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惘聞,上師一次一次地指出你,比如說你當管理的時候,剛剛在外面說了這句話,你又在說這一句話,那是你的知見有問題你的見解有問題啊,上師給你指出來,你不給予重視,然後越積越多越積越多,然後邪染就深了。那自然就偏離了道,這是不是因果律緣的道理呢?所以說上師的緣法的緣自已的緣叁者是不可分的不能分開來考慮的。還有在依止上師的時候最初從皈依叁寶到真正地依止上師這裏面提醒大家上師與叁寶的關系,對不對,所以今天呢相當于把我們前面所說的話的內在的涵義作一個揭示,但是這樣沒有用啊,你如果不用心思量你就不會真正吃透這個法義。其實如果過了這一關的話你跟上師的緣很順了。如果上師的傳承清淨法就象一個慈悲的鈎鎖,如果你的信心也相當于是一個鈎,你的信心你的信敬之心也是一個鈎鎖,兩個鈎鎖一鈎在一起一拉就把你從輪回的苦海中拉出來了,對不對,那絕對是真實不虛的。如果你拉不出來,千呼萬喚始出來沒有用。上師用盡所有的慈悲也沒有用,因爲建立不起這種緣起,所謂的佛不能度無緣之衆生道理就在這裏,緣在哪裏啊,緣在你的心中。因爲十方叁世佛法常住,緣在我們自已的心中,不要去懷疑十方諸佛的化身有什麼沒有慈悲之處,不要相信你的師父沒有慈悲心,不可能的事情,很多事情如果不是出于慈悲心不會去這樣去做的,這是自信無疑的。世上沒有說上師會去舍去弟子,這從未有過,如果一個上師因爲有菩提心因爲有悲心而願意去攝受弟子,他不假冒昧,知道自已不行,比如說是我,知道自已修道見地很低,但是不管叁七二十一上了再說,這還是出于一種悲心,那麼不可能去舍棄弟子的,但其實往往都是弟子舍棄上師,世上只有舍棄上師的弟子沒有說舍棄弟子的上師,這個大家要深思其中的涵義。所以說現在有一些剛剛來說的道友會問,上師你要保證一下啊,你不要把我給抛棄啊,他老是擔心上師會把他給抛棄。那好,你理解上師如果今天不理你,就表示上師抛棄你了嗎?你生病上師不關心你,上師安排一種環境來逆煉你,你就懷疑上師是把你抛棄嗎?這是凡情俗見啊對不對,上師如果法流加持不斷,你看你的上師如果這一生中與你結緣總是不斷地給你法的資糧,請問他是不是你的上師啊,你把這些法拿去跟佛經去對照是不是真實不虛?對不對?如果有這樣的上師這樣來真實地面對你,我恭喜你了,你怎麼走也不會走到險坑裏去。是不是,所以大家不要認爲上師是錄音機,也不要認爲上師好象是大街上的騙子是要錢要色,所以不要這樣認爲。這樣認爲是非常愚癡的,所以說如果不是因爲頭腦或神志上不太清楚,不會這麼想。因爲我們無始以來的業障,我們有一些師兄道友有的甚至是修*輪功的,因爲聽聞上師的法方便攝受才轉過來,有的也修一些其他法的,比如說有幾個修心中心法的,我們道友中都有,等等,不管你修什麼法,我就跟他說一句話,就象你今天要學武功太極拳,不管你以前是學武當還是少林,你要跟師父學就得把以前全部都扔了,全部整清楚再來學。當然我們很多師兄不願意丟,總覺得丟了以後怕失去什麼。其實你如果懂得法依止的話你永遠都不會失去什麼。所以不要緊是,這是在守護大家的信心。最初的時候我們講到皈依叁寶就要恭敬僧人。智光師父既然已經出家了,大家就要稱他爲智光師或智光師父,因爲尊重叁寶的緣故,雖然是同門師兄道友也應當把他視爲師友,爲什麼,這非常重要,這是第二道保護鎖,如果之前有人聽聞這些法把它印入內心的識田當中,那起碼有一天他疑謗他的上師,他退到第二步他也不會疑謗叁寶。對不對,因爲他知道上師起碼是個僧寶,所以他不敢造次,這一道不可造次,那這起碼挽救了他的慧命。這留了機會給他,如果他這道防線也沖破那就危險了,這是雙重保險。所以說這種次第的聞思是無謬之正法,大家不要再有疑惑,應該自信無疑。其實你如果真的朝這方面去走,你的身心都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不是大家學氣功覺得會有什麼感應,不是的,你的內心會有真實的清淨心生起,你可能不待思量便已了知。