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先降伏自己的身心
在打瞌睡的時候,吸一口氣憋在嘴巴裏面不要呼出去,再不行的話,就把自己的頭啊,打兩錘。微細地打瞌睡是散亂,嚴重地打瞌睡是睡眠。
有的人修淨土十幾年了,還不知道何爲淨土法門;修禅宗的十幾年了,也不知道何爲禅;修密的同樣犯這個病。另外一種人誤以爲自己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淨土法門;盤盤腿就是禅宗;念念咒語、結個手印就是修密。以此類推,豈不是剃個光腦袋、穿件和尚衣服就是和尚;穿套西裝就是西方人;穿件和服就是日本人了?!
何爲淨?不染爲淨;何爲禅?不散爲禅;何爲密呢?不亂爲密。淨是心中之淨,禅是心中之禅,密是心中之密。無數個法門、無數個宗派,總括起來不外乎禅、淨、 密;禅、淨、密歸納起來不外乎一心。
你念阿彌陀佛,不是爲了一心不亂嗎?你參禅也是爲了一心不亂,你修密要身、口、意相應,還是爲了一心不亂。不管你是哪一種方法來用功,首先都是爲了一心不亂!
並不是說你念阿彌陀佛就能夠往生西方淨土,也不是說你參禅就能夠開悟,更不是說你修密,身、口、意相應就能夠即身成佛!方法只是一種手段,它是爲了産生效果而采用的,通過這個方法産生效果來達到目的。
修淨土的通過念阿彌陀佛,達到一心不亂;通過一心不亂,繼續深入下去與佛相應,才能夠生到極樂淨土。修禅的也是借助于一個方法,達到一心不亂,才能夠深入禅定把智慧打開與佛溝通。修密的還是這個道理。
方法它只是一個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說你修行十幾年了還在這個方法上轉來轉去,這就叫做被法所轉,你根本就沒有邁出“法”這一步。如果說你真的修進去了,是應該沒有“法”可修的,直接與道相應了,哪裏還有法呢?
第一步是先通過這個法與道相應,當你走進道裏面去了,法就在你的後邊了,哪裏還用得上呢?許多人一開口,讓人感覺到他既可笑又冤枉!修了十幾年了,還在原地踏步、還在方法上用功夫,既沒有在心上用功夫,也沒有與道相應。
你們都看見過這種現象:自行車的車梯子支起來以後,你用手去轉動那個腳踏板,自行車的後輪會飛快地轉動,但自行車跑不了!
學佛修道的人都犯這個毛病,有許多人夜不倒單、日中一食,搞了幾年下來,身體搞垮了、菩提心退失了,認爲自己的根性不行、法門不行,甚至覺得自己不是修行的料子。這就叫做原地踏步走!根本沒有邁出去。你以爲自己投入了很多時間,下了很多功夫,這些與道絲毫不相幹!
修道就要入道,入了道,才能夠與道相應、與道同體。那麼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你采用一種方法,通過這種方法把你送進道裏面去,由道推著我們走,而不是我們拖著道走!
你念阿彌陀佛,沒有達到一心不亂,怎麼能夠往生淨土呢?《阿彌陀經》上說得很清楚,如果有人念佛能夠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才能往生淨土。我問問在座的,誰能夠七天達到一心不亂?你連七分鍾的一心不亂都達不到!如此說來你們念佛根本就沒有用!
許多學佛修道的人一見面,都喜歡問:你是修什麼法門的?我是修什麼法門的。一聽這些話,一開口就知道是外行!過去的修行人從來不問這些,道友之間一見面,就直接問如何在心地上下功夫。也就是說你在心地上下功夫的方法是什麼樣的。哪裏像現在的人:你是修什麼法門的?你是什麼宗、什麼派?
學佛的人不應該在宗上、派上有這麼大的分歧,如果你在因地上把你自己的宗派、法系分得那麼清楚,深深地植入到你的八識心田裏面去,即便是往生到了極樂世界,你也會拉幫結派!所有的方法,無非都是爲了對治你的散亂心,如果散亂心降伏了,就不需要方法了。
既然是一個方法,那就說明它是有階段性的,不能夠把它當成是永久性的。這就像我們要過河,必須要借助于一只船或者一座橋,當過了這個階段,船和橋就都扔到背後了。
有的人采用一個方法修行,十幾年了一點感應都沒有,有的人是有了一點點感應。你那麼一點點感應又有什麼用呢?佛經上記載得非常清楚:極樂世界有蓮花、七寶池、八功德水,那麼你們念佛的是不是看到過呢?
偶爾的,眼前出現一點佛光、一點自性光,就已經非常陶醉了!甚至有許多念佛人連這些都出現不了。既便是你出現了,這也是光影門頭、沿途風光,還沒有到目的地。
如果你有根器的話,任何一個方法都不需要,禅、淨、密都可以抛棄!你讀書也好、種菜也好,你只要是一心不亂,能夠專注在一個境界上,長此以往地走下去,自然能夠與道相應!
