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講的才是無上大法
在打坐的時候,一上座先要往外呼呼氣。氣不往上翻騰了,不浮動、不躁動了,你坐在這個地方心裏面才會清清淨淨、打不起妄想來。如果氣往上翻騰,人坐在這裏妄想就特別多。
在打坐的過程中,如果“氣”還是往上浮,沒有沈下去的話,那就還要往外呼氣。一直到把氣呼幹淨了,你吸氣的時候,氣才能夠徹底地沈下去。氣不往上翻騰了,你坐在這個地方,一方面妄想不容易産生,另一方面也不會由于胃氣不斷上沖而導致打嗝。
如果你的氣真的吸到了丹田的話,在最初階段,你每吸一口氣,你的肚子都會“咕噜”一聲。只要是吸到了丹田,你每次深深吸一口氣,肚子就會自然“咕噜”一聲,過了這個階段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了。氣完全地沈入了丹田,人就不大願意講話。因爲你一說話,需要把丹田的氣拔上來,你會感覺到很累!反之,氣沒有沈入丹田,往上浮動的話,就特別願意說話。因爲你一張嘴講話,氣就從嘴巴裏邊排出去了,你就會感到胸部很舒服。這也就是爲什麼氣往上浮的人特別愛講話,氣沈下去的人不愛講話。
當氣沈下去不往上浮動了,雜念也就不容易産生,你動一個念頭,就會感到特別累。因爲你動一個念頭,就意味著把丹田裏的氣給拔出來了。可是有的人當氣沈下去之後,馬上就要昏沈。出現這種情況時,你可以吸一口氣,把它憋在丹田,這樣頭腦裏面馬上就有氧氣補充,就不容易昏沈了!
但是,前提條件是千萬不要把這股氣憋在胃部,一定要沈入丹田,憋在丹田裏面。如果你沒有學會沈氣的方法,把氣憋在胃部的話,容易引起胃脹、打嗝兒。你有意識吸進來的這一口氣是後天之氣,這一口後天氣憋在丹田裏,就容易把先天的氣壓上來升到頭頂。頭腦得到先天的這股元氣就不容易昏沈!
你們都看到過使用噴霧器,它的原理就是通過打氣桶把“後天”的氣打進壺裏面,通過後天的氣,把壺裏面原本儲存的水給逼出來。
我們在這裏可以把噴壺的打氣筒,比喻成我們的嘴;打進的氣體,好比是我們吸進丹田的氣,噴壺裏的水就意味著我們體內的先天元氣。
我們體內先天的元氣很難升到頭頂上來,尤其是男同志,先天的元氣一充足,就都“漏掉”了!你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把後天的氣吸進來,把先天的元氣給逼到頭頂上來。但是這裏面有一些技巧,是一套完整的方法。你們不要聽到這一句話,就回去隨便地做,出了問題那就不好辦了。
這麼久了,生理上還不會調理,又怎麼能夠調心呢?佛祖講“降伏其心”,而我們現在連身體都降伏不了,我都爲你們著急!這個方法我過去講過一遍,今天又是重複在講。
另外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大家還是不知道用功究竟是念佛好、誦經好、還是打坐好?我曾經講過,做過一個比喻:你們說吃飯究竟是吃包子好、還是吃饅頭好?是吃面條好、還是吃稀飯好?不都是根據自己的口味,愛吃什麼,就說什麼好?不能因爲你愛吃面食就說大米不好;也不能因爲你愛吃大米,就說面食不好。
吃大米和吃面食,同樣都能填飽肚子,都可以強壯身體。你不管吃什麼,它都不是目的,只是個方法。而目的是通過方法,讓身體強壯、有精力,我們能夠好好地工作。
有的人適合念佛,通過念佛容易達到專一;有的人適合念咒語,通過念咒語容易達到專一、不散亂;有的人喜歡通過打坐來對治自己的妄念。不管你采用哪一個方法,它都不是目的,而是爲了通過這個方法,使我們達到一心不亂,讓我們淨心、入定、開智慧,這才是目的!
一直到現在,還有人說:“念佛法門高”,也有人說“禅宗高”,還有人說“密宗高”!你不會修這些方法,哪一個方法對于你來講,都沒有用。如果講禅宗高,你不會用功有什麼用?或者講密宗高,你也不會用功,又有什麼用?你只會用念佛的方法,那麼“念佛”對你來講就是最高的!就是有用的。
可是每個人都認爲自己很聰明,都非常喜歡追求那些複雜的、“高”的!可是這些你不會用,那又有什麼意義呢?最簡單的方法都不會用功,又怎麼能夠用複雜的呢?如果你會用一個方法,那麼所有的方法你都會掌握。
“方法”是死的,沒血沒肉、沒情沒義,它是靠一個活的東西來運作的。這個活的東西就是我們的思想、我們的心態。這些才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活的東西。既然方法是一個死的東西,你怎麼能夠說這個方法高、那個方法低呢?
