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圓覺經講記(圓覺要義) 第十集

  

第十集

  

  

“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衆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爲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衆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爲因,愛命爲果,由于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複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舍惡樂善,複現天人,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舍,還滋愛本,便現有爲增上善果,皆輪回故,不成聖道。是故衆生欲脫生死,免諸輪回,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善男子!一切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

  

我們看這生死本。開始給我們找輪回的根了。輪回的根本是什麼?“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釋迦佛用極親切的講話告訴我們,恩愛、貪欲是我們的生死根!世間的人講愛情,講這講那,那真是殺生害命都可以的,這都是生命輪回的根本啊!

  

象我們欲界衆生都是以愛欲爲根本,欲界衆生都是因爲愛欲而來到這個世界上輪回的。見到父母不淨之行,女者緣父,男者緣母,投胎而生,所以來處不淨,生處不淨,過去叫觀叁十六種不淨。

  

“故有輪回”,這言詞親切的很,並不是說我們輪回還有過多的東西,就因爲這一個恩愛貪欲就夠了。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稱爲四生之類。

  

“皆因淫欲而正性命”

  佛說話真切!欲界“四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就是我們生命的來源,就來自這個地方,沒有什麼可遮掩的。

  

“當知輪回,愛爲根本”

  有愛就會有恨,有愛就會有貪,就會有取,不滿足就會起嗔,起恨,不隨順就會取舍,所以一切煩惱由此而生,一切輪回由此而生,就由愛憎而生。世間法中就是一味鼓噪愛憎分明。現在有人學佛,愛憎特別分明,這樣的人學佛比一般人還要苦。輪回的根本、無明的根本、生死的根本,原來是愛啊!

  

“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汝愛我色,我愛汝身,女愛男,男愛女,糾纏不清,生死輪回,無有休止。男女之愛,就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也就是我們這個人類面臨的生死根、無明根,貪、嗔 癡、慢、疑都是從這個地方發起來的。因爲人類這種選擇性特別大,跨度特別大,人身是極難得的,但人愛憎特別分明,因爲人的思惟意識極強,分辯意識極強。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

  

我們這個命這個種子就是因爲父母的這種媾合,産生的不淨的紅白二種子,就因爲欲有——色欲,男女色欲。佛在許多經典上直接給我們指出這就是我們的生死本。這個地方千變萬化,不離其宗。

  

我們屢屢提起這個地方說,情愛對人的傷害,人不相信,果報現前時,苦不堪言!由于愛得不到,就會起嗔,現在人因爲愛,因爲自己的設計、虛妄,也會産生這樣的因緣,愛到極處也會生嗔。西方人“虐待狂”,殘害人的生命,以殺人爲樂,也是因爲愛極而生的仇恨,是一樣的。

  

“衆生愛命,還依欲本”

  

我們對自己這個色身特別地愛護,越是下劣的衆生,越是貪愛自己,你看蒼蠅小蟲子沒有事情就洗涮自己,豬貓狗鴨都會洗涮自己,越是生命脆弱的因緣,越貪愛自己的生命,在這個愛自己的因緣上,付出的越多。描眉畫口紅,這樣的人真是愛情熾盛。我們末法時代的人就是愛欲熾盛,欲特別強烈,占有欲特別強烈,這是末法時代一個特征。衆生愛命,還依欲本,這個“本”,就是“欲”,由欲而來。

  

“愛欲爲因,愛命爲果”

  佛教我們發大乘心,在《妙法蓮華經》贊歎藥王菩薩,乃至燃臂、燃身,《菩薩戒》上讓我們燃香,《楞嚴經》上讓我們燃香來供佛,最主要的是使我們能有舍本的因緣,每年我們這兒都有燃香、燃燈供佛的,並不是佛需要我們這樣做,主要爲了破除這種“愛命”的這個果罷了。這是佛的一種教誨,若能依這個行,漸漸能認識到這個生命的虛假或者能超越它,或者能有一個善巧的機遇。

  

“由于欲境,起諸違順”

