時以後到,可能就完了,受誹謗。坐飛機兩個小時能到,從昆明或者大理坐飛機叁個小時到浙江一帶,真是可以到的。
你不能誹謗,你不能用過去的因緣來誹謗現在的因緣,現在無上乘教誨的確象神通一樣,不動概念可以到他方佛國。舉心時間,都可以成就,比飛機還要快,你沒有神通,你怎麼能誹謗有神通的這種教化因緣?得如意通的人就可以舉念到他方國土,聽聞聖教,不光到一佛土,可以分身無量,同時到無量佛土聽聞聖教。那你誹謗什麼呢?你說不可能吧?!怎麼可能?對你就是不可能。
我們世間尚有如是無量差異:有人步行,步行有的人腿好使,有的人殘疾,有人坐車,有人坐飛機,都是可以的,各有因緣,但不能因差別而誹謗其它因緣。現在人修法,就在這個地方執著在自己的因緣上去誹謗其它因緣。速得開悟之言辭,我們自己一定不要障自己的心緣,現在許多學佛人就以自己那一點因緣就會遮障自己誹謗別人!真是可憐、可悲啊!
遊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問于如來知是方便,汝今谛聽,當爲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
誰爲威德?隨順開悟者威德,放下自己的知見者威德,放下自己的善根、不善之根者威德,超越自我者威德,超越法執者威德。有人超越了我,超越不了法,不得威德自在,不能遊如來的大寂滅海!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問于如來方便。汝今谛聽!當爲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于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叁種。
善男子!無上妙覺,徧諸十方
我們看我們這個覺是徧哪個地方,徧自己色身之中,或者是六塵之中呢?人與人鬥法,人與人比高低,說是非,都是在自己六塵緣中,不能出離,在自己這一塊肉上不能超越,可憐!我經常聽人這麼說——自己有本事,自己有福德,具威德——實際啥都不是。
出生如來與一切法
因爲如是妙覺徧于十方,不光是能成就一切世間善法,能出生十方如來。
同體平等
一切衆生本證圓覺,一切衆生的法性本來平等,十方諸佛同一法體,十方衆生亦同一法體,哪有高下?哪有鬥爭?諸佛如來隨順法性真實功德遠離鬥爭,無有爭鬥相。須菩提給釋迦佛說,他是無诤者,啥叫無诤者,無有诤緣故。須菩提跟釋迦佛說,若有衆生讓我站立,那我就終日站立,如是隨順,是爲深知覺性平等,深知同體平等!我們好好看一看諸佛菩薩的隨順覺性,真實的功德,看自己的平時的作業,很可憐吧!尤其那些自以爲是的因緣。
于諸修行,實無有二
行者與不行者,凡夫與諸佛實無有二呀!況且那一點虛妄的作業呢?虛妄的差別呢?所以越是可憐者,越是在我們這個時代狂呼亂叫,說自己有善根,真是這樣。越是有威德者,越是涵養具足啊!平等回施。世間俚語說叫喚的鴨子沒有肉,我們那兒有知了,知了是最淺薄的生命,但它叫的聲音最大,它就是一張皮,什麼也沒有。自以爲是的人沒有實利!
方便隨順,其數無量
諸佛如來的這種大圓滿覺,也就是如來隨順覺性是同體的,是平等的,是無有二的,無二非一,因爲什麼呢?受用廣大,這種廣大不能說一,也不能說二,實無有二,如是說,說二說一,都是沒有法來真正表達這個真實內涵的,所以說實無有二只是一個方便說的。
“方便隨順,其數無量”,隨順衆生的這種業緣的回施,是無量無邊的。佛說無量法,這是隨順說,佛說一法是真實說。那你說我就執此一法吧,那叫法執。
圓攝所歸
因爲雖然隨順,是無量無數的,但是圓攝歸一,同歸于佛性,同歸于法性,同歸于平等性,不二性。
循性差別,當有叁種
循性,根據衆生的種種差別分成叁大因緣,即“當有叁種”。這叁種就是奢摩他、叁摩缽提、禅那。我們看這叁種的具體內涵。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爲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于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善男子!若諸菩薩
所謂菩薩者,就是放下自己的知見,超越我、我所,超越我執、法執,破除所謂的事障與理障,也就是所謂的煩惱障與身障、報障。
悟淨圓覺
徹還本原罷了,體察、徹證、決信,于此無疑,稱爲悟淨。
“悟淨圓覺”,我們現在的人,有的生相似之信,何爲相似之信呢?說我現在相信阿彌陀佛攝度衆生,我現在相信我能往生;一會兒別人一沖擊說,你修修什麼法吧,這個法殊勝著呢,唯有這個法才能成佛,才能往生,或者聽破瓦才能自在,或者聽結個手印才能相應,或者聽你不明心見性不能成就,生動搖了,那這叫相似之信。這種相似,不叫淨悟,不能稱悟淨,也不叫圓覺,只是有一點、有一分,一時的發起,下面就會退墮,所以說這叫不定聚。
這悟淨圓覺是直入正定聚,菩薩者都是入正定之聚,住邪定以及不定聚不能成就往生彼國的正因,往生無量壽國要入正定之聚。
以淨覺心,取靜爲行
覺心也就是法界心、不動心,也就是遍于法界之心。
《圓覺經講記(圓覺要義) 第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