如果你的智商高,給你個方法你會用功,你會說這個方法高;你的智商低,不會用,你就會說這個方法低。有可能又會說其他的方法高!有的人說豆腐特別好吃,那是因爲他喜歡吃豆腐;有的人說菠菜特別好吃,也是因爲他喜歡吃菠菜。都是根據自己的嗜好、認知,妄加評論某一樣東西或某件事情,乃至于某一個法門。
不管是哪一個方法,能夠對治你的散亂心,對你而言,就是最好的方法;不管哪一種飲食,只要對你的口味,你就應該多吃它。不對你的口味,你也不要說它不好,也不要說它一文錢都不值!我曾經講過,你認爲是垃圾的東西,對于別人來講,也許是黃金;對于別人來講是黃金的東西,也許對你來講又是垃圾。
念佛達到一心不亂,和你誦經達到一心不亂,有什麼區別呢?你打坐達到一心不亂,和你念佛、誦經、拜佛、持咒一心不亂又有什麼不同呢?不管你通過何種方法,能夠達到一心不亂才是最重要的!方法不是目的,是手段。一心不亂是資本,通過資本換出本來面目,達到西方淨土。
你可以不念經、不拜佛、不觀想、也不持咒,天天坐在那裏念:“蘋果,蘋果……”,你也能達到一心不亂,也可以。但是天天念“蘋果”達到一心不亂,會出現一種什麼情況呢?你的頭腦裏面、心靈裏面,都充滿蘋果的形象!因此古師們爲了讓人們既能夠達到一心不亂,頭腦裏面又充滿了佛的形象,就都主張念佛,或者是誦經、持咒、觀想,因爲這些都跟佛有關系。
譬如說你念“阿彌陀佛”,在念佛的同時,你的頭腦裏面充滿了佛的形象。既能夠達到一心不亂,又能夠把阿彌陀佛的形象想象出來,並且種到阿賴耶識裏面,也就是種在我們的“靈魂”裏面!你在誦經的時候,經常出現佛的名號,也能夠把佛的力量種到阿賴耶識裏面。
如果你的境界很高,這些最基礎的功夫都能夠修好的話,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夠達到一心一意,身、心、物叁者都能夠融爲一體,沒有“能修”的心,沒有“所修”的法,也沒有“被修”的果!這也是達到了叁輪體空的境界。如果能夠這樣的話,就是佛的境界!
可是衆生的根器往往很差,難以教好,只能夠使他們種點因、培點福報。所以過去那些祖師們,你問他怎麼修行,他一看你不是那塊料子,也懶得教你。他也知道教你也教不會,幹脆叫你種點善因、培點福報,就叫你去念經、念佛,叫你去拜佛。什麼時候你的智慧開了,有一定的智慧層次了,能夠接觸到上乘大法的時候,才把“法”給你。往往在最初的時候,就是給你最初的法。如果你連最初的法都修不進去,都不願意修、都修不好的話,他給你上乘法又有什麼用呢?
念佛法門是最高的,也正因爲它是最高的,所以它是最簡單的!它很容易把種子種進去,你只要多念阿彌陀佛,念十句有九句散亂,只要有一句相應,種子的力量就種進去了!(問: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出現了地藏王菩薩的形象是怎麼回事?)
念什麼都一樣!是你自己的想象,你把地藏王菩薩的形象儲存在心裏面了,所以你念到阿彌陀佛時,地藏王菩薩就會出現。爲什麼有的人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毛澤東的形象會出現呢?因爲它對毛澤東的記憶比對阿彌陀佛的記憶還要深,他腦子裏沒有把阿彌陀佛的形象錄進去、刻在心靈上,而毛澤東的形象刻在腦子裏。所以它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毛澤東的形象會出現。他以爲毛澤東是菩薩,是神來了!實際上是他把毛澤東的形象錄在心裏面了,是他的記憶出現了,播放出來了。
一個修行高的人,在打坐修道的時候,沒有任何佛菩薩的形象出現(這是指在究竟位上的聖人是這樣)。如果說,某一位大成就的人在打坐的時候,有什麼觀音菩薩來了、地藏菩薩來了、阿彌陀佛來了,那說明離道還遠得很、還早得很呢!
剛才說的那句話一定要聽清楚、記清楚,這是指圓滿大成就的聖人才會達到這種境界!那麼我們剛剛學佛的時候,能夠出現觀音菩薩,就非常高興了!不管是真是假,只要在打坐的時候,出現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對我們的信心都有很大的幫助。
佛菩薩沒有固定形象,他是應我們衆生的需求而出現形象的。你說觀音菩薩是男的,就是男的;你說他臉是圓的,就是圓的;是尖的,就是尖的;你說他是鷹勾鼻子,就是鷹勾鼻子;你說他是蒜頭鼻子,就是蒜頭鼻子。中國人的觀音菩薩都是蒜頭鼻子,西方國家的觀世音菩薩形象都是鷹勾鼻子。那你說究竟哪個對?人都是根據自己的形象而決定佛菩薩的形象。
我曾經講過,佛菩薩不是一個固定的形象,他沒有形象,他只是一種力量。你和這種力量溝通,你就可以成佛、成菩薩、成羅漢!佛,爲什麼是“佛”,因爲他在修道的過程中,與道的力量相應了,也就是和宇宙那個最高的力量相應了。他就是那個力量,那個力量就是他了。他和宇宙那個最高的力量融爲一體了,他就是宇宙的力量。所以他能夠成佛,能夠成爲覺悟者,能夠成爲相應者、得道者!
我們在座的任何一個人,你如果能夠和宇宙那個最高的力量相應,你就是得道了,那麼你就是聖人,就是“覺者”!
平時我們不論是在念佛,還是在靜坐,或者是做事情的時候,身心都要高度地放松。只有在高度放松的情況下,你內在的力量才容易和外在的力量溝通、融爲一體。即使你是在睡覺的時候,躺在床上也要把身體放松。你可以想象你自己的身體徹底地松了、空了、通透了、消失了,就像煙霧一樣飄散掉了,幹幹淨淨地…
《降伏其心 二 今晚講的才是無上大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