你念佛是在做一件事,參禅也是在做一件事,身、口、意相應修密也是在做一件事,我讀書、種菜也是在做一件事,你只要是通過一件事情,可以達到一心不亂,彼此之間就沒有區別!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同,你是通過念佛達到一心不亂,我是通過種菜達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才能與道相應。
可是有的人念佛十多年了,還沒有達到一心不亂。一邊念佛一邊東看西看、還在聊天、還在看電視,手裏拿著念佛珠還在不停地摳、摳、摳!電視看完了,問題也考慮完了,佛也念完了,這是一心幾用呢?實際上這是散亂心,不是一心多用。
爲什麼我們找到一個法門修不進去呢?爲什麼沒有辦法和它相應呢?因爲我們的“基礎”沒有做,就像是蓋樓房,沒有打好地基,你是沒辦法蓋好樓房的。現在的人都犯這個毛病:一學佛修道,首先找一個方法,可他沒有去找一個如何修自己身體、修自己習氣毛病的方法,而是想找一個馬上成佛的方法!
不知道在座的有沒有聽說過列子求道的故事?列子到他師父那兒求法,去了叁年,他師父才看了他一眼;去了六年才開口和他講話;九年才和他一起走路、一起吃飯。一開始去,師父連看都不看他,根本就不同他講話。
現在學佛的信徒,聽說哪個師父修行好,去了以後一分鍾都等不得,就要求法!要師父傳法、要師父收他做弟子。別說師父不傳法,就算是傳了法,也傳不進去!你可以想想,我們的頭腦這麼複雜,內心充滿了雜草、充滿了垃圾,什麼雜草、垃圾
貪、嗔、癡、慢、疑、邪見!你們說這些是不是垃圾?滿滿的垃圾把道的力量都排擠在外邊了,釋迦牟尼佛來到面前,也奈何不了現在的衆生!你們可以觀察一下身邊的道友,誰都有一套理論,每個人頭腦裏的理論都是滿滿的!可是你真正讓他講的時候,他一句也講不出來,兩個人在房間裏聊天的時候,都會講。你仔細一聽,都是邪知邪見!
不會講法,要多讀佛經。最好把它誦出聲音來,嘴巴讀的時候把這個聲音送出去,耳朵又把這個聲音聽進來。也就是耳朵又把這個聲音吸進去,錄進了八識心田裏面。如果默讀,就意味著你耳根沒有投入。《楞嚴經》中講“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周聽十方無遺”。還有意根、舌根也是圓滿一千二百功德,眼根、鼻根、身根的功德就要次一些。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過?我們平時收集信息,大半是來自耳朵的。當耳朵聽到聲音以後,我們的頭才轉過去,眼睛才望過去。眼睛看到的距離,沒有耳朵聽到的遙遠,而且眼睛只能看到前方,而看不到後方,左右也不能看全,耳朵是周聽十方無遺!
不管你是修哪一個法門,按哪一種方法用功,如果你不能把自己的六根都攝起來,降伏不了它、關閉不了它,你是沒有辦法和道相應的。
實際上這一生能不能成就,現在就可以得出結論、現在就可以知道。根本不需要在以後、更不需要在臨終時才可以知道。在座的都學佛很久了,都不是剛剛聞到佛法,如果說你學佛修道叁年了,苗頭還沒有出現、影子還沒有出來的話,說明這個方法根本不適應你,你應該換個方法了。
如果說這個方法好,爲什麼叁年還沒有用上手呢?用不上手不能說這個方法不好,只能說你不會用這個方法。不過這個問題對一般人來講很難鑒別清。
一個人念佛念習慣了以後,你讓他參禅,他覺得沒辦法下手;修禅用功久了以後,你讓他修密,他覺得太複雜、很勞神累心。實際上任何一個方法,你要是用功進去,都非常勞神累心!如果你說現在修得很輕松自在,說明你又在打妄想了。
在你打坐的這一、兩個小時當中,之所以感到輕松,那是因爲你身體得到了休息。實際上真正用功用好了以後,是非常累的,累得你妄想都打不起來!等你打完坐、下座了,會感到身體很累。不過這種情況也是階段性的。
不管你是采用哪一種方法,只要你修進去了,有點眉目了,就像吸煙一樣會上瘾!每天一到那個時間,如果你是念佛的,就想念佛;是坐禅的,就想坐禅。當你突破了這個階段以後,隨時隨地不拘于任何一種形式,你都可以修行。並不是關起門來你才可以參禅、才可以念佛!
既然你已經通過一個方法,一心不亂地走進去了,外面的聲音和顔色怎麼可能幹擾你呢?之所以外面的形形色色能夠幹擾你,說明你還沒有走進門裏面去。如果你已經走進門裏面去了,把六根門都關上了,外面的聲音和顔色,怎麼可能會幹擾你呢?
實際上如果外面的聲色能幹擾你,即使你強行把自己關在一個山洞裏面,內心的雜念照樣産生。而且由于你強行切斷了外面的聲色,雖然外面的聲音和顔色進不到你的五根裏面,但是你的意根會比以前增加幾百倍地活躍。
譬如說在你與聲、色打成一片的時候,你內心的念頭有可能一分鍾産生十次,那麼現在你通過閉關,把外面的聲色堵在了門外,它進不到你的五根裏面來,這個時候你的意根裏産生的念頭有可能會是一百次,甚至一千次。這也就是爲什麼有時候當眼睛看不到色塵、耳朵聽不到聲音的時候,內心會煩躁得特別厲害,因爲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意根上了。
因爲你把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的功能全部推給意根來承擔了,只有它一個人來發揮,所以心念一個接一個,一秒鍾會冒十次!如果你從洞裏面走出去,眼睛繼續看,耳朵繼續聽,鼻子繼續聞,嘴巴繼續…
《降伏其心 叁 修行先降伏自己的身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