  由于欲望這種澎澎湃湃,越來越大,人的欲海是難以填滿的。你第一回隨順他,就有第二回第叁回,十回有一回不隨順他就生嗔心,違緣一現前,嗔恨心馬上現前,所以喜順緣的人就是欲熾勝的人。有的人把欲轉到男女身上,有的人把欲轉到錢財身上,有的人把欲轉到官位身上,有的人把欲轉到名聞身上,這都是占有,是同等的,無有差別,改頭換面,如此而已,都是苦本。這樣的人,任何人違背他,就起嗔,第一個概念就是嗔恨,這就是傷害他自己的因緣了,並沒有其它的,就是所謂地“違順”。

  

“境背愛心,而生憎嫉”

  這樣的人妒嫉心還特別地強。好比說他自己想得到某種因緣,別人得到了,他便生妒嫉、憎恨。我們周圍這個因緣特別地熾盛!妒嫉之人爲此不惜一切代價,不惜一切手段,不惜捏造種種罪惡的因緣,不惜一切言辭,勇猛得很,如錢塘江之潮水,奔騰上壩,不可抑製。所以我感到自己生在末世極爲可恥!

  

“造種種業”

  

這樣的人必受其報!

  

“是故複生地獄惡鬼。”

  

我們沒有證得佛果之前,因果絲毫不爽。我常聽有人說,他不怕因果,因果對他沒有用,這樣的人,因果對他的懲罰是最爲厲害的。未有親證空性、佛性真實之時,沒有入不動地之時,這都是诳語,未證言證的诳話,說不好聽的,隨順說叫增上慢,叫無知罪,說難聽一些,說真實一些,是打妄語,多受虛妄的果報!

  

未證言證,末法時代,這樣的人特別的多,可憐,真是可憐,地獄惡鬼你知道是虛幻的業,擋不住。說大話的時候,一個賽一個,一個比一個,不怕因果,真正因果現前,真正痛苦來臨之時,根本受不了!未證言證,未得言得,這樣的人在末法時代特別地多。所以要消除我們的業障要慢慢地漸次的修持,“悟”的確是可以一下就悟過來,行持的確還是要一步一步地走過來。信不及,不頂用。

  

“知欲可厭”

  欲是甚可厭,但現在的人縱欲無度啊!依止“快心”,依止“快意”啊,騁情自在!爲什麼道宣律師在其《淨心誡觀法》上說末法時代的人多舍師學,就是早早地離開師,不依佛教,不依師教,早早地離開戒律,幹什麼呢?依止快心啊!

  

“愛厭業道,舍惡樂善,複現天人”

  雖然對這個欲感到可厭,舍諸惡,習諸善,這不過是人天果報罷了。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舍,還滋愛本”

  

因爲棄愛樂,就會舍這個因緣,愛本還沒有丟,還有取舍。

  

“便現有爲增上善果,皆輪回故”

  增上善果,多是禅定,色界,無色界天,因爲他將愛樂、善惡都舍棄了,就可以入欲界禅到色界禅,一直從初禅到四禅或者到非想非非想,證得種種禅定,叫增上善果。但這也是輪回業,非是無漏業。

  

“不成聖道”

  所以禅定不能說是佛法,佛法含禅定之因緣。現在世間人幹脆把善法當成佛法了,把做好事,與人爲善,食素當作佛法!現在的人不是從迷信上來認識佛教,就是認爲佛教就是食素。

  

“是故衆生欲脫生死,免諸輪回,先斷貪欲”

  

貪欲熾盛之時,會轉移方法的。有人拿財買命的、買官位,還是貪;有的人舍棄俗家,舍棄種種因緣的貪——男女之貪、財色之貪、名聞利養之貪,到佛家來搞一些貪,貪什麼呢?貪法!我經常見人到處求法,求而不修、不行,還是貪相,不得清淨法益!現前的利益是沒有的,還在奔波。當然這比貪世俗的好得多,還是有對之說。

  

“及除愛渴”

  有人說一天不見這個人我就受不了,象渴了一樣,這叫愛渴,這都是情系,特別可恥的地方,從學佛的角度來說是特別可恥的。現在社會因緣極爲錯亂和雜亂,在世間學佛欲得清淨法益是極難極難得的。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爲本,但以慈悲令彼舍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若諸末世一切衆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回,勤求如來圓覺境界,于清淨心便得開悟。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爲本”

  

所以菩薩摩诃薩,象觀世音菩薩叁十二應,及至說種種菩薩教化,亦…

《圓覺經講記(圓覺要義) 第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