信心清淨者,就象慧能大師說的,感覺自心長生智慧,它自已會跑出來,因爲智慧本具啊,非從外得,所以說這是修道的正途。大家要細細地體會去思量,你平時不要把上師說的話置若罔聞覺得隨隨便便,都不是,你這樣一想,你心也安了。如果你能至心祈禱上師叁寶,那你將獲得庇護,若人信敬上師叁寶,那這個人不遭邪惑,不入魔道,魔的力量對你沒有用處。你如果遇到問題能夠問一下上師,我這樣做對嗎,然後你相信上師對你的抉擇,那麼如果說上師傳的是清淨無染的法,你說會有問題嗎?對不對,如果說到要方便觀察上師,象禅喜說的好,在此之前你要好好觀察,不要依止邪師,對不對?你既然說依止了,沒有人願意依止一個邪師。但若你已經因爲被上師的慈悲或者是因爲智慧這種緣而進入的話,那你就不要再去觀察了,對吧,你觀察一絲一毫上師的過失對你來說就象是大如須彌山的山壑,于你有百害而無一利,你相信嗎?因爲一絲一毫地疑謗都是百害而無一益的。這種教言在諸多經續當中可以說是千經萬論共同說之。古往今來的老僧大德沒有一個不是這樣說的。大家要深思這一點。所以要把師法和自已的信心緊密地結合起來,走一條正信的道路,走一條不迷信的道路,要獲得正見。這是最重要的。或許印證在最初所講的《金剛心總持論》大家可以前後呼應,深淺有別,所指是一樣的,這是其中的密義。好了,我就說到這裏,下面我把麥給智光師。他可能要對大家說一些勸勉的話,今天的時間也差不多要結束了。
(智光師:頂禮上師!大家好!這幾天上師真的很辛苦,就象在給我們動手術一樣,就是爲了讓我們樹立起正知見,這是很關鍵的。大家看到很多師兄都迷糊了,有的甚至象著魔一樣都有,因爲上師12號要離開我們一段時間,去拜見上師尊,所以我們這段時間一定要好好地修行,一定要好好地聽上師的教言,這段時間,合適的時候我也會下來和大家交流一下。)
這段時間智光師在基本的正見上是有了,不是說已經到達完全透徹的程度,他還需要繼續修行,但是在這些基本的知見上是有了,所以說我希望大家能夠有所引向,很重要一點就是你不要偏離了上師說的東西,但是道友之間要形成一個助緣,現在一再提醒這個。爲什麼要一再提醒這個呢?其實如果今天我們打底來說你已經確信無疑了,其實道友之間是至關重要。因爲今生不容易啊,知道嗎,因爲緣沒了一切都沒了。一個人不想聽你說話的時候,你一切善妙的教言都聽不進去了,你說這緣有多重要。而且人一旦執著一樣東西執著不舍,就很難再出來了,就很難聽到什麼,什麼都不知道了。古人有一句話說“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個是真實不虛的。好了我這段時間走的時候的行程我想主動會和大家聯系,大家也不必急著去尋問福州這邊的師兄道友,天天打電話問上師在嗎上師去哪了,我會主動和你們聯系,如果我什麼信息都沒有那也表示我行動不便,要麼在山上閉關,當然有的會說上師會不會涅槃了或圓寂了,呵呵,這個不好說,人命無常,我不想圓寂,但是自已什麼時候死在路邊都不知道,每天都應該這麼想,好好地一覺睡下去,第二天早上能不能醒來都是個問題。無常死想常挂心頭,不忘上師叁寶之教言,自淨其意,這個非常重要啊。另外一點,大家要好好地去實行佛法,給大家一些功課教言其實是一種攝要的法門,你一字一字一點一點地去體會,可以講會把你真實的基礎給打好,然後平常這些聞思佛法要有所選擇性地去聞思,所有的聞思都應該圍繞著這個師法而展開,你不能自已另外搞一套,這樣非常不好。你既然依止了上師修行,應該一切都啓白上示,你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很容易走向偏道,但是這種依止並不是說你事無巨細你什麼事情都來問,有的東西要用自已的智慧去思量,通過聞思通過修行,然後再來這樣互動,去除戲論之心,去除輕慢之心,去除谄曲之心,以真心入道,這個非常至要。今天也遲了,今天就結束吧,祝大家晚安!
我的理想是做一個問心無愧的人,一切的衆生看見我不會感覺我有惡意!
《童蒙止觀 第叁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